在春晚能唱自己歌的人,得是什麼身份?

2021-02-22 辣筆小尖椒

作者:謝明宏

來源: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

雖然網上節目單流傳了好幾份,人民群眾最熱衷探討的還是語言類節目。唱歌跳舞嘛,全當是夾在小品裡的調劑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春晚無法帶紅一首新歌了?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春晚開始專注「定製」曲目?

 

換一個更加直觀的問法:上一首在春晚走紅的是啥歌?有說2014年春晚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也有說2010年春晚王菲的《傳奇》,反正不會是2020年的《你好2020》。

 

從李谷一老師「一人唱9首歌」,到如今「9人唱一首歌」,在春晚唱歌越來越難有獨自發揮的空間,歌曲也降低了出圈的概率。2012年,春晚30周年之際播放了一段名為《春晚記憶》的短片,羅列了在春晚走紅的6首歌。

 

它們分別是1983年的《鄉戀》、1987年的《冬天裡的一把火》、1995年的《今兒個真高興》、1999年的《常回家看看》、2006年的《吉祥三寶》以及很少缺席的《難忘今宵》。

 

哪一首不是耳熟能詳,哪一首不是膾炙人口?尤其是《難忘今宵》,大人們聽到要收麻將桌,小孩聽到要洗洗睡覺,簡直是一種過年的「計時刻度」。這些經由春晚出圈的歌曲,既是當年流行文化的某種折射,更在時間積澱裡留存了豐饒的社會歷史意義。

 

而如今,春晚專供歌曲似乎越來越難走到大年初一。誰上了春晚,很重要;上春晚幹了什麼,倒在其次了。

 

定製歌曲的前世今生

 

1984年春晚的拜年歌《恭賀新禧》,作為春晚史上的第一個聯唱節目,奠定了開場曲熱烈蓬勃的主基調。那一年領唱的蔣大為,還唱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與他合唱的則是鄭緒嵐、鬱鈞劍等著名歌唱家。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春晚的定製聯唱曲目背後形成了一波隱秘的創作團隊,為之譜曲寫詞。定製曲目逐漸將服務舞臺局限在了春晚,能在元宵晚會再次露面的都算「藝術生命」長的了。

 

比如2018年由TFBOYS等21人合唱的《贊贊新時代》、2019年秦嵐與吳磊等合唱的《我們都是追夢人》、2020年朱一龍與李現等合唱的《你好2020》,其作詞者均為王平久,作曲者均為常石磊。

 

意外不意外?常石磊除了能給林憶蓮寫《蓋亞》拿金曲獎,還能給春晚譜定製歌。石頭做的歌曲風明亮,有抓耳律動的同時還留出了大量間拍空白來填一些重複吟唱的歌詞。比如《贊贊新時代》裡的「贊贊,歡天喜地,贊贊,歡天喜地」,《我們都是追夢人》裡的「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以及《你好2020》裡重複三遍的「躍入明天的畫卷」。

 

硬糖君本以為這些歌曲的重複利用率很低,點開其評論區才發現它們竟被很多班主任選成了「班歌」。哎哎,看來班歌終於與時俱進,從《隱形的翅膀》《陽光總在風雨後》裡走出來了。

 

作為常石磊的固定搭檔,王平久的簡歷也不可小覷。他曾策劃組織《北京歡迎你》的創作,為世博會寫開幕歌曲《和諧歡歌》,那首出圈的《哥哥》(你說你是哥哥我是弟,你要為我遮風擋住雨)則是在病床上流著淚寫完的。

 

2016-2017年度,則是由周澎包攬了《美麗中國年》與《美麗中國走起來》的詞曲。周澎除了會作詞譜曲,自己本身也是一個歌手。範冰冰和吳磊演的08版《封神榜》主題曲就是他唱的,低音沉高音穩!

 

2013-2014年度,何沐陽操刀了《天耀中華》和《美麗中國》。2013-2017年,雖然幕後的創作者在輪換,可是從何沐陽到周澎,創作的關鍵詞都離不開「美麗」。這種創作定調,源於2012年底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美麗中國」概念,春晚歌曲創作對此進行了快速響應。

 

定製歌曲的創作者,還有為2008年《中華全家福》、2004年《好運來》、1999年《常回家看看》譜曲的戚建波;為2007年《和諧樂章》和2002年《風景這邊獨好》譜曲的徐沛東;為2001年《越來越好》和1998年《好日子》譜曲的都是李昕,作詞的都是車行。

 

宣傳先行的定製歌曲,雖然大多掩埋在春晚節目的洪流中,但也不乏《好日子》《常回家看看》《好運來》等出圈作品。再不濟,被選成「班歌」也是一種再就業吧。

 

出圈歌曲與時代共振

 

早期春晚之所以受到廣泛認同,除了早年精英創作者們的努力,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文化市場空缺——全國人民只有這一臺戲。

 

點開百度百科,為1983年春晚致開幕詞的趙忠祥、連演三個相聲節目的馬季、和姜昆搭檔的李文華、小品無冕之王嚴順開均已離開我們,被打上了黑框。當年,《鄉戀》解禁的幕後功臣,導演黃一鶴力排眾議邀請了李谷一演唱了這首「軟綿」的禁曲。

 

李谷一的「氣聲」唱法,當時被指責有資產階級趣味。這件事的起承轉合,很像是官方對大眾的一種主動表態。某種意義上,春晚就像新聞聯播的超長全年娛樂版。對著其津津有味的解讀「微言大義」,也算是中年人的一種消遣。

 

1984年,春晚選曲的步子「又大了一些」。張明敏在春晚演唱了《我的中國心》,第二天去花鳥市場買金魚老闆硬是沒收錢!而1987年,費翔演唱的《故鄉的雲》和《冬天裡的一把火》更是點燃了大陸流行音樂的熱潮。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個歌廳沒有自己的「小費翔」當臺柱,那是絕對沒有商業競爭力的。當年「北京餐飲樂壇」的勢力是這麼劃分的:香港美食城是韓磊,臺灣飯店是滿文軍,大富豪裡則有陳坤和戴軍。而吳秀波在《曉說》裡回憶在和平House唱歌時,唱《夢醒時分》臺下觀眾送花最多。

 

總體而言,80年代的春晚流行樂充分表達了華夏兒女沐浴改革春風、開眼看世界的情狀。春晚也成了內地觀眾瞭望港外文娛最權威的窗口。1989年春晚因檔期不合錄播了《心戀》和《明月千裡寄相思》的香港歌后徐小鳳,更成為唯一一個不到場的春晚嘉賓。

 

到了經濟大變革的90年代,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開始關注內心的情感和對家庭的眷戀。對應這種社會思潮,春晚出現了一批關注人情冷暖的流行歌。1991年潘美辰的《我想有個家》唱出了在外打拼的青年對親情的渴望;1992年旅法葡籍華人胡浩波演唱了余光中先生的《鄉愁》。

 

當然最著名的還是1999年戚建波作曲、車行填詞的《常回家看看》。這首歌並非在春晚首發,但陳紅、蔡國慶、張邁、江濤小品化的演繹讓其成為了春晚經典。「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這歌詞放到現在,大概會被說性別刻板印象吧?

 

90年代中期的兩件歷史大事,香港與澳門的回歸也反映在春晚舞臺上。1997年春晚《春天的故事》和1999年的《七子之歌》,成為這兩個歷史時刻的絕佳見證。

 

分眾審美的三瓜兩棗

 

看著如今流量鮮肉只能唱《贊贊新時代》式的春晚專供歌曲,觀眾大概也會懷念那個劉德華可以唱《忘情水》、孟庭葦可以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周杰倫可以唱《龍拳》的春晚時代。

 

2005年以《老鼠愛大米》為代表,網絡歌曲的流行催動著春晚在選曲上的「激進」。這一年春晚對流行音樂敞開懷抱,在第14個節目中讓楊臣剛唱了《老鼠愛大米》、水木年華唱了《一生有你》、蔡依林唱了《愛情三十六計》;

 

2006年的歌曲聯唱仍複製了這一模式,林俊傑唱了《一千年以後》,Twins唱了《見習愛神》,龐龍唱了《你是我的玫瑰花》。但從2007年開始,春晚對於流行歌開始有意改造收編。原本五首流行歌聯唱,縮減為《隱形的翅膀》和《越唱越強》兩首。

 

五次登上春晚的周杰倫,成為這一時期春晚最中意的改造對象。無論是《青花瓷》還是《蘭亭序》,都與傳統文化復興、中國符號出海的路線相契合。更不必說2009年春晚與宋祖英混搭的《本草綱目》,真正用流行文化「把崇洋都醫治」。

 

2010年以降,春晚紅歌數量明顯呈下降趨勢。一方面與春晚對於流行樂的接納度收縮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分眾審美對於春晚「合家歡」的強勢挑戰。同樣是在人性情感上做文章,西單女孩的《想家》和旭日陽剛的《春天裡》,顯然沒有《愛的奉獻》和《常回家看看》那麼廣泛的共鳴性。年年講家講溫馨,也就《時間都去哪了》《當你老了》勉力走紅。

 

倒是《因為愛情》這樣的情歌,《小蘋果》這樣的街歌,或者《新貴妃醉酒》這樣的怪歌,更能夠直接地打到小圈層的「三瓜倆棗」。雖然能理解其「積極化」改編的動機,但2020年春晚把《野狼Disco》改成《過年迪斯科》顯然是對「東北文藝復興」的一次物理傷害。

 

《野狼Disco》對於曾經處在中心、目前卻被邊緣化的東北地區的回望,無疑是傷感的。但其「蒜味蒸汽波」的喜劇外殼,又掩蓋了東北衰落的陰沉底色,消解了主題的嚴肅性。「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愛的時代。以前過年回家費勁,現在咱的高鐵快」,強換內核來為時代主題說項,這種捷徑怕是走不得。

 

直接接納流行歌,但現在的歌壇卻不比90年代蓬勃。對流行音樂進行宏大主題的注入,手法粗暴效果不好。有挑戰,也有一些嘗試的翻車,春晚歌曲的選擇似乎更加沒有明確的答案了。

 

春晚歌曲是幾代人的青春記憶,更是折射社會發展與變遷的一面鏡子。有的歌曲成了春晚符號,有的歌手藉此一戰成名,有的新歌變成春晚「日拋」。當除了粉絲越來越少人關心春晚唱什麼,答案已十分明顯。

相關焦點

  • 一個業餘歌手,卻能登上春晚連唱四首歌,究竟什麼背景?
    但僧多粥少,為了保證節目質量,春晚的舞臺往往只邀請本身已經在某個領域有名氣後才被邀請參加的春晚。卻有個例外,這位就是業餘歌手,卻能登上春晚連唱四首歌曲,還是春晚總導演親自邀請,究竟有什麼背景呢?這位歌手就是張明敏。說起張明敏,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不是太了解,但在80年代,在中國,卻幾乎無人不知他的大名。他的成名就是因為登上春晚舞臺,而登上春晚時,他只是一名業餘歌手。
  • 韓紅回應《天路》搶歌論:這歌沒人比我唱得好
    日前,韓紅做客《可凡傾聽》節目時,首度獨家回應了「搶歌」論,就歌曲版權問題做了聲明。《天路》自從在春晚上由韓紅演唱後,便一炮而紅。不過,此後有人指出韓紅是搶了別人的歌,這首歌的原唱根本不是她。日前,韓紅在《可凡傾聽》中首度就事情的來龍去脈做了解釋。她表示,早在自己拿到這首歌之前,就有幾個人在唱,「一個是西藏軍區的巴桑,他的確是首唱者,之後還有其他的歌手唱過。」但在韓紅演唱之前,這首歌只在西藏流傳。
  • 蔣大為2016央視春晚唱什麼歌?目前已報送歌曲
    從藝50年的蔣大為,在歌唱界是常青樹,他寫過無數首好歌,他的《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敢問路在何方》、《駿馬奔馳保邊疆》等無數的經典歌曲被傳唱。  此次中國郵政專門為他打造個性化郵票,「有的以歌名、有的以照片、還有的是我寫的字以及書法做出郵票,我覺得很驕傲,這應該是藝術界第一次有這樣的事情,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人專門為我製作一套郵票,作為歌唱演員,能夠出一套CD,能夠有個人演唱會就很滿足了,沒有什麼能夠回饋大家,只有繼續出好作品,唱好聽的歌給大家聽。」蔣大為說。
  • 這首歌在春晚唱了21年 憑的啥?-春晚,歌曲,難忘今宵,李谷一,創作...
    如果要找出一個符號代表央視春晚,恐怕非歌曲《難忘今宵》莫屬。李谷一是春晚第一位登臺歌手每年春晚在《難忘今宵》中落幕,已經成為幾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而這首歌也牽出了一個人與春晚延續幾十年的緣分,她就是《難忘今宵》的原唱者、著名歌唱家李谷一。
  • 倪萍宋丹丹讓春晚成為經典,抖音能給38歲的春晚帶來什麼?
    1月30日,宋丹丹空降《怦然再心動》,跟老熟人倪萍同框,抖摟出自己20年的心結。當年倆人一起參加聚會,丹丹姐開心地跟人介紹:倪萍是我特別好的朋友。結果倪萍來了一句:我認識你嗎?劉曉慶自己也唱了一首《絨花》,多年後被馮小剛用作《芳華》的主題曲。
  • 就因為這首歌,八四年春晚永遠能讓人熱淚盈眶
    原標題:就因為這首歌,八四年春晚永遠能讓人熱淚盈眶 你記得春晚的第一個小品嗎?你知道運動員也會在春晚上一展競技風採嗎?你還記得《難忘今宵》是哪一年首唱嗎……回溯春晚中那些我們熟悉的藝術形式,都離不開那一年的初次嘗試,這些「第一次」,你都可以在1984年的春晚中找到印記。
  • 老梁曾調侃他一首歌吃一輩子,但他卻可以在央視春晚連唱四首歌
    說到張明敏,大家馬上就能想到《我的中國心》,由於這首歌在當時太火,已經到了人人都能唱的程度了。給人印象好像張敏明就只有這一首歌一樣,還被老梁調侃他是靠一首歌吃一輩子的歌手。殊不知現在太多歌手入行多年,都沒能唱出一首讓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這首歌到底是怎樣紅遍兩岸三地的呢?
  • 《我們的歌》李健和譚詠麟唱春晚經典,鍾鎮濤粵語《大海》好聽!
    《我們的歌》唱出青春樣,10月18日晚,第二季第二期的節目準時進行,在上一期完成盲選組合配對之後,這一場將進行一場排位賽,節目也是越來越好看了,A組的四對選手,大家也是非常的期待他們的表現,畢竟B組還有陳小春,李玟,孫楠這樣的實力派歌手,大家也非常期待鍾鎮濤和馮提莫,張信哲和太一,李健和譚永倫老師,容祖兒和希林娜依·高的組合究竟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這首歌在春晚「流行」21年,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而這首歌也牽出了一個人與春晚延續幾十年的緣分,她就是《難忘今宵》的原唱者、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昨晚,已經71歲的李谷一再次登上春晚舞臺唱起《難忘今宵》,這首伴隨她30多年的歌曲不僅成就了李谷一歌唱事業的輝煌,也見證了她這麼多年的付出。據統計,34年春晚,《難忘今宵》唱了21年,伴隨一代代人的成長,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 能寫能唱,鄧紫棋:還有什麼是你不會的?
    說起歌手,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歡的他或者她。而這些年,華語樂壇新聲代的歌手越來越多,但是備受矚目的好像就是固定的那幾個。比如李宇春,張靚穎。自己寫歌自己唱,這樣的女藝人其實在圈裡是很少見的,她的代表作不是只有《泡沫》,隨便一首歌都拿得出手,後期的《光年之外》、《
  • 宋祖英春晚只唱半首歌 孫儷與李健合唱引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之前坊間傳說鋼琴家李雲迪今年將搭檔魔術師劉謙,在這版的節目單中,李雲迪的名字並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劉謙等」,但即便如此,《魔琴》的名字又引發網友無限聯想,這個神秘的「等人」是否就是李雲迪?這也成為蛇年春晚最大的懸念。但央視春晚官方微博稱,這版節目單雖是權威敲定版,也請以最終直播為準。
  • 四大衛視春晚,肖戰連跨兩臺:唱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我解釋:這是肖戰時隔很久第一次登上舞臺,他應該不太確定等著自己的是什麼。但,走到燈光之下。嗯,大家還在、一直在支持。什麼都沒有改變,真好。另一網友真情流露:「這次真的哭死我,一腔孤勇。」但,請相信肖戰背後有無數支持他的人。我算不上粉絲,但也通過自己的方式表示支持!
  • 否認自己是彝族人?人家想好好唱個歌怎麼這麼難!
    但沒人能想到,吉克雋逸也曾因為自己民族歌手的身份被誤會!曾經在節目中的一句「其實我不認為我是彝族」被大家斷章取義,我說各位兄弟姐妹們,咱能好好兒把這節目看完在說話行嗎?人家這哪是否認自己是彝族人啊!而且是由號稱「千金不換」的韓寒親自作詞哦,這待遇也是好得不要不要的
  • 春晚公布首個確定節目 五湖四海同唱《難忘今宵》
    央視五大名嘴領銜教唱 參與有可能亮相春晚屏幕 《難忘今宵》歷經春晚30多年的改革變遷,仍然是「絕對保留曲目」,堪稱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經典歌曲之一。針對這樣一首「怎麼都拿不掉」的歌,羊年春晚主創力圖玩出「新花樣」,將特別設置「五湖四海同唱難忘今宵」環節。 你是K歌達人嗎?你是超級麥霸嗎?你想上春晚嗎?你的機會來啦!
  • 登上春晚,一首歌紅遍全國,曾與章子怡相戀,預感自己的死亡
    他是一位很全面的音樂人,能唱能寫,雖然唱的歌並不多,但對於內地流行音樂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1994年,更是被世界排名前五的百代唱片公司籤下,推出了自己的原創歌曲《大中國》,「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這熟悉的旋律,相信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能跟著哼起。1996年,高楓帶著這首歌登上了春晚,並一炮而紅,全國人民都記住了這個熱血男兒。
  • 為何徐小鳳能成為唯一不到場的春晚嘉賓?
    紅勘體育館是什麼地方?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港姐競賽決賽、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都在這個地方,那是香港演藝的聖地。想知道一個歌手有沒有兩下子,有沒有能耐,就看他有沒有在紅館開過演唱會。當年內地最出名的歌手去香港,就是奔這兒去。艾敬《我的1997》裡就唱過,什麼時候我能去香港,在紅物體育館開演唱會。
  • 她因一首歌爆紅全國,登上春晚十餘次,「被」癱瘓後如今過得怎樣
    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眾多遊子的心聲,奈何這首歌的原唱命運多舛,出生於哈爾濱的陳紅從小就對歌唱異常痴迷,為此付出不少努力。第一次出名時年僅21歲,登上了當年的春晚舞臺,唱了一首《單程車票》,沒太多名氣,在22歲時成功斬獲了中央電視臺青年歌劇比賽的銀獎,一時間可謂是風頭無兩。她的事業更是步步高升,可以算是以歌手的身份登上春晚舞臺次數最多的一位了,前後一共上過11次春晚,可謂是春晚常客。
  • 張德蘭《春光美》| 「86春晚」舞臺上,張德蘭曾唱哭了自己
    張德蘭《春光美》PV完整版春天到了,你耳邊最先響起的旋律是什麼?腦海中能浮現哪首歌曲的名字來?——《春光美》。這首歌開頭那句:「我們在回憶。」就撥動我們的心弦。春節,1986年虎年春節,北方雪花還在紛飛,南方還陰冷著,枝頭還沒有萌芽。舉辦了3年的央視春晚在除夕夜準時播出。
  • 福建人自己的春晚!
    時光流轉、歲月如歌,今年的福建春晚舞臺上,張韶涵和潘瑋柏分別用自己不同時期的經典歌曲唱出時代記憶,「轉音歌姬」黃齡用自己拿手的《High歌》貫穿首尾,串聯起老歌,喚起人們的音樂記憶。越中國、越國際,越本土、越時尚。2021福建春晚,福州籍歌手萬妮達回到家鄉,以新潮說唱融合閩劇、莆仙戲、梨園戲等福建傳統地方戲曲唱段,用一曲《福氣》唱出家鄉情懷。
  • 大年初一,看福建人自己的春晚!
    時光流轉、歲月如歌,今年的福建春晚舞臺上,張韶涵和潘瑋柏分別用自己不同時期的經典歌曲串燒起時代記憶,而「轉音歌姬」黃齡則用自己拿手的《High歌》貫穿首尾,串聯起老歌,喚起人們心中的音樂記憶。而劇中故事的部分親歷者,菌草技術發明人、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佔熺,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寧工作隊領隊、掛職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固原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水木,掛職永寧縣委常委、閩寧鎮黨委副書記張延能等扶貧攻堅的英雄們,也來到2021福建春晚現場,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觀眾講述從飛沙走石的「幹沙灘」到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艱難蛻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