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我把月亮弄丟了城裡燈火通明,我卻什麼也看不見
「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請守護她身旁,若有一天能重逢,讓幸福撒滿整個夜晚...」
很喜歡這首《城裡的月光》,它柔和、寧靜,有著小夜曲的溫婉、朦朧,散發著淡淡的幽香。
月兒,月華,滿月,新月,曉月...這些在咱老百姓心中最溫柔、最貼心的字眼幾千年來鮮活生動在文人的詩意情懷裡,如今卻漸行漸遠。
城裡的月光,已成為年長者的鄉愁,中年人的奢侈品,孩子書中的童話...
城市裡燈火通明,我卻什麼也看不見。
嗨...你在哪兒———
嗨...我看不見———
我在尋覓,我在呼喚。
高聳如雲的摩天大樓遮住了我的雙眼,多姿多彩,閃爍不止的各種人造霓虹燈吞噬著夜的黑,幾月幾號的陽曆計日法...於是,我看不見,看不見那圓圓滴、圓圓滴月亮的臉,我不知道今天是新月如鉤的初一還是花好月圓的十五。
月黑風高,月華如水,月朗星稀...「春光濃似酒,花故醉人,夜色澄如水,月來洗俗」, 好想在如此美妙的夜晚享受一次純粹的夜...
你有多少時間沒有見過月亮了?
某日夜半,起床如廁。忽見陽臺落地窗銀輝鋪滿,朗朗如晝。
心想,這外面什麼路燈,景觀燈呀光線真牛,竟然把高居二十層樓的我家照亮了。本想不予理睬,進入被厚厚窗簾裹挾的臥室繼續倒頭睡去。但是那如水的光亮深深的吸引了我,便困意全無,奔向陽臺的落地窗。
仰首尋覓窗外,但見蒼穹之中,一輪明月高懸。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見不到月亮已太久太久,也曾懷疑月光是否到人間來過。
難道月宮嫦娥或是彩霞仙子降臨,賞得人間一迴風月麼?如此的美麗繾綣,如此的風情萬種,如此的溫柔嫵媚...
我便沉醉在這無邊迷人的月色之中了...
深深的呼吸著每一寸灑下來的清輝,就像久別重逢的戀人,相依相偎,纏綿如初。「掬水月在手」,我想把月輝捧在手裡,裝在口袋裡,珍藏在閣樓裡。此時,願逐月華流照君;此刻,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錯過這一刻,便會錯過一生。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我忘記了深夜的寒涼,拿著手機對著林立高樓間夾縫中的那輪圓月,用力拍下,即為永恆。
月亮走,我也走,我牽著阿婆的手到村口。
後來啊,我把月亮弄丟了...
如今阿婆已經故去,遠離家鄉輾轉在外地求學的我隨後在城裡安家工作。故鄉漸行漸遠,「月是故鄉明」,村口那枚藍月亮已成為我回不去的鄉愁。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如果沒有月的意蘊,春江花的夜晚也了無生趣,更無《春江花月夜》的千古絕唱。
如果沒有月的光芒,中國文學史將會黯淡失色。
如果沒有月亮,酒入豪腸的李太白還能把七分釀成月光,創造出浪漫酣暢的詩界神話嗎?
如果沒有月亮,月落烏啼之夜,怎會有張繼那不朽的失眠!
如果沒有月亮,隱逸的陶潛也不一定嚮往「帶月荷鋤歸」詩意田園吧!
......
古老的先民沒有電子產品,他們享受不了追劇,打遊戲,網紅直播的快意人生,卻能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伴著床前明月光酣然入眠,或舉杯邀月,遺世獨立,羽化登仙。
有時真的渴望一次停電,來重溫一下夜的安寧,夜的純粹,夜的闌珊。
人生代代無窮已,人江月年年望相似···
煙雨江南,我神往多年的夢裡水鄉。最近幾年,走過了一些古鎮,小橋流水的精緻優雅仍在,月光,評彈,崑曲,這些古樸的底蘊早已無影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把古鎮強暴並且霸佔了她的現代化娛樂場所。
我一家一家的尋去,欲覓一幽處,以月色為伴,品茶聽曲。最終只能疲憊不堪,進入眼帘的全都是酒吧,迪廳等。夜的顏色已是燈紅酒綠,夜的聲音已是流行音樂及擊打樂器的喧囂與聒噪。
我匆忙逃離,一路嘆息:古鎮猶在,魂魄全無!
月亮月亮你別睡,迷惘的他已經很累。
城市裡的腳步匆匆,太匆匆。於是,我們無法慢煮生活,無暇抬頭去看看那天邊的月和簷角的星。
城市化的進程讓古樸的鄉村漸漸消逝。月亮在繁華的都市裡被擠兌的無處安身,最終被我們遺棄在荒郊野外的天空,大地沉寂,冷月無聲...
「每當月光灑在氈房,只有那雲朵靜靜地欣賞,阿媽的搖籃,童年裡晃,古老的故事慢慢講...」雲飛的歌兒是能讓你聽哭的。是啊,草原的月亮,阿媽的目光,有家的地方才是天堂。
夜鶯鳴唱,讚美詩祈禱。心若有棲息的地方,到哪兒都會看到月亮。即使人散後,也定會是「一鉤新月天如水」的美好。
想你的時候,月色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