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模式 解決「老大難」 廣西加強農貿市場綜合監管見成效

2020-11-24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在疫情防控特殊狀態下,為確保「六穩六保」,廣西市場監管局狠抓食品質量安全,嚴把市場準入關,推動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嚴格監管執法,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以赴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同時,該局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優勢,探索「網際網路+監管」新模式,著力加強農貿市場綜合監管,取得了良好成效。市場環境髒亂差、食品來源難追溯、短斤少兩不誠信,這些曾經是農貿市場監管的「老大難」問題,如今在廣西各地得到很好的整治。

設定「高標準」引領市場提質升級

為了推動農貿市場監管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廣西市場監管局出臺了《關於實施農貿市場規範化管理的通知》,通過規範管理機構職責,明晰市場功能分區布局,嚴格食品市場準入,規範食品經營行為、完善追溯體系,推進誠信經營等十個方面,為廣西農貿市場基礎建設和制度管理設定了「標準」。同時,發揮「樣板」作用,傾力打造了梧州大塘菜市場、北海城東綜合市場、金城江江北市場、南寧海吉星市場等一批「標準化」的農貿市場,通過典型示範引路,以城市帶動鄉村,先進帶動後進的做法,引領全區農貿市場提質升級。

梧州市全力打造「無水化」水產市場,通過在攤位上統一加裝擋板的做法保證水產行「滴水不漏」,改變了水產區路面長期溼滑和髒亂差的狀況;北海市投入65萬元,為城東綜合市場和貴陽市場場內235戶銷售生鮮類食品的攤位配備了智能電子溯源秤及經營戶誠信顯示屏。消費者通過掃描購物小票上的二維碼可以追溯產品源頭及流通信息,同時根據消費體驗對經營戶進行評分,評分結果在電子屏上實時顯示。河池市在規定燒滷經營店統一使用不鏽鋼和玻璃製作的固定封閉式銷售櫃檯外,還要求有條件的熟食經營店在加工現場和攤點安裝監控設備,消費者可通過攤點視頻設備或手機網絡對熟食加工現場進行實時監督,保證了熟食製品全過程規範安全。

通過一系列整治和改造,全區共有976家農貿市場、14.79萬個固定攤位軟硬體設施得到優化改善,部分老舊農貿市場得到「脫胎換骨」,農貿市場整體得到提質升級。

緊盯「高風險」倒逼主體責任落實

上市的果蔬有無農藥獸藥殘留?禽畜肉類是否含有「瘦肉精」等有害成分?這些食品安全風險時常困擾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

為了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2017年以來,廣西共投入1.1億元建設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監測系統,用科技手段把好農產品的「入口關」。各地每天上市銷售的蔬菜、禽畜肉類都須經檢測設備「驗明正身」後才能入市銷售,一旦發現有農藥獸藥殘留超標或含有「瘦肉精」「孔雀石綠」等有毒有害成分,將被禁止進入市場並接受監管部門調查。快檢結果每天都會在農貿市場大屏幕滾動播放,接受群眾監督,進一步推動農貿市場開辦者和場內商戶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截至2020年8月底,廣西全區1018個農貿市場快檢室覆蓋率已達99.4%,5.28萬戶入場銷售者銷售的農產品接受快檢篩查,農貿市場每月列入監測範圍的食品不少於 100個批次。同時,廣西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快檢系統可以對全區各地食用農產品每日快檢結果進行精準監控。據統計,2020年1-8月份,廣西全區共開展食用農產品快檢64.95萬批次,同比上漲78%,產品陽性檢出率1.11%,同比下降0.59%,農產品問題發現率和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

把好「入口關」的同時,廣西市場監管部門著力構建農產品溯源體系,自治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農業農村廳在全區推行以承諾為主要內容的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所有進入市場銷售的農產品實行帶證準出,市場開辦者對農產品實行索證、查證準入。自此,廣西農產品入市有了「身份證」,生產者銷售有了「承諾書」,市場監管部門查驗有了「新手段」。通過實施合格證制度,倒逼種、養殖生產者和市場銷售者落實主體責任,落實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制度,構建和完善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體系。

實現「高智能」 構建計量誠信體系

廣西市場監管局在全區集貿市場開展「以放權促誠信」試點工作,探索以計量誠信為基礎的農貿市場監管模式,進一步落實市場主體責任,引導市場主體實現計量自覺、自理和自律,營造政府部門、市場開辦者、經營者、消費者「共建共享」的集貿市場誠信計量經營環境。

欽州市市場監管局在轄區農貿市場試點「黃、紅牌警告,退市制度」動態監管,指導市場主辦方與經營者籤訂經營協議,壓實市場主辦方主體責任,加強對市場商戶管理力度,有效規範了農貿市場經營者行為。貴港市市場監管局引導試點市場開辦方充分運用「計量四統一+智能」(「計量四統一」即:統一配備、統一檢定、統一管理、統一維護)手段,將「智能計量」融入「智能農貿」,實時對計量器具作弊、到期檢定作出警報提醒,並在「智能農貿管理系統」上公示經營戶誠信計量信用等級,推動誠信計量智能化提升。梧州市怡景市場的固定攤檔經營戶均採用了統一配發的智慧農貿電子秤,消費者可以直觀看到購買產品的單價、重量、總價以及賣家的基本信息,使交易更加公開、透明和公平。

保持「高壓線」嚴打違法經營行為

「民以食為先,食以安為先!」廣西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積極部署開展打擊農藥獸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等食品安全監管專項整治行動,在全區形成打擊違法經營行為的高壓態勢。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間,針對農貿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亂象,對全區56家集中交易市場落實疫情防控新的「十嚴格」措施進行督導檢查,重點打擊非法銷售野生動物違法行為,通過12315熱線排查案件線索,受理處置涉及野生動物的投訴舉報17件,查獲娃娃魚、鳥類、蛇類等野生動物一批,查處非法銷售野生動物案件11起。同時,對查處的案件通過市場監管門戶網站、農貿市場公示欄等平臺進行曝光,對違法行為人相關信息錄入信用信息系統檔案,通過「一處受罰,處處受限」的懲治措施,在社會上營造食品安全違法犯罪「零容忍」氛圍,促使經營者守法經營。

今年上半年,廣西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食品違法案件2025件,案值404萬元,罰沒金額1570萬元,吊銷許可證6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7件,有力地打擊了違法經營行為,保證了全區沒有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事故。(李佔平 蔣倩)

相關焦點

  • 寧波探索城鄉建設管理統一協調新模式
    今年,要抓好七項工作: 一是著力推進「四大改革」,服務大局,創新突破,確保各項指標任務走在全省前列,尤其是垃圾治理、綜合執法、最多跑一次、養護作業市場化的改革;二是著力推進「五大攻堅」,加大力度,補齊短板,進一步增進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像無違建設、垃圾分類處置、停車管理、油煙治理;三是全力健全「五大抓手」,盡力而為擔當作為,切實解決一批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四是著力構建「五大平臺」,強化應用發揮作用,進一步提升行業監管能力水平
  •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舉行廣西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新聞發布會
    自治區層面出臺了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責任清單等一批重要文件,將食品安全列入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報告重要內容和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將廣西食品安全「十四五」規劃列為自治區級專項規劃,高位推進工作開展。二是層層壓實部門監管責任。各級食安委充分發揮統一領導、綜合協調作用,組織各成員單位對照自治區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49條具體措施,明確工作職責,加強條塊銜接,定期開展溝通會商。三是層層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 廣西舉行中國(南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1月18日廣西舉行中國(南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  11月18日,廣西舉行中國(南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請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粟堅,南寧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蒙文虎,南寧海關二級巡視員莫麗,廣西稅務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傳玉出席發布會,介紹中國
  • 廣西舉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新聞發布會
    自治區層面出臺了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責任清單等一批重要政策文件,將食品安全列入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報告重要內容和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將廣西食品安全「十四五」規劃列為自治區級專項規劃,高位推進工作開展。二是層層壓實部門監管責任。各級食安委充分發揮統一領導、綜合協調作用,組織各成員單位對照自治區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49條具體措施,明確工作職責,加強條塊銜接,定期開展溝通會商。三是層層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 廣西出臺11條措施加強檢驗檢測監管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近日出臺《關於加強全區檢驗檢測市場監管的若干措施》,採取11項措施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系列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全區檢驗檢測市場監管。   近年來,廣西檢驗檢測事業快速發展,目前有1480家檢驗檢測機構,連續4年增幅均達到11%以上。但檢驗檢測機構的快速增長,也加劇了無序競爭。
  • 市場監管總局通知顯示:加強茅臺價格監管
    據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市場價格監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顯示,將加強茅臺等名優白酒價格監管。嚴查各種形式的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損害消費者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的價格違法行為。
  • 市場監管總局:加強茅臺等名優白酒價格監管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現就加強兩節期間市場價格監管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要密切關注消費量大的糧油肉禽蛋菜奶等農副產品、茅臺等名優白酒、防疫物資和當地居民節日消費特色商品的線上線下市場價格,及時掌握旅遊、交通服務價格動態,加強價格監測和分析預警。要加強對批發零售環節的監測巡查,加大對商超、農貿市場等與群眾日常消費密切相關場所的監測頻次和力度,及時掌握最新市場價格動態。密切關注價格輿情,用好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前移監管埠。
  • 市場監管總局:加強茅臺等名優白酒價格監管,這是什麼情況?
    要密切關注消費量大的糧油肉禽蛋菜奶等農副產品、茅臺等名優白酒、防疫物資和當地居民節日消費特色商品的線上線下市場價格,及時掌握旅遊、交通服務價格動態,加強價格監測和分析預警。要加強對批發零售環節的監測巡查,加大對商超、農貿市場等與群眾日常消費密切相關場所的監測頻次和力度,及時掌握最新市場價格動態。密切關注價格輿情,用好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前移監管埠。
  • 中山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加強旅遊市場監管,營造良好旅遊環境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一婷 通訊員 張冬冬為嚴厲打擊擾亂旅遊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積極引導旅遊市場秩序,打造良好旅遊環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山路街道綜合執法中隊常態化對轄區旅遊經營業戶摸排檢查,督促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日旅遊市場工作,助力旅遊市場恢復和發展。
  • 改變傳統市場監管方式 破解監管任務重與監管力量不足的矛盾 我區...
    不斷進行思考探索務實管用的管理辦法在市場監管領域,風險是廣泛存在的,但風險的危害性是不同的,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重點是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因此,必須抓住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管控好可能引發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關鍵風險點,基於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探索出了「理清風險點、壓實責任鏈」的工作思路。
  • 壓實農貿市場主體責任 加強市場監管領域防控
    為推進落實我區農貿市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的疫情防控,6月18日下午,區市場監管局召開濠江區農貿市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全面部署強化我區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工作。會議要求農貿市場主辦單位要樹立疫情防控常態化意識,主動履行主體責任,要從源頭供應、市場管理、防疫消殺、人員車輛、索證索票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管控。
  •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市場價格監管的通知
    要密切關注消費量大的糧油肉禽蛋菜奶等農副產品、茅臺等名優白酒、防疫物資和當地居民節日消費特色商品的線上線下市場價格,及時掌握旅遊、交通服務價格動態,加強價格監測和分析預警。要加強對批發零售環節的監測巡查,加大對商超、農貿市場等與群眾日常消費密切相關場所的監測頻次和力度,及時掌握最新市場價格動態。密切關注價格輿情,用好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前移監管埠。
  • 廣西北海:消費者滿意度排名廣西第一
    而這僅是我市消費維權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2019年,全市參加「誠信經營 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的498家市場主體和8條街區,全部通過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的核驗,並在「放心消費地圖」內公示。多渠道讓投訴維權更便捷「您好,這裡是12315投訴舉報中心,有什麼可以幫到您?」
  •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寶安監管局做好農貿市場監管工作
    了解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要從走進最接地氣的農貿市場開始。如果說,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大廈、乾淨整潔的街道、地標景觀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麼藏身於市井街巷的農貿市場,則是一座城市的「裡子」。在寶安,買菜再也沒有捂鼻子、提褲腳的尷尬,逛著乾淨清爽、文明有序、生機勃勃的農貿市場已然成為一種新時尚。
  • 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
    主要領導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協調會,分管領導每月召開一次工作推進會,及時討論、協調解決南寧綜試區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快推動南寧綜試區建設。該項工作機制確定以來,重點協調解決了跨境電商通關流程、跨境電商轉關業務、跨境電商平臺運維、跨境電商物流通道建設等一系列關鍵性問題,有效保障了南寧綜試區工作的持續推進。
  • 51家,無錫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在不在你家附近?
    《「美麗無錫」市區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行動計劃(2020一2021)》已經無錫市政府同意實施,今明兩年內市區51家農貿市場將進行標準化改造(其中包括12家村級農貿市場),市區範圍內共計135家農貿市場將全部列入長效管理綜合考評範圍。
  • ...加強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市場價格監管的通知(市監競爭〔2020...
    要密切關注消費量大的糧油肉禽蛋菜奶等農副產品、茅臺等名優白酒、防疫物資和當地居民節日消費特色商品的線上線下市場價格,及時掌握旅遊、交通服務價格動態,加強價格監測和分析預警。要加強對批發零售環節的監測巡查,加大對商超、農貿市場等與群眾日常消費密切相關場所的監測頻次和力度,及時掌握最新市場價格動態。   密切關注價格輿情,用好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前移監管埠。
  • 貴陽:加強食品攤販監管 守護市民「舌尖安全」
    「市場監管部門加強了對食品攤販的監管,讓我們吃得更放心。」一名正在夜市購買小吃的市民說。貴陽市市市場監管局2020年食品安全滿意度調研分析報告顯示,早夜市、路邊攤食品攤販的食品安全問題備受廣大市民群眾關注。「食品攤販多數設置在街頭等區域經營,存在經營分散、流動性強、季節性強及加工條件和『三防』設施簡陋等一定程度的食品安全隱患和問題。」
  • 市場監管總局發重磅通知:加強茅臺、社區團購、外賣、網購平臺等...
    ,優化節日消費環境,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現就加強兩節期間市場價格監管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要密切關注消費量大的糧油肉禽蛋菜奶等農副產品、茅臺等名優白酒、防疫物資和當地居民節日消費特色商品的線上線下市場價格,及時掌握旅遊、交通服務價格動態,加強價格監測和分析預警。要加強對批發零售環節的監測巡查,加大對商超、農貿市場等與群眾日常消費密切相關場所的監測頻次和力度,及時掌握最新市場價格動態。
  • 揚州市農貿市場遠程智慧監管系統上線試運行
    「有了遠程視頻監控,市民可以更加放心地在農貿市場買菜了。」4日上午,揚州市農貿市場遠程智慧監管系統上線試運行,首批30家農貿市場納入智慧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