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全力支持四所高校:升格大學難、進雙一流更難

2020-12-22 繆老師妙筆生花

12月10日,煙臺日報全文刊登了「煙臺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有關高等教育的兩項內容,引發了市民廣泛討論。

這兩項內容支持的是哪四所大學呢?哪兩所大學要升格「大學」,哪兩所大學要衝擊「雙一流」?為什麼說升格「大學」很難?為什麼說衝擊「雙一流」更難呢?

一、兩所大學要衝擊

文件當中提到:要全力支持煙臺大學、魯東大學開展國家「雙一流」和省「雙高」建設。

山東省內的高校,實力最強的應該算山東大學,緊隨其後的是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第一次雙一流評選當中,山東總共也就只有這三所大學入圍了雙一流。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等等,都屬於雙一流大學的異地校區,不能算山東省的大學。

山東省其他院校當中,綜合實力排名靠前,有希望在下一次雙一流評選當中入圍的高校有山東師範大學(山東省最強的師範大學,全國省屬師範大學中,學科綜合排名很靠前)和青島大學(山東省省屬大學中,高考考取難度最高的大學),最多再加上山東農業大學(歷史久、學科好)和山東科技大學(論文多、排名高)。位於煙臺的煙臺大學和魯東大學想要突破重圍,進入雙一流,基本很難。

煙臺大學由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援建,這種情況在全國實屬少有。另一所由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援建的大學,是位於特區的深圳大學(一起參與援建的大學,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對比深圳大學和煙臺大學的昨天和今天,怎不令人感慨「滄海桑田」?

煙臺大學最好的學科是法學,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當中只拿到了一個B。魯東大學的前身是煙臺師範學院,綜合實力與山東師範大學不在一個檔次,比曲阜師範大學也要差不少。

二、兩所大學要升格

文件中提及:要全力支持山東工商學院、濱州醫學院更名升格大學。

不得不說,山東工商學院的歷史很有些意思。這所大學源自中國煤炭經濟學院,2003年才開始使用現在的校名。在我國院校中,很少有捨棄「中國」二字不用的例子,這就是一個。近幾年,還傳出過學校想更名山東財富管理大學的消息,此後不了了之。獵豹移動的CEO傅盛,就是山東工商學院的校友。

濱州醫學院也是一座頗為「傳奇」的院校,它源自青島醫學院北鎮分院,後改名為濱州醫學院,2001年在煙臺建設了新校區。目前的濱州醫學院雖然名字還帶著「濱州」二字,但主校區和註冊地都已經放在了煙臺,符合這樣條件的院校同樣是全國難找。

名稱與所在地不符院校中,四川外國語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都在重慶而不是四川,這是「歷史遺留問題」。濱州醫學院的發展,恐怕需要校方、煙臺市和濱州市三方共同發力,才有可能做好。

這兩所院校想要更名為大學絕非易事。原因主要是教育部目前嚴控「學院更名大學」。全國各地有多所大學在硬體、師資、學科廣度和辦學實力上都不弱於這兩所大學,卻依然沒有更名成功。未來教育部會在什麼時間放開這項政策,還是未知數。

你認為濱州醫學院和山東工商學院能夠升格為大學嗎?你認為煙臺大學和魯東大學未來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呢?你認為在眾多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紛紛引進高校的今天,是否還會有其他大學落地煙臺呢?來評論區聊聊吧。

長按點讚,一鍵三連,鼓勵我多多創作教育內容。

相關焦點

  • 山東7所高校衝擊雙一流,任重而道遠,不可一蹴而就!
    山東省是我國的人口大省,經濟大省,高考大省,雖然有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3所雙一流高校,但是對於整個山東省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按人均比例計算,山東省人均擁有高校數量在全國處於倒數,畢竟常住人口有1億人呢。
  • 山東7所大學將衝「雙一流」,有一所僅成立兩年,更有戲?
    在首批「雙一流」建設名單中,山東省僅有3所高校入圍。儘管其中有兩所還是世界一流建設高校,但是3所的數量在許多人看來還是有點少了。 「雙一流」建設分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從現有的情況來看,入圍「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才是各所高校爭奪的焦點,既然如此,青島大學又有哪些學科具有優勢呢?
  • 42所「雙一流」大學分檔排名,「華東五校」1檔,末檔高校無懸念
    以下是筆者從戰略定位、人才培養、國家貢獻、社會服務、學科特色、綜合實力等多方面,給當下42所「雙一流」大學的分檔排名,一起來看看是否符合你的心理預期吧?「清北」+「華五」這7所「雙一流」高校位列前兩檔,基本上沒太大爭議,它們是各類榜單中常見的TOP 7高校。唯一的懸念是「華五」中誰能夠坐穩「國內第三校」的位置,從近年來的排名看,浙江大學似乎有了一定優勢。
  • 山西大學、燕山大學等高校要衝擊「雙一流」,哪所高校更有希望?
    第一輪「雙一流」已經收官 多所高校都表達了要在下一輪衝擊「雙一流」的目標 01 山西大學 山西大學是教育部與山西省政府
  • 進浙江寧波大學難嗎?
    如果你說比考取一般欠發達地區211難吧,別人會覺得筆者是本位主義(哪有不說自家好的道理,哈哈)不客觀,畢竟寧波大學(簡稱寧大)在國內乃至省內也沒啥大名氣,憑啥比211難考;你說好考吧,寧大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國也就130所左右)且高考分數擺在那裡。對於高考生而言,還真得要全省排名10%的考生才能摸得到門檻。
  • 「雙一流」高校之寧波大學!
    寧波大學校園標誌【引言】東海之濱,甬江之畔,坐落著我國最年輕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它就是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寧波大學」。作為寧波市的「高教窗口」,寧波大學正在朝著綜合性研究型高校的目標奮勇前進,一路走來,實屬不易!上一個文章,小編詳細地講述了新晉「雙一流」南京林業大學的發展和實力,今天,小編詳細地敘說一下新晉「雙一流」寧波大學。【正文】
  • 進國企央企最多的2所大學,雖然很難考,但是考上絕對就是金飯碗
    很多人畢業後都想進國企單位工作,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進入了國企央企不僅工作有保障,而且非常穩定,薪資可能不高,但是福利待遇非常好,不僅會按照國家標準繳納五險一金,各種節假日福利都不落下,而且雙休還不用加班,絕對是一個金飯碗。
  • 選歷史,河北高中生考一流大學難嗎?從2020年錄取分數說起
    987所學校在提前批和本科批招收文史類本科生約為4.8萬人,本科錄取率約為40%。與理科相比,文科生考本科難,考世界一流建設高校更不容易。目前,我國共有42所世界一流建設高校,由原來的985高校加上鄭州大學、新疆大學和雲南大學組成。同濟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不在河北招收文科生,國防科技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提前批招生,剩下的38所學校均在普通本科批次招生。
  • 70所「雙一流」高校應屆生平均薪資排名!我省2所大學上榜!
    薪資是畢業生找工作時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 近期,小編搜集到7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就業質量報告中官方公布的2019屆畢業生薪資數據,數據涵蓋本碩博三個學歷層次的畢業生月均薪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我國最難考的三所政法大學:第一所最難考,想做公務員可以先了解
    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我國實力最為頂尖的三所政法類高校,其中第一所最難考,想做公務員的可以先了解一下。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位於我國的首都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985、211、雙一流高校」,這所大學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
  • 江蘇省78所本科高校名單:15所雙一流,50所是公辦本科
    加上江蘇省經濟發達,去江蘇省上大學也是很值得的,下面給大家分享江蘇省78所本科高校名單:一、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高校:15所985、211工程、雙一流:南京大學、東南大學211工程、雙一流: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範大學。
  • 國內一流大學排名「大變動」,4所高校或「降級」,武大太可惜!
    國內一流大學排名「大變動」,4所高校或「降級」,武大太可惜!最近寒假提前成為許多人茶餘飯後關心的焦點。 特別是進入12月以後,各省市教育部門發出寒假通知,有些地方在元旦之前打開「寒假模式」,有些大學在2天內放假。
  • 燕山大學、河北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誰會是下一所雙一流大學?
    河北是一個有著7600萬人口的大省,但大學資源卻十分貧瘠,對比臨近的北京、天津兩地,除了高考分數線有天壤之別,重點大學數量落後的不止一大截北京,2160萬人口,8所985大學,26所211大學。天津,1561萬人口,2所985大學,3所211大學。河北,985大學0所,211大學1所,還是異地辦學。
  • 42所雙一流大學碩士學科優秀率排行榜揭曉,到底誰是一流研究型大學
    自國家公布雙一流大學名單以來,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5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界人們關注的焦點和議論的熱點。雙一流大學工程的實施,旨在加快推進在國內形成一批世界級的一流高校和一流學科,增強我國高等教育機構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三部門又聯合印發《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對雙一流大學工程的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要適度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
  • 這所學院升格大學終於有新消息,形勢一片大好!
    我國的部分學院升格為大學,是非常迫切的事情,因為這些學院代表的可不僅僅是學院本身,而且還是這所學院所在地區的實力,以及當地能不能舉辦出實力不錯的高校的象徵。
  • 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137所(教育部公布)
    發布時間:教育部於2017年12月6日發布  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  1.B類6所  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
  • 高分考生首先42所雙一流大學
    「雙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 這省兩所高校喜獲當地雙一流建設支持,一所為「網紅」高校
    但由於雙一流的是動態調整的,所以只要努力每一所高校都有機會入選雙一流的名單,時間很快,第二輪的雙一流的評選很快就要來了,上一輪未評上的高校相信為了第二輪的評選也是做足了「功課」,但雙一流的入選除了高校自身努力外,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支持也分不開,畢竟學校的發展,學科的建設需要經濟的支持。
  • 安徽4所高校鼎力支持滁州學院,滁州學院未來將會升格滁州大學!
    但是一直以來滁州高等教育的發展比較落後,僅有一所本科層次的滁州學院,一直以來關於滁州學院升格滁州大學的呼聲不絕於耳畢竟一所市名大學是每個城市的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會是城市發展的強勁的起動機。在2020年滁州學院建校70周年大會上,關於支持滁州學院創建滁州大學,得到了滁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另外也得到了安徽省內4所頂級大學的學科合作建設協議。
  • 這4所「非雙」,全是重點高校,下一輪「雙一流」建設會入選嗎?
    隨著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推進,入圍首輪建設的140所高校,多多少少都取得了一些成績。「雙一流」的名號漸漸深入人心,「雙一流」高校也成了名校的代名詞,不少高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表示「非雙一流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