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扶不扶」到「管不管」

2020-09-03 散文視界

趙本山:四斤的龍蝦一隻!

小瀋陽:對不起,沒那麼大的。

趙本山:有多大的?

小瀋陽:有……一斤多的。

趙本山:有一斤多的……有……有嗎?

小瀋陽:有……還是沒有啊?

——《不差錢》片段

大媽:你是個好孩子,還知道把大媽扶起來。

郝健:我這是做好事兒上癮。

大媽:這要換了別人啊,撞完我早跑啦!(郝健無語,將大媽放回地上)

郝健:大媽呀,你這是摔懵了呀,而且懵的很突然哪。你是自己摔倒的啊,你摔倒的時候,我還離你10米開外呢……

——《扶不扶》片段

大清早的,怎麼想起這小品來了?

哦,看新聞看的唄!近看一條報導:

河南男子常某毆打一位老教師,起因是20年前該老師曾在課堂上體罰過學生常某。常某因尋釁滋事,被判一年零六個月的徒刑。

體罰學生,20年後竟然遭到惡毒報復。這事看著叫人有點後背發涼。

我也曾做過農村教師。1977年,正值教育復甦而師資匱乏,高中畢業沒幾天的我,竟然拿起了教鞭,當上初中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師,兼初一班的班主任。初到,全不認識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有的家長找到學校,主動跟我們老師說:「我們那小子不大聽話,您就當管自己的孩子一樣,不行就給我打!」路上遇見家長,見了面,大都是「管著點」、「該揍別客氣」之類的話。其實那幫學生跟我年齡差不了幾歲,有些男生比我還高還猛呢,怎麼捨得打呢?再說碰上個愣頭青啥的,我這體格也打不過啊!但是,遇到這種情況——個別學生不聽講,寫作業作弊,或者做小動作調皮搗蛋,影響到周圍的同學——也是真是急火攻心,難免給他罰站,或過去推搡幾下,給個教訓。這時就有學生示意我:「打!打!」意思是別的老師該打就打,你太「溫柔」了。那時我剛滿17歲,也是個大孩子,不懂得太多的方法,只是憑著對學生「恨鐵不成鋼」的好心來管學生。

跟40年前相比,如今教育進步太多了。從公眾理念乃至法規的層面上,「打不打」,早已不是個問題,幼小的身軀,稚嫩的心靈,未來的希望,怎麼可以「動武」、「動粗」的呢?

「報復老師」事件,引出了一個問題——實際上也是個老問題了:管學生,怎麼個管法?「管」是沒說的,「怎麼管」則有個不好把握的度。畢竟是環境變了,變化之大,超乎想像。從前你推搡一下沒啥事,現在你試試,口氣硬了一點,說不定就嚇得孩子不敢來上課,甚至鋌而走險。在某種情況下,你說不得,管不得。你不讓我作弊,你管我太嚴,你的方式不對頭,不用等20年,當場就給你個樣兒看看,有我爹媽呢,告你,砸你的飯碗,這叫「吃不了兜著走」。

「管不管」「怎麼管」,是很多老師和家長經常議論的話題。過去那種「一根筋」、「暴脾氣」、動輒體罰的「老學究」,早已不合時宜,甚至觸犯了法律,體罰絕非值得提倡。那位被打的老教師,恐怕也為自己曾經的管束方法不當,痛悔不已。

實際上,如今的環境可是五顏六色的,有的老師也學精了——管,自然得管,像小瀋陽似的相機行事,「看人下菜碟」,洞察學生的特性和家庭背景,「有……還是沒有?」揣度、平衡,該有則有,該無則無。當教師一碗水端平沒說的,而在處理方式上,有的恐怕就是個點到為止,見好就收。分得出深淺輕重,如此做事,何至於自找難堪乃至遺下後患!

呀呀,這不成了「師之惰」了?只是如履薄冰的無奈,讓人覺著不是個滋味。離開教師崗位多年的我,深深感嘆:做個老師真的不易!

既管,就要嚴格,否則與不管何異?家長溺愛,學校放任,孩子們被寵成了「小皇帝」,旁人大氣不能出,這還了得!缺乏嚴管,長大了可能真的沒法管了,想「有」也沒了,不是「不差錢」,差的可能是做人的本領。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怎麼個嚴法?據說新加坡的中小學至今還有體罰制度,以鞭打方式處罰犯了嚴重過錯的學生,例如打架、抽菸、考試作弊、流氓行為、破壞公物、對老師無禮、逃學、曠課等;學生連續犯小過,比如經常遲到,也可能會被鞭打。當然這種鞭打,只適用於男生。日本的《學校教育法》規定:「根據教育需要,校長和教師可根據文部科學省的相關規定,對學生進行懲戒,但不允許體罰。」這部法規明確了懲戒與體罰的界限。韓國則對懲戒的適用範圍,乃至「戒尺」的規格、拍打次數,都有詳細的規定。美國的教育制度中,包括了一般教育懲處和特殊教育懲處,而特殊教育懲處包含許多非常用的做法,比如體罰、停課、開除等。新加坡、日本、韓國都是發達國家,不少的法條裡頭體現著東方人的傳統。師生如父子,基本規矩得有,我就覺著,作為輔助手段的「適度懲戒」也是離不開的。我們不實行「鞭打」,但總不能把推一下、拍一下、罰抄作業、罰寫作文、罰做衛生、善意訓斥、站立思過等等,全都列入「體罰」的範疇吧?老師只是「好乖乖」、「好寶寶」,那不是教育。應該看到,每個學生的個性素質與成長環境差異很大,適當的懲戒和警示,對於糾正「頑劣」學生的行為和心理矯正,是有積極意義的,明事理的家長也會拍手贊成。

社會浮躁炫富,孩子嬌生慣養、心理脆弱,這樣的現實,確實給教育出了一道題。師道尊嚴,亙古之理,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的「天地君親師」思想,流傳不絕,人們祭天地、祭祖宗、祭聖賢,「師」與天地、皇上、父母並列,可見其崇高地位。老師管學生,也是基本職責所在,現實中我們看到更多的人民教師認真履職,無愧於為人師表。

那小品的鏡頭,還在眼前晃動;引人發笑的一個個「包袱」,還在撞擊著我那不大的心臟。「扶不扶」,本來就不是個事,「管不管」又何嘗不是呢!二者一個是助人、一個是育人,時過境遷,竟成了事,且事出有因,如出一轍。我覺著,《扶不扶》該出個姊妹篇了,叫《管不管》如何? (作者 李錫文 )

相關焦點

  • 「扶不扶」?「救不救」?「管不管」? 「兩高」報告還可以這樣寫!
    「扶不扶」?「救不救」?「管不管」? 「兩高」報告還可以這樣寫!公眾自然可以從這些「被點名」的案件中,了解到「兩高」報告對公序良俗和法治觀念所釋放的清晰信號。「扶不扶」?「救不救」?「管不管」?最高法:講公德,守規則,不「和稀泥」在最高法工作報告中,「引導社會成員增強公共意識和規則意識」著墨頗多。
  • 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 巴西溫籍華僑發起樂扶基金
    溫州網訊 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在不少人眼裡,這是一個難題。日前,巴西華僑符之紅牽頭設立樂扶公益基金會,籌集200萬元基金,獎勵那些樂於扶助老人的熱心群眾,為好人「撐腰」。昨天,兩名扶助老人的民警成為基金首批獲獎者。  去年,「中國老人在日本摔倒事件」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在巴西經商20多年的華僑符之紅回溫探親時,無意中看到這條新聞。
  • 扶不扶?做「蝴蝶」
    扶不扶?我們選擇做「蝴蝶」。2020年12月19日 ,鹽城市大豐區,一位老大爺摔倒在街邊,行人又一次面臨「扶不扶」的選擇題。我趕緊問旁邊的中年婦女,她聲音有些緊張有些著急:「年紀大的自己跌倒了,可是哪個敢去扶啊?」周邊還有幾個路人,都不敢上前,議論的內容大同小異,看得出大多數人想去扶但是又擔心惹禍上身。看著與我父親差不多年紀的老人家,我想如果這是我的親人,我一定期待周圍的人能施以援手。
  • 見到路人摔倒扶不扶,網友已給出了答案!
    不管是壞人變老了,還是老人變壞了,亦或是老人是被迫的!!罰了可以殺一儆百,罰了可以知道真相,罰了可以大快人心,罰了可以扶正風氣!雨落歸塵情:#扶老人被訛尋證人# 南京彭宇案再次上演!旁觀者用道德來衡量「路人」的對與錯,當局者則用利弊選擇扶與不扶,「受害者」用訛與不訛來成就自己的利益。
  • 扶還是不扶?看法律如何保護好心人
    因此草案在不違反法律保留原則的前提下,作出了上述規定。  不過在京都律師事務所名譽主任田文昌看來,「這個立法有較大的缺陷,就是太過抽象、模糊。」 田文昌分析,如果「扶不扶」只指的是救助者和被救者的關係,那涉及不到救助者有沒有技能,只要有行為能力的人都可以去扶。
  • 扶了個寂寞?楊冪扶沈騰沒扶到小心翼翼下樓梯
    網易娛樂10月31日報導10月30日,江蘇衛視晚會上,楊冪和沈騰同臺,下臺階時,楊冪本想把手搭在沈騰肩膀上,結果因為沈騰走得太快了沒扶上楊冪這次跨界主持還是比較順利的,她和沈騰搭檔得也十分和諧,不少網友看到楊冪想扶著沈騰下樓梯沒扶到的場景,笑稱這是「扶了個寂寞」,也有網友認為,也就沈騰大爺幹這事比較搞笑,別人的話就可能就會挨噴了
  • 老人摔倒扶不扶?她們不光扶了,還從頭到尾給安排治療了
    老人摔倒扶不扶?近日,寶雞一年過80歲的老太太乘公交車時不慎摔倒無法動彈,同樣80多歲的老伴急的不知所措,只能大聲呼救,但身邊卻沒有人過來幫忙。但「她們」在聽到呼救聲後,沒有猶豫,直接衝了出去!立即跑出門看到離中心不遠處的公交站臺處有一老人躺在地上。黨王娟立刻跑到跟前詢問老人怎麼了?當得知老人是摔倒了,無法站立。黨王娟立即呼喚同伴寧宇蓉推著備用輪椅來協助。兩人共同評估了老人情況:老人神志清楚,答問清晰準確,無噁心嘔吐,脈搏觸摸有力,遂連同家屬(老伴)一起小心翼翼的將老人扶上輪椅。
  • 老人馬路摔倒無人扶,旁邊還有人閒聊,扶不扶問題發人深省
    12月11日,河北石家莊,一老人顫顫巍巍地在馬路上行走,不慎摔跤,隨後倒地不起,一旁騎電動車的男子見狀立即駛離老人,期間人來人往,但是倒地的老人卻一直無人問津,在老人摔倒的不遠處,還有幾個老人在旁邊聊天。
  • 沈騰小品扶不扶!魚的記憶,讓楊冪很尷尬!
    在視頻裡可見,當兩人快要下臺時,沈騰先是朝楊冪看了一眼,似乎是在示意對方一起走,隨後他便大步流星地走下臺來,絲毫沒有顧及女方的感受,而楊冪當時顧及著自己的鞋子問題,一直低著頭看著路,顯然也沒注意到沈騰已經走遠的事實
  • 河北一老人摔倒無人扶,旁邊還有人閒聊,扶不扶問題發人深省
    在前一段時間網絡上,就一直有疑問的聲音,老人過馬路到底要不要扶?很多網友對這樣類似的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有人認為,如果手裡沒有錢根本不敢幫忙,害怕被敲詐。還有人認為,肯定應該幫忙,在生命面前,金錢什麼都是身外之物,不值得一提,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 河田一老人摔倒,扶嗎?勇敢扶他!
    歡迎投稿1河田一老人摔倒,扶嗎?勇敢扶他!12月28日下午近五點,在陸河環城北路上面(半嶂路),一老人摔倒在路邊,呻吟難起,小編剛好路過。見狀,毫不猶豫走上去,趕緊把老人扶起坐下,並詢問老人是否摔傷,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有無不適。
  • 楊冪扶沈騰扶了個寂寞,賈玲一語道破沈騰「沒扶楊冪」真相
    這時的楊冪,竟然不知道如何擺手了,於是她撩了一下自己的頭髮,露出一臉的尷尬,然後晃晃悠悠,慢慢地穩住重心走下去了。如果不是攝影師高清的細節抓拍的話,這一切看起來都順其自然,又一氣呵成。網友們看到這一幕,都哈哈大笑,認為楊冪一不小心扶沈騰扶了個寂寞
  • 探尋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之路:做好管評扶幫
    這些個別事件引起連鎖反應,幼兒園被有的媒體蔑稱為「藥兒園」、幼兒教師形象被嚴重妖魔化、有的地方甚至出現家長讓孩子攜帶錄音筆、攝像頭入園、家長在幼兒園外帶著望遠鏡蹲守的情況。  民辦園到底怎麼了?民辦園到底該怎麼管?怎麼扶?怎麼幫?我們試圖和專家、民辦幼兒教育機構舉辦者一起,來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和解決之道。
  • 楊冪扶沈騰扶了個寂寞
    中途,楊冪和沈騰需要下一個三級臺階去採訪另一個表演藝人,楊冪因為穿著10釐米細高跟鞋走路很不方便,就在下臺階的時候想扶一下沈騰借力,但是沈騰沒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自己走得很快,楊冪便扶了個空。
  • 34歲楊冪就顧時髦,穿「高跟鞋」怕摔倒,扶沈騰卻扶了個寂寞
    說起楊冪,不管是當初那個天真無邪的郭襄還是四海八荒第一美人姑姑,或者是很多人心裡意難平的雪鳶,每一個角色楊冪都拿捏死死的。而這次楊冪參加這個活動也是身穿了一身黑色吊帶長裙,很多人都注意到楊冪腰上有一條銀白色的長鏈,這樣繫著腰身,會顯得身材特別好。而楊冪本身身材就不錯,這一身打扮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 【暖心聞】扶與不扶?她用行動來回答!
    3、有男人在場為什麼讓一個女子去扶老人和修理三輪車?4、救人遇上路過的記者,這也太巧了。   質疑聲音:  ●「剛好從頭拍到尾,剛好近距離拍到。每天早晨七點之前必定到單位開始工作。事發當時,他恰恰經過此地,並以職業敏感和本能,用相機記錄下了事情經過。在此之前的2015年12月12日,陳衛紅也遇到過相似情況並參與救助,當時情況被同行的攝影愛好者拍了下來。)   ●「我當天把這件好人好事上傳到『鑫視界』發布平臺,本來是想弘揚正能量,沒有想到會有一小部分網友在糾纏於女孩子是『假扶』。」
  • 寶雞一老人摔倒,兩護士急忙上前去扶,為什麼現在人們不敢扶老人
    如今天氣冷了,路面結冰了,走路很容滑倒,尤其是老人,可是老人要買菜要趕公交,如果走路不小心滑倒了,到底扶不扶呢?近日寶雞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一位老奶奶在寶雞金臺大道,東嶺附近一公交站摔倒了,當時老人看到公交車來了,急忙跑去趕公交車,結果不小心踏空了,摔倒了。老人倒了,有人扶嗎?果真有人來扶了,而且還是推著車子來了,原來是兩名護士,推著輪椅來扶老奶奶了。
  • 楊冪扶沈騰扶了個寂寞,一不小心被他給坑了
    楊冪扶沈騰扶了個寂寞,把沈騰直男打在公屏上30日晚,楊冪 下樓梯的時候想扶一下沈騰,結果沈騰走得太快,讓楊冪扶了個寂寞,大冪冪只能默默收回手,露出女明星式的端莊微笑。於是楊冪故作淡定,但手懸浮在空中大概半秒的時間,自己就做了動作收回,單身依然可以清晰得看到楊冪扶了個寂寞。楊冪:姐要端莊,穩住不慌,不過冪冪有點手足無措的樣子,一小步一小步下來太可愛了吧!
  • 沈騰沒扶楊冪引熱議,不是我不扶,只是我只「服」賈玲
    最近網友們就《王牌對王牌》中沈騰沒有扶楊冪的事情熱議不斷,覺得沈騰沒有扶楊冪有失紳士風度。而隨後沈騰卻回應,不是他不想扶而是自己忘了而已。沈騰的回覆真的是盡顯高情商,化解了誤會,又安慰了楊冪!扶」楊冪,只「服」賈玲。
  • 海扶醫療CMEF上全球發布新的「海扶刀」
    記者獲悉,聚焦超聲治療領域的頭部企業——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扶醫療」)帶來了多款海扶聚焦超聲治療設備,並舉行海扶刀JC300型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全球首場新品發布會。    此次發布的海扶刀JC300型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是由數位化進入智能化的一款高端醫療設備,實現了設備與大數據智能運算的無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