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最好的我們》、《十五年等待候鳥》滿滿膠原蛋白的青春劇能代表00後青春嗎?

2021-03-03 影視娛樂頭條

三月有《十五年等待候鳥》,四月有《旋風十一人》、《最好的我們》,五月有《那年青春我們正好》,七月有《微微一笑很傾城》,暑期更有《旋風少女2》和電視劇版《左耳》……放眼望去,青春校園劇層出不窮,「小鮮肉」實力霸屏。

墮胎、出國、車禍、離婚、死人,諸如此類的「狗血」劇情成為近年國產青春電影的「標配」,很多人吐槽,這不是我們的青春!

那麼電視劇市場呢?青春校園劇能吸引年輕人麼?能代表當代青少年的校園生活麼?校園劇又能否擺脫「低幼」和「狗血」?十八歲以下不準談戀愛,電視劇又該如何處理?

筆者找來青春校園劇 「行家裡手」周丹,聊聊國產青春劇的生存狀態和製作上的小智慧。

邂逅、憧憬、誤會、摩擦、重歸於好……似曾相識的情景在螢屏上呈現,青少年渴望在其中得到理解、找到共鳴,年紀稍微「大一點」的觀眾則希望藉此回憶青春。傷痕青春、競技體育、暗戀故事、勵志友誼……三月份以來,你能想到的青春校園劇類型「走馬燈」似的在電視臺和視頻網站上連續播出。

其中,講「暗戀」的有《十五年等待候鳥》,改編自盈風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平凡女孩黎璃用十五年的時間暗戀裴尚軒的故事,走的是小清新的畫風。網友評價,沒有傻白甜女主和狗血的青春電影橋段,雖有不免俗的「瑪麗蘇劇情」,但表演中確實有你我的青春。「畫面感不錯,顏值也不低,重要的是都找了一些年輕演員來演,而不是大叔大媽」。

《最好的我們》則是一部熱播的網劇,啟用劉昊然、譚松韻、王櫟鑫等高人氣「小鮮肉」擔綱主演,該劇最被人稱道的地方同樣是「演員年齡靠譜」,不再是「老黃瓜刷綠漆」,從校花校草臉上看到的是滿滿的膠原蛋白。


四月「收官」的《旋風十一人》則是「競技類」勵志校園劇,講述在「落魄教練」穆奇的帶領下,一群高中足球少年在聯賽中一路打拼的故事。與其它青春校園劇不同的地方是,胡歌扮演的教練是男主,他在劇中蓄著鬍鬚,帶著墨鏡,扮演著桀驁不馴,劇情除了「競技」「升級」還配合了漫畫風。

同樣走「競技勵志」和「漫畫風」的還有去年熱播的《旋風少女》和今年暑期將開播的《旋風少女》第二部,以「元武道」競技為主線,走的是青春熱血的基調,主演依舊是「高顏值」、「年輕化」,但劇中騰空、飛踢等浮誇動作,也被吐槽「太漫畫」。


另一部會在暑期播放的則是電視劇版《左耳》,《左耳》原著是「傷痕青春」的代表,此前,電影版上映後票房達5億元。

「90後」已經步入職場,「00後」也在迅速成長,滿屏的青春校園劇,「00後」真的愛看麼?

筆者就「在拍」和「熱播」的幾部青春校園劇隨機採訪了15位「00後」,他們表示,對主演的喜愛是「00後」觀看青春校園劇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女主角可以給自己帶來正能量」。

對於劇中展現出來的校園故事,大多數「00後」覺得——情節過於浮誇和「瑪麗蘇」,不太真實,因為「生活中不會有這麼帥的師兄」「真有這麼帥的師兄也不會都圍著你轉」。

也有少數人覺得——「劇中的校園生活跟自己的比較貼近」。

還有人認為,是否貼近不重要,只要劇情好看,自己喜歡就行了。

焦點:

《十五年等待候鳥》、《旋風少女》第一部、第二部的製片人周丹是製作青春校園劇的「行家裡手」,在接受筆者專訪時,對於青春校園劇她也有自己的心得。

青春校園劇呈「井噴」之勢,收視人群的年齡卻在下滑,不少「90後」、「00後」表示,現在的青春校園劇已經無法吸引他們了,太幼稚。青春校園劇如何擺脫「低幼」?

周丹表示,這首先要看劇定位的人群是哪個人群。以《旋風少女》為例,播出時間是在暑假,根據湖南衛視暑假檔的特性,觀眾年齡群大概是4-24歲,那麼你的劇就要針對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設計。

《旋風少女》播出後發現,4-14歲年齡段的觀眾增長最明顯,因為小學生都放假了,但最大的觀眾群是14-24歲。而在非假期時段播出的《十五年等待候鳥》,它的觀眾定位就是以14-24歲為主,播出後呈現出來的情況也是這樣。

周丹認為,青春校園劇的目標受眾人群以「90後」和「00後」為主,這跟播出平臺和劇的屬性都有關係。比如,湖南衛視的「青春進行時」是一個定製的周播欄目,「我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也會根據頻道和時段定位來做劇,這樣,受眾就會比較精準。」

周丹認為,「低幼」是指劇中人物的行為和情感邏輯與同齡人有差別,但如果這些都能被同齡人理解,就不會被認為是幼稚。

去年,出現了一系列「青春系」電影,網上流傳了一張圖,大部分青春電影都有墮胎、出國、車禍、離婚……等「狗血」情節,那麼「不出國、不墮胎、不死人,你的青春被狗吃了麼」?越來越多的人吐槽:「我們真實的校園生活不墮胎、不出國、不車禍、不狗血」。

青春校園劇在日常生活和戲劇化中如何找到平衡點?校園劇一定需要這些「狗血」元素麼?不狗血的校園劇又如何保障戲劇衝突?

周丹說,「不排除某些青春電影裡會有衝突性較大的情節,這被稱之為『傷痕青春』,但是到了電視劇領域,並不適合這樣做。電影和電視劇不太一樣,電視劇是在免費的平臺上進行大眾傳播,我們更希望去表現美好的東西。青春題材電視劇較多被安排在假期播放,面對的是大量的青少年,我們有責任去正面引導。」

她還認為,不是只有比較極端的文學,才能表現戲劇衝突。「戲劇衝突主要落在主角身上,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發生困境,衝突就自然而然產生了。」所以,針對愛情、感情,是一種製造衝突的路數,比如《十五年等待候鳥》;針對競技、勵志也是一種製造衝突的路數,比如像《旋風少女》,為了「元武道」這項運動而拼搏。

此前,《最好的我們》原著作者八月長安也在微博上稱:「這是一個普通而真實的故事,不會有狗血,不會有墮胎,只有淡淡的溫暖和每個人關於青春的回憶」。

周丹也認為,做戲劇衝突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不需要通過「極致」的情節去展現。

青春校園劇歷來被人詬病的還有「老黃瓜刷綠漆」,用「大叔」「大嬸」演大學生、甚至是高中生。同齡人看電視劇,看到的都不是自己的校園生活,而是大哥、大姐、叔叔、阿姨在扮演他們的校園生活。

而《旋風少女》、《最好的我們》、《十五年等待候鳥》、劇版《左耳》都不約而同啟用了大量年輕演員。

《左耳》原著作者兼編劇饒雪漫在接受筆者採訪時則表示,選擇新人來擔綱主演是因為「不太貴」。她說,「我們拍一個青春戲不想用那麼貴的演員。再者,老演員年紀比較大一點,不符合角色,我們寧肯去選合適的年輕演員。」

周丹則說,收視率的高低,「顏值」是其中一個因素,在挑選演員的時候會有三個標準:第一,演員要和角色非常吻合。第二,具備一定演技。她說:「年輕演員在具備一定表演經驗的基礎上,做一些本色演出,是目前90後演員可以做到的」。第三,「顏值」和人氣。

但如果是人氣、顏值和演技三選一,周丹表示首選「演技」。

有網友吐槽:「用成年人來演大學生」,「用大學生來演高中生」,真實的高中生、大學生在看劇的時候會覺得,劇中的人物都比我大,他們的經歷、社會閱歷跟我都不一樣。

對此,周丹則說,「這有兩方面的原因,如果他們感覺到不一樣,那可能是編劇的問題,編劇團隊應該更多的採訪和了解那個年齡段的人,在內容上才能更好的體現。第二則是演員形象,我們是國內比較敢啟用年輕演員的團隊,但如果演員年齡還是比劇中角色的實際年齡大,是因為還要考慮演技的問題。有的角色涉及到年齡跨度,要從學生演到成年,讓成年人演孩子還勉強,但讓孩子來演成年人,甚至戀愛、結婚,就不太現實了。」

廣電總局在審查中對青春校園劇會有特殊的要求麼?能否允許戀愛、墮胎、離婚、死人呢?

周丹說:「青春偶像劇中,高中生不允許談戀愛,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允許談戀愛,即使社會上存在這樣的現象,但也不能在電視劇中展現。墮胎、車禍和離婚等情節廣電總局沒有硬性規定,但我覺得是不鼓勵展現的,因為它不美好。在大方向上,我們希望影視作品給人美好的憧憬,儘量避免不美好的東西。」

由於未成年人和高中生不允許在電視劇裡談戀愛,那電視劇在涉及到「暗戀」和「曖昧」的時候該如何處理呢?

周丹表示,首先不能正兒八經展現他們在談戀愛,互相有好感是正常的,這也是一個尺度問題。網劇和電視劇的尺度有區別,在衛視播出和網絡播出的監管體系也不一樣。「暗戀」怎麼展現?則要看是什麼角度了,「有時候就是一個眼神的問題」。她還說:「如果是美好的情感,我覺得問題不太大,但如果是一些比較極致的情緒,尤其是高中校園,我覺得不是很適合。」

但類似於《左耳》這樣的青春傷痛小說就會展現極致的愛與恨、利用與背叛。

周丹則表示,文學作品、電影和電視劇三者的尺度也不同。

她認為,太極端的情緒不適合放進電視劇,「小說可能更開放一些,電影是付費觀看,相對來說有可選擇性,而電視臺是大眾傳播的平臺,作為電視從業人員,對觀眾應該有責任感。」

她還說:「我們是成年人,對事情有一定的經驗和判斷,但年輕的孩子們沒有這麼強的判斷力。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想當然的告訴他們,這是電視劇不用當真,而是要以一個最低防線去考慮它。」

來源:微觀影視圈


微信ID:wangjuquan01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投稿或商務合作—

請聯繫微信dyzixun

郵箱jrdytt@126.com

相關焦點

  • 《十五年等待候鳥》:無墮胎、不狗血、與暗戀有關的青春
    由芒果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上海觀達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青春偶像劇《十五年等待候鳥》,3月16日起在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周播劇場播出。(1)優等生與差等生,青春期中早熟女與晚熟男的標配「暗戀」是這部《十五年等待候鳥》的主題,暗戀者和被暗戀對象分別是孫怡飾演的女孩黎璃、張若昀飾演的男孩裴尚軒。
  • 【大劇】《十五年等待候鳥》:七年之後熱血校園偶像劇再度來襲
    掐指一算,時間相隔離我們最近的《一起來看流星雨》已經是2009年的作品了,到現在已有「七年之癢」了。不過讓人驚喜的事情終於來了,一部名為《十五年等待候鳥》的電視劇最近公布了宣傳片和首支預告片,絕對是純正的「校園偶像劇」血統!
  • 《十五年等待候鳥》將解鎖「七年之癢」
    《十五年等待候鳥》在前幾天公布的定檔海報中,孫怡、張若昀等主演手捧原著中象徵暗戀故事的日記本,校園氣息滿滿。《十五年等待候鳥》治癒暗戀患者從2001年《流星花園》引發的話題爭議開始,2009年翻拍漫畫的《一起來看流星雨》便將高中場景和校園暴力情節通通置換成虛構的學校和搞笑情節,誕生了個「艾利斯頓學院」。電視審查制度讓不少校園偶像劇的情節「跪著」改改改,也難怪校園題材的電視劇可表現的範圍越來越小,據說已經慢慢稀落為創作紅色地帶。
  • 【悅讀】十五年等待候鳥
    別問為什麼小編今天為何如此文藝因為看小說了小說《十五年等待候鳥》同名電視劇正在銀屏熱播,講述的是裴尚軒和黎璃高的中時代從相互鬥嘴到相互關心,卻未曾表白而錯過。整整十五年,裴尚軒終於愛上了黎璃,但是,她對他的愛已不能繼續。原來愛情不是候鳥,它沒有歸期。這部與暗戀有關青春故事,能否激起你的某些回憶呢?
  • 湖南衛視青春劇《十五年等待候鳥》強勢發布,娃哈哈「輕透小檬」颳起校園風
    今日,由芒果影視、觀達影視聯合出品,改編自盈風同名暢銷小說的青春校園偶像巨製《十五年等待候鳥》(以下簡稱《候鳥》)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原著作家盈風親臨現場
  • 比撩漢更帶感的撩青春 《十五年等待候鳥》撩起一波青春心
    《十五年等待候鳥》的主角們,在回憶中正是在經歷著青春年紀的男孩女孩們,他們身上無論是情竇初開的愛情還是充滿熱血的友情,都是足夠傲嬌的資本。芒果也正是憑藉這種青春熱血將觀眾從一眾古裝玄幻劇中拉回,該劇收視率自播出以來節節攀升,創開年以來芒果「青春進行時」劇場收視新高。
  • 電視劇《十五年等待候鳥》原著
    編輯推薦一段痛徹肺腑的暗戀,一場刻骨銘心的追守十五年等待越冬候鳥,哪怕這一趟遷徙之旅沒有歸途十五年守候寂寞花開,只為換來不再花自漂零水自流觸動千萬讀者心弦的愛情故事,訴說人生最難揭露的情感現實晉江著名作家盈風攜青春文學經典捲土重來
  • 【發布】《十五年等待候鳥》開播發布會 張若昀:「暗戀我從不後悔」
    由芒果影視、觀達影視聯合出品,改編自盈風同名暢銷小說的青春校園偶像巨製《十五年等待候鳥》(以下簡稱「候鳥」),將於3月16日正式登陸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每周三、周四晚22:00播出。《十五年等待候鳥》將於3月16日正式登陸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每周三、周四晚22:00播出。這部校園周播欄目由臺灣知名偶像劇導演柯翰辰執導,張若昀、孫怡領銜一眾青春齡值主演。
  • 現場 《十五年等待候鳥》開播發布會 張若昀:「暗戀我從不後悔」
    在3月10日舉辦的《十五年等待的候鳥》發布會上,原著作家盈風親臨現場,張若昀、孫怡、鄧倫、張雪迎、李宗霖、劉美含、朱元冰、代超八位主演齊齊亮相,談對十五年暗戀的理解。在青春萌動的大冒險環節,八位主演隨機抽取題目。張若昀「桌咚」孫怡,在她耳旁訴說情話,現場「發糖」!他還為《候鳥》首次獻聲,以情歌打動心儀的人。
  • 與其用十五年等待候鳥,為何不在最好的時光裡不要彼此錯過
    終於,湖南衛視《十五年等待候鳥》定格在了一個讓無數觀眾不用喊虐的畫面:又一年候鳥飛回的季節,黎璃於蘆葦中看候鳥,裴尚軒也盼來了他的風景。候鳥之愛,也一如《亂世佳人》裡的郝思嘉,她一直以為自己愛的是衛希禮,直到白瑞德終於要離去的那一天,她才如夢初醒:「我不知道,我一直在愛著你。」年少時,曾經迫切想要得到一個答案:白瑞德真的放棄郝思嘉了嗎?斯嘉麗還能重新贏回白瑞德的愛嗎?
  • 《十五年等待候鳥》中的他和她,存在於每個人的青春裡
    與其說《十五年等待候鳥》關於暗戀和等待,不如說,那些人那些事都是青春裡最深刻的印記。
  • 解讀 青春偶像劇進化20年,還會有爆款麼?
    2016年電視劇行業是古裝年、玄幻年、IP年,在一眾古裝大劇轟炸之後,3月16日,湖南衛視開播的《十五年等待候鳥》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大IP改編的《十五年等待候鳥》又是一部青春偶像劇,它能否殺出重圍,有所突破呢?就在上個月,以《女醫明妃傳》為代表的多部古裝劇「橫屏」,而今年熱炒的IP大劇《如懿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又都定位於玄幻和古裝,在這股仙俠玄幻的風潮中,文藝清新的《十五年等待候鳥》主打青春校園風偶像劇,從一眾玄幻劇中謀求生路,追求的是定位的差異化。
  • 《十五年等待候鳥》四年了,鄧倫為何憑柳千仁走紅?這四點很關鍵
    16年的夏季,一部《十五年等待候鳥》走入90後眼中。這部作品以「雙向暗戀」為題材,擊中當代年輕人的心聲,黎璃喜歡裴尚軒十五年,每一年都要在日記本上寫一句。柳千仁在遇見黎璃那一刻起,何不是用了整個青春去愛和陪伴她,十八歲之前兩人差點發生禁忌之戀,四年後冰山總裁哥哥和妹妹成了同事。
  • 新碟預訂《十五年等待候鳥》電視劇原聲
    《十五年等待候鳥》正在播,劇情呢,是要跨越十五年的;差等生與優等生的差距不得不演飾起暗戀史,女主角黎璃她從來沒想過,為了縮短這個距離,竟然一個人孤獨地走了十五年,整整十五年。劇中歌曲由華誼兄弟音樂有限公司製作,涵蓋《十五年等待候鳥》劇情中的愛情、友情、校園等劇情元素:片中歌曲——何潔+甦醒《只願與你》、印子月《我會好好的》、朱元冰《青春年華》、牛奶咖啡+孔陽《let you go》及劇中的優美配樂
  • 不火卻虐心的4部劇,《十五年等待候鳥》上榜,賺足大家眼淚
    網絡劇不同於電視劇,由於製作的小成本集數也比較少,這也會造成網劇不像電視劇那樣非常的拖沓。而且如今的網絡劇製作越來越精良,劇情也越來越走心,可謂是深受大家的喜愛。而今天小編便來為大家來介紹幾部不火卻虐心的4部網劇。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解讀 《十五年等待候鳥》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十五年等待候鳥》原著:盈風編劇:金國棟題材:青春暗戀製作方:上海觀達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簡介:黎璃的掌心有一道疤,切斷了事業線、生命線、愛情線。這是裴尚軒留給她的傷痕,永不磨滅。整整十五年,裴尚軒終於愛上了黎璃,但是,她對他的愛已不能繼續。原來愛情不是候鳥,它沒有歸期。
  • 《十五年等待候鳥》,和你一起講述青春年少的故事
    進了初中後,她才知道人人皆有愛美之心。自卑的孩子一般比同齡人更敏感早熟,黎璃就是這樣。她在學校裡和其他女生一起跳橡皮筋,爭論著小虎隊裡哪一個更帥,偷偷討論著某某男生喜歡某某女生。她在這些人中間笑得最大聲,看上去就和這個年紀痴頭傻腦的女孩一般無二。然而在離開眾人視線的地方,她從來不笑。
  • 重磅 《十五年等待候鳥》首曝陣容 · 90後臺灣全能小太陽李宗霖青春來襲
    他是來自臺灣的90後人氣小鮮肉李宗霖,韓範兒的帥氣面孔,加上大男孩的陽光氣質,使他具備最受歡迎的體質。十五年等待候鳥,終於等到你,丹尼爾。這個夏天,有一部網劇《校花的貼身高手》,上線五天點擊破億,以黑馬之勢穩穩佔據網劇點擊排行榜亞軍。
  • 【網友投稿專欄】《十五年等待候鳥》:哪個優等生不曾愛過一個「壞小子」
    十五年,是什麼概念?從十三歲到二十八歲,從懵懵懂懂到看透愛情,卻還心甘情願地耽溺在他百轉千回的眼眸裡。裴尚軒和黎璃從一開始就註定是異路人,一個帥氣迷人、風靡全校,一個平凡卑微、默默無聞;一個遊手好閒、球技一流,一個勤學苦讀、高居榜首。大相逕庭的兩個世界,必然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景,而這令人心馳神往的差異,讓黎璃愛上了這個令她觸手難及的男生,也讓她為此付出了十五年的苦痛折磨。
  • 十五年等待候鳥 之 黎璃喜歡裴尚軒十五年
    有多少人能做到十五年以來一直喜歡著同一個人,在十五年等待候鳥中的黎璃就是這樣的存在。故事中的女主和男主從一開始的針鋒相對到後來成為了知心朋友,黎璃是一個大家眼中的好學生,而裴尚軒是一個酷愛足球且十分叛逆的少年。他們還曾約好去看黎璃最愛的候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