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小葵 果殼
摘要
在以往的人類知識中,洗頭人群以有頭髮的人為主;但對於沒頭髮的人如何洗頭,這方面的研究甚少。
傳統上,清潔頭部使用的清潔劑是洗髮水。但對於沒有頭髮的人群,會自然產生一個疑問:沒有頭髮,洗什麼「發」水呢?
有觀點把答案指向了洗面奶——這是有臉部皮膚的人用來洗臉的清潔劑,並提出了用該清潔劑作為禿頭人群頭皮皮膚清潔劑的可能性。
此文目的即為驗證這種可能性。
關鍵詞
禿頭,洗髮水,洗面奶
引言
以「禿頭」「bald」「洗頭」等關鍵詞在學術搜尋引擎搜索後發現,這研究沒人做過。
那麼引言就寫到這了。
實驗方法
人群選擇
我在微博上發布了招募禿頭志願者的信息。
面對滾滾而來的報名,我選擇了頭髮最少的13位朋友,以微信群進行日常溝通。這13位志願者中,有11位男性,2位女性。
參加實驗的朋友都是全禿,像莎士比亞這種半禿的都不合格丨pixabay
實驗過程
各位志願者在第0天接受調查,內容包括:平時用什麼洗頭、有沒有頭屑等;
1~4天每日用洗髮水洗頭並記錄主觀感受;5~8天改用洗面奶洗頭。
需要提到的一點是,禿頭朋友們並非人人都擁有洗髮水(可以理解),且並非人人都擁有洗面奶(男性為主,可以理解)。
所以我自費購買了分裝瓶,給需要的朋友們寄了分裝後的洗面奶和洗髮水,以證明真的沒收廣告商的錢。
不信你看丨作者拍攝
實驗結果
事情出現了轉折:3位朋友出現了漏填情況。排除這3位的數據後,以下所有數據都來自每天都填了表的10位朋友。
頭皮油膩程度的變化
將選項裡的「特別油膩」記1分,「有點油膩」2分,「一般」3分,「比較清爽」4分,「特別清爽」5分,總之就是得分越高說明頭皮越清爽、越不油。
最後的結果如下表:實驗前平均得分2.5,用了4天洗髮水後得分3,用了4天洗面奶後平均2.9分。
頭屑情況的變化
在初始調查中我發現,有3位朋友說自己從來沒有頭屑困擾,所以頭屑這一塊,我只有7個人的數據。
洗頭後「頭屑明顯變多」記1分,「明顯變少」5分,即分數高代表頭屑緩解,那麼:
用了4天洗髮水後,平均得分是2分;用了4天洗面奶後,平均分3.7分。結果顯示,洗面奶洗頭疑似有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去屑。
洗感
優秀的洗髮水,不僅用了之後要讓頭皮乾淨頭髮漂亮,用的時候也要有卓越的體驗。比如用肥皂洗頭的話,頭皮會緊得像鼓皮,還有些洗髮水用了之後頭皮黏黏膩膩(不點名了)。
下面分別是用洗髮水和用洗面奶期間,每天大家對頭皮乾燥緊繃感的體驗。
分數越高,使用感覺越好:「明顯乾燥緊繃」記1分,「有點乾燥緊繃」記2分,「沒有乾燥緊繃」記3分。
用洗髮水的4天裡,平均分分別是2.5,2.3,2.4,2.4;用洗面奶的4天裡,平均分分別是2.3,2.4,2.6,2.7。
實驗結論
從實驗數據來看,我可以得到這麼三個結論。
洗面奶洗髮水去油效果類似
我可以大膽得出結論:如果禿頭朋友的頭皮很油,不管是用洗髮水還是洗面奶,都會有控油的效果。亮面變啞光,兩者效果差不多。
洗髮水和洗面奶,都帶一個「洗」字,就是說把東西洗乾淨是它們的主要功能。
在任何洗護產品(包括但不限於洗髮水、洗面奶、牙膏、洗衣粉)中,起到清潔作用的都是表面活性劑。不管是什麼表面活性劑,都有同一種特性:一頭抓住水,一頭抓住油,水把表面活性劑拽著走,表面活性劑拉著油一起,油脂就這樣被洗掉了。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在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曾經一邊蹲坑一邊看過衛生間裡所有帶字的東西,那說不定你對這些複雜的名字有印象:洗髮水中的月桂醇硫酸酯鹽類、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鹽類;洗面奶中的有皂基(xxx脂肪酸、xxx硬脂酸等)、烷基硫酸酯鹽等等。這些就是表面活性劑。
2017年一篇外國帖子的標題,《手機沒電,男子不得不在如廁時看洗髮水配方解悶》,世界大同了丨thelowcarblocal.weebly.com
從這個角度來說,洗髮水和洗面奶的本質是相同的,洗頭都能去油也就理所應當。
當然,表面活性劑有成千上萬種,有些去汙能力更強,有些很容易形成泡沫,有些更溫和、對皮膚沒有傷害。如果把洗髮水和洗面奶中的表面活性劑相比較,往往是前者的用量更大、泡沫更多、去油更強,而且不能讓頭髮發澀,成本還更低,但溫和性相對靠後。
洗面奶控制頭屑更好
沒錯,禿頭也會有頭屑。頭屑的全名叫什麼?頭~皮~屑~!有頭皮就會有屑,而沒有頭髮的活人,一般來說都是有頭皮的。
一個直觀感受丨Reddit
頭皮屑的原材料是頭皮上的脫落的角質細胞。一般來說,這些細胞會一點兒一點兒慢慢掉,我們不太能察覺到;但如果某個環節出了岔子,讓頭皮上的真菌大量繁殖,頭皮角質就會大塊大塊掉下來,成了顯眼的頭皮屑。
從實驗數據來看,禿頭人群使用洗面奶比洗髮水有更好的去屑效果。我可以從使用感受的數據中找到兩個潛在答案。
用洗面奶洗頭的時候,頭皮乾燥緊繃的感覺會一天天減輕,這可能意味著:
A,頭皮脫油脫水沒那麼厲害,變滋潤了,頭皮整體變得更健康了,所以頭屑減少了
B,就算頭屑產生了,也容易粘在頭皮上,掉不下來
兩個答案哪個正確,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這裡插播一句題外話:要從根本去除頭皮屑,應該首先考慮使用去屑洗髮水或藥物以消滅真菌;只改善頭皮環境的話,最多起到輔助作用。
受試者每天扒拉自己頭皮掉落的頭屑丨又正又吉祥
洗面奶用著更舒服
用洗面奶洗頭後,頭皮的乾燥緊繃感明顯減少,一天比一天滋潤,還有了減少頭皮屑的良好副作用。
結語
通過對10個樣本的實驗,我收穫了一些新的知識,比如:
1,大多數禿頭的朋友們在洗頭時,不管用什麼洗頭都是很好的,有洗髮水用洗髮水,有洗面奶用洗面奶;
2,如果有頭屑困擾,可以和有頭髮的人群一樣使用去屑洗髮水,幹掉導致頭屑的頭皮真菌,我猜想,由於沒有頭髮的阻擋,禿頭朋友使用去屑洗髮露的效果可能更好;
3,沒有去屑洗髮水也不想買的話,洗面奶也是不錯的去屑選擇。
這個實驗還引發了一些新的思考。據我了解,世界上的禿頭除了不情不願禿的以外,還有自願刮掉頭髮的。自願禿頭的人如果要保持禿頭,需要隔兩天就刮一次,這個動作是肯定會造成頭皮損傷的。我建議自願禿頭的朋友在洗頭、刮頭後,再使用一些有抗炎舒緩功效的產品來呵護頭皮(比如須後水)。看,我又發現了一片產品藍海。
另外,囿於受試者都是禿頭,此次無法考量洗面奶洗頭後,是否會影響發質。
本研究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樣本量少、洗髮水和洗面奶的品牌/功能/用量/用法都沒嚴格控制、實驗周期過短、稿子寫得太慢等等。但我相信,這一切都可以通過哪怕給一點實驗經費解決。
致謝
首先要感謝果殼子帳號「美麗也是技術活」的同事,為我提供了一大箱洗髮水和洗面奶,才解決了部分受試朋友的洗頭問題。
感謝活兒姐Luna給我講了很多化妝品知識,並仗著自己化學專業背景跟我玩化學版的你畫我猜。
感謝微博運營大琳砸和小楓。她們幫我選出了頭髮最少的13位朋友。
最後要向實習生小笛鞠躬。在快遞小哥馬上就要離開的下午,她不僅幫我打包了要寄出的洗髮水洗面奶,還提供了綽綽有餘的氣泡紙,飽滿密集,摁著很爽。
參考文獻
[1]《現代化妝品 科學與技術(中冊)》,裘炳毅 高志紅 編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一個AI
我開始思考一個新課題:體毛旺盛的人,洗澡用洗髮水還是沐浴露呢?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