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白描、素描、線描圖譜大全 | 中國龍、鳳文化

2021-02-16 半畝塘藝術



龍鳳是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象徵著中華的騰飛繁榮。

在古代,龍鳳代表了至尊和富貴。

在民間,人們把龍鳳看做是吉祥幸福的象徵,通過龍飛鳳舞、

二龍戲珠等,滿足了人們追求幸福美滿生活的願望。

素材來源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龍鳳圖譜大全》作者:徐詠菊,

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雷電、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是龍的主要集合對象,因此,龍常常被稱為"鱗族之長"、"眾獸之君"。

是古人對多種鳥禽和某些遊走動物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長翅膀的鳥禽是鳳的主要集合對象,因此,鳳便登上了"羽族之長"的寶座,有"百鳥之王"之稱。



中國龍文化上下數千年,源遠流長,經久不衰,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理想、智慧和超乎自然的創造力。

龍頭結構示意


龍身結構示意


正面龍頭畫法


稍側面龍頭畫法


右側龍頭畫法


左側龍頭畫法


龍鳳呈祥


雙龍獻壽


火龍戲珠


神龍握珠


司水布雨


俯看人間春色


山川錦繡


雲裡歡歌


護我長城


天香萬裡聞


暫收雷電九峰下


雲海戲珠


喜龍天降


谷香龍悅


佳木長春


祥龍獻壽


龍乘祥雲


龍鳳合鳴


二龍戲珠


花好月圓


琴瑟和諧


喜看人間


威震寰宇


二、

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常用來象徵祥瑞,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素材摘錄自《傳統畫譜精選》,劉長江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是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認為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鳳其甲骨文和風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風的無所不在,及靈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為至高至大之意。 鳳凰是中國皇權的象徵,常和龍一起使用,風從屬於龍,用於皇后嬪妃,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鳳凰寓意著吉祥和太平。

中國龍文化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中國龍文化,上下數千年,源遠而流長。

然而,龍究竟是什麼?它是怎樣起源的?幾千年來有怎樣的發展過程?我們簡要梳理一下。


人類產生之初,只會追逐自然生長的蔬果等食物。

之後,隨著組織和協作的能力逐漸加強,人類於是開始狩獵。進入狩獵時代,可以說「龍」的產生溫床也就想成了。狩獵活動經驗的積累,讓人們對動物認知夾雜著幻想,人類文化此時也進入了「萬物有靈」的時代---龍就是這個時代的思想意識的展現。動物們翱翔於天空、潛遊於水底,可以無足而行,可以蟄伏而屆等等的奇異能力,讓人們開始崇拜與嚮往。

據說炎黃時期就以龍為圖騰,龍文化也就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中國龍數千年來,有這樣一個大概的演變過程:

最早的龍是新石器時代簡單質樸的「原龍」,中經夏商周時期神秘抽象的「夔龍」、春秋戰國與秦漢之際粗獷雄健的「飛龍」、魏晉隋唐剛柔並存的「行龍」、宋元明清複雜華麗的「黃龍」,直到當代的吉慶嘉瑞的「祥龍」。

伏羲女媧       《春秋運鬥樞》說:「伏羲、女媧、神農,是三皇也。」二神之軀或作蛇身,或作龍軀,有的兩尾捲曲,有的兩尾相交。

上古時代

遼寧阜新查海前紅山文化龍形堆塑

早在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

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時期,先人們就雕刻各種"C"形玉龍、玉豬龍等作為禮器,拜祭天地山川。

玉雕龍    高:10.3cm

玉雕龍 

內蒙古赤峰市三星他拉紅山文化玉雕龍 

商周時代

商周時期龍文化更得到廣泛的傳播,在各種精美的青銅器和玉器中,龍的形象經常出現。

商代夔龍

戰國龍樹紋——中國龍是與天和諧的神物

秦漢時代

漢代   「伏羲女媧雙龍」畫像磚       

伏羲女媧龍身像(漢代畫像石)。中華民族的人文先祖,既是開創歷史的英雄,也是造福眾生的典範。龍(青龍)還是"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天之四靈"之一。四象文化在漢代也達到鼎盛。

 

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

「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

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


漢代飛龍

勇士斬孽龍(漢代畫像磚)

南北朝龍紋

漢以後的龍形象逐漸凸顯出其「集合了多種動物」而來的文化形象。

 

古語有云:「龍有九似」。即:角似鹿、頭似駝(馬)、眼似兔(龜)、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其實,龍的取材對象遠遠不止這9種,鱷、蜥蜴、豬、馬、熊、鯢、象、狗、羊、蠶、鳥類,以及雲霧、雷電、虹霓、龍捲風、古動物化石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龍的融合。

這其實還是上古時代,龍孕育之初時的意識形態的延續。古人對蛇、鱷、魚、豬、馬、牛、鹿等諸多動物超能力的嚮往,對雷電、雲霧、虹霓、龍捲風等多種天象的畏懼,融合交匯,便產生了龍。

水利神和農業神,以興雲布雨、司水理水為天職,以天下人間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龍可謂的兼而有之了,怎能不被崇拜?

老百姓敬畏龍,是希求衣食無憂、安居樂業。

隋唐時代

唐代    金龍

唐代    金龍

宋元時代

宋代     龍

宋代     升騰圖

龍飛升於雲天。於是就具備了溝通天地,做天地間的橋梁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王君主們之所以以龍自比,其根本點就在於瞅準了龍的「通天」的神性,和充當天地間橋梁和信使的能力。

秦漢以後,皇帝有了很多的專屬象徵。此時龍成為帝王的象徵。歷代皇帝都自稱為"真龍天子",還把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如將皇帝穿的衣服稱為龍袍、皇帝坐的椅稱為龍椅、皇帝睡的床稱為龍床等。

從此,在漫長的階級社會裡,實行的多是皇權獨尊的專制統治。象徵、代表帝王專制的龍。在帝王龍的製作上「九龍」、「五爪龍」是天子的專屬象徵,不容侵犯。其次根據等級王侯龍因等級而簡化,比如實用低於天子的「五龍」、「四爪龍」等等。

元代   青花瓷上的三爪龍

明清時代

明清九龍壁上的五爪龍

在神話傳說中,龍的種類有很多:

有鱗者為蛟龍

有翼者為應龍

有角者為虯龍

無角者為螭龍

未升天者為蟠龍,

好水者為晴龍,

好火者為火龍,

善吼者為鳴龍,

好鬥者為蜥龍。

 

但這種分類並沒有被嚴格傳承,比如應龍,至晚在宋元時代的山海經圖中,已是「有翼」之外,即「有鱗」又「有角」了:

山海經中的   應龍(明代圖繪)

中國龍文化裡,還有「龍生九子」的說法,這也是比較重要的「龍之體系」。「九子」被後人總結如下:

 

1.老大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2.老二睚眥(yá zì),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3.老三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也有人一直認為它是有著龍脈的鳳。

4.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6.六子霸下,又名贔屓(bì xì),似龜有齒,喜歡負重,是碑下龜。

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

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

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8.八子負屓(fù 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負屓圖案通常也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與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形成有趣獨特的中國碑碣文化。

9.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老九螭吻,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文中所說的"巫"是方士之流,"魚虯"則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中國歷代正史記載的龍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其它類型的文獻更是龐大。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

龍也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因而現在人們多稱「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龍文化隨之也將生生不息地流傳下去.

《龍騰中國印》印鈕設計靈感來源於,「千乘之國」古中山國的文物螭龍雙翼神獸。龍頭昂首闊步,完美契合十九大精神,與億萬中國人民一起昂首闊步邁進中國新時代!






中國鳳文化


詩曰:「天生玄鳥,降而生商」。

就是說天上神鳳降臨而商朝出現。

《山海經》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凰。……,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袁珂認為:「玄鳥再經神話化,又為鳳凰。故其子孫或『鳥身人言』,或『人首鳥身』,或『鳥足』,且有『鳳凰隨焉』。」這樣一來,當時處在周王朝邊緣的遠夷---比如北境的秦、南越的楚,就都是鳳凰(「鳥」崇拜)的後代了。

秦的大一統與楚的文化鼎盛,在華夏文化形成中的分量之重,是不言而喻的。這也可說是鳳系文化的重要存在。這裡的華夏之鳳,和近世的作為龍之配偶的鳳、和作為百鳥之王的鳳,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 註:大荒東經云:「帝舜生戲,戲生搖民。」海內經云:「有嬴民,鳥足。」搖、嬴就是秦人的先祖。楚以鳳鳥為神祖自不必說。

「降而生商」也說明鳳凰是獨立的至尊神祖。

此時的鳳一般以五彩玄鳥的姿態出現,它同樣肩負著不與倫比的大祥瑞----天下安寧。

鳳鳥·商周

漢 朱雀瓦當

朱雀

據傳在黃帝(幫助黃帝達成帝業的則是應龍)問鼎中原以後,居然沒有鳳凰的祥瑞身影,黃帝大為不安,對問賢臣之後,他依諫恭恭敬敬地著禮服、戴冠冕,齋戒沐浴之後,方求得鳳凰的止棲。這又可見上古的鳳是獨立而自有其意志,絕非溫順馴良的「母儀從屬」

| 註:黃帝求鳳見《韓詩外傳卷八》

漢儒以來,求鳳即彰顯關懷天下的仁義,又飽含禮賢下士的謙遜。其肇始自然要追溯到華夏人文的標杆----黃帝----身上。《論語子罕》云:「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可知孔聖人也一樣秉承著希求「玄鳥清寧」的夙願。

以上是鳳的本來面目,對應於近世「龍鳳呈祥」的鳳。而這兩種鳳則共同構成了當今的中國鳳文化。

那麼自古以來,鳳又有怎樣的發展過程呢?

上古時代

昌骨2「鳳」字

商代甲骨文「鳳」字

從商代甲骨文「鳳」字來看,線條曲直疏密,表現出一種節奏與韻律的自然美,就像一隻冠、羽齊全的鳳鳥。這是早期的鳳凰的雛形。

 

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4號墓出土的紅山文化玉鳳可能是最早的鳳形玉飾

商周時代

商代   鳳冠玉人(證「商人鳳崇拜」)

巴蜀文化中的神鳥

河南安陽殷墟的婦好墓中,出土的商代玉鳳,是此時最為著名的鳳典型,被稱為稱「中國第一尾鳳」。

婦好玉鳳 為雙面片雕玉飾,通高13.6釐米,厚0.7釐米

鳳形玉環   石家和文化  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出土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夔鳳·商 

商代青銅器上的鳳紋主要表現為「夔鳳」。這種形體的鳳是一種象徵性較強神怪動物,它的造型也被幾何化、比較抽象。

鳳形玉佩·石家河文化·湖南澧縣孫家崗遺址14號墓出土

鳳鳥形內雙援玉戈·商代晚期·國家博物館藏

龍冠鳳紋玉飾·商代晚期·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商代的鳳鳥形象嚴肅、莊重、神秘,大多是側面形象,而到周代和戰國時期則逐步走向自由、活潑和寫實。周代的鳳鳥開始出現了回首的形狀,線條也從直線往弧線方向發展,使鳳鳥顯得柔和生動。

鳳形玉飾·西周·山西曲沃晉侯墓地63號墓出土

西周  鳳鳥紋玉器

西周時期鳳鳥紋玉器

鳳鳥紋玉戈·西周·陝西扶風強家村1號墓出土

鳳鳥紋玉佩·西周·陝西寶雞竹園溝9號墓出土

鳳鳥形玉佩·西周·陝西扶風齊家村19號墓出土

鳳鳥形玉佩·西周晚期·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出土

到戰國。鳳除了出現在陶器、青銅器、玉器外,還出現了漆器、絲織品。這使鳳鳥的載體有了新的拓展,造型也出現了新的形態。靈活、流暢、奔放的風格取代了商周時期布局呆滯、靜止、方正的形態。

戰國 鳳鳥形玉飾

戰國中期玉鳳鳥佩


鳳紋·戰國 

鳳紋·戰國

秦漢時代

夔鳳紋大瓦當

秦漢時代,瓦當藝術極為盛行,作為「四神」之一的朱雀(即鳳鳥),便是瓦當中常用的題材。我國目前歷史上最大的瓦當是秦始皇陵發現的「夔鳳紋大瓦當」。

漢代宜子孫龍首鳳紋璜

漢代鳳的造型也更趨向寫實,雙翼以張開為多,羽毛鱗狀也開始出現,鳳的姿態也更為生動奔放,或昂首佇立,或大步跨躍,或展翅高翔。這種新風的開創,充滿生機勃勃的活力,使鳳顯得秀麗生動。在鳳鳥的細部刻畫上,可以在自然界的禽鳥中找到依據,如冠羽和孔雀之冠類似,足的形態比以前更為拉長,有的很纖細,形似鶴足。鳳鳥的造型往往以厚重的大面、奔放有力的弧線和精巧的點構成。

鳳紋·漢

鳳紋·漢

隋唐時代

人面鳳身紋·唐

唐代的裝飾藝術使其開創了一代新鳳。唐鳳紋的造型更加「鳥體」化。許多銅鏡上的鳳紋都輕歌漫舞、生意盎然,充滿快樂情趣。成雙成對的「鸞鳳」,嘴上銜著一條打有「同心結」的飄帶,和鳴祝頌,象徵著美滿幸福;這自然和輝煌的盛唐的物質文化生話息息相關,反映出昇平的氣象。

鳳鳥卷草紋·唐

唐代   刺繡鳳凰   

鳳鳥紋·唐 

鳳鳥紋·唐 

鳳紋·唐 

從圖可知,唐代鳳凰的造型大多肥碩壯實。

宋元時代

宋代鳳形象概括洗鍊而變成苗條纖細,顯得清新秀麗。

鳳的形式和內容以新的姿態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出現了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飛鳳舞」等吉祥喜慶圖案。在雙鳳彩畫圖案中,鳳和凰目光相對,含情脈脈,顯得和諧美滿,象徵著夫妻之間的和睦恩愛,是「喜相逢」圖案的延續。

鳳紋·宋

宋 定窯 白釉花口鳳首壺

元 青花鳳首壺

元 磁州窯鳳紋罐

元代制瓷工藝突出的成就是青花,裝飾手法是白地藍花,色調清新明快。鳳紋在青花瓷及其他瓷器的表現上大體可分為祥和型和獰厲型兩種,詳和型鳳紋常處於卷草、花卉之間,姿態高雅,神態怡然;獰厲型鳳紋多取材於鷹梟類猛禽,目凝而惡,喙巨而鉤,給人一種兇猛狠殺之威。

明清時代

飛鳳·明  

明清時期的鳳凰裝飾延續宋元風格,追求纖細工整的風格更為強烈,顯得繁縟華美。

鳳凰圖案的造型口訣開始出現:

「首如錦雞,冠似如意,

頭如藤雲,翅似仙鶴。」

「鳳有三長:眼長、腿長、尾長。」

從以上口訣來看,它比宋代鳳凰的裝飾氣味更強烈,追求吉祥如意的功效更為普遍。


清雍正 青花一龍三鳳紋盤

清乾隆 明黃地彩繡鳳凰紋坐褥面

鳳紋·清

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鳳與龍齊名,主要是「龍」成了「帝」的專屬象徵以後,「後」以鳳的形象來對應。

以龍對應男性,鳳對應女性,皇帝稱龍,后妃稱鳳。龍既然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鳳自然也對應了這樣的形態。

鳳的另一種形態則是百鳥之王 。傳說鳳凰五百年一生,五百年一死。死前燃起熊熊大火,鳳凰與百鳥共同圍火舞蹈歌唱,以示慶賀,然後鳳凰投入烈火自焚,而獲得新生,從火中飛出一隻五彩繽紛、華麗無比的新鳳凰。

白描鳳穿牡丹圖

帝制廢除以後,龍與鳳一樣,如今主要的文化含義就是吉祥。----或者從其儀態來看,也寓意富貴。總之功能都是「實用」和「切近」的,與上古有所不同。

來源:原創河伯

長按以下二維碼識別關注半畝塘藝術》

相關焦點

  • 線描人物畫 簡筆畫大全
    中國古代人物線描,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中國人物畫線描圖譜_點力圖庫人物線描裝飾畫設計圖__繪畫書法_文化藝術_設計圖庫_暱圖網nipic.com中國白描人物畫的線描中國人物畫線描圖譜內容|中國人物畫線描圖譜圖片
  • 美學造型的基礎並不是素描,被藝考耽誤的天才們醒醒吧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有徐悲鴻先生領導的中央美院學派,對素描教學的崇尚極高,導致如今的美術教學依然對素描過分的青睞。其實,素描並不是造型的基礎,而只是一門藝術門類而已。首先來談,何為基礎?基礎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地基,做起始的工作訓練。可學過繪畫的人你發現沒有,素描並不能應用在幼兒甚至少兒教學裡面。為什麼?
  • 自畫像|線描裝飾畫
    在我國統繪畫中,線描以其形式簡單、內涵深厚的特點,一直為眾多畫家所青睞,既是一種繪畫方式,也是一個思維訓練的過程,具有組合、修飾的功能。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它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緻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可以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為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 龍鳳三字經
    經過至少八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演進和升華,龍鳳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廣義圖騰、精神象徵、文化標誌、信仰載體和情感紐帶,海內外華人大都認同自己是人文意義上的龍的傳人或龍鳳傳人。《龍鳳三字經》是作者對其三十年來龍鳳文化研究成果的提煉和升華,同時也融入了新近的文化探索和思考。
  • 戴眼鏡的捲髮男子線描肖像繪畫教程
    肖像畫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既可以用素描、色彩來畫,也可以用線描來表現,目的都是為了塑造生動形象的人物。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側面男子的線描肖像過程。繪畫工具:碳素筆或鋼筆,素描紙。第一步,先畫出側面男子的耳朵形狀和耳朵周圍的一些捲髮。
  • 素描單體幾何體大全
    素描單體幾何體大全
  • 線描手繪花卉,小巧可愛的野茨菇花~
    野茨菇~(圖片來自百度)花卉線描手繪練習,今天一起來畫開小白花的野茨菇~繪畫的工具材料準備:鉛筆、橡皮、針管筆02-03、素描紙~>再用針管筆勾線~刻畫花莖,花苞小細節~畫出葉子葉脈,注意線條,儘量做到一氣呵成~刻畫白色小花細碎的紋路,加深花蕊線條(這裡用02針管筆,其他手繪步驟均使用03針管筆)~最後描畫草葉細節~今天的針管筆線描手繪花卉練習
  • 人物龍鳳帛畫|古人豁達的生死觀
    《人物龍鳳帛畫》,長31cm,寬22.5cm,迄今為止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帛畫,1942年2月在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戰國楚墓出土。這是我國藝術史上最早的獨立繪畫作品,描繪了一位衣裙華美的女子、遊動的龍與展翅飛翔的鳳。
  • 多種經典線描裝飾技法,超實用,張張精美有趣,孩子畫不好線描就畫它!
    兒童創意線描分享 ▼ 寫生線描注重對客觀事物的表現 而裝飾線描更注重主觀情感的表達 更注重想像和誇張,因而更富有創造性。
  • 為什麼中國的龍鳳長得那麼飄逸?
    龍紋的形象也一直比較穩定,一直是個飄逸的造型太陽神東方鳳凰vs不死鳥西方鳳凰鳳也是中國神獸界的一位大佬,跟龍一樣,鳳也共同存在於東西方文化中。不過龍鳳的緣分可是早早地就結下了。據說在虞舜統治時期,樂官夔譜成了《九招》之曲呈獻,虞舜在演奏過程中,金龍彩鳳同時現身。《詩經·文王之什》中也有龍氏族王季娶鳳氏族鷙仲氏的記載,認為這是龍鳳呈祥,「天作之合」。龍跟鳳能夠走到一起,更多的是神性的互補和對應。龍是一個是眾獸之君,鳳是一個是百鳥之王。一個變化飛騰而靈異,一個高雅美善而祥瑞。
  • 鉛筆素描 | 一支筆畫一朵花
    紙:18釐米正方形素描紙畫筆:2B自動鉛筆、任意一隻黑色筆其他工具:橡皮小進絮叨叨:有小夥伴問小進,畫素描一定要用幾支鉛筆嗎?用一支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一支筆也可以畫出明暗對比,對於我們繪畫愛好者來說,只要畫的開心,不用拘泥於工具、形式等。但是對於想走專業路線的學生們來說,還是要嚴格一些,選用專業的紙筆,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 素描和速寫的區別
    素描,是由木炭,鉛筆,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單色水彩和單色油畫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國傳統的白描和水墨畫也可以稱之為素描。西畫的素描主要是以排線、形體、透視和明暗關係等作為基礎;而國畫素描則是需要精準的眼力、長期的練習和經驗為基礎的。無論哪一類素描,學好基本功是繪畫創作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要素。
  • 白描人物的正確畫法,從線條到五官,0基礎一學就會,收藏
    畫白描人物是很難得,對於國畫初學者來講,白描人物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很多初學者都會臨摹白描人物,但是總是畫不好,這也是很多白描初學者總是遇到的問題,很想畫白描人物,但是畫到最後卻沒有線稿的那種美感,因為這是你沒有掌握好白描人物的基礎畫法。
  • 鳳是男的,那龍和鳳是在搞基嗎?
    網上有個冷知識是這樣說的:鳳凰中鳳是男的,那龍鳳是在搞基嗎?
  • 線描手繪花卉/狹葉翠蘆莉~
    白花翠蘆莉~(圖片來自百度)~繪畫的工具材料準備:鉛筆、橡皮、針管筆02+03、素描紙~來看一下手繪過程~>1、鉛筆畫出草稿~2、針管筆勾線,翠蘆莉的葉子狹長,勾線的時候手要穩,保證線條流暢,畫出來的葉子會比較好看~3、逐步細化~先從葉子開始,然後是花朵,一點點逐步細化~然後線描手繪花卉狹葉翠蘆莉就完成啦~
  • 中國龍是大撒旦?——淺論中國文化下的龍與聖經中的龍
    因此,筆者將在下文中,拋開兒時和以前的傳統認知,客觀理性的搜集資料來討論這個困惑我們多年的問題,嘗試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下的龍和聖經中的龍是否是一個概念,並且,基督徒又該以什麼態度來面對中國的龍文化,這些都成了我們要討論的內容。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龍」首先,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下的龍。
  • 針管筆線描練習,超簡單五步手繪奇數羽狀複葉~
    二回偶數羽狀複葉~(圖片來百度)來用針管筆畫線描奇數羽狀複葉吧~繪畫的工具材料準備:鉛筆、橡皮、針管筆03、素描紙~第一步:繪製底稿,用鉛筆畫出樹葉形狀~第二步:勾線~用針管筆勾線,再用橡皮擦掉鉛筆畫的線條~第三步:描出複葉主幹和主葉脈~第四步:畫出葉脈~注意線條的朝向,疏密有致~第五步:描邊,刻畫細節,針管筆線描奇數羽狀複葉就完成啦
  • 中國龍:兩億年前的龍圖騰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是結合蛇(身)、豬(頭)、鹿(角)、牛(耳)、羊(須)、鷹(爪)、魚(鱗)等動物的形象,創造出來的神話動物。它莊嚴威儀,上可騰雲駕霧,無翅而飛,下可翻江倒海,興風作雨。龍是中國人心中的圖騰,幾乎代表著中國人所有的美好願景。「仰天長嘯待時日,巨龍騰飛平地起」。所有中國同胞、海外華人都期待著中華民族如巨龍般騰飛,實現偉大復興。
  • 如何挑選龍鳳手鐲?
    龍鳳結合的相輔相成,正合了人們對美滿婚姻的期許,天上龍鳳,便化作每一個新娘腕上的福氣。龍鳳圖案自古就代表了吉祥、高貴、和美,用在婚禮中再合適不過了。在傳統婚俗盛行的廣東,「呈祥」二字在粵語中的發音近似「情長」,道出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無限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