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大師梁羽生筆下的潘金蓮和武松:一個敢愛,一個不敢愛

2020-12-24 朱朱老師讀文史

「梁羽生在一般讀者眼裡,是一個鼎鼎有名的武俠小說作家,而他作為一個文史研究專家的身份,卻知之甚少。事實上,他對『文史研究專家』這一頭銜還是比較看重的。」——李斌《梁羽生傳》

梁羽生在封筆之後,從1986年1月一直到1987年5月,持續500多天一直在香港《商報》上開寫《金瓶梅》專欄,專門點評這部「第一奇書」。這些點評後來被收入《梁羽生閒說<金瓶梅>》這本書中。

讀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梁羽生先生對《金瓶梅》中各色人物是怎麼認識的。今天朱朱老師就來帶大家看看梁羽生對潘金蓮和武松的點評。

01潘金蓮:渴望愛,敢愛的女子

在傳統觀念中,一般都相信「紅顏禍水」的說辭,因為它可以把男人的責任撇個乾淨,而把所有髒水都潑到女人身上。但梁羽生開篇就否定了這個說法,他認為:贊成「紅顏禍水」的人只看到了「禍」而沒看到「禍水」的成因

一般的批評家認為,潘金蓮就是「淫婦」,但梁羽生仔細剖析後指出:潘金蓮的「淫」並不是天生如此,她是一步步被逼而成的。而且梁羽生還特別指出:

但她並不是天生的淫婦,在《金瓶梅》中,我們可以看到,她是封建社會中,受侮辱與受損害的婦女的典型人物。

也就是說,潘金蓮起先是一個受害者,而不是去加害他人的人。

《金瓶梅詞話》第一回寫得清楚:

後日不料白玉蓮死了,止落下金蓮一人,長成一十八歲,出落的臉襯桃花,眉灣新月,尤細尤灣;張大戶每要收他,只怕主家婆利害,不得手。一日,主家婆鄰家赴席不在,大戶暗把金蓮喚至房中,遂收用了

可見潘金蓮一開始就是被張大戶侮辱迫害了的,她的確是一個受害者。

所以,梁羽生說,贊成「紅顏禍水」的人,只是看到了男人是受害者,卻沒看到潘金蓮是一個受害者。

而潘金蓮在被男人世界逼迫後,她遇到了武松,她希望向武松傳達愛慕之情。

梁羽生認為,武松是潘金蓮第一個真正愛慕的男子,所以她才主動去撩撥武松,希望得到武松的接納和認可。

那麼,梁羽生怎麼看待武松的呢?

02武松:被世俗道德約束的英雄好漢

潘金蓮數次向武松暗示愛慕之情,希望武松有所回應。其中的細節描寫頗多,梁羽生抓住了這些細節,分析了武松的心理狀態和背後根源。

比如看到武松見了潘金蓮挑逗低頭的情節,梁羽生就認為:

武松是打虎英雄,天不怕,地不怕,卻怕了嫂嫂的「妖嬈」,不敢看她。心中若是「一塵不染」,又何須怕?

異性相吸,是一種本能。只不過在武松這一方面,只是「暗寫」而已。

如果深入武松的潛意識去探討的話,美色當前,不敢平視,恐怕乃是因為受到俗世的道德觀念束縛之故,而他也恐怕多少有點害怕自己把持不定吧。

在梁羽生看來,武松的內心是有所鬆動的,不過他被俗世的觀念束縛,只能守之以禮。

因此,在小說中,前期武松在和潘金蓮的相處狀態是十分拘謹。這在潘金蓮看來,多少還帶有幾分可愛。

梁羽生還「批評」武松,認為武松既然要斷絕潘金蓮的意想,就不應該接受她的「厚意」,但他偏偏又接受了,這說明武松的內心並不是完全拒絕。

當然,武松非常理智。如果自己單獨和嫂嫂潘金蓮相處,必定會被人落下口實,那麼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所以他做了一件聰明事,即讓縣撥了個士兵過來供使喚,這樣也就能避嫌了。

也正是因為遵守禮法,不敢接受這份愛慕,所以最終武松沒有越過那條紅線。

最終,武松面對潘金蓮的終極撩撥也爆發了:

武二是個頂天立地的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些風吹草動,我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得的是嫂嫂,再來休要如此所為!

梁羽生說,武松之所以爆發,原因是為了維護自己「男子漢」的氣概,同時也害怕敗壞名聲成為「傷風敗俗的豬狗」。換句話說,武松是站在大男子漢的立場上去斥責潘金蓮的。

武松第一個問題是不敢去愛,第二個問題是他從不考慮潘金蓮和武大在一起生活是否幸福,他只覺得潘金蓮應該守婦道。

從這方面來看,潘金蓮的確是一個叛逆者。而武松呢,卻是一個老衛道士了。

其實,潘金蓮內心一直保留了內心對武松的愛慕。所以最終,武松故意說謊可以娶她,她偷聽之後居然仍信以為真,最終被武松騙出來,結果了性命。當時潘金蓮已然經歷了諸多人事,但心裡仍舊保持著那份愛慕,不得不說,這正是她悲劇的來源。

可以說,表面「淫蕩」的潘金蓮,在梁羽生看來,既是一個受害者,也是一個叛逆者,他同情她。而武松呢,其實不過是萬千封建男子中的一員而已。

相關焦點

  • 潘金蓮愛武松?這誰也頂不住啊…
    也就是這部話劇,首次熱情歌頌了潘金蓮對武松的愛情。 哪怕是她和西門慶那點事,也是因為她反抗封建思想,報復武松的舉動。 呃,這個武松只能表示:不帶這麼愛我的,西門慶你解釋不過去啊。 變條蠶子,吐出絲來給你做衣裳,你殺我,我還是愛你!」武松瞬間蒙圈:我可不想和我哥一樣吃藥。 總之,整個話劇的主題,用歐陽予倩的話來說,對潘金蓮就是「始於同情,終於歌頌」。 歐陽予倩對潘金蓮的描寫具有非常濃重的時代色彩和反封建意義,反映了那個時代文人知識分子嚮往自由、反對封建制度的思想。
  • 潘金蓮已48歲,結婚多年未生育,如今已經讓人不敢認
    對於一些經典電視劇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現在的電視劇質量都不高,所以我們平時也都會找一些以前的老作品觀看,對於觀眾們來說,只有經得起時間沉澱的作品才是高質量的,說到這樣的作品,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能想起來幾部經典之作吧?比如說四大名著,又或者是金庸武俠劇等等,還有一部也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經典,就是《水滸傳》。
  • 那天,如果武松答應了潘金蓮
    中午,武松下班回家,潘金蓮要跟武松喝酒,武松說等哥哥回來一起喝唄,金蓮說不用等,他啥時候回來不一定呢,咱倆先喝著。我跟你講,撩漢也好,泡妞也罷,要想成功,先拿酒衝,一定要喝酒,自古酒色不分家,酒壯色膽,三兩酒下肚,平時不敢說的話,不敢做的事兒,都敢了。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最容易放縱。
  • 《武松》中扮演潘金蓮的孫耀奇非常優秀!
            在《武松》這部影視中孫耀奇演的潘金蓮,讓人感覺到了有一種敢愛敢恨的真實情感,這與人物的本身更加接近了!金蓮與武二郎從小就是鄉鄰,對武二郎一直有一種情根暗植在心中。卻因為命運的捉弄,最終嫁給了武大郎!
  • 武俠世界裡的情慾之觀,哪個最撩人?
    性,一開始是未知的,人們渴望了解;此後那層窗戶紙被捅破,人們欲溢其外;等到再進一個層次,人們對性,又回歸到了原始的起點,知道它的一切都在不言中。這樣看的話,金庸、黃易和梁羽生三位大師,在武俠世界裡的情慾之觀,分別代表了人的三種情慾階段。
  • 如果武松和潘金蓮在一起了
    ,本意是為了襯託武松的英勇和不近女色的硬漢形象。 那婦人在樓上看了武松這表人物,自心裡尋思道:『武松與他是嫡親一母兄弟,他又生得這般長大。我嫁得這等一個,也不枉了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樹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氣!據著武松,大蟲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氣力。說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來我家裡住?……不想這段姻緣卻在這裡!
  • 梁山上,李逵不敢惹的三個人,一個是武松,其餘兩個是誰?
    梁山上,李逵不敢惹的三個人,一個是武松,其餘兩個是誰?文/歷史加工廠我國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知道,例如我們從小看的西遊記,三國演義。那是一代經典傳奇,大家應該看過電視劇或者書籍一類的,紅樓夢應該看過的少吧!
  • 潘金蓮和孫二娘,誰對武松的感情更深
    而武松也非常清楚這一點,玉蘭就是張都監用來陷害他的一個工具而已。所以當武松從飛雲浦全身而退之後,果斷提刀上了鴛鴦樓,先是殺了蔣門神張團練和蔣門神等人,然後又殺了張都監全家,連玉蘭也沒放過,從這點也可以看出,武松對她也沒有感情,只有憎恨。
  • 武松與潘金蓮,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看似淫婦的潘金蓮,與西門慶勾搭成奸,怕事情敗露,又謀害親夫,從此歷史把她定在的恥辱柱上。而其實無論是武松還是他嫂子潘金蓮,都是那個時代的受害者,一錯再錯,一步步滑入深淵.那個年代,在那些理學家倡導人們「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影響下,當時作為俠義化身、「打虎英雄」的武松,他即使對嫂子有心,也不會有那膽的,自己心裡這個坎也是過不去的,所以,他不敢越雷池半步的。
  • 如果武松從了潘金蓮的話,她還會殺武大郎嗎?原著已經給出了答案
    但西門慶卻不是第一個讓潘金蓮動心的人,因為潘金蓮每天都挨著這個「三寸不爛之舌,枯樹皮」,整天鬱鬱寡歡,直到看到武松才心花怒放,有了偷情之心。潘金蓮無論相貌都是上乘,所謂紅顏佳麗也不為過,人都有欲望。而武松一代英才,又是打虎英雄,在陽穀縣又當上了都頭,自古以來就愛英雄,潘金蓮對武松一見傾心。
  •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
    潘金蓮是愛風流的人,見武大郎身材短矮,人物猥瑣,不會風流,就和那些浮浪子弟勾搭上了。因此街坊鄰裡都傳說她:"無般不好,為頭的愛偷漢子。"那些浮浪子弟還經常在武大郎家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裡!"武大郎在街坊鄰裡面前丟盡了臉,又是個懦弱本分的人,因此在清河縣住不牢,帶著潘金蓮搬到陽穀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炊餅。
  • 金庸筆下的儒俠是郭靖,梁羽生筆下的儒俠是張丹楓,那古龍呢?
    除了武和俠這兩大主要元素,還有其它元素,比如情愛、倫理、人文等。當然,今天我們主要聊的是俠元素。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是俠的形象。而俠的典型,正是儒家之俠,也叫儒俠。什麼樣的俠才能叫儒俠呢?那就是能將自身利益上升到民族層面,為挽救民族危亡,拯救黎明百姓而奉獻犧牲,正謂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基於這點,我們來看看武俠三大家金庸、古龍、梁羽生筆下的儒家之俠分別是誰。
  • 潘金蓮那麼多,西門慶只他一個!
    後世影視改編作品也喜歡著重刻畫潘金蓮這個角色,不說別的,飾演潘金蓮的那位總是更漂亮一點。一個是千古第一淫婦,一個是千古第一姦夫,若說沒奇緣,今生偏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卻是綺夢一場。借著寶黛之戀的判詞發揮,倒也能嗅出西門慶和潘金蓮「天造地設狗男女」的味道。
  • 武松殺潘金蓮和西門慶後,為何沒有手刃更惡毒的她?
    當武大郎娶到一個如花似玉的老婆之後,眾人更為不平,憑啥長相這麼差的武大郎可以娶到這麼漂亮的潘金蓮,不平的心理導致很多人去騷擾武大郎和潘金蓮,迫於無奈,武大郎只能選擇了搬遷,來到了鄰郡的陽穀縣。也正是在陽穀縣,武大郎又一次和武松相遇了。
  • 梁羽生筆下武俠女子無數,只有這一位原型是本尊夫人
    梁羽生是著名武俠小說家,「以俠勝武」是梁氏的一個基本觀點,也是梁氏武俠的基本出發點。今天小編來說說梁羽生筆下的谷之華。谷之華也是梁羽生夫人的原型而創作。更悲劇的是,谷之華也和金世遺一樣,不曾意識到這一點,只顧不斷投入自己的感情,忽略了墮落天使厲勝男對金世遺的同類相吸效應,以至於日後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終至全面崩盤。
  • 黑旋風李逵天不怕地不怕,除了害怕宋江,為何不敢惹武松?
    宋江讓李逵既愛又怕,梁山上能夠阻止李逵的就是宋江了。但是,除了宋江能夠讓李逵害怕的還有兩個,一個是朱仝,一個是武松。朱仝嗎,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如果不是李逵剁了他的小衙內,朱仝可還是大宋的軍官。正因為李逵,成了背負人命的土匪水寇。
  • 梁羽生為代表的傳統武俠與現時代的網文的差別
    之前有網友推薦我聽聽葉倩文的《願死也為情》,發現確實是一首好歌,然後又見到這首歌是呂四娘的主題曲,讓我想起了好久以前看的關於呂四娘的小說,而這些小說都是來自武俠大師---梁羽生。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最早接觸梁羽生的小說,應該是江湖三女俠,那時還是連載在某個雜誌上的,就像現在小說的追更一樣,不過,那時候是追雜誌,後來就基本上整本的書了。相比於金庸的武俠,梁羽生的小說歷史性更強一點,總是和朝代,社會聯繫在一起,哪怕是各個門派也脫離不了朝廷的影響,所以,感覺上梁老的小說更真實一點。
  • 《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為何先扯開她的衣裳?潘金蓮不知道的玄機
    潘金蓮幼年喪父,之後在張大戶家做使女,張大戶見潘金蓮生的好看便對其產生想法,將潘金蓮收攏,張大戶還想收潘金蓮做他的小老婆,潘金蓮不願意便將此事告訴了張大戶的大老婆,當時大老婆心生妒意,而且張大戶認為自己得不到,也要將潘金蓮好好懲罰一般,於是就將潘金蓮嫁給了又矮又醜的武大郎。
  • 潘金蓮極簡史
    西門慶且不拾箸,便去那婦繡花鞋兒上捏一把。那婦人便笑將起來,說道:「官人休要羅唣!你有心,奴亦有意。你真箇要勾搭我?」西門慶便跪下道:「只是娘子作成小生。」那婦人便把西門慶摟將起來。當時兩個就王婆房裡,脫衣解帶,共枕同歡。正似:交頸鴛鴦戲水,並頭鸞鳳穿花。喜孜孜連理枝生,美甘甘同心帶結。將朱唇緊貼,把粉面斜偎。羅襪高挑,肩胛上露一彎新月;金釵倒溜,枕頭邊堆一朵烏雲。
  • 最美「潘金蓮」王思懿,和「武松」戀愛無果,如今48歲依舊美麗
    在《水滸傳》中有很多經典的片段,讓我們印象深刻的也有很多,這其中武松一家子之間的愛恨情仇就一直是人們飯後茶餘的熱門話題,甚至是「潘金蓮」都已經演化成了一個專門的形容詞。當時媽媽看出了王思懿的猶豫不決,所以便故意問她是不是不敢接這個角色,是不是不敢挑戰一下自己。結果媽媽這一句話徹底激起了她的好勝心,最後成功接演了潘金蓮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