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花了一整天時間堆了一個雪人,在夜裡,小男孩發現這個雪人居然有了生命。趁著世界都在沉睡之時,男孩邀請雪人到家裡玩,雪人則帶著小男孩,遨遊北國的天空.
《雪人》依舊採取了多格漫畫的形式。大大小小加起來一共有167幅圖,那一格格的畫面充滿了靜與動。 這個故事很美,很溫暖很抒情,就是太傷感了。
在全書的最後,男孩突然在散落著幾個煤球的那堆雪前站住了,這時,像定格一樣,把畫面縮到了最小,讓無聲的空白將那個悲傷的男孩緊緊地裹住。戛然而止,一個奇蹟結束了,留下的只是靜靜的悲哀。
著名插畫家Raymond Briggs於1978年所創作的《雪人》雖然沒有任何文字敘述,但是讀者透過畫格之間的清楚邏輯連繫,便能輕易地掌握故事的發展。已成為無字書的經典之作。
有人曾經追問過雷蒙·布力格:為什麼《雪人》連一個字也不用呢?是靜夜裡發生的故事的象徵嗎?他回答說不是,他說他一開始就沒有想到過讓雪人開口說話,主人公不說話,其他人就沒有必要說話了,於是就自然而然地畫成了這個樣子。
1982年,BBC根據這部動畫書,拍攝了一部不到30分鐘的同名動畫片。這部動畫片的配樂Walking In The Air卻成為了聖誕音樂的經典之作。
點擊「原文閱讀」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