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0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慶六一、親自然、習民俗」——金帆田園綜合體開展不一樣的研學遊
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2020年5月31日,武威金帆田園綜合體開展了不一樣的研學活動。特殊的時光,別樣的風光,不一樣的情景,不一樣的陪伴,讓我們為孩子們打開心靈之扇,踏上研學之旅!
組織集合
上午九點,雛鷹託管教育的師生和新城一小的家長及孩子們共計150餘人,興高採烈地來到了金帆田園綜合體研學基地集合,整裝待發,為今日的研學之旅啟航!
首先,研學中心負責人和引導教師為孩子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也為孩子們送上六一節日祝福,同時對本次研學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
參觀遊學
隨後,在引導教師的帶領下,分六組參觀了多肉種植、現代農業展廳、科技館、大馬文化館、非遺館、西夏館,同時還體驗了陶藝美學課程和剪紙藝術,用心感受了專屬於金帆的創新田園情和揚帆遠航夢。
一盆盆可愛的多肉,一顆顆頑強的生命,紮根在金帆的田園裡,顯得如此豔麗多嬌,為孩子們展現了一種獨有的奇特美,也給孩子們一種持之以恆、頑強拼搏的啟示。
現代農業新技術種植、現代新奇特品種展示,再加上迷你陽臺景觀,無不勾起了孩子們的天真好奇心,一張張面孔,一句句疑問,一個個身影,完全證明了金帆在現代農業方面科技領先的獨樹造詣。
走進大馬文化藝術館,通過對不同形態,不同材質、不同捏造方法「大馬」的參觀和學習,讓孩子們暢遊在「天馬行空、自在武威」的奇妙意境當中,深入挖掘了本土資源,弘揚大馬傳統文化。
走進科普教育館,神奇的科學變幻,演變為身邊的神奇原理,孩子們穿梭在每一個科學儀器中,仿佛在訴說:「科學探索有你有我也有他,未來創造我們與金帆一起同在」!
走進非遺文化館和西夏藝術館,引入眼帘的涼州賢孝、四壩攻鼓子、涼州小吃引起了孩子們的一致共鳴,還有華瑞藏服、皮影戲、轉經筒等,將金帆著重提倡和弘揚的民俗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激發了孩子們一種武威人獨有的本土文化自豪感和歸屬感。
體驗創作
研學旅行自然少不了體驗和實操了,我們邀請了剪紙非遺文化傳承人鄭霞女士為孩子們指導剪紙,用靈巧的雙手剪出「快樂六一」,讓孩子們在感受非遺文化,傳承藝術瑰寶的同時,也送上了不一樣的六一禮物。
當然,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的遠遠不止這些,陶藝品製作和大馬拓印,讓親子研學更加完美,孩子們DIY過程中的專屬快樂和成就在金帆讓您全程領略。
美食品嘗
一系列參觀遊學已接近尾聲,孩子們還可以在美食品嘗中,來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感知涼州美食傳說,這也是金帆乃至我們必將倡行的文明用餐、成果珍惜和健康倡導。
本次研學旅行活動到這裡就圓滿完成了,讓孩子們以集體出行的方式走出校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走進社會,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民俗文化,孩子們在遊中學、學中研、研中思、思中行,研學並舉,知行合一。
這樣的金帆田園綜合體,別樣的生活與教育環境,是否觸碰到了您的內心,這樣的情景若有了您的加入,也許和自然、民俗更配吆!
期待我們下次相遇,為您的研學之旅描眉添彩!
來源:武威金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
■
■
本文為武威市文體廣電旅遊微信公眾號整合內容。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微信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私信「武威文體廣電旅遊」微信公眾號或致電:0935—2211772,我們及時審核處理。
原標題:《「慶六一、親自然、習民俗」——金帆田園綜合體開展不一樣的研學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