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白兔大於拳,紅耳霜毛趁草眠。
兔子擁有惹人憐愛的外形,小小一坨毛絨糰子,眼睛如同鑲嵌的寶石一般,耳朵長長尾巴短茸,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更是作為月宮仙子的守護者常年伴隨嫦娥左右搗制仙藥。不管論外貌還是論口感,在我國兔子都頗受大眾喜愛,人們熱愛它小巧玲瓏的外表,也喜歡麻辣兔頭的絕妙口感。就是這種在我國極為吃香的可愛小精靈,在澳大利亞卻是災難般的存在,時至今日都是談「兔」色變。
說起澳大利亞,人們第一反應就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在一段相當漫長的時期,澳大利亞人都是靠著養殖羊群增長收益的,他們所產出羊毛和出口羊毛的數量都遙遙領先於別的國家穩坐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澳大利亞的經濟結構天翻地覆,經濟的優勢開始從畜牧業向工礦業轉移,從傳統農業向工業轉型,但它仍然羊毛生產和輸出量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農業方面最舉足輕重的就是小麥,澳大利亞各州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都適於種植小麥。
作為世界第一大島國,也同時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佔據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擁有遼闊的地域,國土總面積達到了769.2萬平方公裡,是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排到了世界第六。除佔據整個澳洲大陸外,還包括沿海的塔斯馬尼亞等一些島嶼。澳大利亞的面積大致相當於不包括阿拉斯加在內的美國的面積,加拿大面積的4/5,歐洲總面積的2/3。
不同於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美洲大陸之間有地峽相連,位於南半球的澳洲孤存在一片茫茫大洋中,這種與其他大陸隔絕的自然條件構造了澳大利亞獨特的生物圈,它沒有像其他大陸那樣進化出高等哺乳動物,缺少食肉猛獸,保留了早已在其他大陸滅絕了的原始生物,包括一些有袋類和單孔類動物,獲贊「世所罕見的生物博物館」。
這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是令人神往的南半球的一顆明珠。擁有穩定的地質結構,地貌單一,全境幾乎是由平原高原組成赤道以南的地理位置,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央,讓澳洲具有熱帶和溫帶兩種氣候類型,大陸性氣候的特徵顯著,廣大內陸地區顯得異常乾燥,降水量最少,蒸發量卻很大。從降水量的空間分布來看,從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澳大利亞的光照條件較好。大部分地區年均日照時數在3000小時左右,積溫高,作物的生長期長,為全年露天放牧牛羊提供了較好的氣候條件。
澳洲原本有屬於自己的土著民族繁衍生息,到了1788年,歐洲殖民者侵入澳洲大陸,給本土的居民帶來近乎毀滅的打擊。白人移民紛至沓來,改變了這片土地原本的樣貌,抑制了他們原本的文明發展狀況,開創了新的文明,建立了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等,讓這片土地富饒了起來。1859年,一個英格蘭農場主託馬斯·奧斯汀來到了澳洲,隨他一起來到澳大利亞的二十幾隻兔子,這位農場主酷愛打獵,將帶來的二十幾隻兔子放養在自己的領地裡,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澳州的大壞境極其適合兔子生存,到了1926年,這二十幾隻兔子已經繁衍到了驚人的100多億隻,迅速佔領了澳洲。
兔子驚人的繁殖速度是泛濫的主要原因。兔子是一種全年處於發情狀態的動物,孕期僅短短一個月,每胎可以繁殖十隻不等的小兔子。從1859到1866年,這些兔子的後代以130千米/年的速度向四方擴散,到了1907年,兔子已經踏遍了澳洲的每一寸土地上,到了1926年就達到了巔峰的100億隻,而當時澳大利亞的人口也不過650萬,兔子的數量超過人類1000倍不止,吃也吃不完。這一百億隻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泛濫的兔子,掠取羊群的牧草資源,讓畜牧業損失慘重,還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間接讓本土的幾十種動物瀕臨滅絕。
其次就是缺乏天敵克制,前文介紹過,澳洲和其他大陸隔絕,有自己獨特的生物圈,沒有大型的食肉猛獸。沒有捕食者的約束,兔子在這片肥沃富饒的土地上開枝散葉,儘管後來人們嘗試天敵克制,將狐狸這樣的食肉動物引入,仍舊獲效甚微。兔子四肢強健擅長奔跑,狐狸們疲於和兔子周旋,選擇了其他不擅奔跑的小動物,反而加劇了本土動物滅絕的速度。
為了與兔子們抗衡,澳洲人煞費苦心,從傳統技能的獵殺到物理投毒法都收效甚微,後來不惜斥巨資修起貫穿澳洲大陸的籬笆也未能如願,再後來的「天敵療法」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忍無可忍的澳大利亞人駕起飛機空中投毒,雖然起到一定效果,但造成了農場牲畜的大量死亡,得不償失。直到後來粘液瘤病毒的問世,才有效緩解了兔患,這種只毒殺兔子對其他動物無效的病毒消滅了澳洲九成的兔子,然而剩下的一成化作春風吹有聲,它們進化出了對抗病毒的抗體,死灰復燃,人類一敗塗地。
結語
歷史上的生物入侵案例不勝枚數,但和澳洲兔子引起的災難比起來,都是小巫見大巫,每一個地區都通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形成自己獨特的生態系統,擅自引入其他物種都有可能打破原本平衡的狀態,後果更是難以預料。願未來的澳洲能夠徹底打贏這場人兔大戰,變得更加美麗富饒,就像《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的歌中唱的那樣「歡笑吧!也希望人們能夠更加重視環境問題,讓這樣的生態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