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與80後,有哪些歌曲讓你回到那個聽磁帶看歌詞本的年代

2021-01-09 張鄉本

70後,80後,我們這一代年齡不能算是很大,但經歷了社會發展高速前進的時代,我們的少年時代,那是聽著磁帶,看著歌詞本的年代,那個時候,電視上沒有選秀,沒有「好聲音」,歌手們也不用通過同臺炫技來自證「我是歌手」。每個人手上都沒有好多音樂資源,一盒磁帶要幾塊錢,父母的工資也不高,一個家中如果有幾十盒磁帶,那肯定是經濟條件非常好的家庭。是否,你還記得,父母拿著新買來的心儀磁帶,,你輕輕揭開底封,一盒磁帶和一卷歌詞本安靜地躺在裡面。那時候用磁帶聽音樂,就是踩著時光漫步的日子。物以稀為貴,每一首經典歌曲,都會在我們心中刻下永恆的記憶。不知道有哪些歌曲,曾經讓今天有IPHONE,用電腦聽歌的你,只有偶然點到那首歌曲,思緒依然會回到那個聽著磁帶,看著歌詞本的年代。不過對於小編自己來說,有幾首歌曲,每每聽到就會讓我的思緒回到從前,勾起我內心的回憶。或許,網絡豐盛免費的音樂也許永遠比不上一盒小小的磁帶所帶來的感動吧。

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安慰愛哭的你,誰把你的長髮盤起, 誰給你做的嫁衣……」我們心目中最經典的校園歌曲,這是懵懂的愛情和純真的友情。「80後」大多為獨生子女, 因而對友情和愛情的渴求更高,是否今天的你還記得心中那個白裙飄飄的「同桌的你」?偶然有一刻你心中會回憶起那個懵懂少年心中的女神。而《麥克》《白衣飄飄的年代》《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無悔》在內的許多著名校園民謠,是否會讓你回憶起你的校園時光。

張明敏的《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今天的我們行走於城市中,每天在水泥叢林中不斷的穿梭,每每聽到這首歌曲的時,就猶如現在聽趙雷的《成都》一樣,腦海中不斷的閃過故鄉的藍天白雲,父母荷著鋤頭在田園耕作的畫面。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雲彩是晚霞的衣裳,故鄉的黃昏是多麼的讓人依戀,還有一支短笛隱約在吹響,黃昏配上老牛,想想都人覺得陶醉。任思緒在晚風中,飛揚多少落寞惆悵,都隨晚風飄散,遺忘在鄉間的小路上。無憂無慮的年齡,抱著一本書,躺在稻草堆上就可以看上一個下午的年代。

葉振棠演唱的《萬裡長城永不倒》,羅文甄妮演唱的《鐵血丹心》,一部《霍元甲》等於給國人打了一針興奮劑。鼓舞了一代人!黃日華之後再無郭靖,翁美玲之後再無俏黃蓉。1983年《射鵰英雄傳》被譽為是最經典的電視版。我們那時候,雖然這兩部連續劇都已經紅火過了,但《萬裡長城永不倒》,《鐵血丹心》依然時刻在我們耳邊迴蕩。「萬裡長城永不到 ,千裡黃河水滔滔 ,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是否會真的在以後的日子相伴到天邊。

而影響我們這一代當然是港臺歌曲,BEYOND的歌肯定是對我們這一代影響最大的,有人是說黃家駒的音樂比任何老師的說教效果都要好,有時候還真難以否認。他的歌令我們那一代人無數青少年愛上了音樂和吉他,《真的愛你》、《海闊天空》、《光輝歲月》《長城》,《大地》,他所傳達出的是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以及樂觀豁達的人生信條。到今天很多時候依然影響著我們。甚至有人說,沒聽過Beyond就枉稱八零後。當然,影響70後、80後的港臺歌手當然不只Beyond,張雨生的《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是不是今天依舊依舊飄揚在我們耳邊,陳百強的《偏偏喜歡你》、《一生何求》,還有哥哥張國榮的歌曲《沉默是金》,還有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他們,至今令人難以忘懷。那是一個港臺歌曲大爆炸的年代,這裡單單舉例是舉不完的,陳慧嫻的《千千闕歌》,葉倩文,徐小鳳,甚至後來的天后王菲等。

還有好多令人懷念的歌曲,伴隨著我們的成長,這些都成為我們的回憶。回憶總是那麼瑣碎,讓人也感到心碎,時間的流逝總是這麼飛快,我們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年齡不大,但今天當我們和自己的小孩講,我們是聽著磁帶,看著歌詞本長大的一代,他們可能有的都不知道磁帶是何物,甚至連MP3也被歷史掃進灰塵堆,但我們,依然會在某個午後,躺在陽臺躺椅上的時候,喝著一杯清茶,聽著手機上的音樂,回憶起當初那個聽磁帶,看歌詞本的時光。

相關焦點

  • 爆炸頭,喇叭褲,鄧麗君,磁帶,錄音機,80後的你,回憶還有哪些
    港臺歌曲,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開始流行進入了大陸。那個時候錄音機在中國內地開始流行了,同時鄧麗君的磁帶,開始偷偷摸摸的在東南沿海,通過走私的渠道進入了大陸,結果迅速就火了起來。那個時候的人們談戀愛,都是聽著鄧麗君《千言萬語》來發展戀情的,還有《美酒加咖啡》之類的歌曲,這些歌在當時幾乎火遍了大江南北。雖然當時官方批評她的歌曲是靡靡之音,但是,這種風格卻極其的貼近生活,貼近大眾老百姓,於是就迅速吹遍了中國大陸各個角落。可以說,鄧麗君成了當時磁帶推廣的最好助力者。
  • 70/80後的回憶殺,如果那個年代有抖音,背景音樂一定是這些歌曲
    曾經的年少輕狂,早已蕩然無存;曾經的花樣年華,早已悄然而逝…曾經的70後和80後,已經開始站在了40歲的尾巴上。  總有那麼幾首歌是70/80後年輕時候愛聽愛跳的神曲。小編相信,每當這些歌曲一響起,他們的記憶會迅速回到20年前,仿佛看到自己和小夥伴們正穿著鮮豔撞色的時髦服裝和高腰牛仔褲在歌舞廳裡釋放自我。
  • 成都70、80後,那些年隨身聽陪伴的日子,你還記得嗎?
    在那個沒得電腦,沒得網絡,沒得手機,談不上數碼,更無法想像體感設備的年代,我們最大的娛樂和擁有的夢想,就是一臺可以隨時隨地聽卡帶或CD的隨身聽,無論是索尼,愛華還是任何一個山寨品牌。那時,70或者80後還很年輕,才剛剛曉得到春心蕩漾的感覺是有好蕩漾。拿著學英語的藉口喊父母買了隨身聽,但聽的卻是港臺流行和校園民謠。
  • 「80後記憶」那些年你記過的歌詞本還在嗎?
    我邊聽邊跟著唱,唱著唱著眼睛就溼潤了。這首歌我第一次聽是在初中一年級。距離現在已經有二十幾年了。可在我的記憶中,一個少女聽著隨身聽,拿著鋼筆在筆記本上,一邊抄著歌詞一邊哼著歌的畫面仿佛就在昨天。那時我有一個木質的小箱子,外邊可以上鎖,我把所有珍藏的寶貝都放在這個箱子裡鎖起來。
  • 海南周刊|盤點不同年代的流行音樂,除了周杰倫,你聽過哪些老歌?
    音樂作為一種象徵,承載的是一種群體性的文化記憶,像博物館的標本一樣呈現並區分了不同的年代。哪些歌至今還躺在你的歌單裡?不同年代的人都聽什麼歌兒呢?  「30後」:蘇俄旋律最搖擺  「我年輕的時候喜歡聽俄羅斯民歌,像《小路》《紅莓花兒開》《喀秋莎》《山楂樹》《白樺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都是我們那個年代的流行歌曲。」
  • 80後的回憶,ORICO復古磁帶硬碟盒圖賞
    對於我們80後而言,磁帶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在那個不知道mp3為何物的年代,學習歌曲都是聽著磁帶學的,無論是beyond樂隊,還是阿杜,張信哲,都是通過一盤盤的磁帶記住了這些精品曲目。知名外設品牌ORICO推出了一款復古風的移動硬碟盒,就是按照磁帶的外觀設計的。
  • 這十首歌會讓70後聽了麻木,80後聽了傷感,90後聽了直接想哭!
    許巍有一首歌唱到:青春的歲月,身不由己!其實,身不由己的不僅僅是青春,還有逝去的年華和回憶!不管是70、還是8090後,都有自己追星的記憶,每天反覆聽著偶像的歌曲,憧憬著美好的明天和愛情故事。本應該這三個年代的人在音樂上沒有太大的交集,但是只要這十首歌旋律響起,他們肯定會有這樣的反應!
  • 當年小齊任賢齊到底有多火?80、90後的美好音樂回憶……
    小齊任賢齊,80、90後愛聽歌的歌迷朋友們絕對的美好聽歌回憶。在這些人的聽歌歷程中,很多人剛開始聽歌都是從任賢齊開始,那時候滿大街都是任賢齊的歌。聽歌要是不聽任賢齊的話,都難以跟身邊的朋友交流。因為在那個年代裡,任賢齊就代表著所有好聽的歌曲。
  • 生於80年代:終於我們也可以開始懷舊
    這一期《青春驪歌》,分為70、80、90三個篇章,關於那些青春背景樂的那些記憶。昨天的推送是關於70後,明天是90後,今天,獻給80後。 A :拼盤吧,94年冬天,裡面有《霧裡看花》《同桌的你》《笑臉》《回到拉薩》《赤裸裸》《花好月圓》《一封家書》《小芳》……8塊,高質量盜版帶! Q :有沒有特意摘抄過哪幾句歌詞? A :我聽歌開始都不看歌詞也不愛抄,就靠聽,記得那時學唱《水手》,有一句歌詞聽成「總是靠一堆久去的馬追踩那溝水渠(總是靠一點酒精的麻醉才能夠睡去)」太有詩意了!
  • 口無遮攔:80後的牽絆,回憶裡的歌曲
    口無遮攔:80後的牽絆,回憶裡的歌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現在的音樂越來越聽不懂了?也許是跟不上節奏,也許是弄不懂那些旋律,有時候聽到喜歡的歌曲,要學會的話還是挺費勁的,腦袋裡面的那個旋律總是停留在那個時代,久久不能忘懷。
  • 70後80後90後的專屬回憶,聽哭了!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 請將眼角的淚拭去 漫漫長夜裡 未來日子裡 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 《大約在冬季》相信不論你是70後,80後,90後還是00後,一定都聽過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那就是齊秦作詞作曲的《大約在冬季》。
  • 天氣公主孟庭葦《風中有朵雨做的雲》90年代的磁帶歌曲你還聽嗎?
    籠罩在蒙濛霧色中,你隱約在霧中看到有人抬手刺下一把刀,而導演最終想讓你看到的,其實是那個人無聲哀嚎的臉。人生就像電影裡梁家棟說的一樣吧!「所有的事情都會過去,包括我,你也一樣」。那一起來聆聽1990年代的音樂吧。
  • 70後的你,這10首歌還記得嗎?
    幾曲之後緩緩傳來張學友的祝福,把我思緒也拉回到90年代初。那時候正在上高中,每天放學沿路都是卡拉ok攤兒,一臺電視,一個錄像機,好幾箱錄像帶,幾把椅子,一個歌本,非常簡陋。那時候沒有網絡,出去唱卡拉ok,看錄像,就是那一代人的業餘生活。正安靜的回憶著,歌曲又跳轉了,於是起身找了幾首耳熟能歌曲,不停的讓它循環。
  • 70、80、90年代:回不去的時光,帶不走的舊夢
    對於70、80、90年代的人來說,童年裡沒有迪士尼,沒有長隆歡樂世界。70 年代·代表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憑票供應的年代,人們搶購的景象有糧票就有吃的,那個年代有公分沒糧票一樣買不到吃的70年代的香菸,你見過幾個?
  • 90後的我們都聽過哪些老歌
    一部分90後可能還在上學,繼續努力提升自己,一部分90後可能早已結婚,畢竟也有『一畢業就結婚'的好多情侶,而我屬於中間者,沒有對象也沒有努力的提升自己,而是努力的掙錢。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在空閒時間聽聽歌曲,對於歌曲,我喜歡懷舊的70年代,嚮往激情朝氣的80年後,逃避孤獨的90後。
  • 十大抗戰歌曲發布:70、80後找回憶90後不太熟
    十大抗戰歌曲,你會唱幾首?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義勇軍進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10首經過網絡投票後入選。昨日,記者追訪發現,眾多70、80後不僅對歌曲耳熟能詳,還找回了很多和歌曲相關的童年記憶,而在90、00後群體中,這些曲目傳唱度並不太高。
  • 歌詞「是誰」兩個字開頭的4首歌曲,60後70後80後90後各有一首
    音樂不分國界,但是分年齡,年齡不一樣的人,聽著不一樣的音樂,唱著不一樣的歌曲。小編總結了4首歌曲,歌詞都是以「是誰」兩個字開頭的,不同時代的人,有著自己不同的歌曲,不喜勿噴,權當笑料。其次,70後的人見到「是誰」開頭的歌,會想到哪一首呢?沒錯!就是經典電視劇《西遊記》裡的插曲《天竺少女》,很多人看到名字都不一定想得起來,但是只要一哼哼,馬上就頓悟。
  • Gameboy、手抄歌詞本……這些童年時的「心頭好」 80後的你還記得嗎?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實習記者甄立鶴5月15日報導:印有九九乘法表的鐵皮鉛筆盒,盒內放著紅黑相間的中華鉛筆和透明綠色的西瓜橡皮擦,又或者是口袋裡小心揣著的電子寵物蛋和辛苦收集來的小虎隊卡片,課間被同學們圍觀著的小霸王遊戲機,急忙忙地回家為了趕上五點檔的動畫片奧特曼和美少女戰士。  這樣的場景你熟悉嗎?你的童年是不是這樣的?
  • 致80年代:那首歌,那段青春,那臺錄音機
    把錄音機抱回家,左瞧右看,愛不釋手,晚上恨不得把錄音機摟在被窩裡,自是輾轉反側,一夜無眠。80年代初,廣播幾乎是聽音樂的唯一途徑。播什麼歌曲,電臺說了算。你想聽的歌曲,或者沒有,或者不播。一朝錄音機在手,從此以後年輕人聽什麼、錄什麼,我的音樂我做主。從這個意義上說,錄音機的出現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給了人們選擇音樂的權力。億萬家庭的錄音機需求是一次巨大的商機。
  • 那些年的歌詞本已經泛黃 現在的你是否還有抄歌詞的習慣?
    70、80後的人大都有過抄歌詞的經歷。在那個沒有網絡的年代,抄歌詞成了學生們迅速成為」文藝青年「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