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來歸海,藍夢共潮湧。浩海求索是,海大文化興。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挖掘海事文化的精神內涵,引導廣大師生關注海洋事業發展,彰顯海大文化特色,由輪機工程學院主辦的2020年校園海事文化節面向全校師生開展了優秀詩歌、攝影、視頻作品徵集活動。
自10月29日徵稿以來,得到全校廣大師生的積極響應,參賽作品均以海事文化為主旋律,抒發廣大師生對「熱愛祖國,熱愛海洋」的強烈情感。經線上投票、線下評審環節,共評選出優秀獲獎作品24項,具體如下:
作品簡介:大國發展與海洋建設息息相關,「向海而興,背海而衰」,我們應時刻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海洋強國,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強建設海洋強國。身為海大學子,我們更應該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自覺增強海洋意識,弘揚海洋精神,堅守蔚藍信仰,努力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力量。曾聽說,
山的那邊,是海
廣袤無垠,洶湧澎湃
曾記得,
歷史書的封面,是海
漁鹽之利,舟楫之便
又讀到,
昭告天下、往來朝貢,鄭和七下西洋
沉睡雄獅、天朝上國,尺板不得出海
自建國之初至改革開放
從世紀之交步入新時代
我們對海洋的想往
由輕描淡寫到濃墨重彩
建設海洋強國
就是要
開發海洋資源
發展海洋經濟
保護海洋生態
維護海洋權益
紅心向黨,凌風遠航
海大學子,肇自圖強
獻身航運,助力交通
乘風破浪,同舟共濟
目標作燈塔,規劃作航線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意志需堅定,泛舟學海中
「發奮於當下,成就於未來」
博學而篤志,創新又開拓
「力排萬難,追求卓越」
團結且包容,尊重而理解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不能制海,必為海制
不興海權,難盛國運
風正帆懸,初心為舵
劈波斬浪,薪火相承
向海而興,逐夢深藍
作品簡介:這首詩歌創作於11月1日聽完孫建平教授的講座《2020年校園海事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主題講座》之後,結合我校「學匯百川,德濟四海」的校訓以及慷慨激昂校歌完成。詩中我將大連海事大學比作我們的母親,她就是那大海,而我們是小浪花,朵朵浪花匯聚成滔滔江河,勇往無前。全詩分為五小節,分別從海大對我們的守候凝視和保衛出發,生動地表達了對海大深深的母愛,同時,最後兩節發出了作為海大人將始終胸懷藍色基因與海大共同進步的錚錚誓言。本詩既有海大對子女的愛同時也包含著海大人對母親的愛。渤海之畔,黃海之濱。
母親啊,你久久矗立。
您把藍色基因融進了子孫的血液中;
您教會後輩們海洋精神和大洋氣魄;
您在遠方守候著藍色文明的傳承者。
碧波之上,鯤鵬之旁。
母親啊,你久久凝望。
您把知路遠守本根的光華拋向塵間;
您教會後輩們學匯百川和德濟四海;
您在遠方凝視著藍色文明的發揚者。
甘井之旁,凌海之側。
母親啊,你久久守護。
您把揚氣概抖精神的氣魄加以弘揚;
您教會後輩們海事文化和海洋強國;
您在遠方保衛著藍色文明的踐行者。
我和我的母親啊,
就是那海和浪花,
浪是那海的赤子,
海是那浪的依託。
奔騰吧,小浪花!
吶喊吧,小浪花!
繼續追尋母親的腳步,
碧波滾滾的濤聲匯成一句話:
我愛您,我親愛的母親!
《海之秋》王雅巍(攝影)
作品簡介:作品以校園風景為主,以攝影的形式展現了不同角度下的海之秋。秋天,萬物開始凋零,準備進入長眠。而海之秋卻有所不同,收穫的喜悅充滿整個校園,一切的塵埃落定後卻湧動著下一年的驚濤駭浪。請隨我的鏡頭一起感受不一樣的海之秋。《盛世揚帆·乘風破浪「正當」時》李菡琪(視頻)
《心中的那抹藍》章衍雯(詩歌)
我心中的藍
是海大的藍
這裡
有湛藍的天空
有蔚藍的夢想
這裡
是航海家的搖籃
是我們啟航的地方
我心中的藍
是大海的藍
這裡
有豐富的資源
有珍貴的寶藏
這裡
是地上的藍天
是我們詩般的遠方
我心中的藍
是祖國的藍
這裡
有壯麗的山河
有遼闊的海疆
這裡
是溫暖的港灣
是我們最強的依靠
當海大的藍融入大海的藍
我們的徵途便有了既定的方向
學匯百川
德濟四海
實現中國夢
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當大海的藍融入祖國的藍
我們的祖國便有了更為強大的力量
海興則國強
海興則民富
建設海洋強國
是我們必然的選擇
海大的藍
大海的藍
祖國的藍
把三種藍交織在一起
這便是我心中的那抹藍
作品簡介:10月13日,國際聯合學院海上安全與環境管理項目組織15名海事局學員到學校實訓基地開展划艇實訓。實訓中,大家在海上看到了凌水灣的美景和黑石礁附近的喀斯特地貌,欣喜若狂。返程途中,突起大風,無動力小艇隨風飄搖。所有學員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海事精神,在實訓老師的指導下,口號齊響,眾志成城,終克險阻,順利登岸。回顧整個實訓歷程,不親身參與則無法體會過程之艱難、海事精神之寶貴和勝利之喜悅。故聊寫此文,以記之。槐盛之秋,
初現之寒風攜祝福而遊於山海間;
凌水河畔,
同窗十人相會而欲凌風於灣;
祥聽師訓,登船艇,
安全要點牢記心間保安全。
發楫在港灣,泛舟享港灣碧水之寧謐,
金光粼燦;
齊用力,槳似舞,舟如箭。
停槳於飛架之下,
枕無垠碧波而觀蒼穹,
喀斯特終得瞰;
海水湛藍,高樓櫛比,
流連觀秀色而不舍返。
風雲變幻,湧浪起,海事本色在召喚;
無畏挑戰,欲激昂暢意,戰風浪,且盡歡。
木楫似軍伍翻飛,聲號穿浪濤而震天,
縱艱難不能阻,終至始點,
恰似大馬精神,傳承永無終點。
作品簡介:《她說,你看那抹藍》運用了象徵的寫作手法。在詩的詩歌中的「她」是祖國、同學、將領、伴侶、母校的化身。不論哪個時代,不論海大人身份如何,總會有「她」的希冀讓海大人為之努力奮鬥。而詩中的「我」是海事大學的一位學生,一名士兵,一位老師,經歷了危急存亡之際和國家建設之春,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知識與夢想踐行了海大「學匯百川,德濟四海」的精神。其深意正是:我們既是海大發展的見證人,又是海大發展的親歷者。她站在美麗的遼東半島的海邊,對我說
「挽救航權,振興航運——」
我們攥緊了拳頭
敵人還在覬覦著這片遼闊的領土
炮聲隆隆,從廣東傳到威海,從海上傳到大陸
從甲子傳到辛丑,從昨天傳到今天
她和無數海事青年站在一起,對我說
「強海權以衛國,強海軍以擊寇。」
遠處閃現淫蕩的笑,呲牙咧嘴,可惡啊!
我望見遠方的日本軍艦,
血紅的夕陽映在他們的白旗上
「將戰艦準備,將抗日戰爭進行到底!」
一八九四年的吼聲傳到了今天
將士們戎裝,肅立於艦,目光如劍,行事如箭
背後是東北華北的遼闊土地,全國人民的熱切目光
她和我的班長站在一起
「寇已除,如今當為和平發展而長議之。」
班長眉頭緊蹙
「青天白日旗,可不似海這般藍。」
「我覺亦然,願你等將士盡除阻撓和平者。」
班長敬軍禮,全連將士肅然
這一九四五年的秋天,夕陽西下,餘暉燃燒大海。
紅光照耀東方,我對她笑了,她亦嫣然對我
但是我知道,還是在祖國的那邊,暗流湧動
不多時日,我們再度出徵
隔海東望,遠方怎麼這樣冷
——家的那邊,她相信我會凱旋
海上,高地上,堡壘裡
冷冽中哈氣帶走唯一的溫暖
希望仇恨和戰爭像哈氣一樣飄去吧
我和戰艦一起,向家的方向眺望
我的戰友們已經在大連的西南邊
培養著更多的海洋人才
他們也在等我回來
……
掛勳歸來,那海運學院發展之盛況
更堅定了我為海洋事業奉獻一生之決心
海大的天總是這麼藍
稍息,立正,站軍姿
藍天,大海,海軍裝
「她還是這樣嚴肅而年輕呀」,我輕輕笑起
今天的天似海一樣藍
海大還在蓬勃發展
「我們是重點大學了!」
「亞太國際海事中心設立了!」
「我們校區擴建了!」
我於伏案中抬頭,與她相視一笑
「江主席來了!」她衝出門去
我緊隨其後,遠處傳來同志們和學生們的歡呼聲
今天呀,今天
「你看,遠方那抹藍。」
「老伴呀,是那些海軍同志,
還是大海,還是藍天呀?」
你似乎訝異,隨後輕輕笑起
「是海大呀,那校徽,那和我們一樣的人們……」
作品簡介:伴隨著清晨不太烈的太陽,環湖慢跑;呼吸著清晨不太暖的空氣,靜享美景。無風湖畔竟如此寧靜,波瀾不驚竟如此映襯大連蔚藍天。靜觀,靜享,靜思,靜愛。作品簡介:家鄉的天一如既往的藍,來到了大連之後。總在不禁意間,發現這個城市,天是水洗般的藍,海也是一片蔚藍,就像我們追逐夢想的心一般純淨。
優秀獎:
詩歌類
1.《學子總願把海大當作故鄉》王騰
2.《蔚藍永存我心間》汪政
3.《所追逐的藍》支棚蓉
4.《我的故鄉沒有海》牛國波
5.《夢藍》宋常帥
6.《海,藍》王珺瑤
攝影類
1.《海大升起大海的夢》尹小美
2.《樹、貓和小彩虹》王欣雨
3.《用鏡頭記錄校園風景》陳修昱
4.《海上有「仙山」》王越
5.《校園清晨》彭博
6.《溫暖的角落》張栩寧
7.《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留下海大最美的時光》張鍵
視頻類
1.《我心中的那抹藍》王旭強
2.《「夢」到大連》吳昱博
恭喜以上獲獎作品,部分作品已通過校園海事文化節專題展展出。獎品和證書將在近期聯繫投稿人領取。
圖文來源於輪機工程學院
編輯:李思睿
責編:闞向明
審核:王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