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安全是每個家庭最該重視的事,尤其是假期,每到寒暑假,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防不勝防,很多家庭慘劇都是從家長的僥倖心理中誕生的。
這兩天,一位母親就遇到了糟心事,她2歲的女兒在店裡摔下沙發,導致頭部受傷縫了7針。看著從前可愛又漂亮的女兒痛苦不已的樣子,擔心孩子留疤的媽媽找到店家,讓他們賠償。
那麼,事情具體是怎樣的呢?
原來這件事發生在必勝客,小女孩吃飽後,就和另外一個小孩玩起了追逐的遊戲。可追逐的場地不是在地上,而是在長沙發上。當他們跑來跑去的時候,家長非但沒有阻止,還坐在對面玩起了手機。
結果孩子跑得太嗨了,一個不注意腳下就踩空了,直接撞到了硬物,頭破血流。本來是出門吃喝玩樂,媽媽很悠哉,孩子很開心,結果變成了出血縫針,女孩家裡根本接受不了,找到店家,要求他們進行索賠,承擔一切責任。
這個媽媽說,都怪店裡餐桌的邊緣太過於鋒利,而且沙發上還被店員滴了水,不然孩子不會腳滑摔倒的。
看到這個媽媽說的話,我真是大跌眼鏡,你自己玩手機沒看好孩子,還賴別人?人家開門做生意,沒義務幫你帶娃吧。孩子摔了監護人的責任才是最大的,你不反省下自己的過失,還要甩鍋嗎?那如果你女兒在家裡摔跤了,是不是還要找賣瓷磚的?做人還是善良點吧,把孩子看好,比什麼都重要,有這找事的功夫,還不如好好教育孩子該如何避免危險。
對此,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大多數人都站在了店家這邊:
有的說,桌子太鋒利你不該找店家,又不是他們生產的,應該去找木匠,或者怪地心引力,不在地球上生活就不會因為引力的作用摔跤了,孩子應該飄著飛。有的說,以後在家跳樓的可以怪開發商把樓蓋太高,磕到桌椅的可以投訴發明家發明了桌椅,而你不該生下她,按道理,你不生就沒這事,你也得賠償她!快洗洗睡吧,自己沒看好孩子就別老想著訛人了。有的說,現在的家長真的很雙標,自己孩子摔傷讓人賠,如果孩子把別人弄傷或者把店家東西弄壞就會高呼「他還是個孩子!」千萬不要慣這樣的家長啊,建議讓監護人自行負責,這樣都讓人賠的話,你以後還是別出門了,待在家裡最安全。還有的說,這家長是缺錢缺瘋了嗎?今天在餐廳摔倒怪服務員,明天在餐廳相親失敗還可以怪服務員,反正自己沒錯,只要有問題都是別人的,全天下都有錯,唯一正確的就是自己。
當然也有人是站在家長那邊的,他們認為店家沒有把安全隱患做到位,肯定是有責任的,應該賠償一部分治療費用。
雖然我很理解家長的心情,但還是認為沙發是坐得,並不是讓孩子跑得。作為一個母親,你沒有管孩子,指著別人去為孩子的人生負責,未必太過苛刻了。
更可怕的是,你的孩子經歷了這次後,有一學一,從今往後做什麼事都不考慮自身的問題,一股腦怪別人,未來又怎麼會好?
這樣的家長還是早點清醒吧,再這樣發展下去,你就會是造成孩子災難的始作俑者了,因為在他眼裡,自己永遠是個「無辜的受害者」。
假期還有大半個月,建議每一個家長都把安全問題重視起來,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護他周全。
1、疫情當下,儘量不帶孩子去人流密集處,有特殊情況非去不可請做好防護。
2、讓孩子在家長的視線與監管範圍內活動,千萬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室裡、車內,或者在無成年人陪同的情況下外出活動。
3、不要讓孩子獨自或結伴到馬路邊、水邊、建築工地等危險區域玩耍。
4、教育孩子不向樓下扔東西,也不攀爬陽臺、門窗等其他高處。
5、家中有關電、火、煤氣、鋒利器械、藥品等危險用品,一定要多注意,不讓孩子接觸。
6、教育孩子不隨意把東西放進嘴、耳、鼻、眼中,不隨意把東西套在頭上和脖子上。
7、外出時教育孩子遵守各項規則,如果走丟了,不要跟陌生人接觸,留在原地不動或向警察求助,提前熟知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家長的姓名、電話等,學會求助和表達。
養大孩子不容易,需要家長們打起一萬分的精神,放下手機,用心地去陪伴他們。能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日子不多,好好珍惜吧,孩子長大就在一瞬間,不要等老了再來後悔。
今日話題:你認為這個2歲女孩的傷是店家的責任嗎?應該找店家索賠嗎?歡迎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