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人皆知,世間萬物不是常恆不變、永恆存在、永遠不變的,一切都在變化。正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生活在世間,我們有喜、有悲、有泣,有善緣,也有違緣,有如意,也有不如意。但不管是悲喜交加,還是如意平安,其皆是為了往後餘生能拿過得更加順心。因此該經歷的我們需要經歷,該直面的不能逃避,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往後餘生,不留遺憾,越過越順心。因果報應,熟記三句話,往後餘生善因越種越多!
一、一切事物皆是因緣和合而生。
佛教講世間的萬事萬物,皆是因緣和合而生,任何一種現象都是由因與緣和合而成的,世間的任何一種現象無不是因緣。即是因緣和合而生,如我們生煩惱、生嗔恨之心等等,皆是有著引起它的原因,其正如我們常說的「事出有因」。
當明白一切事物皆有因緣,其就能很好的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如生嗔恨,生煩惱等等,當找到讓我們生嗔恨、生煩惱的根源所在,其就能很好的對治與他。亦是只有明白什麼事情都是有著各自的因緣,從而才能做到來去不留,順其自然,以平常為平常讓我們在往後餘生處處順心。
二、多行一善,多增一福。
古話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當下培福、修福可以說是人人行持之事,其亦有一部分人卻只想做大功德,培大福報。但往往卻是事做了,但卻並沒有獲得相對應的福報。為何?因為「好功、急功」。
大家都知道,佛教講「隨緣布施」,我們能夠有此因緣,能夠碰到「救眾生性命、幫助他人」等等的善行,其就需去做。亦不分布施大小,亦不求所做善行大小,儘自身之力能幫則幫,能救則救,其切勿攀緣。其如古德言:「人們隨緣,莫強求。如果你強求,一定會產生煩惱,所以,縱然是利生、利益眾生的事情,也都要看緣分,懂得隨緣而不攀緣」。所以行善,亦是需要隨緣,其並非需去攀緣行大善,有緣其大善亦會到來,如無緣其只會讓我們煩惱重重,其日子越過越不如意。懂得隨緣行善,亦是能夠多行一善,福報就多增一分,亦是廣結善緣,廣種善因之大利。
三、善惡果報,不是不報,因緣未到。
在當下,我們皆能聽到這麼一句話「好人活不久,壞人遺千年。」也正是因為這麼一句話,讓很多本心純善,喜歡廣結善緣,廣行善舉之人不在行善,轉而為惡。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覺得行善這麼久,其在當下生活之中並沒有獲得利益,從而轉善而為惡。
但真是如此嗎?真的沒有獲得利益嗎?其並不是,只是因為我們自身的不知足,和這永遠填不滿的貪慾讓我們迷失了行善所得之利益。從而會認為,我行善了,我做善事了,但這善果卻沒獲得。如果是這種心態,其往往善果收穫了自己都不能得知。如能懂得,善惡果報,不是不報,其只是因緣未到,從而不斷善行,其不僅僅能廣結善緣,還能福慧廣增,處處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