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掌中之物》大變動之前,蝦想先聊聊起之前在某音上看到一個視頻。
內容是帥哥變裝,身穿制服,手甩長鞭,說明文字大致意思是:邀請女孩去地下室。一堆小女生在下面評論,留言「想去哥哥的地下室」之類的話。
之前看過一篇詳實的新聞報導,所以蝦清楚得知道這個地下室的「梗」是與一起非常惡劣的殺人案件有關。罪犯在自家樓下挖了一個地下室,誘拐年輕女性把她們關進陰暗潮溼的地下室,肆意虐殺,滿足自己變態的欲望。即便整篇報導只是文字描述和幾張案件配圖,讀者依然可以清晰感受到罪犯的可怖與受害者們的無助。
如今,惡劣的殺人事件變成了網上戲謔的談資與玩笑,無知且恐怖,對受害者及其家屬無疑會造成嚴重的二次心靈傷害,對社會也將造成難以估量的不良影響。
——2021年1月3日星期日 鹽大蝦記
鹽大蝦|文
鹽大蝦|版
網絡|圖
1
反斯德哥爾摩
最近熱播的《陽光之下》,蝦看過原著《掌中之物》,片名大改,角色名大改。男主傅慎行改名封瀟聲,「屈尊」男二,臥底警察、走失兒童小武晉升正能量大男主。
原著作者鮮橙強調過,自己是反對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也明確指出,自己筆下的女主何妍從未愛過男主傅慎行,可依然有不少讀者看了小說後,心疼那個殺人惡魔,甚至產生了這個小說人物的愛慕之情。
女主柯瀅被封瀟聲(傅慎行)折磨住院,旁邊站著的是小武△
註: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一種罕見且特殊的心理現象,僅僅是在某一些特殊情況下,才可能會使個體的心理產生這種傾向。這種症狀主要是指受害者受到不良對待或對所處環境恐懼後,會對施害者產生一種特殊的正向情感,比如同情、認同、想要幫助施害者等,繼而受害者對施害者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賴感和信任度,甚至會反過來協助施害者。
由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故事呈現方式更加鮮活立體,如果延續小說中傅慎行愛上女主後,虐他人千萬遍,獨寵女主一人上天,甚至有從良傾向的主角人物設定,怕是會誤導更多現實中不諳世事的孩子。萬一這些孩子哪天真遇上人渣,可能會不自覺地幻想「用自己的愛感化對方」,成功步入婚姻殿堂,擁抱幸福人生,結果卻不幸葬送了自己的未來乃至生命。
封瀟聲薅女主柯瀅的頭髮△
2
模仿,不辨是非
我們不得不承認,影視劇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劇裡人物的小小舉動,或正確或者錯誤,都可能引來無數人模仿。早在2012年就有新聞報導,12歲少女效仿穿越劇情節,跳井自殺,留下遺書一封,說要穿越回到過去,跟皇帝拍電影。
有一項美國社會研究,調查影視劇中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研究發現,隨著電視的普及,犯罪片的廣泛傳播,美國社會的犯罪率也在逐年攀升,模仿犯罪影片作案的刑事案件時常發生。影視劇讓孩子有了模仿的對象,屏幕裡的暴力行為、血腥畫面投射到現實世界當中,引導催生犯罪。可見,影視劇對青少年以及整個社會的影響有多巨大。
男二封瀟聲威脅男主小武△
影視劇作為當下傳播最為廣泛的信息載體之一,確實有必要更加強調正確三觀,弘揚正能量。
3
整改,為了底線
所謂「三觀跟著五官走」,或許只是很多網友的一句玩笑話,但若被年幼無知的孩子奉為「信仰」,推崇為「真理」,當真發生在現實世界,那將是怎樣的扭曲可怕?
封瀟聲,這張臉真……蠻帥的……△
這樣想了之後,蝦特別能夠理解《掌中之物》的審核之路為何走得如此艱辛,又是改名字,又是改主角,即便這會造成一些原著粉絲的不滿,也必須整改。
電視劇在為了追求收視率的同時,必須弘揚正確的價值觀,引導觀眾活在陽光之下,而非沉浸在對惡人的依戀愛慕當中。傅慎行那種畸形的愛、變態的愛就是應該強烈抵制,這樣的主角最好還是不要出現在螢屏上,他可以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但絕對不能成為社會推崇與仰慕的主角。原著男主角改成男二,蝦真的完全沒意見~
送各位一張需要花一輩子治癒的動圖。再強調一遍傅慎行(封瀟聲)的人品和他整容前一樣醜陋,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這演技牛的很,這眼神老嚇人了,不行,晚上要做噩夢了△
寫到這裡,蝦非常想感謝一群人:認真負責,有職業操守,有社會擔當的文化傳播者們。是你們的正確引導,促使很多孩子能夠心理較為健康地成長至今,謝謝你們。
科學普及正確觀念,這是作為文化傳播者必須堅守的原則和底線。
《陽光之下》改得好!蝦作為原著粉還是會繼續追的~
來張現代照,假裝可以治癒剛才的傷害△
我是鹽大蝦,願你幸福。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