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褪去了臉上的嬰兒肥,但是下頷骨這塊卻變得越來越寬了……於是就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發福了?
其實想要判斷自己是不是發福的方式很簡單,主要看胖的部位。
如果身體和臉都胖了,那麼恭喜你是發福了,從臉到身體都是因為脂肪堆積而變寬、變大;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只是臉變大變寬了,那麼不好意思,你只是發腮了。
那麼,到底什麼是發腮?我們為什麼會發腮?發腮之後應該如何自救呢?接下來,小藝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幾個問題。
1、到底什麼叫發腮?
其實發腮這個概念本來是用來形容貓咪的,很多貓咪臉上肉肉的,長著一張大圓臉。但不知從何時起,有梗的集美就開始用它來形容人腮幫子變大,小臉變成大臉,甚至還有點方。
2、為什麼會發腮呢?
腮部的位置,具體是指人下頜骨末端,即下巴的兩側,臉頰的下半部分。
導致發腮的原因也是分不同類型的,主要包括骨骼型發腮、脂肪型發腮、肌肉型發腮和衰老型發腮。
a.骨骼型發腮
有人認為,發腮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下頜骨經歷了二次發育。
很多人只看到小部分人下頜骨的生長期會延長到25-40歲,卻忽略了重點:整個成人階段,女性的下頜骨增長量小於1mm。因此下頜骨二次發育導致的「發腮」概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b.脂肪型發腮
脂肪型發腮其實可以這麼分,先天頰脂墊肥大和長胖了。對於先天頰脂墊肥大,可以考慮手術來改善了;而對於發胖引起的發腮,只要做到節食運動、改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都能瘦下來,瘦下來以後顏值也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如果自己減不下來,也可以考慮面部吸脂,直接解決多餘的脂肪。
c.肌肉型發腮
平時咀嚼、吃硬東西、咬肌持續用力等習慣都會促進肌肉增長,出現咬肌發育過度,特別是腮幫子兩邊的肌肉硬實、堅挺、向外漲,看起來圓鼓鼓的,直接影響了臉型。
至於因咬肌大而造成的發腮,應該怎麼拯救呢?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就是打瘦臉針了。這項如今已成為趨勢的微整項目,想必很多人都見證過它的功效了吧!
d.衰老型發腮
隨著衰老,脂肪墊中的黃色脂肪萎縮、下垂變形,導致了臉整體下垂、乾癟。
反映在臉上是這樣,脂肪萎縮形成紋路、凹陷。脂肪墊下垂堆積在腮部,讓臉型整體變寬,造成衰老型發腮。
即真皮層膠原蛋白流失+淺層脂肪發鬆+筋膜層張力減弱+支撐性韌帶彈性變弱+深層脂肪墊下滑。面對衰老型發腮,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預防永遠比挽救省時省力省銀子。
3、發腮後要怎麼辦?
想要避免中年發腮,平時要注意抗衰、抗鬆弛的保養。
對醫美稍有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線雕、埋線、線性提升這幾個詞,作為近兩年最火的醫美項目之一,線雕在技術和效果上的確是一匹黑馬,戰鬥力迅猛且持久。
線雕,簡單來說就是向皮下SMAS層埋入醫用可吸收縫合線(PPDO蛋白線),來實現面部提升和隆鼻的目的。
線雕的效果不僅可以與傳統拉皮手術相當,其術後的自然卻是拉皮手術無法達到的。
如果將埋線手術搭配肉毒素、玻尿酸、雷射、水光針等其他醫美項目,對於醫美效果起到的是1+1>2。
很多寶寶有些擔心線雕的效果,線雕提升本身就非常考驗醫師的技術。所以,一定要找一位有職業資質、臨床經驗豐富、技術水準和審美水平都過硬的好醫生來操作。
有些在別家醫院做過的寶寶,問過小藝為什麼線雕提升後沒有看出什麼效果?拋開使用材料的問題,很大原因取決於治療醫生的技術能力。
埋線提升需要專業醫師熟練掌握解剖學,不同部位線材植入的層次不同,不同部位埋入線體的粗細,也需要根據求美者個人具體情況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