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玲,女,1968年10月出生,現為濟寧一家公司董事長。
「大娘,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希望你們保重身體。」徐曉玲邊說邊將慰問金遞到楊尊紅的手中。「真是太感謝了,徐總一直關心著我,這些年沒少來看望我,今天還給我送來了慰問金,謝謝你們一直掛念著我。」接過慰問金,楊尊紅動情地說。「能夠為困難群眾做些事情我感到很榮幸。」每當這時候,徐曉玲總是這樣低調地表示。然而,「低調」的徐曉玲卻以自己的大愛情懷撐起明媚的「半邊天」。自2018年以來,徐曉玲救助了15戶患病家庭,看望慰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15餘次,累計捐贈75000元。
在徐曉玲看來,「金錢上的幫扶只能緩解一時的困難」,如何更好地幫助困難群眾擺脫困境才是徐曉玲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幫扶首先要走進群眾的心裡,了解他們的需求,才能有針對性地出謀劃策。」這是徐曉玲通過一次次的實踐總結出的經驗。「通過走訪,我發現村裡大多數婦女被沉重的家務纏住了腳,只能留在家裡照顧老人孩子,無法出門打工,婦女的剩餘勞動力被閒置是一個大問題。」為了有效探索解決方法,徐曉玲從自身工作上做文章,發揮綠源公司肉鴨養殖產業鏈優勢,不斷開展推進婦女創業工作,帶動廣大婦女群眾進行肉鴨養殖和連鎖經營。「我們的婦女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靈活選擇參與的工種,既不影響照顧家庭也能增加收入。」講到幫助婦女就業徐曉玲侃侃而談,「不僅是就業,我們還在推進婦女創業上做文章,帶動廣大婦女群眾進行肉鴨養殖和連鎖經營。」僅2019年,在徐曉玲的帶動下,有15名原在家務農或外出打工的女性實現了『家門口』的創業致富。」
徐曉玲深知「解決就業是保障民生之本」,有了前期幫扶婦女創業的經驗後,徐曉玲將女大學生作為幫助的重點對象。「當前經濟形勢複雜多變,需要我們給女大學生們提供一個就業的機會,幫助她們實現自我價值,作為企業家我們義不容辭。」徐曉玲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公司為帶動和扶持一批女大學生就業,實行了『就業有崗位、創業有平臺、發展有基礎』的扶持政策,以公司的連鎖經營和科學養殖為平臺為女大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曾經扶持政策的受益者,徐冉一說起來便是對企業政策的滿滿感激,「我現在已經是公司的財務主管了,我們公司像我這樣的女大學生已有近百人,大家都幹勁兒十足呢!」面對未來,徐冉充滿奮鬥的激情。
「徐總,不僅企業經營得好,更是將社會責任植根於企業發展之中。」提起徐曉玲,大家都豎起了大拇指。在外界看來,徐曉玲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董事長在取得了一定的商業成功之外,仍不忘初心,將回饋社會作為企業的使命與擔當,更是難能可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徐曉玲第一時間站出來,向武漢捐贈了價值30萬元的鴨製品,同時向企業所在的顏店鎮各村捐贈大約3噸的消毒液,盡己所能全力支援「抗疫」一線。
愛是絕境中的明燈,猶如滋養大地的甘泉,好似寒風中的暖流。正是因為這樣堅持用心鑄就人間大愛,徐曉玲多次榮獲山東省優秀女企業家、齊魯巾幗十傑、山東省十大農民女狀元、山東省最具影響力女企業家等榮譽稱號。面對繁華塵世依然保持著仁愛之心的徐曉玲,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堅守,向世人展現了女性企業家生生不息、延綿不斷的大愛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