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建設融入長三角立體綜合「快車道」

2021-01-18 安徽網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

從曲折蜿蜒的羊腸小道,到國省道的高速暢通;從搖搖晃晃的擺渡船,到立體交通網絡的風馳電掣。滄桑巨變,這顆淮畔明珠,正奮力書寫著交通發展的壯麗史詩。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面對重大歷史機遇,蚌埠交通已然準備充分。融入長三角,是發展趨勢所在,也是交通優勢所在。在這場與長三角的牽手共謀中,蚌埠交通將抓住機遇,堅持規劃引領、適度超前、優化提升、協同推進的原則,加快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智能綠色、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鞏固提升蚌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優勢,當好「先行官」,以一往無前的姿態奮勇前行。

鐵路發力

打造一小時快速交通圈

早上乘坐高鐵列車,中午就可以在淮海路上愜意地閒逛,欣賞完外灘美景再坐上晚班高鐵,到家不過十點鐘。對於珠城市民來說,一日往返長三角早已不是夢。

40分鐘可抵南京,2個多小時可達上海,京滬高鐵自通車以來,成為珠城市民往返長三角的快速通道。百年前津浦鐵路上一聲長鳴,為蚌埠這座小城拉來了興旺。而今沿著交錯的鐵軌,無數個自強發展的故事正次第上演,蚌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著長三角狂奔。

「在既有京滬高鐵、京福高鐵、京滬鐵路、水蚌鐵路基礎上,加快推進淮宿蚌城際鐵路、合新高鐵五河段,規劃建設沿淮鐵路、亳蚌滁寧城際鐵路,實施蚌埠南站東站房及城際站場建設工程,推進蚌埠南站動車運用所建設,完成水蚌鐵路蚌埠段外遷工程。」《蚌埠市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中,全市未來鐵路發展勾勒出了時間表,循著這個「大綱」向遠看,蚌埠市與鄰近主要經濟節點或重要城市之間的1小時快速交通圈已現雛形,為全市深度融入長三角經濟圈打下了堅實的交通基礎。

每一條在建鐵軌、每一個工程節點,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奏響了蚌埠這座鐵路交通樞紐城市的發展強音——

淮北至宿州至蚌埠鐵路自淮北北站引出,新建淮北南站、宿州西站、雙堆集站、固鎮南站,引入蚌埠南站京滬站場,在蚌埠境內全長約60公裡。合肥至新沂鐵路北起江蘇省新沂市,向南經江蘇省宿遷、泗洪、安徽省泗縣、五河、明光、鳳陽、定遠,終至合肥市,其中五河段52.5公裡。上述兩條跨區域鐵路將於年內開工建設。

沿淮鐵路淮南-蚌埠-五河-淮安段項目已列入皖北城際鐵路網規劃,其中蚌埠至五河段為近期實施項目,蚌埠南至淮南南為遠期實施項目。線路在我市境內約100公裡,我市已委託設計院完成項目預可研。

亳州-蚌埠-滁州-南京城際鐵路串聯商合杭、京滬高鐵、京福客專、沿淮鐵路等多條高速鐵路,規劃線路跨渦河引入蒙城站後,經懷遠(機場)引入蚌埠南站,在我市境內約120公裡,線路將途經我市懷遠縣並設站,爭取年內計劃開展預可研編制工作。

備受市民關注的水蚌線外遷工程也有了新進展。8月12日,隨著水蚌鐵路蚌埠段改線工程東站疏解線特大橋(S63—S65)64米T構轉體梁到達設計位置,標誌著安徽省首座跨越京滬鐵路轉體橋成功實現「第一轉」。

百年鐵路,為城市發展積澱了深厚底蘊,也為未來升級提速增加了底氣。「加快淮宿蚌、沿淮等皖北城際鐵路規劃建設,形成連通皖北、打通沿淮、貫通江淮的快速鐵路網;謀劃建設亳蚌滁寧城際,將進一步提升我市與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態經濟帶、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長江中遊城市群的快速通道。」市發改委鐵路辦負責人何晉信心滿滿,互通互達是鐵路發展的題中之義,融入長三角,鐵路大有可為。

公路暢通

外強骨幹內通經脈

我市在全國的綜合交通樞紐地位顯著,京滬、京臺、沿淮等多條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穿境而過,經濟社會發展對交通的需求持續旺盛,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交通運輸需要不斷增長,交通運輸大發展、快發展的潛力巨大、空間廣闊。

家住禹會區陳郢村的陳興發經營花卉生意,經常來往江浙一帶運輸跑貨。今年6月,塗山懷遠高速收費站開通運營後,他第一時間開車去嘗了鮮。「天天在家門口瞅著這高速出入口建設,這下終於通車了,咱出了門五分鐘就上了高速,想去哪去哪,別提多方便了。」陳興發感慨,「以前開車出趟遠門多不容易,現在可好了,油門一踩,路路暢通。」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全面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基礎性工程,蚌埠市《深度對接方案》出臺後,市交通局積極行動,迅速投入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項目謀劃工作中。

為深度融入長三角,讓更多人能夠像陳興發一樣嘗到甜頭,我市將在提升公路通達能力上做文章,加快實施5條高速公路和6條國省幹線公路。通過加快公路運輸通道建設,暢通對外公路通道。高標準對接國家高速公路,推進沿淮通道規劃對接和前期工作。加快推動省際高速公路加密擴容,消除國省幹線公路「瓶頸」路段。

對外強化骨幹路網,對內暢通血管經脈。在高速公路項目方面,除目前已經開工建設的蚌五、蚌固高速公路外,固鎮至宿州高速公路、五河至蒙城高速公路、蚌明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都將於今明年陸續開工建設。國省幹線項目中,加快推進G329蚌埠長淮衛淮河大橋至懷遠段一級公路項目建設和G206懷遠至宿州段項目,協同鳳陽縣快速推進G329臨淮關淮河大橋項目工作,謀劃推進G345馬城至唐集段、G344固鎮至宿州段以及公路項目建設。S313頭鋪西至望淮嶺段改線工程(含淮河特大橋)項目,並實施外環路擴容改造。

「這些項目實施後,將補全我市交通運輸發展短板,路網規模持續擴大,進一步改善結構布局,提升公路通達能力,暢通對外公路,高標準對接國家高速公路,助推我市交通運輸在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起到先行官作用,為建設蚌埠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和皖北地區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物流延伸

發揮「黃金水道」優勢作用

6月12日上午9時許,一艘滿載國際貨櫃的貨輪駛離蚌埠港,這艘貨輪是蚌埠港二類口岸通過聯合驗收後在港區報關後開行的首航貨輪。貨輪的首站是江蘇太倉港,在那裡裝上遠洋貨輪後,蚌埠貨物將可遠達日韓,也可以通過上海洋山港,運往東南亞或歐美等國家。在蚌埠港國際貨櫃碼頭一片繁忙之際,位於蚌埠火車東站的蚌埠到上海、蚌埠到寧波港的鐵海聯運班列也正在開行。

基礎設施暢通,物流發展迅速。蚌埠(皖北)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多平臺聯動,加強與蚌埠港、鐵路無水港業務拼接,打造「公、鐵、水、保」四位一體物流鏈條,運用平臺優勢為企業降低運輸成本,保障皖北地區矽基、生物基等特色產業的原材料和生產設備進出口,實現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多輪驅動,業務已輻射長三角及周邊區域。

暢通「黃金水道」,推進港航一體化,為深度融入長三角提供了「水上」保障。我市有序推進幹線航道建設,圍繞全面建成淮河航運樞紐,加快推進淮河、渦河、沱澮河、茨淮新河航道整治,推進懷洪新河懷遠至固鎮九灣段四級航道建設,構建「一幹四支」「內暢外聯」高等級航道網絡。謀劃淮河蚌埠閘以下按一級航道升級改造,啟動蚌埠三線船閘建設和津浦鐵路老淮河大橋升級改造,打通淮河通航瓶頸。

記者從市交通局獲悉,我市依託《蚌埠港總體規劃(2019-2035年)》,完善「一主三輔」港口群,支持項目單位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中誠國際長淮衛大型綜合碼頭、長淮衛臨港產業園綜合貨運中心、中糧集團五河城南大型綜合碼頭、中孚集團蚌埠油品綜合碼頭、固鎮工業園區綜合碼頭等港產城一體化項目,規劃蚌埠港長淮衛作業區等鐵路專用線工程。在建成二類水運口岸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港口物流功能,加快推進中心港區口岸、綜合保稅區建設,並向各縣港區延伸服務。實施水運物流工程,不斷豐富貨櫃航線,搭建水運信息物流電商平臺,建設綜合性臨港產業和臨港物流園區。

同時,實施集疏運通道建設,謀劃實施長淮衛鐵路集疏運通道,大力發展鐵水聯運。謀劃推進開通蚌埠到上海、淮安、揚州貨櫃外貿班線,實現蚌埠淮河運輸通江達海、全面開放的新發展格局。力爭到2025年,全市幹線航道達到294公裡,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000萬噸以上、貨櫃吞吐量20萬TEU以上,蚌埠市的水運潛力和交通區位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對臨港工業、商貿物流和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蚌埠日報記者 李景)

相關焦點

  • 長三角一體化「安徽行動計劃」出爐
    除了要加強阜陽區域重點城市建設,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還將緊密結合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全面提升綜合交通運輸能力,謀劃推進皖北城際軌道和綜合運輸樞紐建設。提升蚌埠、亳州、宿州、淮北、淮南等城市能級,增強集聚力、帶動力。  皖西:打造長三角高品質紅色旅遊示範基地  今後,我省將大力振興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
  • 安徽一批重大綜合交通事項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發改委微信號消息:近日,經國家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以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為重點,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對外交通、城際交通、都市圈交通高效銜接和有機融合,提出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一體化設施網絡、建設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推進交通運輸服務一體化、協同共建現代化智能交通系統、推動交通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和構建一體化協同體制機制等方面規劃任務,以實現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 安徽高鐵版圖形成閉合環,長三角「西大門」有望重振雄風
    2019年,商合杭高鐵合肥以北段通車運營,安徽16個省轄市全部實現高鐵通達,安徽也成為全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省份。而隨著合安高鐵的開通,合肥「米」字型高鐵網的一撇正式落筆。省內28個縣都通了高鐵,高鐵運營裡程達2327公裡,位居全國第1位,成為當之無愧的高鐵大省。最年輕的省會城市合肥,已成為全國19個重要的綜合鐵路樞紐之一。
  • 安徽等五省副省長齊聚蚌埠!
    安徽建立高規格的領導小組和協調推進機制,完善省內南北共建機制,加強與淮河城市帶城市間友好合作,不斷完善上下協同、省際聯動、市級主體、社會參與的合作對接機制。三是開放平臺進一步拓寬。安徽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大力推進與滬蘇浙在基礎設施、產業合作、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
  • 「規劃」長三角交通將更便捷!最新《發展規劃》公布
    一優化內聯外通運輸通道依託沿海、京滬、京港臺、陸橋、沿江、滬瑞等國家綜合運輸通道,加快構建長三角地區多向立體、內聯外通的綜合運輸通道,高效對接「一帶一路」、京津冀地區、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研究完善連雲港—黃山、徐州(新沂)—麗水、鹽城—阜陽、寧波—阜陽等區域綜合運輸通道。
  • 安徽四大醫學院誰更好?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蚌埠皖南醫學院
    安徽省人口眾多,尤其是皖北地區,更需要醫院和醫科大學,可是,據小編所知,目前安徽省皖北地區只有蚌埠醫學院一所醫學院,輻射整個皖北地區,近些年,安醫大才在阜陽開附屬醫院,可是並沒有新設一個獨立的醫學院,那小編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聊聊安徽省四大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
  • 安徽十強醫院:蕪湖弋磯山第4,安徽省二院第9,蚌埠安慶入圍!
    近年來,安徽的發展非常迅猛,不僅躋身了我國GDP十強省份,還成為了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安徽省出臺了《支持現代醫療和醫藥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對安徽全省的醫療技術創新與轉化應用以及加快醫療人才隊伍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此外,安徽還大力支持了現代醫療和醫藥企業之間的股份制改造。
  • 安徽在建一座機場,總投資30億元,等級為4C,蚌埠有望崛起
    安徽在建有一座機場,它的投資為30億元,機場等級為4C級,這個機場就坐落在蚌埠市。蚌埠處在安徽省的北部,是皖北的中心城市。從地理環境上來看,蚌埠地處南北方之間,所以當地整體氣候比較溫暖舒適。同時它還是溝通全國的重要交通中轉中心,淮南鐵路、京滬高鐵等好多條鐵路途經當地。
  • 安徽的經濟在我國屬於什麼水平
    傳統習俗上,安徽可以分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板塊,其中皖北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區,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陽、淮南、亳州6市;皖中指安徽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區,包括合肥、六安 、滁州、安慶4市。皖南指安徽長江以南地區,包括黃山、蕪湖、馬鞍山、銅陵、宣城、池州6市。
  • 為打造安徽「杭嘉湖」長三角「白菜心」提供保障
    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折不扣把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強化使命擔當,依法履職盡責,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升級版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我是「蚌埠片區」
    9月24日上午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安徽自貿區的實施範圍119.86平方公裡,涵蓋三個片區:合肥片區64.95平方公裡(含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1.4平方公裡),蕪湖片區35平方公裡(含蕪湖綜合保稅區2.17平方公裡),蚌埠片區19.91平方公裡。
  • 「共舞長三角 魅力新蜀山」 長三角主流媒體採訪團走進安徽合肥
    12月3日,來自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四地的20多家中央及省市主流媒體的30多名記者,深入合肥市蜀山區以「新視角」聚焦全域亮點,唱響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蜀山旋律」。「要讓更多具有安徽特色、合肥特色以及蜀山特色的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向世界。」多年來,蜀山區以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為重點,著力探索促進文化出口蜀山模式,強化基地保障體系、搭建基地服務平臺、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基地企業「走出去」,讓更多具有當地特色的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向世界。
  • 安徽十強醫院,省會合肥佔7家,剩餘在蚌埠、蕪湖、安慶
    安徽近年來的經濟飛速發展。高鐵網絡總裡程躍居全國第一。省會合肥經濟發展更是衝破萬億指日可待,安徽大部分地區劃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未來的經濟發展將會更加輝煌。經濟發展的高速發展讓人眼前一亮,但是相比較長三角的其他省市地區,安徽的醫療水平卻顯得有點落寞。明顯的醫療水平不匹配經濟實力。今天我們來看看安徽的前十強醫院。
  • 長三角省會都市圈競爭力,南京、杭州跨省圈地,合肥只能被動防守
    正因為如此,所以一些經濟強市非常熱衷於都市圈的建設,而且為了擴張自己的都市圈,將規劃範圍越擴越大。目前,在我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城市群,正在上演著一場都市圈大戰,有些都市圈甚至已經將手伸進鄰省;而一些區位優越的城市還會被多個都市圈爭搶,競爭激烈!
  • 有朋自遠方來|「共舞長三角 魅力新蜀山」長三角主流媒體走進合肥...
    駐臨「高鐵新城」項目現場,採訪團一行感受到如火如荼的建設熱情,蜀山區將對標上海虹橋站、杭州東站等片區建設,利用新合肥西站建設,規劃「高鐵新城」,打造合肥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對外交往的重要門戶,建成長三角交通門戶樞紐的新典範和片區城市開發的新樣板。
  • ...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固鎮石油分公司固鎮左新加油站...
    安徽蚌埠固鎮石油分公司固鎮左新加油站改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固鎮石油分公司 如果向環境排放,須達到《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
  • 告別「出行難」走向「致富路」 安徽交通助力全面小康
    打通交通硬梗阻,接通農村出行最後「一公裡」,是安徽「十三五」期間重點解決的民生問題。11月20日,安徽省政府召開「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章義、副廳長徐敬啟參加發布會。人民網安徽頻道了解到,經過五年努力,安徽農村已告別了出行難,走向了致富路,交通的大發展為奪取全面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 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安徽銀保監局引領銀行機構強化金融支持
    據了解,今年以來,安徽銀保監局積極引領轄內股份制銀行機構,從設立區域中心擴大金融輻射能力、支持科技創新高地建設、踐行生態優先綠色金融等六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安徽將新建兩座機場,不是安慶也不是滁州,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長三角經濟區一體化的加快,安徽城市迅速發展,目前安徽省會合肥不僅迅速發展成為二線城市,而且建設國際機場,開通三條地鐵線路,正是現代化城市的面貌, 為了更好地理解未來安徽城市的發展,編輯特意去理解安徽的「十三五」計劃。
  • 長三角下的江浙滬,為何在去年帶上安徽,中西部地區發展如何
    先看長三角為什麼帶上安徽 江浙滬作為曾經的長三角靈魂區域,一直以來經濟發展獨領群雄,2省1市經濟總體量高達20萬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