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宋莉萍圖/醫院提供
老伯腹部有個14斤的小孩?是一種較少見的惡性腫瘤!
專家提醒,當發現身體有異常腫塊、隆起時,不能輕視,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排查,消除隱患。
腹部隆起,竟是巨大惡性腫瘤
近日,廣東省中醫院結直腸外科刁德昌主任團隊成功為一位77歲老伯切除重達14斤的巨大腹膜後復發性脂肪肉瘤,腫瘤大小達到40×25釐米。
令人驚訝的是,這個窮兇極惡的惡性腫瘤切出來後,外觀竟像極了一個可愛的小孩子。
楊叔(化名)是一個來自湛江農村的患者,4年前曾因腹部脹痛於當地醫院就診,經完善相關檢查後,被診斷為腹膜後脂肪肉瘤,並接受了手術治療。
手術後,楊叔恢復很順利,一直無異常感覺。直到1個月前,楊叔自己覺得腹部突然出現了隆起,內心浮起了一種預感,「難道是腫瘤出現了復發?」便決定到醫院檢查。
據介紹,楊叔入院時腹部隆起十分明顯,巨大的腫瘤佔據了大部分的腹腔空間,嚴重的腹腔壓力影響了他的呼吸和進食。
醫務人員閱讀他的CT三維成像發現,腹內的腫瘤像極了一隻「孩子」,但這個「孩子」卻並不友善,頭部深入到盆腔並侵犯了膀胱,身子在左側腹部,完全吃掉了左半結腸及其繫膜及後方的腰大肌,雙腳分別伸到了胰腺和脾臟前後方,並侵犯了膈肌,甚至還有一個「尾巴」深入到左腎後方,將左側腎臟和左側輸尿管完全「攬在一起」,基本完全佔據了左側腹部空間。
腫瘤累及臟器多,手術難度極大,風險極高。
6小時「拆彈手術」,切除14斤腫瘤
廣東省中醫院結直腸外科組織了泌尿外科、介入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心臟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科室,進行多學科會診,制訂了周密的治療方案。5月23日,結直腸外科刁德昌副教授團隊進行「拆彈手術」。
手術採取「T字形」切口,一打開腹腔,腫瘤的本來面目就逐漸暴露了出現,跟術前評估基本一致,腫瘤佔據了腹盆腔的大部分空間,多個臟器和血管病腫瘤侵犯,其餘腹腔臟器均被推擠到右側腹部。
刁德昌按照一貫的「包圍」戰術,從四周開始逐步剷除腫瘤,切除被腫瘤侵犯的左半結腸及其繫膜、部分膀胱組織、左腎及左側輸尿管。
游離上腹部時,經過仔細分離,成功的保留了脾臟及胰腺組織。最後切除了部分腰大肌,最終將腫瘤與受累腹部臟器聯合完整切除。切除的腫瘤長達40釐米、重達14斤。
這場難度和危險度極高的「包圍戰」,持續了近6個小時。
稀奇的是,切出來的腫瘤標本,和影像學照片一樣,像極了一個「孩子」。目前,該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身體異常腫塊隆起,不可輕視
刁德昌介紹,腹膜後脂肪肉瘤是一種相對比較少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無典型症狀,患者通常以腹部包塊為主要表現。
因腹膜後位置隱蔽,潛在腔隙較大,故早期診斷困難,大多數腫瘤患者就診時腫瘤已相當巨大,手術難度大。
因此,刁德昌提醒,當發現身體有異常腫塊、隆起時,不能輕視,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排查,消除隱患。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崔文燦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黎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