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7 09:15 |秀洲國家高新區
「從智慧養老到智慧公交,從智慧水務到智慧環保,36所的民品產業其實已經悄然走進嘉興百姓的生活。」日前,36所所長馮榮泉接受專訪時介紹說,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骨幹成員單位,36所不僅是軍工電子領域的主力軍,也是網際網路經濟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探索者和踐行者,「我們正全力擁抱社會,擁抱市場,擁抱網際網路新時代!」
一看智慧養老:
院士領銜,為銀髮族打造「智能小管家」
11月20日下午4點,家住南湖區柵堰新村的退休老人王世如感到稍有不適,立馬在自己佩戴的智能手錶上選擇了「醫護」。一眨眼功夫,老人便接到了嘉科智慧養老呼叫中心打來的電話,於是告知客服人員自己需要一次上門測血壓。掛了電話,客服人員通過「浙江嘉科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隨即為老人完成了網上「下單」。而作為入駐該平臺「醫護」模塊的服務機構,「嘉科養老醫護」根據系統提醒很快「接單」,並快速派出工作人員前往柵堰新村提供服務。自己的日常需求得到及時滿足,讓老人連連感慨「科技改變生活」。
「我們希望為銀髮族打造專業、貼心的『智能小管家』,來解決目前我國傳統養老方式存在的多重痛點。」嘉科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陸耀明介紹說,隨著我國銀髮浪潮的來臨,養老需求呈現快速、多元擴張態勢,這與「4:2:1」家庭結構導致子女贍養老人不夠周全、政府無法有效監管轄區養老機構和社區照料服務中心、機構和社區缺少信息系統協助日常管理等之間,形成了日益嚴峻的「供需矛盾」。
2015年,在36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楊小牛帶領團隊,開始了「網際網路+居家養老」的產業研究。第二年,嘉科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遍應運而生,並向社會推出了智慧養老解決方案,實現了技術「高大上」與應用「接地氣」的結合。公司在嘉興經開區嘉北街道天河社區承擔的醫養結合綜合服務站,是「居家養老醫養結合標準化」國家級試點項目,一個可複製、可推廣的智慧養老嘉興模式已現雛形。
二看智慧公交:
智慧公交站,「內涵與美貌並存」
中國電科36所
在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校門口,有個「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公交站。每當太陽升起,公交站的光伏頂棚便開始「做深呼吸」,將取之不竭的太陽能轉化為綠色能源。「站」在一旁的,是集免費WIFI、視頻監控、天氣信息、路線信息、到站提醒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電子站牌,時刻散發著智慧氣息。每當夜幕降臨,這個公交站又換了一種「打開方式」。LED燈光照明、SOS一鍵呼救、USB充電接口等,讓夜晚乘車的、獨自出行的、手機沒電的人們,充分感受新型智慧城市給予的便利和安心。
新型智慧城市如何讓廣大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未來遍布城鄉的智慧公交站或許就是很好的連接點。「36所研發的智慧公交站,具備智能、安全、節能、便捷等優勢,其中公交電子站牌已經獲得國家專利。」嘉科民品總體研究院副院長張亮介紹說,在36所研發的智慧公交解決方案中,智慧公交站只是其中一個環節,「我們的智慧公交系統雲平臺,包括了公交調度管理系統、公交運行監測系統、公共信息服務發布系統等,採集的數據則來自公交基礎設施、智慧公交站臺、智慧公交車輛等,形成了一個智慧、高效、綠色的生態圈。」
三看智慧園區:
「智慧產業航母」加速崛起
走進位於秀洲國家高新區的中電科(嘉興)智慧產業園,科技感十足的地標式建築「光伏長廊」令人眼前一亮。該產業園總經理談治梁介紹說,這是一條利用園區各棟建築之間的空間、由鋼結構和光伏板組成的「會發電」的長廊。
漫步這個以智慧命名的產業園,只見或大或小的智慧元素,在整個園區裡還有不少。讓談治梁更為自豪的是,園區如今集多重「身份」於一體——既是省級特色小鎮秀洲光伏小鎮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省級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基地秀洲國家高新區的主要依託園區,同時還是嘉興市機器人智能製造產業園的主要啟動板塊。
作為中國電科與浙江省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的重點項目,中電科(嘉興)智慧產業園由36所建設和管理。園區規劃佔地面積506畝,規劃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建設中,三期已於日前籤約。
就在11月中旬,馮榮泉所長應邀前往西班牙巴塞隆納,參加第七屆全球智慧城市大會。在這個全球頂尖的智慧城市建設交流中心,他不僅將36所的智慧公交、智慧水務、智慧養老等帶去參展,還在這個國際舞臺上展現了新型智慧城市的中國解決方案,贏得與會嘉賓一致稱讚。立足嘉興,深耕嘉興;面向全國,走向世界,這是36所民品產業的光榮與夢想。
(原標題《【聚焦】中國電科36所在夢裡水鄉向世人展現風採》。編輯宋彬彬)
151260933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