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5月6日上午發生的事,煙臺市的聶女士心裡五味雜陳,自責、難過、心 疼、感激、慶幸……各種情感交織在一起,她說她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與民警近距離接觸,「當民警抱著自己的孩子飛奔醫院的那一刻,我真的淚目了。」
5月6日上午,聶女士兩歲多的兒子手指不慎被電動自行車車鏈卡住,路人和民警紛紛施救,看著孩子「皮包骨頭」的手指,民警抱起孩子一路警笛送醫,臨近醫院突遇堵車,便抱著孩子飛奔400米直到醫院,由於送醫及時,孩子手指目前並無大礙。
一不留神,車鏈「咬」住孩子手指
聶女士是煙臺市芝罘區鳳凰臺街道居民,5月6日上午9點鐘左右,她帶著兩歲七個月的兒子出去辦事,在走到天虹技校公交站點附近,意外發生了。「當時,孩子在前面跑,我在後面追,看到孩子跑到一輛共享電動自行車旁玩腳蹬,我就趕緊追上去。」聶女士說,就一秒鐘的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孩子左手無名指被死死的卡在了車鏈裡,動彈不了。
看著被卡住的手指,哭的撕心裂肺的孩子,聶女士慌得不知所措。「當時感覺特別無助和著急,就想著撥打110。」聶女士說,大約三四分鐘,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分局鳳凰臺派出所周洪雷等四位民警趕到現場。
聶女士說,面對當時的情形,她完全亂了分寸,不知如何是好,自責自己沒看好孩子,心疼孩子的小手,孩子哭她也跟著哭。「幸虧民警及時趕到,還有眾多路人紛紛伸出援手。」聶女士說,看到孩子手指被卡,很多路人幫著想辦法, 有人拿來了螺絲刀,有人拿來了扳手,有人拿來了液壓鉗子……
在民警和好心路人的多番努力下,大約七八分鐘,共享電動自行車車鏈被剪斷,孩子的手指終於被拿了出來,然而當時的狀況卻並不理想,被卡的手指就像 「皮包骨頭」一樣。
「儘管沒有流血,但手指被擠壓部分只有一層皮貼到骨頭上,肉全部擠到了其他部位,從擠壓部位到指尖的皮膚特別蒼白。」聶女士說,當時看著兒子的手指,她直接哭著癱在了地上。
一路警笛送醫,民警抱孩子飛奔與時間賽跑
回憶當天的情形,民警周洪雷仍心有餘悸。周洪雷曾做過法醫,精通醫學知識,看到孩子當時的手指,他也倒吸了一口冷氣,「就怕孩子手指長時間供血不足,出現壞死,保不住。」
為保住孩子手指,就得趕緊送醫,與時間賽跑!周洪雷二話沒說,抱起孩子便上了警車,在向指揮中心進行報備後,一路開啟警笛,將孩子緊急送醫,並就孩子的傷勢,在路上提前與醫院進行了溝通對接。
聶女士說,在她的印象中,公安民警是一個非常嚴肅而威嚴的職業,以前總 覺得自己與民警距離很遠,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認識,當民警從警車下來的那一 瞬間,自己感覺吃了定心丸,「在警車上,一路都是周警官抱著孩子,說也奇怪 ,孩子跟著他竟然一點都不哭了,很乖!」
聽到警笛聲,過往車輛都紛紛讓路,一路上挺順暢。但在距離毓璜頂醫院大 約400米的時候,卻出現大堵車,看著一動不動的車子,周洪雷當即決定抱著孩子下車奔跑去醫院。
醫院周邊,車流人流都多,路況非常複雜!為了能快速飛奔到醫院,周洪雷和另一位民警分工合作,一人抱著孩子狂跑,一人協調過往行人和車輛,開闢通道。
大約2分鐘時間,周洪雷抱著孩子來到了毓璜頂醫院急診科室,聶女士沒帶錢,周洪雷幫著掛號付費,在將孩子送到醫生手裡後,他才長舒了一口氣, 這時才發現自己的後背已被汗水浸溼。
當時蒙了沒說謝謝,媽媽連夜手寫表揚信致謝意
「拍了片子,幸虧孩子手指沒有骨折,骨頭沒有問題。」聶女士說,經醫生 會診,說需要看這兩天孩子手指恢復情況,如果擠壓部位變黑或者一直沒有血色 ,可能就會出現壞死,如果手指慢慢恢復原色,就沒有什麼大問題。
聶女士介紹,從第二天的恢復情況來看,孩子手指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了, 算是保住了,後期就是慢慢養著,注意保暖,增加血液循環,恢復組織活力。「 幸虧送醫及時。」
從民警火速到達現場剪斷鏈條,到一路馳騁趕往醫院,再到狂奔急診墊錢掛 號等等一系列操作,都讓聶女士感動不已,然而她說,經歷了這麼大事,當時, 她卻沒有對民警,對現場的好心人說一句謝謝。
「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民警抱著孩子風一般的奔跑,就像抱著自己的孩子一樣 。」聶女士說,當天晚上,看著病情好轉的孩子,聶女士才得空回想白天發生的 一幕,久久難以平靜,她覺得無論如何得感謝下臨危助困的民警和好心人們,於是她連夜手寫了一封《表揚信》,7日早晨7時許,聶女士早早來到到派出所,將這封信親手交給民警。
信中,聶女士這樣寫道:孩子撕心裂肺地哭,我無助著急心疼哭嚎著卻什麼也幫不了孩子。火速到達的民警耐心小心地想方設法幫助我孩脫困,天氣不是很熱,警官頭上急出滿頭汗……怕保不住指頭,民警風一樣帶我們去了醫院,從報警到醫生眼前只用了20分鐘,尤其是周警官,看孩子疼的哭喊,緊緊地抱住他, 當自己小孩一樣。
聶女士說,此次事件全過程,讓她真正地感受到了民警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特別感謝他。對此,周警官卻輕描淡寫地表示,這本身就是他職責所在 ,應該做的事。他倒是希望通過媒體再次呼籲家長朋友們,一定看好自己的孩子 ,千萬不能離開視線範圍,提高安全意識,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發生。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秦雪麗 閆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