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乘風破浪的夏天。
歷經123天,那個被稱為「熱搜製造機」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4日晚迎來成團夜。七人出道,分別是:寧靜,萬茜,孟佳,李斯丹妮,張雨綺,鬱可唯,黃齡。
作為這個夏天橫空出世的黑馬,「浪姐」收官夜的表現保持了一貫的水準,熱搜霸榜,討論度爆表。
有人驚喜,有人吐槽,有人意難平。議論很多,爭議也有,眾聲喧譁裡,長安君有三個字想說——
第一個字,敢
不將就,敢折騰,是生命的本色。
「浪姐」的選手們,個個愛折騰。
不信?你瞧瞧——寧靜、張雨綺、伊能靜、黃聖依……哪個不是江湖上有名有姓的「前輩」,哪個沒點拿得出手的作品「傍身」。但偏偏是這群人,登上「女團選秀」的舞臺,從零開始,爭取一個出道的機會。
有種矛盾的違和感。但正因為違和,才碰撞出別樣的魅力。
她們敢於暴露短板、走出舒適區。看,「霸氣御姐」張雨綺的舞臺首秀居然順拐,52歲的「老牌才女」伊能靜坦言自己跳舞「吃力」。作為光鮮亮麗的女明星,她們沒沉溺於打造「完美」人設,沒躲在熟悉的一畝三分地裡「養老」,反而拋下已有的名氣和「江湖地位」,不懼年齡、不懼非議,勇於批判、敢於正視,擅長演戲的扯開了嗓子唱,從沒跳過的放下身段舞,故而越挫越勇、愈戰愈強,張雨綺的solo直拍燃炸全場,伊能靜的舞蹈秀讓評委直呼「驚豔」。
她們敢想敢幹敢折騰!這個「敢」,彌足珍貴!
第二個字,颯
美是野生的,自由的,沒有公式,沒有標準。
在程式化女團大行其道的當下,「浪姐」們是這個夏天的一股清流。
她們不拿「少女感」說事,也不貼「白秀幼」的標籤;她們不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愛豆,也並非帶著同樣弧度的笑容。相反,她們張揚個性,快言快語,不屑於迎合,不願意屈從,不安於定位,她們的美是颯的、獨特的、張揚的、生動的、多層次的。
「不care評論」的自信美——
節目組:「很多人說你歌紅人不紅,會不會刺激到你?」
黃齡:「有什麼會刺激到我?我光靠作品就可以說話,總比人紅歌不紅強吧!」
不服輸的狼性美——
藍盈瑩:「我特別喜歡別人跟我說你不行,他只要說我不行,我就會燃起熊熊鬥志,我一定要行給你看!」
大大方方的耿直美——
節目組:「喜歡你的人很多,就喜歡你性格真實啊。」
張雨綺:「不喜歡我的人也很多,你怎麼不看評論呢?」
她們有的虎,有的溫柔;有的低調,有的用力很猛;有的傻大姐,有的古靈精怪。她們坦坦蕩蕩、又美又颯地告訴我們,女團並非千篇一律,也可以千人千面;她們情願「興風作浪」,也不願隨波逐流。
第三個字,夢
「奔跑是追夢人的氣質。」
「浪姐」是一檔關於夢想的綜藝。三十位姐姐破齡聚首,追的就是關於唱跳、關於舞臺、關於聚光燈的夢。
成團夜,姐姐們背對背,站成一圈。有的淚眼朦朧,有的笑意盈盈,有的坦然大氣,有的眉目間全寫著「拼拼拼」!
阿朵:「勇敢去夢,永恆去愛,是一生最美的功課。」
藍盈瑩:「沒有天賦,不是學霸,但是我只相信,有了夢想不要害怕,去做就對了。」
伊能靜:「這不是結束,我的追夢青春期才剛剛開始。」
為了夢想,她們壓力爆表、求新求變,她們在練習室裡睡覺、綁上沙袋練習。
吃了很多苦嗎?當然!
流了很多汗嗎?必須的!
會感到後悔嗎?不存在的!
披上「戰袍」,邁上舞臺,燈光一打,混響一開,姐姐們夢想的唱跳舞臺大幕拉開,觀眾的歡呼漸次襲來。為了夢想,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有網友感慨,乘風破浪的夏天結束了,但是在長安君看來,乘風破浪才剛剛開始。
雖然「浪姐」的帷幕落下,但她們身上無所畏懼的「敢」、堅持做自己的「颯」、超燃超勵志的「夢」,卻與潛藏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氣質不謀而合。
敢於暴露短板,跟自己較勁玩命兒,是因為我們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敢堅持做自己,不受世人幹擾,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選擇堅定不移;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求新求變,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可以圓夢的舞臺。
80年代,我們堅定不移的改革開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施壓下,堅定不移地走出屬於自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今,「神舟」飛天,「北鬥」組網,從風中取電,在雲端架橋,我們克服萬難脫貧攻堅,緊緊抓住網際網路的快車道,讓每個中國人都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這一切的一切,都因為,我們生長在中國。
有夢的中國不懼風浪。尤其是當下,國內疫情基本穩定,但百年一遇的新冠危機仍虎視眈眈、不可大意;國民經濟逐步恢復,但全球經濟形勢還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壓力空前,挑戰巨大,正是需要我們逐夢前行、乘風破浪的時候。
畢竟,有夢想,誰都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