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過】一位音樂偉人的離世:澳洲國寶級搖滾吉他手永遠離我們而去

2021-01-15 閒話澳洲


就在不久前


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澳大利亞的傳奇樂團,AD/DC的吉他手,Malcolm Young


去世了,享年64歲


2017年11月18日


AD/DC的官推正式發出通告


澳大利亞國寶級搖滾吉他手


AC/DC的創始人之一


Malcolm Young因病離世



「今天AC/DC不得不宣布馬爾科姆·揚去世的消息,我們對此深感悲痛。」

 

「馬爾科姆與安格斯是AC/DC的創始人和創造者,他以極大的奉獻精神和承諾,成為了樂隊背後的推動力量。


作為一個吉他手、詞曲作者和有遠見者,他一直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和獨特的人


他有自己堅持己見的一面,對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始終如一,同時他也對自己的所做所謂非常自豪。


他對樂迷的忠誠是無與倫比的。」

 

安格斯·揚補充說:


「作為他的哥哥,我很難用言語來表達他對我整個一生的意義,我們之間的聯繫是獨一無二的,無比特殊的。


他為這個世界留下了永存的巨大遺產,幹得好!」


可能對於大部分澳大利亞人,


還有喜歡搖滾的朋友來說,


很難有人沒有聽過這首」Highway to Hell「。


或者說,在布裡斯班開著敞篷的復古 Voodoo 車,帶上衝浪板去尋找一片黃金海岸時,


這一路上如果 「Highway to Hell」 缺席,


那將會是一場災難。


1973年,Malcolm Young與弟弟Angus Young共同創立AC/DC樂團,


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倆在姐姐的縫紉機背面發現了通電標識 AC/DC (交流/直流),


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覺得這名字簡直太酷炫了!


還有什麼比它更適合命名一支搖滾樂團呢?


於是,這個星球上最具能量的硬搖滾樂團從此接上了電源。


然而從樂隊創立到之後的6年中,AC/DC在澳大利亞的成績一直不盡人意,很少受到關注。


但是直到1979年,他們發行了專輯《Highway to hell》


瞬間衝到了澳大利亞、英國還有美國的音樂排行榜冠軍,


從此以後這個樂團正式起飛,


在世界上開啟了屬於 AC/DC 的硬搖滾時代。


這張專輯是AD/DC樂團發行過的所有專輯中最著名的一張,


他的同名主打歌Highway to hell」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影場景中,


比如說 《鋼鐵俠1》 美國軍車裡播放的音樂,還有 《死神來了2》 汽車廣播裡播放的音樂。


然而命運就是這樣,在專輯發表一年後,


當時的樂隊主唱Bon Scott 因為酗酒過量,


在倫敦的車輛裡被嘔吐物窒息而身亡。

截至到上世紀90年代末,AC/DC的所有專輯在全球已售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的數字——8千萬張。


而到現在,AD/DC樂隊全球唱片銷售量已經超過2億張,


是美國史上銷售量最高的歌手第10名


也是全球音樂史上最暢銷的歌手第11名


第7張專輯《回歸黑暗》(Back in Black)更是賣出5000萬張,


成為全球最暢銷專輯,僅次於麥可傑克森的《顫慄》,


也是全球史上銷量最高的樂團作品。


截至2016年,樂團已發行16張錄音室專輯、4張現場專輯、1張迷你專輯、2張原聲帶、10張影像作品、3套典藏盒組,47張單曲和58支音樂錄影帶。


AC/DC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二大商業成功的重金屬樂團(僅次於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


不過經歷過不少風波,


鼓手Phil Rudd因為恐嚇殺人及藏匿毒品被法院判刑,


主唱Brian Johnson也因聽覺受損嚴重離開樂團。


2010 年樂團的「黑冰」世界巡演之後,


吉他手Malcolm Young曾被確診早期肺癌,當時手術很成功。


後來他又被查出心臟病,上了心臟起搏器



除了 1988 年的短期缺席,Malcolm 從 1973 年 11 月起就一直在 AC/DC 裡,


直到 2014 年離隊退休。


2003 年,他和樂團其他成員一起進了搖滾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儘管 Malcolm 的弟弟 Angus 更引人注目,


但是 Malcolm 被很多人視作樂團的主創和隊長——直到2014 年 4 月, 


Malcolm 宣布因痴呆症喪失短期記憶而從 AC/DC 離隊,


同年 9 月宣布永久退休。


MEGADETH 核心 Dave Mustaine 曾說


他是節奏吉他手「神奇四俠」之一……(其餘三人是 James Hetfield(METALLICA)、Rudolf Schenker(SCORPIONS)和 Mustaine 自己,


「其他人都難望我們項背」。

10 月 23 日,Malcolm 和 Angus Young 的哥哥、AC/DC 前五張專輯的製作人 George Young 剛剛去世,


享年 70 歲,死因並未公布。


George 是樂團導師,也曾是 THE EASYBEATS 一員,合作創作了「Friday on My Mind」和「Love Is in the Air」。


Malcolm去世後,很多音樂人都表示非常非常難過。


埃迪·范·海倫(Edward Lodewijkz "Eddie" Van Halen)得知Malcolm的死訊之後寫道:


「這是搖滾樂歷史上一個悲傷的日子。馬爾科姆·揚是我的朋友,也是AC/DC的靈魂和心臟。


1984年與他一起進行歐洲巡演的那段經歷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


他將會被人們緬懷,我也向他的家人、樂隊夥伴及朋友表示最深刻的哀悼。」


Megadeth樂隊的Dave Mustaine認為馬爾科姆是搖滾樂史上最偉大的節奏吉他手之一


周六他在推特中說:


「我得走了…Malcolm走了而我無能為力,我討厭這種感覺…」


Kiss樂隊的Paul Stanley補充說:


「AC/DC的驅動引擎死了,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的標誌人物戲劇性的離開。


他是真正最偉大的之一,RIP。」 


Tom Morello則把Malcolm稱為「整個搖滾史上排名第一的節奏吉他手。」


無論多麼不情願,傳奇漸漸離我們遠去!


隨著Malcom Young的離去,


AC/DC主唱之前已經「退了」,


槍花的ROSE友情助陣,貝斯也退出了。


AD/DC已經支離破碎。


讓我們記住Malcolm Young還有他的樂隊AD/DC!



資訊圖片來源於網絡,由閒話澳洲編輯整理。


小夥伴們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例如租房、接送機等相關的生活資訊,都可以進入我們的互助群尋求幫助。新聞投稿、吐槽閒聊也歡迎入群。


因群組人數已超過100人只可透過邀請入群,請加客服手動入群,客服ID: ausquin



相關焦點

  • 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主唱,黃家駒離世前還發生了這些事?
    眾所周知beyond樂隊是中國搖滾史上的一座裡程碑,是中國殿堂級別的搖滾樂隊,主唱黃家駒更是樂隊的靈魂,但是就在beyond樂隊最輝煌的時刻,最鼎盛的時期,主唱家駒的意外離世,直接導致這樣一個殿堂級搖滾樂隊的隕落,但是在家駒離世前居然有先兆?
  • 廣播:偉大的搖滾樂團AC/DC吉他手馬爾科姆去世,回顧經典曲目.
    一位發言人證實了楊的死訊,但AC/DC樂隊官方公布的消息並未說明馬爾科姆-楊的具體死亡時間和原因。2014年,馬爾科姆-楊曾被查出老年痴呆症。在馬爾科姆去世的消息被媒體報導之後,多位搖滾音樂界的重要人物都公開發言,表達了對馬爾科姆-楊去世的難過。
  • 56歲搖滾老男孩在快手重拾吉他夢:音樂讓我永遠長不大
    「我們的確歲數也不小了,但依然擁有讓自己驕傲的勇氣和熱血。」繆傑的回應引發了網友關於年齡與熱愛的討論。  「音樂難道是按照年齡劃分的?」「我年輕過,你老過嗎?」「有過經歷的人去回憶青春,比所謂的躁動更飽滿更有故事感」「允許年輕人唱青春,不許中年人憶青春嗎?」
  • 美國傳奇搖滾吉他手艾迪範海倫享年65歲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2020年再添一位名人病逝的消息,美國傳奇搖滾吉他手艾迪 · 範海倫(Eddie Van Halen)不敵喉癌逝世,享年65歲。艾迪 · 範海倫是範海倫搖滾樂團創始人,曾與流行音樂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合作知名歌曲Beat It(避開),他為這首歌伴奏,麥可傑可森還曾盛讚他的音樂。
  • 這個男人走了|吉他演奏家、革新者Eddie Van Halen離世
    訃告:偉大的吉他演奏家、吉他演奏技術革新者、著名搖滾明星Eddie Van Halen,因癌症醫治無效,於當地時間2020年10月6日早晨離世,享年65歲。我的心碎了,我想我永遠都無法從這種損失中恢復過來。」如果不是因為他巨大的影響力,1970年代後期的硬搖滾將以難以想像的不同方式演變。他可能沒有發明雙手點弦演奏,但他完善了這種演奏技巧並將其展示給了廣大聽眾。他在1980年接受採訪時說:「我對音階或音樂理論並不了解。我不想被視為鎮上最快的吉他,願意並願意打敗競爭對手。
  • 美國傳搖滾吉他手艾迪·范海倫因喉癌不治身亡 享年65歲
    美國傳搖滾吉他手艾迪·范海倫因喉癌不美國時間10月6日,美國傳奇搖滾吉他手艾迪.範海倫(Eddie Van Halen,1955年1月26日出生-2020年10月6日)今天傳出喉癌病逝消息美國傳搖滾吉他手艾迪·范海倫傳奇的一生
  • 捧紅張國榮、挖掘梅豔芳的音樂教父逝世,香港樂壇離我們越來越遠
    12月1日,著名音樂家黎小田的秘書在社交網站上公布聲明,證實黎小田離世的消息,享年73歲。生離死別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次這樣那樣的離別,很多時候往往將人傷得得措手不及。對於黎小田的離世,我們更多的是遺憾和惋惜,遺憾的是,發達的科技無法挽救一名病重的病人,惋惜的是,73歲對於人們來說也是一個不該離開的年紀。
  • 艾迪·范·海倫——吉他英雄已逝,音樂永存
    2012年,在《Guitar World》評選的百大吉他演奏家中,艾迪·范·海倫成功擊敗皇后樂隊的吉他手Brian May、Rush樂隊的Alex Lifeon 和「吉他之神」吉米·亨德裡克斯等眾多吉他手,名列首位。搖滾大師已然逝去,但他的音樂以及他對於搖滾音樂的貢獻,依舊會在許多時刻帶給我們能量與希望。
  • 英國老牌樂隊吉他手去世,死因神秘,很多歐美大明星都是他粉絲
    引子 新金牌娛樂觀察家知道,這段時間很多人離開了我們。最近英國老牌樂隊Gang of Four的吉他手安迪也離世了,不過他去世的原因很神秘,令人浮想聯翩。
  • 徐振藩著搖滾吉他與軟體音樂伴奏製作流程BLAZEFOREVER
    《吉他與音樂伴奏軟體製作流程》一,《酷特midi簡譜作曲軟體打譜》!還可以簡譜轉通用五線譜轉吉他專用六線譜都可以隨意轉換!轉換lrc格式歌詞同步!二,《ctrl加shift同時按切換電腦鍵盤為midi鍵盤輸入》!與滑鼠時值配合輸入!或者直接鍵盤錄製輸入!
  • 搖滾 中國搖滾復甦:巔峰永遠在未來
    「以前身邊根本沒多少人聽搖滾,現在一提痛仰樂隊、逃跑計劃樂隊,幾乎人盡皆知了。」地下吉他手王磊見證了搖滾樂迷的增長。「沒有搖滾,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資深樂迷張晨說。、80年代重金屬風、90年代電音等,而搖滾在中國稱得上是多風格並存。「早期我們聽崔健、竇唯、黑豹樂隊、唐朝樂隊,現在我們喜歡看新生樂隊的表演,他們的表現形式更大膽,演唱不拘一格。」70後搖滾迷李博告訴記者,前輩們的功績不容磨滅,後生們的努力更應支持。「我喜歡前衛搖滾,很感性。要說國內,我只喜歡扭曲的機器樂隊,偏硬核的風格。」楊扶搖告訴記者,他眼裡的搖滾就是「道哥這樣的」。
  • 搖滾吉他大師Jimmy Page的民族音樂情結
    在搖滾歷史上,Jimmy Page 可以說是今日諸多吉他英雄中的神級偶像。無論是吉他技巧、舞臺效果,乃至於搖滾樂本身的發展,皆有其突破與創新的能力,也是近代搖滾史上的指標性人物。將民族音樂編入搖滾樂譜裡,便是他的特色之一。大家都知道,上個世紀的六、七零年代的搖滾樂編曲,大抵上有一個框架,即以節奏藍調為基底,進行旋律上的編排。當時幾乎所有的搖滾樂團,在樂曲的表演上相似度也非常類似。但是 Jimmy Page 的 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船),除了維持一貫的藍調曲風外,也陸續在各張專輯中,導入多樣化的旋律形式。
  • 「友琴 有情」搖滾指彈吉他手神奇的傑克Jacques Stotzem
    「 友琴 有情 」  搖滾指彈吉他手  神奇的傑克  Jacques Stotzem
  • R.I.P.永遠的布魯斯之王B.B.King離世,傳奇終成傳奇
    據媒體報導,布魯斯之王B.B King周四晚在睡夢中安詳離世,傳奇終成傳奇。
  • 吉他史上最強勵志人物—搖滾吉他傳奇-JASON BECKER
    有利必有弊,我們因此也就在創作上分道揚鑣,開始了各自的音樂事業。Marty Friedman去了Megadeth,Jason Becker則得到在David Lee Roth樂隊接替Steve Vai的機會。
  • 【墨爾本華語音樂節】Nobody's Home 熱血搖滾 瘋狂來襲
    Nobody's Home來自澳大利亞,成立於2016年8月,本應是一支年少輕狂的樂隊,但由於澳洲吉他第一人Terrence.H的加入,讓Nobody's Home樂隊在狂躁中多了一份沉澱。主唱 - 王晨吉他 - Terrence.H吉他 - Seven低音吉他 - Ricky鼓手 – AJ
  • 愛搖滾愛吉他的你,一定要看吉他大師天團Pro Max!
    它就是吉他領域的勞斯萊斯和賓利,是很多吉他大師的御用吉他品牌,更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吉他品牌。 Gibson的沒落,或許有商業經營的問題,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隨著音樂的數位化,尤其是電子音樂的逐漸普及,讓很多音樂製作,越來越依靠數字硬體和軟體來完成,也讓吉他這件現代音樂中堪為支點的核心樂器,不再像以往那樣,對於音樂具有主導的地位。
  • 音樂人物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搖滾吉他手 - 艾迪.範.海倫
    【《100佳搖滾吉他SOLOS》100 greatest rock guitar solos】,今天首先給大家推薦在該榜單中名列第二位的《Eruption》,這首曲子的社會傳播度甚至超過排名第一的《Staiway To Heaven》,你可能聽過卻不知道名字,小編把它貼在下面,試聽前請適當降低你的設備音量
  • 臺灣搖滾樂團赤世代杭州開唱,吉他手陳德修現場落淚
    7月15日,臺灣搖滾樂團『赤世代』在杭州開唱。來自上海、長沙、寧波等多地的粉絲齊聚杭州,製作各種應援物為偶像瘋狂打call。赤世代於2014年成軍,以「無畏-前進-改變-衝擊,燃燒我們的世代」為樂團精神,在音樂上堅持自主創作,每首單曲都具有他們自己的風格。 樂團吉他手陳德修曾出演過多部偶像劇,因飾演《終極一班》的呼延覺羅修、《終極三國》的劉備、《三生三世桃花緣》的月老,以及近期熱播的《萌妃駕到》中人帥嘴賤的大將軍「步約」等角色而備受關注。
  • 搖滾專題 | 搖滾樂、搖滾樂手與搖滾精神
    前文已經提到,「搖滾」由於其產生歷史的特殊性,註定不能與精神分割,因此,「搖滾精神」的範疇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不會說「古典精神」,也不會說「民樂精神」,因為他們的音樂性規範而純粹。而搖滾重要的標誌之一就是反叛,這種反叛中也包括了生於斯長於斯的音樂性。這是搖滾精神的所在,也是其生命力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