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上夜班的人都是用生命在工作。世界衛生組織(WHO)把熬夜定義為2A類致癌因素,長期熬夜還會導致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當大部分人在半夜進入睡眠休息時,夜班媒體人正處於高強度的工作中。數據顯示,晚上8點至凌晨4點是夜班媒體人工作的尖峰時段,由於長期從事夜班工作,年輕媒體人熬夜猝死的情況也不少見。
關注媒體人「夜的黑」
12月26日上午,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傳媒茶話會》和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聯合愛心機構關注媒體人「夜的黑」,共同發起了「夜班媒體人援助項目」,多維度的為夜班媒體人提供援助支持。
據了解,「夜班媒體人援助項目」以全國範圍內夜班新聞工作者為援助對象,採取個人和單位申請相結合的方式,將至少為夜班媒體人提供因公大病或傷亡補助、醫療補充險、特別項目體檢、工作交通補貼(本單位沒有者)、健康器械支持等5項援助。
項目申請人須符合以下申請條件:
一、申請人須為「新聞工作者」,即記者、編輯、攝影、攝像、錄音等新聞採編人員;
二、申請人所在單位須為經國家正式批准的報社(報業集團)、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以及新聞宣傳主管部門和新聞單位主辦的具有登載新聞業務資質的新聞網站;
三、申請人須提供由所在單位開具蓋章的《夜班工作人員證明函》。
以上三條為重要條款,申請者須全部符合。此外,申請人或單位須符合「援助內容」的對應條件,項目將依據申請人符合的申請條件,提供相應援助。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傳媒茶話會》創始人劉燦國說:「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能夠鼓舞媒體人更好地做好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同時也希望能喚起全社會對新聞從業者,特別是夜班人員的關注和關懷,也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企業、機構和個人伸出援手,對夜班人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項目援助對象代表、陸續值了22年夜班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夜間節目部副主任郭靜說:「特別感謝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傳媒茶話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上海二三四五網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蒙牛集團發起面向全國夜班新聞工作者的「夜班媒體人援助項目」基金,它讓夜班媒體人在寒夜裡感到溫暖,謝謝你們,給我們又增加了一份堅守下去的力量」
目前,項目已籌集啟動資金90萬元,其中,上海二三四五網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贊助80萬元,蒙牛集團贊助10萬元。該項目是一個長期性的常設項目,將持續對外募資。
劉燦國說:「這些贊助款除去3%的基金會管理費後,每一分錢都將用到夜班媒體人身上,並且我們每年都會數次公布財務公告,會在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官網和《傳媒茶話會》公眾號上公布,接受各界監督。」
此外,作為「夜班媒體人援助項目」的援助內容之一,項目和悅爾公益基金會捐贈了14臺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救命神器」——「心臟除顫器」(AED,一種經過簡單培訓之後就可以被非專業醫護人員使用的可攜式的醫療設備)。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中國新聞社、工人日報、農民日報、中國婦女報、法治日報、中國應急管理報、中國智慧財產權報、中國房地產報、人民公安報、健康時報、北京廣播電視臺共13家媒體單位接受了此次捐贈。
389份問卷暴露夜班媒體人「隱秘的病痛」
為進一步了解夜班媒體人工作和身體狀況,有針對性地提供一些實質性的援助,《傳媒茶話會》於12月17日發起了面向夜班媒體人的「主流(含新媒體)夜班媒體人問卷調查」,截至12月22日24時,共收到有效問卷389份。
調查結果顯示,在夜班崗位工作5年以上的受訪者居多,佔比74.04%,其中,工作15年以上的有136人,佔比34.96%。
晝夜顛倒的夜班工作使媒體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數據顯示,85.09%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同事因為長期從事夜班工作患病。其中,身體生物鐘紊亂、免疫力下降、胃病位列夜班媒體人健康問題前三。而不少夜班媒體人還備受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高血糖「四高慢病」的困擾。
本次調查也顯示,夜班媒體人希望接受援助的意願強烈,86.89%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接受援助。其中,76.86%的受訪者表示希望有補充醫療保險,69.92%的受訪者希望得到重病現金援助,60.41%的受訪者希望有交通補貼,60.15%的受訪者希望獲得營養支持,49.61%的受訪者希望單位夜班室有急救醫療器械,如AED。
據了解,本次調查問卷70.18%的受訪者來自地方媒體,22.37%的受訪者來自中央媒體,3.6%的受訪者來自行業媒體,1.29%的受訪者來自財經媒體,還有2.57%的來自其他行業。
《傳媒茶話會》:捧一顆熱心,打造公益平臺
作為項目發起方之一,《傳媒茶話會》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管,是集公益、交流、內容、評價為一體的新媒體平臺,成立4年來,始終致力於從業務研究、身心健康等各方面服務媒體人。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傳媒茶話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健康報公益基金,聯合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發起了「疫情報導者特別援助項目」。該項目共籌集善款2764000元,前期用於為300多名一線記者購買防疫物資,後期剩餘款項為450名「逆行」湖北的新聞工作者,按照每人每天100元的標準發放關愛金。
2017年5月,《傳媒茶話會》與中國保健協會品牌戰略分會等發起提供義務的媒體人「雙心」(心臟和心理)關懷計劃,免費為35周歲以上的媒體人提供心臟、心理的定製化檢查、評測,共惠及近300名媒體人。此外,該項目還發布了我國首份《中國媒體人「雙心」健康報告(2017)》。
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 袁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