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猛烈的虎頭蜂,一旦被蟄甚至可能導致休剋死亡

2021-02-08 動物的影像聲色

說到毒物的時候,人們普遍想到的都是毒蛇、蠍子、蜘蛛、蜈蚣、蟾蜍等,很少會往蜂類身上聯想。《神鵰俠侶》中小龍女的玉蜂倒是擁有很強的毒性,但那也是虛構作品。如果要選現實中毒性比較強的蜂類,那就要在胡蜂科家族找了。比如胡蜂科中有一種名為虎頭蜂的野蜂,它們的毒性就非常強。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張恐怖的圖片:

哈哈這張圖片肯定是假的,真正的虎頭蜂你們可以繼續往下看圖。作為胡蜂科下的一員,虎頭蜂比普通的蜜蜂是要大一些的。而且虎頭蜂的長相風場霸氣,它們的身體上不僅有類似老虎的斑紋,而且周身包裹著堅硬的「鎧甲」,如果將細節放大來看的話,簡直就像是變形金剛的材質,看起來非常霸氣。

虎頭蜂身上有兩樣攻擊武器:其一是它們腹部末端的毒刺,這也是它們最主要攻擊力最強的武器。這枚毒刺與它們身體裡的毒腺相連,刺中目標之後會將毒素注入目標的體內。你可不要小看這小小的蜂毒,儘管劑量不大,傷者也會出現刺痛、紅腫等現象。而具體到一些對昆蟲毒素過敏或者自身抵抗力比較差的人,甚至能夠引發休克致死。

虎頭蜂身上的第二樣武器是頭部的大顎,這大顎既是虎頭蜂攝取食物的器官,同時也可以當做攻擊敵人的武器。因為它們的大顎非常發達,即便不能對人類造成傷害,但是對於其他的昆蟲來說卻也是非常致命的武器。所以虎頭蜂的大顎也是它們的常規武器,畢竟毒刺是不能亂用的,一旦祭出毒刺也就意味著要與對方拼命了。

在棲息地方面,虎頭蜂會選擇海拔一千米到兩千米的山地區域,並且它們對氣候有一定的要求。以我們國家的虎頭蜂為例,它們只會生活在氣候比較溫暖的南方,北方幾乎是不會見到虎頭蜂的。


虎頭蜂的巢穴一般會建築在大樹上,尤其是一些高大喬木的樹頂,這樣可以避免天敵的侵襲。它們的巢穴一般都很大,形狀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雞籠。所以在一些地方虎頭蜂也被人們稱為雞籠蜂。

如果你在野外看到了類似於雞籠形狀的蜂巢,那麼一定要遠遠的離開。虎頭蜂的攻擊性在所有的蜂類中算是最強的了,如果它們感受到了威脅很有可能直接對人類發動攻擊。一隻虎頭蜂的毒性就那麼強,如果被虎頭蜂群起而攻之,將會有很大的機率造成死亡。而事實上在虎頭蜂的幾個主要產國,都發生過虎頭蜂蜇人致死的案例。

●結語:


因為虎頭蜂的毒性很強並且具有很強的攻擊性(這些傢伙們可都是肉食性的,在食物短缺的時候甚至會同類相殘以求填飽肚子),所以在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家,也有人將其稱為殺人蜂。在有虎頭蜂出沒的地方,千萬不可以擦塗帶有香味的化妝品,否則極有可能引火上身。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往期文章:


老鼠也不是隨便殺的,這種老鼠在我們國家可是保護動物

戰鬥力彪悍的虎鼬,任何獵物在它們的鼻子下都無所遁形


體大肉多的銀星竹鼠,新時代最具養殖效益的動物之一


相關焦點

  • ​蜜蜂大全 | 黑腹虎頭蜂(黑尾虎頭蜂)(20)
    蜜蜂大全 | 黑腹虎頭蜂(黑尾虎頭蜂)(20)來源:愛蜂人2021-02-07 06:00黑腹虎頭蜂,又稱作黑尾虎頭蜂,是胡蜂科胡蜂屬的一種,除冬季外成蟲均可見到,是一種攻擊性最強的蜂種,蜇傷蜇死記錄最多,對人畜均有一定的危害。那麼黑腹虎頭蜂是一種什麼蜂種呢?下面我們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 疫情未過,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一個成年人受5隻虎頭蜂攻擊就可能引發腎衰竭,危及生命安全;一個養殖蜂箱(約3~4萬隻蜜蜂)被5隻虎頭蜂攻擊,就可能全軍覆滅。它的尾刺可以穿透防護服刺傷養蜂人,兇猛集體攻擊可將受害者置於與毒蛇相同劑量的毒液中,號稱毒性最強的昆蟲之—,多次刺傷會致人死亡,因此獲得殺人蜂稱號。僅在日本,今年就有50人因其喪命。經華盛頓州農業部(WSDA)核實,這種虎頭蜂於2019年12月在美國華盛頓州被首次發現。
  • 虎頭蜂是用什麼築巢的?遇到虎頭蜂該如何應對?
    虎頭蜂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尤其是在它們的警戒範圍內,通常虎頭蜂的警戒範圍在方圓100米內,因此,如果你在一個區域內,發現幾隻徘徊的虎頭蜂,千萬別再繼續往前走了,因為很可能再走就進入了它們的警戒範圍內了。虎頭蜂的「武器」有兩個,一個是大顎,一個就是毒刺(螫針)了。
  • 疫情未完又有生態危機,亞洲大虎頭蜂在美國出現蹤跡
    主要分布在亞洲地區、有著殺人蜂稱號的「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最近在華盛頓州頻繁出現,專家警告,隨著氣溫回暖,大虎頭蜂很可能造成美國養蜂業的另一波災情。根據華盛頓農業部(WSDA)的說法,大虎頭蜂在2019年12月首次於華盛頓州首次被發現,這同時也是該物種首次於北美出現目擊情報。
  • 水母漂亮卻危險海邊邂逅不要碰 毒素可能會導致休剋死亡
    7月30日晚上7點左右,朱先生在漳浦的一處海邊遊泳,突然他感到右手臂一陣刺痛,「是一坨白色的東西,蟄完就跑了。」有些海洋生物知識的朱先生,意識到自己是被水母蜇傷了。沒過多久,他的右手臂開始出現腫痛、紅斑、丘疹,並伴有頭痛、頭暈,即使塗抹了一些止痛藥膏,不適症狀依舊沒有緩解,他趕緊去醫院診治。
  • 廣東農村這種蜂,是怎麼應對虎頭蜂的?
    如,米蜂、虎頭蜂、還有毒性最強的地洞蜂。也就是「殺人蜂」。這些都是廣東農村地區,由毒性低至高的有毒蜂種。正常情況下,該地區的人們在平日裡,都不敢招惹這些蜂。看見或遇到了,都是主動調頭走,或跑。下面,要說的是這種蜂。這種蜂是廣東農村地區,毒性最低的另外一種蜂。這種蜂稱大黃蜂,在廣東農村客家地區,人稱黃狗古。這種蜂的蜂窩通常建在野外的草從中,還有當地的屋簷,或樓房陽臺的欄杆下。
  • 臺灣一500多公斤水牛被虎頭蜂活活螫死
    臺灣500多公斤水牛,遭虎頭蜂活活螫死。
  • 懷集山村見聞:手指甘大隻黑尾虎頭蜂,怕怕...
    把俺整箱蜜蜂都搞跑了,囂張至極,它們直接守在蜜蜂箱門口,出來一個咬一個,最終被趕跑了.這虎頭蜂可惡至極!老巢估計就在附近,誰會搞野蜂的支聲,搗掉它老巢、拔蜂蛹、吃蜂蛹,高蛋白啵弟.如此大個的虎頭蜂,其蜂蛹之大更不在話下,山珍美味!!!
  • 【與蟲為鄰】 看《在下坂本,有何貴幹》認識蜇人蜂
    說了這一大串,可能又把人看糊塗了。我們還是來看圖說話吧。先來幾個正宗胡蜂亞科胡蜂屬(Vespa )的蜂,也就是虎頭蜂。黑尾胡蜂Vespa ducalis,這是一種大型胡蜂,圖上的胡蜂在啃樹皮取得纖維質回去築巢。
  • 泉州一男子緊急送 因為被虎頭蜂蜇到
    「他被虎頭蜂蟄到了!」聽到這話,民警小劉急忙將人扶上警車,拉響警燈,急奔南安市醫院。經了解,原來兩位老人是朋友,一起到山上幹活,但是背上這位老伯被虎頭蜂蟄到,兩人就趕緊騎著電動車往回走,結果在四季家園紅綠燈處老伯因出現乏力、冒冷汗等狀況而摔倒,另一外老伯看狀態不對,情急之下,馬上背起他要前往市醫院。
  • 南安市區一老人被虎頭蜂蟄到,然後……
    科普時間 虎頭蜂(學名:Vespa)又稱胡蜂屬,膜翅目胡蜂科的一個屬。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身體長有虎斑紋,故被稱為「虎頭蜂」。
  • 喜馬拉雅虎頭蜂「屠殺」小蜂蜜場面慘烈
    戰場上,成千上萬的小蜜蜂被虎頭蜂「屠殺」,沒有死的,也被虎頭蜂咬傷咬殘,躺在地上垂死掙扎,既無力自保,更無力保護它們的孩子。戰鬥前奏:一隻瘦小的蜜蜂在蜂房門階上正面遭遇一隻虎頭蜂,一場殊死之戰就這樣拉開帷幕——只見20多隻虎頭蜂向小蜜蜂蜂巢發起全面進攻,目的是吃掉對方幼蟲。虎頭蜂翅膀振動的聲音很大,象直升機似的,從頭頂飛過,還能夠感受到呼呼的風聲。
  • 2020年膿毒症與膿毒性休克治療新標準|膿毒症|膿毒性休克|標準|...
    膿毒性休克時如具有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應考慮加用棘白菌素或兩性黴素B脂質體,唑類則適合於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患者。早期降級及停藥抗菌藥物不是無害的:長期使用廣譜抗菌藥物與耐藥、艱難梭菌感染甚至死亡有關。需要一種強有力的降級策略來平衡最初的廣譜方法。一種實用的策略即為採取開始時特別是在低血壓的情況下採用廣譜抗菌藥物,然後依據當地病原體藥敏情況迅速降級到一種窄譜抗菌藥物。
  • 杭州也有人被蟄後休克
    「幸好他來得及時,蜇了後40分鐘就趕到醫院,否則是有生命危險的,因為已有過敏性休克症狀,再晚一會兒的話就有可能發生呼吸抑制和喉頭水腫。」當時接診的醫生說。 用了抗過敏藥和激素藥物後,王先生的情況很穩定,血壓也降下來了,已無大礙。
  • 中國大虎頭蜂強勢入侵美國,以當地蜜蜂為食,被冠以「殺人蜂」
    圖為:美國全副武裝的滅蜂行動 就在前幾天(10月24日),美國華盛頓州布萊恩市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搗毀了一個中國大虎頭蜂巢穴,這個蜂巢位於一棵樹的空心處(2.1米高處
  • 「殺人蜂」乾死老鼠別大意!揚州小虎頭蜂也兇呢
    揚州一居民家發現胡蜂蜂巢連日來,一個正入侵美國的「殺人蜂」乾死體型大數倍老鼠的視頻截圖,引發不少市民熱傳,甚至有市民配文:揚州沒有這類致人死亡的蜂,不用怕!揚州沒無「殺人蜂」?昆蟲專家說,揚州有可至人畜死亡的胡蜂,別大意。熱傳「殺人蜂」乾死老鼠揚州有沒有厲害的蜂?「一隻老鼠,被一隻『殺人蜂』乾死了。」家住槐泗的居民張先生稱,最近朋友間在傳著多張視頻截圖,一隻馬蜂模樣的蜂叮老鼠,體型大其數倍的老鼠沒了生命。
  • 大虎頭蜂入侵美國 吸塵器大顯身手
    「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24日在美國華盛頓州一個小鎮使用吸塵器清除外來物種大虎頭蜂,並搗毀其蜂巢。  據美聯社報導,華盛頓州農業局接到發現這種毒蜂的報告後,花費數周搜尋蜂巢,終於搗毀美國境內發現的第一個大虎頭蜂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