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代理人》妄想代理人其實是「人」代理妄想

2020-10-12 玄同

因為現實世界無法盡如人意,所以有了種種不願面對的現實,這些灰色的過去,我們把他稱之為「挫折」。

同理,因為有了「挫折」,所以有了規避挫折的方式,而其中最簡單最舒服的,就是「逃避」,逃到哪裡?「另一個地方」或者是「另一個世界」!

於是,我們為自己準備了一次又一次所謂「轉換心情」的「逃離工作式」的旅行。在青山綠水,在異國他鄉,在小說與二次元,在遊戲的戰場……也許只有在那裡,那個成為了「了卻紛繁的隱士或萬人敬仰的英雄」的自己,才是我們想要的模樣……

但「夢回大唐」的本質不過是荒唐的大夢一場。而長期以來,我們所以為的,不理解的那些特殊情的群體——自殺者們,精神病人們。他們的世界離我們真的很遠嗎?

其實,「舊時王謝堂前燕」一直都在「尋常百姓家」。我們每個人都在逃避什麼的路上,他們只是其中比較「成功」的幾個;

逃避的武器,便是叢生的妄想,而妄想的「代理人」,便是被自己或他人的同情和安慰(麻露美)保護而得以繼續的那份「荒唐」。

從「總有人會理解我的痛苦的」,「請讓我逃離這個悲慘的世界吧」到「你沒有這種體驗嗎?」再到「你真是個冷血無趣的人」……逃避不可恥,他只是刻奇。於是無數個「棒球少年」出現了,於是無數個「棒球少年」被原諒了。

妄想的代理人,是心魔嗎?是希望嗎?是解脫嗎?

不,他只是被坍塌的現實和被鑄起的夢。

「我失去歸宿的現實才是我真正的歸宿」這才是今敏給我們的答案。

醒醒吧,別再睡了。雖然世界並不會有什麼改變,但至少我們還真實的活著。

相關焦點

  • 《妄想代理人》超現實妄想的血腥暴走
    》於2004年播出,作為動畫鬼才今敏唯一一部電視動畫作品,《妄想代理人》承載了他對講述方式的理解——通過切換立場,從變換的視角來解讀危險人物「少年球棍」對不同角色產生的影響,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所有人都被圈在裡面無法動彈。
  • 《妄想代理人》兩種妄想糾纏不休的輪迴
    大家低頭趕路,低頭刷屏,低頭迴避周圍人的目光,常常隨口就扯一個謊,給自己今天的諸多失敗遮羞。這個故事展露了社會的眾生相,簡直就是人世輪迴不休的折磨。在我看,所謂妄想,是以下兩種。1.如果發生了什麼意外,那麼一切都會不同……2.如果有人能時刻體諒我、保護我……兩種妄想一明一暗,穿插在故事裡。
  • 《妄想代理人》妄想代理人
    今天終於將妄想代理人看完了真的非常喜歡今敏我喜歡他這種帶著獵奇的風格 沒有冗長的沉寂 不是無聊的各種深度晦澀,而是帶著濃烈的象徵外化(詼諧的存在啊)最震撼的地方在這兩個地方吧「人沒有你想的那麼的脆弱和膚淺。」放棄生命就是一件膚淺的事情啊,那些沒有真正活過的人才會輕言放棄。生命,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我失去歸宿的現實才是我真正的歸宿。」這句話,真的很讓我震撼呢。我在開彈幕的時候,很巧的看到一個彈幕,說的是人不可能說謊和逃避,逃避是精神惡休息,警察也僅僅是用這句話開做一個暫時的休息罷了,搞不懂今敏在講什麼。就我理解,我覺得他理解的太淺了。
  • 《妄想代理人》
    B站的畫質其實談不上太好,尤其OP又那樣設計,不過看到後面基本上就習慣了。有點遺憾的事情是,我並沒看懂……(話說啊,我看不懂這件事和感情經歷裡看不懂是不是也有關係?真是很煩人了。)究竟哪一部分是現實哪一部分是妄想的投射?妄想是怎樣來到現實的?或者這根本不重要?想要說明的又是什麼呢?最後刑警的太太所說的話,我既不認同也不能共情,我大概是,抓不到逃離幻想的辦法的人吧?
  • 《妄想代理人》妄想代理人開場動畫解析
    #妄想代理人#導演今敏/日本/懸疑/2004影片開場,op響起,今敏式的魔幻現實風格,劇中角色一一出場,並頭尾相互連接環繞成一個圓圈,圍繞著可愛的「麻露美」席地而睡。我對此處的注釋是飛速發展的現代日本社會,生活壓力激增,很多人通過自我欺騙與催眠來逃避壓力與責任,在夢境般的世界才能獲得平靜與滿足,而可愛的麻露美則是隱藏著自我欺騙後美麗幻象的精神表徵。
  • 補番推薦——《妄想代理人》
    回到《妄想代理人》本身,這部作品讓我覺得不好評價,因為從中可以挖掘的東西不少,而且我想不同的人去看這部作品,感受也是很不一樣的。《妄想代理人》是一部比較典型的超現實主義作品【1】,講述了人氣設計師鷺月子在回家途中被馬路暴徒襲擊,而她聲稱馬路暴徒是一位穿著金色旱冰鞋,手持金色棒球棍的小學生,引起了輿論熱議。在此之後,一個又一個相關或無關的人相繼被「球棒少年」襲擊,而受害者的共同點似乎是在被襲擊之前他們都陷入了某些煩惱之中。連續四人受襲之後,「球棒少年」意外落網,然而卻身死看守所中。
  • 《妄想代理人》永不消逝的妄想—壓力與自私的疊加
    初看今敏的《妄想代理人》時,我感到疑惑,以為「妄想代理人」是像《紅辣椒》裡的「夢境偵探」一樣,是一個職業。然而看完之後我才明白,原來,「妄想代理人」指的是「球棍少年」和小狗「麻露美」。而他們,都是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下,人們想要逃避現實而妄想出來的產物。二者的不同,在於「球棍少年」是以令人恐懼的方式讓人逃避現實,而「麻露美」是誘惑人們推卸責任,墜入墮落的快樂中。
  • 《妄想代理人》夢的詩人
    朋友很喜歡今敏,大學向我推薦了他的《紅辣椒》還有就是這部《妄想代理人》。《紅辣椒》看完後,《妄想代理人》卻是在硬碟存了刪去,又下載,輾轉了數次今日才看完。 實話說我無論動漫還是影視劇,對劇情要求是比較高的,畫面只要不是太糟糕,不至於差到吃不下去飯就好,本身便是俗人一個,完全不具備什麼場景畫面等等劇情以外的美術欣賞水平(從小學到初中的美術老師們,對不起你們了)。
  • 《妄想代理人》妄想代理人(不完全影評)
    如果有些動漫是專門做給成年人看的,那麼《妄想代理人》就是。我竟然看完了。這是看完之後的第一感覺。一共十三話,從球棒少年登場到撒由那拉,先是襲擊被新作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鷺月子,然後是被賠償金困擾的津平,牛山,被同學誤解誹謗的優一,大家都被什麼困擾著,煩惱著,球棒少年的襲擊恰好給他們提供一個休息的藉口,於是每個人被襲擊之後都如釋重負。在這個錯的時代裡,一定有一些正確的東西。
  • 《妄想代理人》故事版簡析
    《妄想代理人》,今 敏一個案件1、 少年球棒登場---案件:受害者、警察以及罪犯-棒球少年2、金色直排輪-------發現疑犯,疑犯被害3、雙唇----------------疑犯相關人物被害,嫌犯抓獲4、男子漢之道-------警察相關人物出場5、聖戰士-------------提審嫌犯,缺少證據沒有進展6、直擊的不安-------搜索線索
  • 《妄想代理人》一點小筆記
    先說標題,妄想代理人指的應該是少年棒球,可能也指馬露美。遭襲擊的除了胖子,都是壓力很大的人,他們都妄想有個方式去逃避,而剛好有那麼個人,讓他們找到藉口,能被打真好。少年棒球就是他們的妄想代理人。而馬露美,則是一個美好賣萌的對象,人們從這裡能感受到美好從而逃避,也是一種妄想。至於棒球少年是否存在,我覺得可以不存在,被襲擊的人是自殘。
  • 妄想代理人,一場魔幻現實主義的夢中夢
    而在90分鐘內需要講完故事的劇場版的框架之下,敘事的難度就會陡增,導演必須掌握好分鏡和工期才能製作出一部符合商業利益的劇場版動畫。而在妄想代理人這部TV動畫中就沒有了那麼多的束縛和限制,如此看來,今敏正是在這樣的一部作品中大展拳腳,讓我們看到他的故事中的無限可能性。
  • 《妄想代理人》不是劇評的劇評
    昨天一口氣看完了今敏的《妄想代理人》,碼完影評之後匆匆上床怕晚了就睡不著覺了。事實證明我還挺能扛一直抗,到了三點我還是睡不著。不知道是出於對今敏的尊敬還是恐懼,睜開眼的時候睡不著覺,閉上眼的時候腦裡循環播放著類似死亡謀殺這類的信息,狀態像是在地獄門口遊蕩。三點看了下手機,尿意襲來,舍友都睡了,不敢下床上廁所。
  • 《妄想代理人》失去歸宿的現實才是真正的歸宿
    今日又是講到今敏最優秀的作品,就不妨把所有動畫的優勢細細地拆解,以這部《妄想代理人》為例,認認真真地梳理一下。其實《妄想代理人》中的另一段劇情更能把這種優勢發揮到極致,大的追兇故事中穿插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3個在貼吧裡認識的網友相約一起自殺,一個老人,一個青年,一個小女孩,三個人完全不像是要自殺,反倒像是在結伴旅行。
  • 賦妄想以有形——《妄想代理人》
    賦妄想以有形,這是08年電影導演押井守NHK紀錄片標題,雖然今天我們說的這部動畫和押井守沒有關係,但是本著拿來主義的精神傳承,我覺得用這個開頭有那麼點兒合適
  • 成人向動漫介紹第四彈——《妄想代理人》
    我拍片的時候沒有特意鎖定觀片人群,只是想拍出「自己想看的東西」▲《妄想代理人》海報本次給大家推薦的作品既嚴肅又深刻,它就是今敏導演的唯一一部OVA動畫——《妄想代理人》,本作有著並不大眾的畫風,主題聚焦於社會壓力與人們的心理世界,通過對一社會問題的露骨描寫,揭示真實世界的醜惡。
  • 《妄想代理人》妄想?你又能逃到哪裡去呢
    但是逃避的話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呢,所以妄想有一個人出現,是他,都是他的錯,妄想代理人就這樣出現了。最近也很痛苦,可能是看完人間失格後遺症,覺得自己怎麼也過不好這一生,快樂都是短暫的,痛苦是永恆的。機緣巧合坐到了教堂裡,一個姐姐向我傳教,當她說出那句:信仰了神之後,我們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我們不再自己做決定,神指引我們的方向。那一個瞬間,我仿佛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多人有自己的信仰。
  • 《妄想代理人》關於妄想代理人
    支撐不住難以面對,會被妄想棒球少年解救。現實中不會,這種副作用可以讓社會病態,而我們正是病態社會的一員,循環不斷。 當然病態和逃避是避免不了的,社會的壓力,人際關係的壓力。人們通過遊戲,通過美圖的相機。通過一切修飾逃避來得到妄想,動畫裡最終話裡棒球少年和玩偶都消失,但無數的機器的轟鳴聲,工作的人聲,似乎被安置,實則吵鬧不止。
  • 《妄想代理人》再見球棒少年
    所以今敏好像就是我的妄想代理人。現在的我通過「妄想代理人」再次遇見了今敏。他依然在講幻覺和現實的關係,「妄想代理人」裡也有不少「紅辣椒」的影子,但是不同的是他這次沒有把幻覺和現實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讓他們互相交織融合難辨你我。他的主角這次親手打碎了自己薄如紙片的桃花源然後回歸現實;那個一切幻覺的製造者選擇回到過去,和化解自己內心的衝突和自己和解。
  • 033 看完《妄想代理人》
    當時計劃下一個要看的就是《妄想代理人》,因為想要寫好一個故事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完全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所以就開始了徹底逃避跟寫故事有關的一切行動。只要不去做研究,不動筆,我就還可以停留在一個幻想中:這個故事只要寫出來,必然是傑作,我只是還沒準備好,還沒動筆而已。只要不寫,我就不用真的面對寫不好這個事實。於是看《妄想代理人》就成了我逃避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