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魏無羨:身在井隅卻心向陽光,父母如何養育樂觀孩子

2020-10-13 Daisy2019小燕

去年《陳情令》大火的時候,本著對小帥哥無感的態度,我沒有淪陷在滿屏的《陳情令》中。但最近肖戰生日和王一博摩託車賽的新聞頻繁衝上熱搜,讓我很好奇《陳情令》有什麼魔力,把2位新人演員送上了頂級流量明星的高臺。

沒想到,一入《陳情令》深似海,從此路人變粉絲。劇中兩人的人格魅力讓忍不住想多了解了解他們的人生過往。而最讓我驚嘆的是,縱然是孤兒,縱然是惡狗嘴裡搶食,也沒有泯滅魏無羨的良知和善良。這位恣意、瀟灑的翩翩公子居然是江家的寄宿者,居然一直活在虞夫人的冷嘲熱諷中,居然一直因為母親的緣故,活在別人的閒言碎語中。可是,他卻沒有絲毫的抱怨和不快,而是瀟灑不羈地活成了雲夢雙傑。

他丰神俊朗,笑意盎然,聰明伶俐,縱然每天頑皮惹事,依然學業優秀,劍術、道法上乘,可謂是少年天才。他可以為了綿綿而甘願擋下烙鐵,也可以為了救命恩人溫情姐弟而得罪整個世家,站在了所有人的對立面,更可以為了江澄換掉自己的內丹。

因為在他看來,自己沒了內丹可以有其他的活法,但是江澄沒了內丹就活不下去。縱然他痴迷於劍術,但是也可以改修詭道保命;縱然人生多苦難,但只要開心就好,何必裝那麼多不快和痛苦!

正如他母親藏色散人教導他所說的:「你要記得別人對你的好,不要去記你對別人的好。人心裡不要裝那麼多東西,這樣才會快活自在。」

生而在世,我們難免會遇到挫折和磨難,樂觀豁達的心態則可以幫助孩子們熬過歲月和不堪,迎來陽光和黎明。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如何養育一個樂觀豁達的孩子,讓他們可以如同魏無羨一樣,困境時迎難而上,順境時為夢想而努力。

1、改變觀念,看到積極的地方

在猶太人故事中,有一對孿生兄弟,一個樂觀,一個悲觀。父親為了幫助兩個孩子,就給悲觀的孩子買了很多色彩鮮麗的玩具,把樂觀的孩子關在馬廄裡。

第二天,父親分別來到兩個孩子身邊,悲觀的孩子在玩具面前放聲大哭。父親問他為什麼不玩玩具,悲觀的孩子說擔心弄壞玩具。而樂觀的孩子正在馬廄裡興致勃勃地尋找東西,看到爸爸來了,告訴他覺得馬廄裡說不定有小馬。

同樣的東西,悲觀的人看到的就是絕望和無助,而樂觀的人總會看到積極和正面,從而讓自己時刻開心。哪怕是再惡劣的環境,只要我們心懷希望,保持樂觀,誰都奪不走我們的意志和夢想。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塞利格曼在《教出樂觀的孩子》書中講道,樂觀是可以學習的,並提出了ABCDE療法,幫助孩子習得樂觀。

所謂的ABCDE療法,指的是在我們發生一件事,並對此做出解釋時,教導自己把可能的想法寫出來,不管是不好的想法,還是好的想法以及自己的做法。然後告訴孩子這些頭腦中的想法不代表實際情況,而後引導孩子反駁自己,並找出支撐反駁的證據。等孩子學會了反駁,教孩子化解災難,引導孩子去修正不愉快的事。

比如在孩子數學考試成績只有70分,他可能覺得自己很笨,永遠都學不好了;然後讓孩子寫出反對這些想法的證據:我上次數學測驗考了95分,說明我不笨;我的英語每次都是90分,說明我不笨;上次95分是複習充分,做題多,這次沒有好好複習,在看書了。

然後,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想想考試成績不好,最可能會發生什麼,最壞的情況是什麼,最好的情況是什麼,如何來化解這些問題。比如考試成績不好,最壞的情況是數學無藥可救了,那麼我們如何做來化解這個問題?請老師輔導,多做練習題,請求父母的幫助……

事情和環境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我們可以用ABCDE模式改變自己內心解釋,坦然面對人生的挑戰和挫折,從而活在當下。

2、告訴孩子,快樂享受每一天

知心姐姐盧琴在《把孩子培養成財富》書中講道,有一位老爺爺是國內著名的內科醫生專家。雖然工作繁忙,每天要接觸很多病人,但是仍然健康快樂地活到98歲。而他長壽的秘訣就是每天清晨大聲朗誦這句話:

「今天就是最好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如同《陳情令》中的魏無羨,常常只記得別人對自己的好,記不得別人對他的惡以及自己對別人的好。不論是綿綿、溫情還是傷害自己的江澄,他從來不記恨,只記得他們的好,所以才活得沒心沒肺,恣意快活。

古羅馬的哲學家塞涅卡曾經說過:年歲不饒人,它不會總讓我們享受人生樂趣。那麼,趁我們年齡還能享受,還渴望享受這種樂趣的時候,為什麼苛求自己呢?

所以,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快樂享受每一天,今天是最好的一天。與其苦哈哈地過完枯燥的上學日,不如開開心心地去上學、學習,說不定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找到學習的樂趣。

3、父母樂觀,孩子大多會豁達

《陳情令》中的魏無羨可以活得如此瀟灑恣意,離不開他母親藏色散人的教導和言傳身教。在劇中,藏色散人的著墨不多,但是從藍啟仁、曉星塵和虞紫鳶的口中,我們不難得出魏無羨的母親是一個調皮聰明的女子,樂觀豁達、悟性高、心懷大義,和丈夫雙雙殞命於夜獵中。

作家羅玲曾經在書裡寫道:家長的教養方式,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所影響的不僅是孩子,還可能是孩子的下一代。

笑不僅僅是療愈的良藥,還會給我們積極的暗示,讓我們心向陽光,滿懷鬥志和希望,走向黎明。它可以在我們尷尬時候,活躍氣氛;它可以在我們灰心的時候,恢復力量;它可以在我們順遂時候,享受生活。

所以,育兒路上,請我們多一些微笑和開心,少一些抱怨和不滿,從而樂觀地擁抱每一天。

寫在最後

知心姐姐盧琴在《把孩子培養成財富》書中講道,面對生活,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就會有什麼樣的生活。

與其愁眉苦臉地過一天,不如高高興興地過一天。反正愁也是一天,樂也是一天,何不輕快地過完每一天呢?最後把聲音課中學到一句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每日早起朗誦,每天送自己一份禮物。

我很健康,我很快樂,我很富足。

我是圓滿富足的,我是因,世界是果。

我是這個世界上最智慧的人。

我有資格擁有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每天都有好事在我身上發生。

我對發生的一切負100%的責任,我敞開自己接受世界上所有的財富和幸運。

我願意改變,我願意丟棄過去的信條!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

相關焦點

  • 陳情令:藍忘機不懂魏無羨,傷了魏無羨的心
    #藍忘機#每一份熱愛都值得被尊敬,致敬那些熱愛《陳情令》的人!一起討論關於《陳情令》的故事,可以不同的見解,因為都是源自喜愛。
  • 《陳情令》神來之筆:一個孩子最好的父親——魏無羨
    跟藍啟仁一對比,魏無羨對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簡直是太精彩,下文詳細給大家講述。再說說蓮花塢,魏無羨的養父兼師傅江楓眠江叔叔,待阿羨很好。小時候的雲夢雙傑,在蓮花塢簡直淘氣的不能再淘氣!摘蓮蓬,射風箏,不練功,睡懶覺,爬樹。魏無羨的童年是悲慘的,父母早早雙亡。可是他的第二個父親,他的江叔叔給了他自由、平等、包容。
  • 重溫《陳情令》:魏無羨和藍忘機的弱點,折射了內心的柔軟
    起初,魏無羨不知道父母已經離世,他只會傻傻地等著,餓了就去撿別人扔下的食物吃,還會被惡犬追。會被咬,會很痛,會無助,會難過,身邊卻沒人溫柔地幫他「呼呼」。劇裡很多時候是用的魏無羨視角。由於魏無羨對年幼時經歷的一切的記憶已經模糊,因此,這部分經歷描繪地並不具體。但可以想見魏無羨的無助。
  • 《陳情令》虞夫人是魏無羨的惡毒後媽,還是刀子嘴豆腐心?
    看《陳情令》的時候,有人說虞夫人是魏無羨是惡毒後媽,也有人為虞夫人辯解,她只是刀子嘴豆腐心,到底是後媽還是刀子嘴豆腐心,我們看他們的日常後,在發表意見
  • 解讀《陳情令》:父母的價值觀、成長環境和逆商影響人的一生
    父母的世界觀決定孩子一生的心態劇中兩大主角魏無羨和藍忘機的父母雖然都是早逝,但從曉星塵(魏無羨母親藏色散人師弟)身上,我們能看出藏色散人也是個以匡扶正義為己任的正義人士。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魏無羨的父母是樂觀的,是充滿歡笑的,他們笑對人生的態度對魏無羨的感受是美好的,決定了魏無羨的人生中的樂觀心態,讓魏無羨無論在多麼苦、多麼困難的環境下都能用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用笑來面對生命中遇到的一切難題,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反敗為勝。即便是在沒有內丹,被溫晁扔進了亂葬崗也能死裡逃生,憑藉陳情轉修鬼道。
  • 《陳情令》魏無羨溫暖嗎?江厭離如一縷陽光,照亮了他的整個世界
    在電視劇《陳情令》中,雲夢江厭離就如同一朵迎風飄動的蓮花,時刻向外界表現著自己的微笑。沒錯,這就是師姐的性格,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就全都是溫暖的。由肖戰、王一博、宣璐、汪卓成、孟子義等主演的《陳情令》以全新的視角向觀眾展現了在男性佔主導地位的女性角色,帶給觀眾的視覺與心靈的盛宴
  • 陳情令:不夜天,當藍忘機拔劍刺向魏無羨的時候,就註定會有分離
    在《陳情令》裡,很多人不敢看前世的魏無羨,因為真的太悲了。而恰恰那才是魏無羨人生中難以忘記的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不夜天,是魏無羨的噩夢,是無數喜愛羨羨的人最心疼最心碎的一幕幕。很遺憾,這樣的場景在現實裡也重演了。哪怕10個月過去了,依舊存在,實在是讓人痛心。
  • 《陳情令》:魏無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真的太難了
    這裡只說魏無羨——「藍湛」在這篇文章不出現,所以「魏嬰」要陪著。雲夢江氏的家訓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所不為方可有為。後半句,不容易理解。大概是說,有些事可以不去做;也許這是另一種「有為」。前半句,倒是魏無羨在《陳情令》中仿佛強調的。
  • 《陳情令》魏無羨:越是歡樂的人,人生底色往往越悲涼
    最近口碑一路逆襲的《陳情令》裡,魏無羨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心疼的人。02《陳情令》的開頭,是嘴角帶血、眼中含淚的魏無羨登場,人們聽說他死了,拍手稱讚。在說書人口中,他年少成名,修為極高,被自己的好朋友逼下懸崖,屍首無存,萬劫不復。
  • 陳情令:扎心,都說魏無羨很厲害,可又有幾個人真心想要成為他?
    #在《陳情令》裡,魏無羨被稱為「人間理想」,很多人想要成為他。很扎心,都說魏無羨很厲害,可又有幾個人真心想要成為他?小蘇分析了下,很多人想要成為魏無羨,無非就那麼幾個原因。其中1個是他擁有「人間妄想」藍忘機,而大家別忘了,這是用慘痛的代價換來的。假設沒有莫玄羽獻舍,聶懷桑策劃,魏無羨回來不過是黃粱一夢而已。
  • 細品《陳情令》:十六年,為了魏無羨,藍忘機放棄了整個世界
    01、戒鞭三百,抵不過失去你的痛藍忘機自小就在叔父的嚴格管束下長大,藍氏三千條家規熟記於心,頭戴抹額,時刻雅正端方。可是,為了魏無羨,他將藍氏家規拋於腦後。為了保護魏無羨,藍忘機不僅提醒魏無羨吹笛,而且打傷了藍家三十多名長輩。師姐江厭離之死讓魏無羨徹底崩潰,藍忘機趕到懸崖邊乞求:「回來吧,魏嬰。」但那時的魏無羨已心生絕望,什麼都聽不進去了。「結交奸邪,打傷長輩」的藍忘機被責打戒鞭三百,身負重傷,藍忘機療傷整整三年,身體才得以恢復。可是,身上再痛也抵不過失去魏無羨的心痛。之後,「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
  • 《陳情令》如果魏無羨愛上溫情有多毀劇毀三觀,還好陳導改回來
    我覺得這會傷到很多原著粉的心,起不到大IP原本的作用。重點是會影響整個劇的格局。以《陳情令》為例,如果魏無羨愛上溫情將會有多毀劇毀三觀。《陳情令》主要講的是一群熱血少年鋤強扶弱的故事,以主角魏無羨的坎坷人生為主線,講述了雲夢江氏恣意瀟灑的陽光少年
  • 因《陳情令》愛上魏無羨!
    我從小就偏愛看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小說,鮮衣怒馬意氣風發快意恩仇往往讓我心之嚮往。有幸今年二月看了小朋友推薦的《陳情令》,「願我魏無羨,能夠一生鋤奸扶弱,無愧於心。」是的,隨著肖先生演繹的魏無羨進入《陳情令》的世界,一發不可收拾,羨羨的離合悲歡就是我的喜怒哀樂。
  • 《陳情令》為何金凌恨了魏無羨十幾年,卻很快原諒了金光瑤?
    恨深恨也淺原來,金凌的父母因為魏無羨和溫寧而離世,而一直以來別人告訴他的是造成他一生悲劇的正是那個被她母親捧在手心上的人兒,那個叫魏無羨的人和他的手下溫寧是他該一輩子痛恨的人。他也確確實實恨了十六年。但凡看到與魏無羨有關的一切,便毫不猶豫地出手,鞭笞,搞破壞,囂張跋扈。連聽到魏無羨三個字都要氣血上湧。有一天忽然出現了一個人,總是救他於水火之中,還有意無意教導他,他的親舅舅懷疑這人就是魏無羨,可他沒有證實,他便認定舅舅認錯了,但依舊對有關魏無羨的一切痛恨不已。
  • 《陳情令》:魏無羨臉皮最厚?我看不然!
    這一年的夏天,《陳情令》如黑馬般殺出重圍,劇中的CP「忘羨」在不少人心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久久揮之不去。近日《陳情令》又火了一把!3月19日這部劇正式在日本上線播出,這個好消息讓「令牌」們好生激動,作為「令牌」之一的我看到這個消息之後又打開《陳情令》重溫了一遍。
  • 陳情令:家臣和家僕有何區別?魏無羨為何屢次被稱為「家僕之子」
    看《陳情令》的時候,每次看到魏無羨哭,自己的心就跟著一抽一抽地疼,這個雲夢少年郎是如此善良陽光,為何卻總被世人詬病攻擊呢?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逆鱗,就好像金光瑤的逆鱗是「娼妓之子」,而魏無羨的逆鱗大概就是「家僕之子」吧。
  • 《陳情令》番外篇之三十二:魏無羨陳情吹忘羨,山麓結界辨別藍湛
    #陳情令番外篇#簡單吃過早飯後,魏無羨與藍湛便退了房間,離開有間客棧,繼續朝著日不落山走去。清晨的陽光沐浴著萬物,路邊的青草上滾滾露珠晶瑩剔透,鄉間的空氣混著青草與不知名野花的香味,格外好聞。魏無羨一手背在身後,一手熟練地轉著陳情,藍湛不緊不慢地跟在魏無羨身後,偶爾襲來的晨風,將二人的衣角吹起,遠遠看去,一副忘羨無恙,歲月靜好的畫面。
  • 陳情令:能讓魏無羨念念不忘的人,為何是江厭離?
    今天我們的《陳情令》,來說一說宣璐飾演的江厭離。說到《陳情令》裡的江厭離,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全天下最好的師姐」。因為她是魏無羨心中一個特殊的存在,一個如姐如母親般的存在,彌補了缺失的親情。魏無羨9歲那年,第一次見到江厭離,就被她吸引了。
  • 陳情令:童年受創,愛笑的魏無羨,是如何與薛洋金光瑤拉開距離的
    從小父母雙亡的藍氏雙璧,有父母卻天天吵架的江澄姐弟,不僅父母雙亡還顛沛流離的魏無羨,以及因認祖歸宗而被生父踢下金陵臺的金光瑤,還有年幼斷指的薛洋,似乎每個人的童年,都過得不是那麼完美。
  • 陳情令:金凌到底是如何看待魏無羨的?是喜歡還是憎恨呢?
    都說《陳情令》是神選角,每個角色都選得恰到好處!你看小時候飾演阿苑的那個小演員跟長大後的藍思追長得是不是很像?除此以外飾演金凌的漆培鑫和飾演金光瑤的朱贊錦也非常像,真不愧是親叔侄!不看演員名字,還真以為他們是直系親屬呢! 說起阿令裡面的金凌,很多人都說他是最強關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