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陳情令》大火的時候,本著對小帥哥無感的態度,我沒有淪陷在滿屏的《陳情令》中。但最近肖戰生日和王一博摩託車賽的新聞頻繁衝上熱搜,讓我很好奇《陳情令》有什麼魔力,把2位新人演員送上了頂級流量明星的高臺。
沒想到,一入《陳情令》深似海,從此路人變粉絲。劇中兩人的人格魅力讓忍不住想多了解了解他們的人生過往。而最讓我驚嘆的是,縱然是孤兒,縱然是惡狗嘴裡搶食,也沒有泯滅魏無羨的良知和善良。這位恣意、瀟灑的翩翩公子居然是江家的寄宿者,居然一直活在虞夫人的冷嘲熱諷中,居然一直因為母親的緣故,活在別人的閒言碎語中。可是,他卻沒有絲毫的抱怨和不快,而是瀟灑不羈地活成了雲夢雙傑。
他丰神俊朗,笑意盎然,聰明伶俐,縱然每天頑皮惹事,依然學業優秀,劍術、道法上乘,可謂是少年天才。他可以為了綿綿而甘願擋下烙鐵,也可以為了救命恩人溫情姐弟而得罪整個世家,站在了所有人的對立面,更可以為了江澄換掉自己的內丹。
因為在他看來,自己沒了內丹可以有其他的活法,但是江澄沒了內丹就活不下去。縱然他痴迷於劍術,但是也可以改修詭道保命;縱然人生多苦難,但只要開心就好,何必裝那麼多不快和痛苦!
正如他母親藏色散人教導他所說的:「你要記得別人對你的好,不要去記你對別人的好。人心裡不要裝那麼多東西,這樣才會快活自在。」
生而在世,我們難免會遇到挫折和磨難,樂觀豁達的心態則可以幫助孩子們熬過歲月和不堪,迎來陽光和黎明。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如何養育一個樂觀豁達的孩子,讓他們可以如同魏無羨一樣,困境時迎難而上,順境時為夢想而努力。
在猶太人故事中,有一對孿生兄弟,一個樂觀,一個悲觀。父親為了幫助兩個孩子,就給悲觀的孩子買了很多色彩鮮麗的玩具,把樂觀的孩子關在馬廄裡。
第二天,父親分別來到兩個孩子身邊,悲觀的孩子在玩具面前放聲大哭。父親問他為什麼不玩玩具,悲觀的孩子說擔心弄壞玩具。而樂觀的孩子正在馬廄裡興致勃勃地尋找東西,看到爸爸來了,告訴他覺得馬廄裡說不定有小馬。
同樣的東西,悲觀的人看到的就是絕望和無助,而樂觀的人總會看到積極和正面,從而讓自己時刻開心。哪怕是再惡劣的環境,只要我們心懷希望,保持樂觀,誰都奪不走我們的意志和夢想。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塞利格曼在《教出樂觀的孩子》書中講道,樂觀是可以學習的,並提出了ABCDE療法,幫助孩子習得樂觀。
所謂的ABCDE療法,指的是在我們發生一件事,並對此做出解釋時,教導自己把可能的想法寫出來,不管是不好的想法,還是好的想法以及自己的做法。然後告訴孩子這些頭腦中的想法不代表實際情況,而後引導孩子反駁自己,並找出支撐反駁的證據。等孩子學會了反駁,教孩子化解災難,引導孩子去修正不愉快的事。
比如在孩子數學考試成績只有70分,他可能覺得自己很笨,永遠都學不好了;然後讓孩子寫出反對這些想法的證據:我上次數學測驗考了95分,說明我不笨;我的英語每次都是90分,說明我不笨;上次95分是複習充分,做題多,這次沒有好好複習,在看書了。
然後,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想想考試成績不好,最可能會發生什麼,最壞的情況是什麼,最好的情況是什麼,如何來化解這些問題。比如考試成績不好,最壞的情況是數學無藥可救了,那麼我們如何做來化解這個問題?請老師輔導,多做練習題,請求父母的幫助……
事情和環境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我們可以用ABCDE模式改變自己內心解釋,坦然面對人生的挑戰和挫折,從而活在當下。
知心姐姐盧琴在《把孩子培養成財富》書中講道,有一位老爺爺是國內著名的內科醫生專家。雖然工作繁忙,每天要接觸很多病人,但是仍然健康快樂地活到98歲。而他長壽的秘訣就是每天清晨大聲朗誦這句話:
「今天就是最好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如同《陳情令》中的魏無羨,常常只記得別人對自己的好,記不得別人對他的惡以及自己對別人的好。不論是綿綿、溫情還是傷害自己的江澄,他從來不記恨,只記得他們的好,所以才活得沒心沒肺,恣意快活。
古羅馬的哲學家塞涅卡曾經說過:年歲不饒人,它不會總讓我們享受人生樂趣。那麼,趁我們年齡還能享受,還渴望享受這種樂趣的時候,為什麼苛求自己呢?
所以,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快樂享受每一天,今天是最好的一天。與其苦哈哈地過完枯燥的上學日,不如開開心心地去上學、學習,說不定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找到學習的樂趣。
《陳情令》中的魏無羨可以活得如此瀟灑恣意,離不開他母親藏色散人的教導和言傳身教。在劇中,藏色散人的著墨不多,但是從藍啟仁、曉星塵和虞紫鳶的口中,我們不難得出魏無羨的母親是一個調皮聰明的女子,樂觀豁達、悟性高、心懷大義,和丈夫雙雙殞命於夜獵中。
作家羅玲曾經在書裡寫道:家長的教養方式,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所影響的不僅是孩子,還可能是孩子的下一代。
笑不僅僅是療愈的良藥,還會給我們積極的暗示,讓我們心向陽光,滿懷鬥志和希望,走向黎明。它可以在我們尷尬時候,活躍氣氛;它可以在我們灰心的時候,恢復力量;它可以在我們順遂時候,享受生活。
所以,育兒路上,請我們多一些微笑和開心,少一些抱怨和不滿,從而樂觀地擁抱每一天。
知心姐姐盧琴在《把孩子培養成財富》書中講道,面對生活,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就會有什麼樣的生活。
與其愁眉苦臉地過一天,不如高高興興地過一天。反正愁也是一天,樂也是一天,何不輕快地過完每一天呢?最後把聲音課中學到一句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每日早起朗誦,每天送自己一份禮物。
我很健康,我很快樂,我很富足。
我是圓滿富足的,我是因,世界是果。
我是這個世界上最智慧的人。
我有資格擁有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每天都有好事在我身上發生。
我對發生的一切負100%的責任,我敞開自己接受世界上所有的財富和幸運。
我願意改變,我願意丟棄過去的信條!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