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讓我們無法後退一步,使我們無法看到全局

2020-12-24 無上樂養心

問:最近,攜程創始人梁建章在一次訪談中說,中國的土地眾多,足夠每個人都住別墅。

答:可是,問題在於大家都往大城市擠,然後住上小房子就想住大房子,住上大房子又想住別墅。當然,中國的房價奇高,肯定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不過,我相信,按照目前我國的生產力水平,保障大家過舒適的生活,包括基本的住房和飲食以及教育,其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人的欲望永遠無法得到滿足,一方面它不斷地在膨脹,另一方面,我們總是無意識地跟別人進行攀比。

問:很多時候不是真正的需求,而是心理需求。

答:我們肯定要滿足正常的需求,不然會出問題的。喬·格裡芬通過長期的潛心研究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人類任何一種健康或正常的需求(意思是自然合理的需求),假如沒有得到滿足,都有可能膨脹成為一種毀滅性的黑色慾望。

所以,欲望包括滿足安全保障、舒適生活以及生理需求等的正常需求,還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心所造成的貪婪。我們需要滿足正常的安全需求、生理需求以及情感需求,同時要警惕人性中的貪婪。貪婪才是我們心中的魔鬼。

格裡芬也注意到貪婪的危害,他正確地指出:「一旦我們想要得到某種東西,無論那東西是什麼,貪婪就會把我們的注意力聚焦並鎖定那種東西,使我們無法看到全局畫面——究竟正在發生什麼。貪婪使我們無法後退一步,花一些時間沉著、冷靜地看待問題——因為,貪婪是由情感大腦驅動的,需要及時滿足。貪婪總是把我們吸引到那些看似容易得到的東西那裡,哪怕它後來使我們陷入極其險惡的境地。」

(參見《人類天賦》,喬·格裡芬,伊萬·泰裡爾)

問:貪婪讓我們無法後退一步,看到全局。

答:是的。

相關焦點

  • 受到魔戒的蠱惑,看到人貪婪的陰暗面,我們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
    現在的科技水平越來越飛速發展,從而可以實現一些我們以往在拍攝時候的困難,基本上現在的影片都是有特效效果和後期合成的,這樣出來的畫面不但美觀,而且可以達到導演想要的效果。而我們上一篇中介紹的《指環王》就是這樣一部影片。它靠著實拍和後期特效的合成達到了讓人意想不到的絕妙效果。
  • 未來十天,感情面臨抉擇,後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三大星座!
    別把愛情逼到無法動彈,不要奢望對方沒有自己的思想總是圍繞在自己的身邊,每個人都有選擇被愛的權利,他們總是希望愛情可以出現更多的機會,未來的十天,感情面臨著選擇,有些人選擇了後退一步,不要步步緊逼,反而愛情變得海闊天空,出現了更多的機會,兩個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沒有走到絕境,反而出現了更多的可能
  •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新垣結衣出新片了,本來等著被gakki的笑容治癒,但一看到片名《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笑容逐漸凝固,實實在在被一頓扎心,似乎看到了身為日常社畜的自己
  • 日劇|《我們無法成為野獸》最終話 我們成為朱裡
    本文可能涉及劇透,推薦先觀劇收視日本電視臺水十劇《我們無法成為野獸》最終話收視率為8.3%,算是這部劇的平均水準。這些所有在《我們無法成為野獸》中涉及的社會問題,真實生活中並不少見。依然是那個問題,當我們面對它們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就算再苦再難為了混口飯吃也要堅持?還是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而選擇魚死網破?又或者有了愛這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嗎?
  • 看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導演: 水田伸生編劇: 野木亞紀子主演: 新垣結衣 / 松田龍平 / 田中圭 / 黑木華 / 菊地凜子...我們欣慰,忙忙碌碌帶來成就感的平凡工作,同時又困惑,那些擺脫不掉的人生抉擇,是不是我們沒有勇氣放棄現狀,所累積的惡果,以至於,我們始終活不到最理想的狀態。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無法隨心所欲的我們,還有無法抉擇向前的我們。
  • 為什麼我們無法成為野獸?
    在喝完一杯大航海時代的苦澀IPA,再用復古九尾貓幹個杯後,「啤酒科普」電視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 為什麼我們無法表達真實的感受?
    我表達了愛,ta(們)接受了;我表達了恨,ta(們)道歉了;我表達了難過,ta(們)安慰了;我表達了需求,ta(們)同意了……你清晰地看到自己內心的期待了嗎?你又清晰地看到了無論什麼樣的期待都是 一廂情願的幻想 嗎?因為顯然,你也沒法按照外界的期待去回應。要是外界無法如我所願,那麼我還是不表達好了。你給不了我,我也不給你。
  •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一)
    (講真,看到這我就覺得,花井就是個打醬油的。)晶看著吳羽的鞋子,無意中說要穿這樣的鞋子,和花井母親見第一次面,把男友嚇了一跳。剛說完便被吳羽糾正道「不是跟他,是跟別的人」,元恆星接話「我們也沒有多喜歡對方」。🌔 轉眼到工作日,晶擠地鐵第一個趕到公司。匆忙按老闆一早的要求,準備各種資料。運營部部長已離職,社長秘書也未招到,因為工作能力突出,這部分工作通通落到了運營助理晶的頭上。
  • 為什麼我們無法做到拒絕?
    但是為什麼成年後的我們不能拒絕了?我們之所以不敢拒絕,是因為我們無法承擔拒絕的成本,這裡邊的成本更多的是一些感受。第一,自戀受損以後的挫敗感我們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好的人。第三,沒有連結的虛空虛空感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因為我們不願意承受虛空,我們無法去應對這種虛空的感覺,所以就會用各式各樣的東西來防禦或者應對它。比如有一些人就會去看書,讓自己跟書本建立一個連結。
  • 我們的星球無法更新怎麼辦 新版本無法更新問題解決_18183我們的...
    我們的星球無法更新怎麼辦?每次遊戲更新總是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遊戲無法更新怎麼辦?18183小編來為大家解答!
  •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那些不被看到的努力值得嗎?
    我們對這種天道酬勤是最最津津樂道的,或許是出於一種自我催眠吧。因為絕大多數的努力,就像《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一樣,無比的心酸,卻格外的平凡。Gakki飾演的深海晶,早上總是第一個到公司,泡咖啡、買早飯、做保潔。她明明是營業助理啊,卻兢兢業業地承包了銷售、秘書、總務、打雜等等各種額外業務。
  • 《天阿降臨》:內心的漂泊感,是我們無法打敗的敵人!
    《天阿降臨》:每個人都希望是楚君歸,可誰都無法改變那種漂泊感人類對於外星球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這廣袤無垠的星空,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有生命的球體,我們不知道自己從何處來,也不知道自己去往何處。
  • 我們無法停止追問:為何少女總是受難?
    我們無法否認,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裡,女性仍在遭受著辱罵、騷擾、毆打、強姦和謀殺。在女性的身上,性別本身好像就是一場悲劇。在世衛組織2019年的統計中發現,全球2-17歲未成年人中,有近10億人遭受過身、心、性傷害,而女性的受害比例達70%以上。我們無法停止追問:為何少女總是受難?
  • 《我們無法成為野獸》▏少來以己度人了!
    「我們一直再過誰的人生啊?!」這似乎是所有普通人的疑問。學習是為了什麼?工作又是為了什麼?甚至於活著是為了什麼?這是貫穿一生的問題。人生是一場旅行,又或者根本就是漫無目的的閒逛,前進、後退、原地打轉、改變目的地......這些都是正常的,可是身處當時,要如何適從,這就需要耗費一番心力了!
  •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吳羽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於我而言,是剛剛上新的日劇,十集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吳羽,結婚後變成了橘吳羽,一個活得瀟灑,像風一樣的女子。在第一集,她直接向恆星宣布了結婚的消息。有的時候我們一回頭,發現早已物是人非。能夠堅持自我,是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但同樣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需要有非常好的運氣。在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深海和恆星慢慢的改變,看到花井父母的美好愛情,看到松任谷和上野的成長,看到學著和員工相處的社長。每一點,都是我們對自我的探索和改變。或者說,我不是變了,我只是做回了我自己。又或者,我知道這樣的行為不合適,所以我在努力完善自己。
  • 無法成為新垣結衣的我們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獣になれない私たちemmmmm海報p的好尬早上6點半,鬧鐘震天響,驚醒過來,又倒下,真不想去上班吶。還沒到公司,工作信息已經震個不停了,老闆的概念裡當然沒有上下班之分。人滿為患的地鐵來了,沒什麼可猶豫的,抱好電腦,往上擠就是了。一不小心蹭上爪印,趕緊擦擦擦。
  • 致「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趁著放假,看完了《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那天雪很大,我們坐在一個二樓的吃蕎麥麵喝茶的小店裡往窗外去看,是紛飛的雪花,撒落在木製的老房子上;撐著傘匆匆走過的行人,和傘上一下子就積滿的白色的雪。小麥趴在窗臺上,吃著餅乾,問「雪什麼時候停啊」,我覺得他眼睛裡都是映著雪的,聲音軟綿綿的,那樣的場景,純淨得如射進山澗小溪的一束光。我們冒著雪去了一處據說是隈研吾設計的溫泉浴場,是一幢三角形的小小狹窄的兩層樓的房子,就像山間長出來的一個迴廊。
  • 2020,我們終將無法忘記
    奶奶還送我們到樓下,由於街道車不能久停,我們上車後跟奶奶揮了揮手,說:奶奶,我們走了,快上樓去吧,外面冷。車開出好遠了,車窗外面奶奶還在揮手。我怎麼會想到這竟然是我和奶奶這輩子最後的見面,又怎麼能想到這次揮手就是永別。從這以後,我就告訴我自己每次離開一個地方,離開一個人,都要好好的告別。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次揮手再見,這輩子就再也無法見面。
  • 我們無法拒絕成長-中新網
    影單  我們無法拒絕成長  「轉眼兒子就長大!」正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片尾曲裡唱的,20多年過去,當年陪伴我們一起看動畫片的父母已經衰老,而我們身邊或許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忽然發現:時間就是這麼奇妙。哪怕過程並不容易,我們卻無法拒絕成長。不過傷痛過後,我們依然可以有很多的收穫。
  • 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但我們卻無法感知四維空間
    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在這個空間內我們可以感知到物體的長寬高,就如同一個立體正方體。而有人認為在我們這個維度中有更高級的四維空間的生物,那就是章魚以及烏賊。我們常常小看了章魚,其實它是軟體動物中智商最高的,甚至超過了很多哺乳動物。可為什麼說章魚烏賊是四微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