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寫在《我叫大連》之後

2020-10-08 荷風

《我叫大連》當然也有遺憾之處,導演彭三源曾在採訪中提到,醫院的戲份佔70%,但只拍了三天。於是我看下集,不知是被剪了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感覺素材不夠用,情節也像撒胡椒麵一樣,重點不突出,節奏有點垮,比之上集故事的一氣呵成,人物帶點黑色幽默的喜感,運鏡的講究,意境的留白,下集的確乏善可陳。但對於某些人詬病的旁白,我倒覺得非常好,鄧倫的臺詞功底強,旁白除了為故事服務,更有一種意境在裡面。

整體呈現雖有不足,但這一part依然很打動我。這是所有單元故事裡,人物成長線最完整的,她以「大連」為第一視角展開敘述,通過他的眼、他的心、他的行動,去見證疫情中的武漢和武漢人。大連是親歷者,更是觀察者,透過他的眼睛,我們可以感受到,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更是一座浪漫的城市。

大連從醫院落荒而逃後,白天遇到了很多人,有各地前來救助的志願者、有警察和他的家人,他不再被死亡和恐懼包圍,而是那些孤勇之人,在努力搭建活著的希望之門。到了夜裡,空蕩蕩的長街,大連拎著兩筒熱乾麵獨自走著,也許內心仍在徘徊不定,這時有歌聲傳來,他循聲而去,有扇窗亮著燈,有人抱著琴在唱《漢陽門》,他頓住步子,仰起臉來,眼裡逐漸起了霧——

「冬天臘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歌裡的武漢,曾經是多麼美好而又蓬勃!

大連折身走進漆黑的夜,身後點點萬家燈火,仿佛燎原一般,引燃了他心中的勇氣之焰。故事從這裡開始轉折,一個有恐懼心的平民百姓,勇敢地重返重症區,成為「九樓女神守護者」,完成從平凡小人物到心懷大愛勇士的轉變。

《方艙》裡有一句話很感動我,靳東飾演的胡院長對小護士說,「我們都會死,但誰會真正地活過?」

我想,大連他,真正地活過了。

而李天然的出現,似乎也不簡單是為了成就一段人物關係和情感故事,李天然更是某種象徵,她讓櫻花的美好象徵有了現實的落地。

「來武漢找我!」不僅是給大連一個對武漢的念想,更像是所有武漢人為在共同戰疫歲月裡的戰友發出的邀請。

可以說,《我叫大連》的人物和主題都是升華的,有了這幾筆表達,這便不是一個平庸的故事。我想如果有更充裕的時間給到主創,他們一定會交出更完美的答卷。

但勿庸置疑,鄧倫的「大連」是發光的,他的戲份非常吃重,七天時間完成一個人物,對演員也是一大考驗,但這個90後流量傍身的演員,又一次以令人信服的表演令人交口稱譽。

火車上接過盒飯的燙手,尿在褲子裡叉著腿走路的尷尬、拖地時四仰八叉地摔倒,被病人噴一身血後欲嘔的奪路奔逃,看到屍袋後嚇出雙眼皮的驚懼,躲在白菜車裡被警察逮住的窘迫,瞎說八道化解危機的搞笑,捧著櫻花貼牆站立的脫力無助,與李天然的隔空擁抱……90分鐘,亮點情節甚多,而他演來一派輕鬆,毫無包袱。

我曾在」鳳凰」篇中寫過,鄧倫是有天賦且有自我的演員,不然你很難看到這麼年輕的演員,眼神可以這麼有力量,交待人物和情感這麼準確;而更難得的是,在他這個年紀,有如此豐富的生活體驗,並能一一在表演中落地,說他是細節狂魔並不誇張。所以,他帶給我的驚喜和震動是無以言表的因為實在沒有辦法一楨楨去寫那些好處,實在太多了,你只會確信這個人物活生生地、血肉豐滿地活現了,會自然而然地進入他的場域,同喜同悲,會跟著他一起戰鬥、一起奉獻、一起流淚。

長久以來,流量跟演技似乎是一對天然矛盾,但在鄧倫身上,看到年輕演員的實力,他的人氣不會是虛幻的泡沫,觀眾與他,也會在一部又一部作品中結緣。

相關焦點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的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謝雨公元1091年,即宋哲宗元祐六年。這雖是一首送別好友的事,但卻並未有纏綿和愁怨,更多的是關於人生的感慨。蘇軾是灑脫的,不拘小節的,對於人生,他總能「無所往而不樂」。這首詞的意思是:距離我們上次分別,已經過去三年,遠涉天涯的你不停在世間奔走,輾轉。相逢時相視一笑,如春天溫暖。
  • 奔波一生,蘇軾終於大徹大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梳理他這一輩子的人生,似乎就沒有他沒去過的地方。鳳翔、密州、徐州、惠州、湖州、儋州……更不必說給他留下最深刻記憶的黃州和杭州了。這些幾乎涵蓋了這片大地的南方之地。嶺南惠州實際上已經包含了今天的廣東廣西,而儋州之行,更是遠離權力中心。他忙碌地一生奔走——雖然不見得是他自願,卻也都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逆旅」是什麼意思?不少人理解錯
    像這樣被我們讀變了意思的古詩,還有很多,本期筆者再和大家分享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10個字是勵志名句,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它出自蘇軾的《臨江仙·送錢穆父》。公元1091年,54歲的蘇軾為送別好友錢穆父寫下了這首詞。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相逢人世間,彼此皆過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記得第一次看到它還是誰的QQ的個性籤名,當時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也很有深意,就把它牢牢給記住了。 一直以為這句話是來自於現代詩歌或是誰感悟人生時的偶得,後來才知道它竟然是出自於東坡先生的一首詩詞。汗顏啊,我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感覺汗顏。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魯迅《熱風 • 隨感錄四十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在全國悄然蔓延,本該熱鬧、溫馨、圓滿的春節,隨著來勢洶洶的疫情,變成了一場特殊的戰役,也為我平凡的人生旅程刻畫了濃重的一筆。【我心如初】我是一名兒科護士。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極其富有哲理的一句詩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紅塵:飛揚的塵土,後指人世間。春溫:春天般溫暖。古井:枯井。也指內心平靜無波筠:竹子的青皮,借指竹子。逆旅:旅店翻譯:三年前在京城分別後,我們就再也沒見過一面。你遠走天涯看盡這十丈紅塵。再相見時,你的笑容依然如春天一般溫暖。你的心就和古井一樣再無波瀾,和竹子一般清高有氣節。你要連夜乘船揚帆離開這裡,我的心裡孤獨惆悵。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杭州,是蘇軾的第二故鄉,也是李一冰的出生之地。雖旅居海外多年,李一冰先生仍自稱為杭人。李一冰為寫《蘇東坡新傳》所做長達四年的準備工作,皆在國民黨的冤獄中完成的。箇中艱辛,竟是在這本書初次出版三十二年之後,作者已經去世了二十四年後,才由本書序作者張輝誠經過多年尋覓,最終寫成《尋找李一冰》一文才使公眾得知。關於《蘇東坡新傳》的寫作經過,作者曾自言道:我寫東坡在常潤道中,初賞江南地方駘蕩春光的這一段時,適值臺北盛夏,揮汗如雨,我則伏案走筆,如從坡公同遊罨畫溪上,渾忘酷熱,直至衣巾盡溼,而不改其樂。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何意?詩詞大會高手兩次都答錯,太難
    這個題目是這樣的:蘇軾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的「逆旅」的含義是?A.艱難行軍 B.逆水行舟 C.旅館當時場上的選手是詩詞高手張戰鋒,他曾兩次從百人團中脫穎而出,才站在了答題臺上。對於這道題的答案,他連答了兩次都錯了。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大會上難倒53位高手
    百人團裡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第五季的支持人龍洋,還錯用魯迅的於無聲處聽驚雷"來形容選手的淡定。甚至連嘉賓康震,都將杜甫的"此曲只因天上有"當成褒義詩句,用來鼓勵選手。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2020教會你些什麼?
    有時候寫的東西會比較深刻,算是一種新的認知,我知道這樣的反思,讓我不斷地的再刷新自己,希望也可以給你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能大方從困境中走出來的人都不是凡人」,芸芸眾生,每個人都不同,卻在尋找幾乎相同的方式生活,簡單也好,亦或是有些苦楚,都有不一樣的意義吧,也許淺薄的詞,還無法很深刻的描述這樣的意義哪裡不一樣。
  • 蘇軾富含哲理之作,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人生幾十載,浮生若夢,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逆水行舟,又何必太過執著。天地間,我們終究只是個過客而已,管它悲歡與離合,最終,也抵不過一抔黃土。是是非非,究其根本,不過滄海一夢。活,要灑脫,無所謂對錯,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便可。
  • 十首哲理詩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 「人生如逆旅」的「逆旅」是何意?詩詞大會上的警察叔叔也懵了!
    而今天要和大家探討的也是一句眾所周知的千古佳句,這句便是蘇東坡筆下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詩詞大會上的一位交通協勤張戰鋒多次衝上舞臺答題,可見他不凡的實力,答題過程本來也很順利,可是,遇上這道題後,他猶豫了。這個「逆旅」,究竟是指什麼?是艱難行軍,是逆水行舟,還是旅館?
  • 《走河》走過的是生命之河: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直到隨著年齡增長,從書中知道的天下事催生了一顆驛動的心,踏出了故鄉在多個城市遊轉,看遍風俗人情,體驗時光變幻,用生命浸潤人生旅程,才知: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因為世俗牽絆、經濟困擾、人生格局等綜合影響,我的流浪之夢只能是一個夢。
  •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人生宛若一場窮遊,每個人都是滿懷憧憬的出發,為了更好的旅行,我們都是輕裝上陣。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的途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只是擦肩而過,有的人只是短暫停留,有的人會在中途離場,也有的人會與你相攜同遊,一直陪著你到達終點。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開心可以對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也是為了迎接好友出院,相聚為我送行,順便慶祝新年伊始吧。抽空去看望了一位老友,一個經歷坎坷卻很樂觀的女生,細想起來,身邊的好友經歷都蠻艱難的,但沒一個人似她般有個好心態,眼下的困苦磨難都會過去的,這句話我從她身上徹底領會。現在的她,有一個疼愛她的老公,還有一個新添的可愛女兒,一切都顯得剛剛好。
  • 《那山那人那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彼時,影帝劉燁還不是如今的氣質大叔,那時的他滿臉寫著青澀。而我初次看這部電影時,還是一丁點大,以致於現在對於電影情節的記憶早已模糊,但這麼多年我一直都沒有忘記的是他從頭到尾的那種畫面感。即使已經看過多遍,那種每一幀畫面都鋪滿了新綠的場景,還是能讓人驚羨良久。
  • 蘇軾送友人寫下「人生如逆旅」,詩詞大會53位選手不知「逆旅」何意
    元豐二年(1079年),43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按古人的道理,貶官也得謝恩,蘇軾謝恩的方式也是別具一格,他寫了首 我都40多歲了,在地方當官, 皇上你就放心吧,我不會惹事了! 總結:我在這個破地方也惹不出啥事,惹事的人都在朝堂呢!
  • 10句勵志語錄: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但願初相遇,不負有心人
    1、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但願初相遇,不負有心人!2、把身體照顧好,把喜歡的事做好,把重要的人待好,你要的一切都在路上!3、討人喜歡是什麼樣?是完美,是按照別人的期望那樣去生活。而被自己喜歡是什麼樣的?是不完美,但是真實,內心很愉悅。
  • 王潔作品《人生如旅途,我亦是行人》朗誦 林 平
    《人生如旅途,我亦是行人》作者:王潔 夜晚的蛙聲,是夏日獨有的聒噪,探頭看向窗外,早已是夜色深深。可是在詞人看來,即使在這片溫柔鄉裡,也不禁要問問故鄉的舊友有沒有想起我呢?所謂好詞便是如此,他寫的不是一位客子的心境,而是全天下客子的鄉愁。我每每思戀故鄉的時候,就會想起這首詞,不知道舊日知己是否早已半零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