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裡出了一個明星,整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和名聲都會得到大大地提高。
但人的精力總有限度,家庭事業無法兩全,繁忙的工作讓人無法在父母面前盡孝,除了出錢,幹不了太多實質上的東西。
對於在娛樂圈打拼的人來說,有家人要照顧,是他們堅強前行的動力 ,而對於在家的兄弟姐妹來說,照顧好父母,為在外打拼的人解除後顧之憂是頭等大事。
今天要說的三位明星,他們都是某一領域的佼佼者,但輝煌事業的背後,少不了兄弟姐妹的支持。
賈玲1982年出生在湖北的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都是勤勤懇懇的農民。賈玲上面還有個姐姐,叫賈丹。
姐妹倆從小聰明伶俐,唱歌跳舞不在話下,父母看著古靈精怪的女兒,內心是既高興又發愁,矛盾得很,就怕有天繳不起兩個女兒的學費。
所有的擔憂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父母發愁的事情發生在賈玲收到北京電影學院錄取通知書的那天,那個時候姐姐賈丹也收到北京廣播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雙喜臨門,也是雙愁臨門。對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而言,同時供兩個藝術生無疑是給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姐姐賈丹咬咬牙,把自己面前大紅的錄取通知書撕了個粉碎,轉頭告訴妹妹賈玲,這學她不上了。
賈玲何嘗不知道,姐姐賈丹有多喜歡北京廣播學院,但居然把上學機會讓給了自己。看著垃圾桶裡被撕成碎片的錄取通知書,賈玲流著淚將它們撿起來,拼好夾在自己的日記本裡,發誓總有一天要回報姐姐。
就這樣,賈玲去了繁華的北京念大學,而姐姐賈丹則留在縣城找了個工作,方便照看父母。
她本來想學的是戲劇專業,卻被媽媽陰差陽錯報成了喜劇專業,賈玲就進了最冷門的相聲班,在那裡結下了和恩師馮鞏的第一次緣分。
她還沒來得及享受大學的美好時光,就收到母親意外去世的消息。
賈玲父母去通稻草,為了多賺點錢,就把稻草堆得比較高,母親坐在上面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下來,損傷小腦,搶救無效死亡。
除了母親離世帶來的巨大傷痛,賈玲家還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
為了讓妹妹安心完成學業,賈丹每個月都會給賈玲匯500塊錢的工資,當時她一個月也才800塊錢。
2001年,賈玲一窮二白地畢業,她選擇繼續留在北京打拼,但是女生說相聲,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賈玲常常坐兩個小時的公交,去飯館說相聲,報酬還不夠來回的公交車費。
換句話說,賈玲就算畢業開始工作,薪資連基本的生活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是要靠賈丹的補貼。
當時相聲班的女同學,要麼早已轉行,要麼退出這個圈子,只有賈玲還在傻乎乎地堅持。
期間,賈丹還打電話勸賈玲:「北京不是我們這種人家可以闖的,回來吧,我給你找了一份月薪3000的公務員工作。」
姐姐的一番話,讓賈玲內心開始搖擺,她不甘心就這樣回家,但也不知道成功的那天會不會到來。這時候,師傅馮鞏給她和姐姐吃了一顆定心丸,許下承諾決不讓賈玲餓肚子。
直到2010年,賈玲和白凱南的《大話捧逗》登上春晚,一夜成名,賈玲的北漂苦日子終於熬到了頭。
成名之後,賈玲的收入水漲船高,不僅自己開了一家公司,還給姐姐在老家買了兩套房一輛車,給父親買了一套房兩輛車。
因為她始終記得,是姐姐賈丹犧牲了自己上大學的機會,才有了現在的自己,也是姐姐供了自己9年的北漂生活,還是姐姐一直幫自己照顧年邁的父親。
康輝1972年出生在河北石家莊的一個普通家庭,和賈玲一樣,上頭有個姐姐。
表面上,姐弟倆的性格相差甚大:姐姐愛隔三岔五闖禍,康輝則安安靜靜讓人省心。
實際上,康輝從小就是姐姐的跟屁蟲,每次闖禍都讓姐姐背鍋挨罵,自己則安心躲在姐姐的羽翼之下。
康輝比較會察言觀色,只要發現爸媽將要生氣發火,就立刻賣萌撒嬌,姐姐則站在原地,梗著脖子不求饒,從心底裡覺得自己沒錯。
小時候,父母工作很忙,時不時就要天南地北地出差。因為姐姐覺得自己天然就有照顧弟弟的義務,每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姐姐就會像父母一樣護著康輝。
越是這樣,姐姐的形象在小康輝心目中越發地高大偉岸。
隨著年齡的增長,姐弟倆的性格越來越像對方,康輝愈發的叛逆強勢,姐姐愈發循規蹈矩。
在填志願的時候,康輝填了身邊人都不認可的北廣,飛去北京,而姐姐在高考就業的安排,都是順從父母的意見,留在了老家。
在父母重病纏身的十幾年,都是姐姐在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住院治療,連帶康輝的一份在床前盡孝。因為這份恩情,康輝更想要幫姐姐做些什麼。
在外甥女藝考的時候,康輝特地抽出時間,給她集中輔導,姐姐還打趣女兒:「多少考生希望有你這樣的機會,你舅舅這可是上趕著給你開小灶。」
康輝看著姐姐為女兒的事情奔走,實在心疼,就希望通過自己助外甥女一臂之力,好幫姐姐完成這一件人生大事。
柳巖1984年出生在湖南衡陽的一個貧寒家庭,父母靠外出務工為生。柳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
哥哥很調皮,總是惹事,但他不像康輝的姐姐,會把弟弟保護得很好。反而柳巖什麼都沒幹,卻因為哥哥闖禍殃及池魚,總是被一起教訓。
小時候的柳巖就充滿文藝細胞,文藝委員、廣播員都有她的身影,但凡跟藝術沾邊,柳巖都會積極參與。
但柳巖大學的時候,並沒有往藝術方面發展,而是安安分分回到老家的湖南師範大學,畢業後去廣州成為一名白衣天使。日子平平無奇,但也無憂無慮。
但在19歲那年,上天給柳巖當頭一棒,母親被檢查出癌症。
面對天價治療費,再看看自己和哥哥微薄的薪水,柳巖心如刀割,媽媽才50歲,不能就這麼離開這個世界。
好在上天給了柳巖姣好的臉龐和身材,讓她有了闖蕩娛樂圈的資本。
她開始瘋狂參加各種選秀節目,一是被巨額獎金吸引,二是希望被經紀公司看中,可以撕開進入娛樂圈的一道口子。
柳巖參加完主持人選秀節目後,就成功籤約光線,成為旗下的一名主持人。
為了給媽媽籌錢治病,她開始日夜顛倒的工作,娛樂圈賺錢的速度遠比其他行業快得多,柳巖很快就籌夠了媽媽的手術費,經過化療之後轉危為安。
柳巖並沒有因為母親病癒停下前進的腳步,她開始思考更多的東西:爸媽沒有退休金、哥哥還沒有娶妻生子……以後安定的生活都需要柳巖來打拼奮鬥。
那時候的哥哥,已經在一家工廠當工程師,每個月拿著8000多的工資。柳巖不止一次勸哥哥回家照看父母,賺錢養家的事情她來就好。
但是哥哥並沒有聽從妹妹的意見,而是堅持在工作,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責任。
後來,哥哥結婚後,嫂子就來給柳巖做經紀人。沒幾年,柳巖就讓嫂嫂回家,不要留在她的身邊,父母會更需要她的照顧。
柳巖總是把家人放在第一位,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他們。成名後,柳巖的收入水漲船高,她在老家給父母修了大別墅,還給哥哥買房買車,就連外甥們的學費都一力承擔。
柳巖所做的一切,就讓人忘記她也是個需要被呵護、被疼愛的小女生。
她的前半生,活成了家人心中的參天大樹,哥哥感激她為這個家做的努力。
但其實,柳巖的心裡更想對哥哥說聲謝謝,爸媽如果不是有他們的陪伴,再好的經濟條件又能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