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邏輯思維都是一個「硬實力」,教給孩子正確的思維方法,幫助他們學會思考和學習已然成為一種科學的教育方式。今年,疫情倒逼在線教育持續升溫,兒童思維培訓受到廣泛關注,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兩大機構成為眾多家長優先考慮的對象。本文將從上課形式、課程體系和內容側重三方面拆解火花和豌豆的不同特點,為家長們客觀諫言。
一、教學體系
火花思維在教研及產研方面投入的資源在少兒數理思維賽道上處於領先地位,教研及產研團隊總人數高達上千人,在兒童思維培養領域排名第一。火花思維還與南開大學正式啟動了人才培養合作開發計劃,師資方面有嚴格的篩選機制,整體的錄取率小於5%,所有老師都會經過全面系統化的培訓,將教研老師的教研知識不斷內化,通過考核之後還要在內部試講7次,合格之後才能給孩子講課。
火花思維對標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先進教研體系,教研團隊引進了很多從學而思、摩比、新東方、高思、精銳等國內知名教育培訓機構轉過來的教研人才,熟知奧數體系、小升初和思維培養體系。對數學思維培訓有極深的耕耘和積累,熟知各機構的內容體系,同時也知道各內容體系中的不足。
據悉,火花思維作為小班課最大的品牌,自成立至今短短三年間已獲得七輪共計4.4億美元的融資,無論是融資金額還是資方實力,火花思維都領先於同類平臺。而火花思維大比重的投入在教研體系方面,其目的就是為了給學員更好的課程體驗和教學成果,讓孩子更合理高效的掌握知識並加以應用。
豌豆思維方面,雖然也已拿到C輪融資,但更多資源投入的是在宣傳方面,且教研體系遠不如火花思維。
二、課程設置
火花思維的課程研發已經覆蓋到3-10歲的孩子。而豌豆主要針對的是3-10歲的孩子,覆蓋面相對小一些。兩家課程體系從大體上來看相似度很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火花思維每個級別的知識模塊間大多沒有很強的關聯和遞進關係,如果孩子中途在火花思維報班完全可以中途學起,級別的設置主要是根據孩子的綜合基礎能力和年齡來安排課程,不會出現孩子跟不上的情況。
可如果在豌豆思維中途報班就要補之前的內容而降一個級別報班,否則孩子可能會出現跟不上、不適應等諸多問題。從效率和人性化方面,火花思維為用戶考慮更周全。
三、內容分布
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的五大板塊相似度極高,區別就在於教研側重點不同。火花思維是益智遊戲單獨為一塊,而豌豆思維是統計與概率,很明顯火花思維特別強調學習的趣味性,注重孩子的學習感受和體驗。從整體的課程內容來看,火花思維更側重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發散思維,綜合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力、分析和推理能力等,養成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而豌豆思維內容體系顯得有些枯燥乏味,更側重應試,容易讓孩子對課程產生牴觸心理,刻板的學習數學知識也不利於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
除此之外,火花思維有方塊熊、三角兔、圓圓鼠這三個自創的動畫IP形象,孩子以小遊戲闖關的形式學習知識,互動性和故事性很強,易於專注和投入。
總體來說,火花思維更加注重螺旋式穩步提升,培養孩子自主思考的興趣,以火花思維的水準必將成為孩子成長之路的忠實夥伴。而豌豆思維更傾向於滿足應試教育,缺乏與孩子的「親和力」。 以上就是關於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的一些簡單對比,希望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趙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