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一部2015年上映由爾冬陞執導的勵誌喜劇電影《我是路人甲》
這部電影上映至今依然存在著許多爭議,有人說爾導用力過猛,敘事抒情過度,導致在橫漂的整個情節故事上不真實;也有人認為這部粗糙的電影本身就是寫實,(電影的主要角色基本是橫漂人物,沒有大眾所知的明星,更沒有很出色的表演經驗),以雞湯反雞湯,拿捏之處恰好,殘酷的現實就是這樣存在著。
故事很簡單,主要講述萬國鵬、王婷、林晨、沈凱、魏星等人在橫漂的生活,有愛情,有事業,有生活,最終都還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夢想」,一個演員夢,明星夢。拋開這部電影的藝術價值,不去看這部電影的演技、鏡頭、燈光、美術等等,我們來看看《我是路人甲》的人文價值,它給予你什麼?是雞湯嗎?還是在你努力的奮鬥過程給你潑一盤冷水?
也許爾導演想要表達的都不是,還記得電影中覃培軍對王昭說的臺詞嗎?
劇中臺詞:
茅盾說,我從來不夢想,我只是在努力認清現實;
戲劇家洪深說,我的夢想,是明年吃苦的能力比今年更強;
魯迅說,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蘇格拉底說,人類的幸福和歡樂在於奮鬥,而最有價值的是為理想而奮鬥!
夢想在老貓這是一個非常感性的詞眼,它無法描述,更沒有辦法去刻量,它只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作為我們現階段的追求,我們生活的方向,當你站在不同的維度,擁有了不一樣的價值觀,人生觀,又將以另一種方式出現,而夢想就是我們在前進路上的「收穫」。
你還記得你小時候的夢想嗎?是不是也有人跟老貓一樣,跟爸爸媽媽說:我長大以後要當科學家,或者我長大以後要當一名醫生等等
有多少人懷揣著夢想前來,又有多少人低著頭離開?這些都不重要,引用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逝水流年是一個人擁有的一切,其他的所有,都不過是片刻的歡愉與不幸」好好地享受,做你認為對的事情就是了,又為何要論個結果出來;
先定個目標掙3個億,或許你就掙了200塊,這兩百塊重要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樣掙了這200塊錢,這也是老貓在這部電影裡看見的!
梁朝偉為這部電影寫了一篇影評叫《聽見流星的聲音》
(只挑一些段落,有興趣的「小火雞」可以去看看這篇影評)
不是衣食無憂,不是獲獎無數,而是你能否真正享受每一次努力的過程。有夢想有目標是好事,但如果只看到目標,就很容易忽略過程,就像跑步一樣,你一心想跑到終點,就會忘記欣賞沿途的風景。
夢想,不僅僅是有夢、敢想,還有做夢和思考的過程。因為有了這個過程,所以,結果是什麼,也沒那麼重要了。
在大多數人看來,路人甲只是路人甲,就像偶爾擦過夜空的流星,不會一直停留在你的生命裡。但是,即使微弱如流星,也會有它的軌跡,也會在夜深人靜時,藉著划過夜空的那一秒鐘,發出屬於它自己的聲音,希望被有心的人聽到。
品電影,論人生
關注「交互中心」每天給你分享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