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國內政局的的巨大變化,美國對俄戰略論調也出現新聲音。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在13日接受美《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俄羅斯保持了其大國地位,是因為其武裝部隊的高度專業化,以及有能力解決所交代的任務。米利還讚揚了俄羅斯軍方空天部隊和網絡部門的水平和戰備狀態,他解釋說,「俄羅斯軍隊非常熟練和專業。雖然人數不像蘇聯時期那麼多,但他們非常熟練。事實上,俄羅斯是一個大國。這是毫無疑問的,這是因為該國軍隊的能力。」與此同時,儘管擁有戰略核力量,他「從廣泛的戰略意義上」又稱俄羅斯是「一個衰落國家」。這種「先揚後抑」的評價體現出美軍對俄軍真實的看法。
馬克·米利上將著重提到了1990年代在俄羅斯發生的事件(指蘇聯解體),對俄羅斯人自豪感的重大影響。實際上,這是一種很婉轉的說法,因為,從1990年之後,俄羅斯的國力和軍力經歷了長期的沉淪,至今也無法與強大的蘇聯時期同日而語。俄羅斯海軍艦隊已經不是當年可以全球到達的紅海軍,海軍和空軍裝備發展和更新幾乎陷入停滯,有限的軍費只能被用在像核潛艇和洲際彈道飛彈這樣的戰略打擊武器項目上。馬克·米利上將說「(俄羅斯)儘管擁有戰略核力量」,言外之意是「俄羅斯只剩下核力量」值得保持敬畏。
應該說,冷戰結束後,美國一系列的北約東擴戰略動作,持續收編前蘇聯國家和東歐衛星國,逐步把飛彈和反導系統架到俄羅斯家門口。最終,俄羅斯忍無可忍,從2008年喬治亞戰爭開始「破局之戰」。2014年強力收復克裡米亞,2015年出兵敘利亞。徹底打破美國和北約在東歐方向為俄羅斯打造的「牢籠」。尤其是軍事介入敘利亞戰爭,俄羅斯這步棋出乎美國及其盟友的意料。一方面,俄羅斯海軍重新恢復地中海分艦隊,在敘利亞獲得兩個長期駐軍基地(塔爾圖斯港和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另一方面保住了阿薩德政府這個盟友,並重新回到中東戰略核心圈。
美國的戰略安全專家稱,美國在敘利亞的戰略是接近失敗的,包括與北約盟友土耳其的惡劣關係和美軍在敘利亞失去的存在意義。所以,在川普政府的四年任期內,多次提出從敘利亞撤軍。但是現在美國在敘利亞的戰略將再次迎來轉變。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司令弗蘭克·麥肯齊上將表示,派遣了一個排的裝甲部隊前往增援美軍在敘利亞的部隊,目的是展示當地美軍部隊的實力,並威懾俄羅斯軍隊。麥肯齊在接受「防務一號」網站採訪時解釋說,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俄羅斯巡邏隊「不聽話」,沒有與在敘利亞的美軍部隊協調行動。麥肯齊說:「我們覺得應該向俄羅斯軍隊『多露一點牙齒』。
然而,美國軍方的那點小心思是騙不了人的。美國人很清楚,幼發拉底河和哈塞克勝北部的M4公路,是美俄軍事勢力分界線,雙方軍隊早已經建立平衡。而能夠打破美俄軍隊在敘利亞戰場平衡的,不是敘利亞政府軍,也不是伊朗人,而是美國的盟友土耳其。根據最新的消息,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已經在科巴尼、曼比季等四個美軍和庫德武裝駐紮防守的方向集結。在美國14日正式宣布對土耳其實施制裁後,土耳其在敘利亞針對美軍的新一輪軍事冒險或很快開始。美軍的「鐵齒銅牙」還是向土耳其盟軍可勁兒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