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振翔:最大的野心就是一生做好一件事

2021-02-19 鏡像娛樂

三十年前的今日,天寒地凍。

 

在別的孩子都沉沉睡著的時候,他已經到了老師的院子裡,開嗓、掰腿、壓跨,再疼也得忍著。

 

為了練好京劇,他必須如此。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已經六年了。

 

這個小男孩,名叫費振翔。記得嗎?就是《霸王別姬》裡那個屁股被打得開花的「小石頭」。

 

 

為了能演得逼真,當時那屁股可都是真打,就為了拍這場戲,屁股都打腫了!

 

這個從小就對自己這麼狠的男孩,沒想到長大之後,對自己的作品更是狠。

 

從小出身京劇世家的他

用心打磨自己的演技

 

費振翔從小出身在梨園世家,全家都是京劇這一行的。沉浸在這樣的京劇環境裡,他早早就出道了。

 

4歲初登舞臺,他被稱為「天才小新星」,8歲赴香港演出,被評為「中國小神童」。12歲那年他被陳凱歌導演看中,接演了《霸王別姬》的小石頭。 

然而,現在的他,卻成為一名「用生命在創作」的導演,只因為管虎導演的一句話,徹底點醒了他。

 

管虎導演說:「演戲只是你喜歡的一件事,但不是你未來真的要去經營的一個行業。你有一些導演的才能,你要是喜歡的話,我勸你來學導演。但做導演之前,你一定要想好一件事,不是今天想做這個,明天想做那個,你一輩子只能幹好一件事。」

 

然而,這個過程並非如此簡單,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導演,必須比之前更狠。

 

 

一個有「野心」的導演

對作品的極致追求

 

首先,他狠下心,放下了所有拍戲的雜念。自從選擇了做導演後,費振翔再也沒有接過戲。對此他非常堅定——

 

「導演這把椅子不好坐,我演戲的話一定會分心,因為導演要考慮到服化道、攝錄美、劇本、前期、拍攝、後期、剪輯、調色,已經有太多的事要顧及。演員看的其實是眼睛,不是演技。眼睛是最直接傳遞信息的窗口,當你這對眼睛裡全部都是雜事的時候,怎麼演戲?我只好做一件事,把這件事情做清楚。」

 

他把自己當作一張白紙,從零開始學習。跟著管虎導演拍戲,從前期劇本統籌,到分鏡的創作,到每一次的定點取景,選擇什麼樣的拍攝手法,包括與攝影、美術、錄音溝通工作細節等等,事無巨細,毫無怨言。

 

經過很長時間的學習,費振翔開始放手拍了,你可以看到他把曾經對自己的執拗和那股狠勁兒,完全轉移到了影視作品上,每一個細節都必須死磕到底,讓自己滿意。

 

比如選角,一定堅持要找到最契合劇中人物的角色。剛剛圓滿收官的電視劇《外灘鐘聲》,講述的是變革時期的上海,於是這部劇集結了多位業內公認的國寶級老戲骨。對於年輕演員,更是大膽地選擇了剛剛受傷復出的俞灝明,和當時還沒火的吳謹言等。演技和人物氣質是他們選角的關鍵,最後的結果,也收穫了觀眾的認可。

 

 

比如場景,在《鬼吹燈之怒晴湘西》中,為了重現小說中層巒疊嶂的驚險地貌,費振翔和7印象主創團隊多次轉戰風景秀麗,但神秘荒涼的原始山林。

 

為了還原原著中的經典場景,他們搭建了超大地宮,還原墓中機關暗器…每一個細節,都要儘可能地力求最好,按照電影標準在打造一部網劇。

 

 

可見師從管虎,費振翔導演繼承了管導在藝術創作上的執拗、專注與嚴格。不僅費振翔如此,背後主創7印象團隊同樣如此,正是因為有了同樣的初心,他們才能一起度過風雨,做出極致的作品。

 

 「怎麼拍,拍什麼」管虎導演和費振翔導演都有著相同的堅持。他們不願意拍過於市場化的東西,更願意關注芸芸眾生在大社會的變遷中是怎麼生活的。《生存之民工》《外鄉人》《老炮兒》都是一樣。在戰爭時代也好,發展時代也好,去呈現每個時期老百姓是怎麼生存的,去尋找小人物身上的閃光點,並且把這樣的精神品質,通過影視作品永久地傳承下去。

 

費振翔放棄了演員的事業,但卻不曾放棄自己的初心。他給自己切換了身份,尋找了新的定位,正是這樣敢於捨棄,才讓他朝著他夢想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野心雖強,但需要用更強的行動力去實現。對自己更狠、更嚴格,別人用一萬個小時從精通到入門,而他願意用一萬個小時把自己歸零,再用十萬個小時、用一輩子去磨礪自己的能力,他用極其專注的態度,把每個作品都當作自己的心血結晶,像匠人一般地打磨。

 

對費振翔來說,師從管虎導演是他的幸運,他收穫了一群跟他有著相同藝術追求和執著的夥伴們。在未來的路上,他們將共同前行,為觀眾創造更多更好的作品。

 

最後,給大家推薦由費振翔導演的超級網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還未上映,就憑藉這電影級、高水準人物海報和預告片,獲得廣大網友的贊票,讓我們一起期待!

 

本文首發微信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臺 ━━ 


商務合作、投稿、應聘可添加微信: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


相關焦點

  • 華晨宇的音樂態度,一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人一生不一定要會做很多事情,但總要能做好一件事。拿他的話來說,他從小到大一直在做的就只有音樂這一件事情,而人一輩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好了。一個人一生可以做到的事情能有很多,但能真正做到將一件事做好的人卻寥寥無幾。有些人「志高氣遠」,想著一攬子做好一堆事情,可最終的結果往往是一件也沒有做好。人的一生很短暫,人的力量也很有限,你哪怕打腫了臉也見不得能充得了胖子。
  • 一生懸命: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從小在型染工匠家庭長大的知繪,直到在東京造形大學的傳統工藝課堂上,才知道父親一輩子就是做這項工作。
  • 那些一生只把一件事做好的人:藍瓶子咖啡弗裡曼夫婦
    藍瓶子的成功,其實就是源自於詹姆斯的堅持,就是〝一生作好一件事〞該文中所描述。與許多咖啡店的拓展目標不同,詹姆斯的目標不是打敗星巴克,或成為最大的咖啡連鎖店,詹姆斯的訴求就是給消費者最新鮮最好喝的咖啡,即使無法快速賣出許多咖啡,他也堅持傳統慢慢滴出來的作法。
  • 人生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劉曉豔說他老公這一生到現在為止就努力過一次,考上了研究生,擁有了一個好的工作。他老公現在可以不用那麼努力,也可以很好地生活。人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不管你之前多麼付出多少努力,一定要做好一件事,足以為你帶來更好的生活。
  • 潘麗麗:做好社區小事,就是我最大的事
    潘麗麗:做好社區小事,就是我最大的事 2020-08-05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封面人物】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訪鋼琴教育家黃瑂瑩
    雖已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尤其是談到她鍾愛一生的鋼琴基礎教育事業時,更是神採飛揚,話題不斷。作為新中國成立不久後培養出來的一代音樂工作者,黃瑂瑩自然背負起了歷史所賦予的使命,為國家而奮鬥。與她同時畢業的同學選擇活躍在世界舞臺,成為人人羨慕的演奏家。性格使然的黃瑂瑩沒有追逐舞臺、鮮花和掌聲,投身到了教書育人的事業中,成為一名默默耕耘的園丁。
  • 《阿甘正傳》:只有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所以才會有的傳奇一生
    細看阿甘的傳奇一生,他總是那麼莽莽撞撞,說起話來也是傻裡傻氣,但是他勇敢,重情重義,他也沒有多餘的智慧想那些「小聰明」,我做事就是敢想敢做,要麼不做,要麼就百分百的專注做好一件事,可能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吧。
  • 國際短片交流分享會特別放映《籤手》:「一生做好一件事」情懷打動觀眾
    觀眾反響熱烈,被影片「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情懷所打動活動現場座無虛席,不少觀眾在看過影片過後,都被影片中主人公「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情懷所打動,甚至有觀眾泣不成聲。《籤手》由王子辰執導,趙湧、譚文碧、孫輝等主演,以中國鄉村電影放映發展史為線索,講述一位痴愛電影的鄉村放映員,一生經歷多次社會和電影放映政策改革變遷,卻痴心不改,依舊在鄉村間遊走,為村民放映電影的故事。影片中的田國民是村裡皮影籤手的兒子,卻沒有聽從四伯將皮影手藝傳承下去,秉持著「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生哲學,反而一心迷上了電影這種新玩意兒,做了一名農村放映員。
  • 如何長期堅持做好一件事?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如果人生有捷徑,那就是持續在一個自己喜歡且擅長的領域深耕,堅持做下去,你就能淘汰90%以上的人。我很喜歡這段話:「大多數人都是在50~80分的範圍,打得頭破血流,當你把自己逼到120分的時候,會發現前面一片開闊,根本找不到對手。」
  • 上海灘流氓大亨馮敬堯和馬雲都說:窮人最大的根源就是沒有野心!
    當時立即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 「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我對網際網路有很大的信 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無論失敗與成功,經歷就是一種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掉頭;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 的道理。」馬雲:月薪三四萬最幸福 超過一兩千萬麻煩就來了!
  • 專訪奧美創意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龔大中:「用專註定義專業」就是我們提案時最喜歡的idea,也是客戶最喜歡的。所以就確定了下來。這裡我想講到職人:日本有一種說法叫做「一生懸命」,就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心無旁騖。我們就去大量地尋找符合這種精神的人。
  • 一生只專心做好一件事——太陽之手吳武憲
    他堅持「一生只專心 做好一件事」,把磨練當訓練 ,把吃苦當吃補。麵團經過時間的發酵,烤箱高溫的烘烤,蛻變成了一個好吃的麵包。麵包師傅同樣也需要經過歲月曆練與生活的淬鍊後,才能成就一個大師。   吳武憲大師與慧姐的相識是由于慧慧家技術顧問李士均老師,李老師一直和慧姐說吳老師的故事,說吳老師是一個很有匠心很有水準的麵包大師。
  • 專訪費振翔:從《怒晴湘西》到《龍嶺迷窟》,國產類型劇到底要怎麼拍?
    拍大IP不算,還要把它做得長久,做出最大影響力,這是學習好萊塢開發IP的經驗之道,比如漫威宇宙不僅僅只有一部《鋼鐵俠》,而於《鬼吹燈》來說,它要做的也是通過不同作品內容的布局,到達整個世界觀的構成。而於費振翔導演目前來說,在IP系列轉化上他做好了三件事。首先,IP系列的製作一大需要攻克的難題就是對工業流程上的精準要求。這就需要對應的製片系統和工業化的流程來支持。
  • 出走梨園的網劇大咖費振翔:自述
    這就是戲班教的道理,就別讓你沾沾自喜,別讓你認為這就對了,你得自省。我們梨園行都叫「燻」,你學能耐,不光要師父領進門,還得有祖師爺賞飯的命,因為師父不可能永遠手把手教你。我覺得《黃皮子墳》拍得是很講究,已經區別於以往電視劇的製作理念了,但就是因為這份講究,在網劇,甚至在超網這個領域,顯得有點拙了。
  • 想讓男人「寵你入骨」,聰明女人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大多的女人會在愛情裡漸漸迷失自己,漸漸忘卻自己,眼裡只有心愛的男人,似乎那個男人就是今生最大的支柱。當女人陷入愛情的漩渦,便在不知不覺中,為男人而改變。變成他喜歡的樣子,變成他欣賞的樣子。李靜與丈夫孫磊結婚十三年,愛情在婚姻裡從未褪色。她從不為愛而改變自己,更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孫磊,讓孫磊對她「寵之入骨」,由淺至深,從一而終。
  • 《天皇的御廚》: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
    這部電視劇受到大眾的好評,我想除了講述了一個勵志的成功逆襲的男主的一生以外,其中大量煽情的畫面與話語也賺足了觀眾的眼淚。男主秋山篤藏是秋山家的第二個兒子,從小被家鄉的人稱為「蠢藏」。故事的一開篇,就是篤藏被寺廟的師傅逐出師門的畫面,父親為此大動雷霆,質問他:「既然你不顧阻撓毅然決然的要去做和尚,為何才三個月就被趕下山?」而篤藏的回答卻是:「廟裡很無聊,不想浪費時間。」
  • 雲南蟲谷將殺青,潘粵明放眼南海歸墟,費振翔卻說費用太貴拍不起
    挖掘每一件事背後的意義—右上角點擊「關注」,了解更多娛樂資訊楔子近年來,盜墓題材的電視劇備受大家喜歡,驚險刺激的地下墓穴,千奇百怪的地下生物,都給觀眾視覺上的衝擊,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系列與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兩大原著IP小說,這也引得不少導演躍躍欲試
  • 聽導演費振翔細說《龍嶺迷窟》背後
    通過與費振翔導演的對話,我們發現了不少《龍嶺迷窟》背後的故事。2017年的《黃皮子墳》是費振翔導演的首部「鬼吹燈」網劇,雖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但卻成了珍貴的經驗積累。毫不誇張地說,今天的《龍嶺迷窟》能穩居8.2的高分,與先前的積累是密不可分的。
  • 演得了美猴王,拍得了《鬼吹燈》,費振翔從演員到導演的華麗轉角
    有的人,天生就是吃演藝圈這碗飯的,比如費振翔。再後來聽到費振翔這個名字,就是為大家所熟知的《鬼吹燈》系列網劇了這些寶貴的學習經歷,都為費振翔後來進軍影視圈打下了堅實基礎。少時的費振翔便天資聰穎,才華橫溢,他也因此成為京城爭相邀約及採訪的&34;。
  • 《安家》:女人就是努力做好一件事
    從房似錦出場以來的這一系列的操作,使我內心突然警醒過來:做任何一件事,所需要的也就是用心和投入了,再加上一點創意加持,搭上努力這個心氣,還有什麼事做不成的。 在銷售這方面,有些人是賺得很多。 但在得到之前都有背後看不見的勞心勞力的付出。 就看你是付出多還是少。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你是否真的站著客戶的立場上去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