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水缸來爆肝更新啦~
上期因為走累了從西樵山山上南門出來,走幾步就到國藝影視城的入口,稍微坐著休息一下繼續閒(bao)逛(zou)之旅......
出了南門,隔著牆已經能看到影視城的建築了。
黃大仙祠,當然不是東北那個黃大仙,而是晉代的赤松子,亦稱赤松黃大仙,本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區域性的神靈,後被道教所崇奉。近現代,隨著華僑旅居海外增多,黃大仙信仰也走向其他國家和地區。
其中浙江省金華市黃大仙祠和香港黃大仙廟最為著名,信仰者雲集,香火熾盛。浙江金華黃大仙祠是黃大仙的祖廟。香港的黃大仙廟亦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宮觀,位於九龍竹園區,人稱「香港第一大廟」,為「金華分跡」而來。
不過在百度黃大仙祠詞條下,又說我國的兩個祠分別是廣州黃大仙祠和香港黃大仙祠,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45年,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廣州黃大仙祠始建於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是廣州宗教聖地之一。
財神殿與供奉的文武財神,武財神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趙公明,文財神可能是李詭祖。
拜完神仙,當然要四處轉轉,找找有沒有適合拍照的角度,比如這個角落就很不錯。
大殿背後的九龍壁,但這些好像是蟒?
前面是死路,繞回後發現這面牆紅的很漂亮,當然要找個角度來一張。
這邊的光影組合也很不錯,拍拍拍!
牆邊的花花,仿佛還留在夏天。
一張光、影、建築對稱的圖。
一堆黃花入牆來
赤松黃大仙祠主殿,當然影視城的只是個復刻,依舊供奉著黃大仙、呂祖大仙和王重陽大仙。
出了黃大仙祠,在牆根溜溜,也有意外發現。
不止牆根,抬頭看看也有好景色。
逛完黃大仙祠,買完票準備進入國藝影視城。另外永定門是明清北京外城城牆的正門,位於北京中軸線上,於左安門和右安門中間,是北京外城城門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從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
進入影視城後首先看到的就是一片明清建築群,還有古大宅,當然要好好逛逛。天露居除了是古代建築樣式外,同時也是古裝租賃點,有興趣的小夥伴去玩的時候可以考慮租件古裝逛拍。
這個建築是牌樓?南方小孩的水缸表示不認識
穿過一道門,就從老北京城來到了江浙+徽州大宅,簡直是畫風突變啊。
一口不知道幹嘛的缸,牆上還有竹影搖曳。
蠟染技藝做的扇面,很有夏天感覺。
小小過道,有著明亮的一道光。
說起廣東,說起佛山怎麼能少了醒獅。
一個個的酒罈,應該都是空著的道具。
有嶺南特色的新娘服,還有一旁的紅色繡花鞋,這個調色也比較正常,起碼不會有恐怖片的感覺......
門外感覺畫風又穿越了....
出來看一眼,發現掛著華府的牌子,不知道是不是秋香的那個華府。
大家跟著水缸逛了看了不少,差不多又是摸魚時間啦,休息、先休息一下,最後慣例的求一波轉發和關注,你們的轉發和關注是水缸更新的動力,謝謝大家支持,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