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羊燉姜
你看毒液了嗎?
我看了。
毒液這電影看的過程令人昏昏欲睡,和預告片裡的兇狠黑暗完全貨不對板。
電影上映不久就以票房大賣、海外影評兩極化等新聞佔據熱搜。
影評人春風得意的臉上帶有一絲略顯嘲諷的微笑
那麼這到底是個什麼片呢?
今天就來從歷史進程的角度簡單聊聊。
電影《毒液:致命守護者》改編自1993年的漫畫《致命守護者》和1995年的《共生體星球》。
毒液其人
毒液,一種來自克林塔星的有機生命共生體。在沒有與宿主結合的情況下以液體形態出現,有獨立思想和超強學習能力,需要與宿主相結合才可以共生,同時也會賦予宿主非常強大的超能力。它們依據宿主本身的善惡本性,來決定共生後的行為。
毒液首登大銀幕是在2007年由山姆·雷米執導的《蜘蛛俠3》中,先後寄生於彼得·帕克和記者埃迪·布洛克,後者最終成為蜘蛛俠的最大敵手。
本片講述的正是埃迪·布洛克與毒液相遇的故事。
熟悉的片頭
電影開頭就是一幕的「人類因過度探索地外文明、企圖牟取私利,而導致不明外星生物體失控於地球」的經典場面。
伴隨著混亂的場景、破碎的容器和零散的對話交代出太空人的死亡和其中一個共生體暴亂逃脫的信息,同時正式展開了劇情。
反派角色德雷克博士
由湯老溼(Tom•Hardy)飾演的記者埃迪,在偷偷瀏覽律師女友安妮的文件時,無意間發現了自然基金會德雷克博士的反人類實驗。
翌日埃迪因為試圖報導這一惡行而與博士正式結下了梁子,還間接導致女友也丟了工作。
由此從成功人士極速轉變成一位丟了工作丟女友,丟了女友丟公寓的標準盧瑟。
湯老溼慘遭滑鐵盧
在一次偶然潛入基金會的實驗室秘密取證的路上,埃迪意外遇到了同為外星盧瑟的毒液。在經歷了短暫的磨合之後,兩人達成了協定,開始了一系列共生後的徵程。
先是逃脫了德雷克博士的死纏爛打,後期又成功攔截了與暴亂合體的博士外星入侵的邪惡計劃。
毒液大戰暴亂,撐起全片高潮的money shot(超貴鏡頭)
不是有那麼句話嗎,盧瑟見盧瑟,聯合大煉鋼。兩人在靈肉上一拍即合,最後聯手把暴亂這塊鋼色反派給煉進了火箭,從而順利拯救了世界。
又名《盧瑟逆襲史》
其實整個故事複述下來也像是部合格的常規類超級英雄大片,那到底為什麼遭到了影評人的大範圍群嘲呢?
這電影太無聊了。
本來高高興興呼朋喚友踩著首映的點兒就來到了電影院,等的是什麼?
我想應該是一部真正兇狠的、牛逼的、評級怎麼也得上個R的片子吧。結果看到最後還是被掃地阿姨給叫醒的,醒醒小夥子,飲料喝完我收走了阿。
沒在看電影期間睡著甚至成了部分觀眾炫耀的資本
影片在創作上進行了大幅度的自我閹割。
除了劇情顯得異常單薄外,這部影片的人設和故事內容上還明顯拋棄了一部分漫畫中的設定。
與漫畫中反英雄的設定不同,電影當中的毒液,除了飲食習慣與人類社會有相背離外,最暗黑的部分可能就是他烏漆麻黑的身體了。
愛護貓狗、忠心護主,被人頭胰臟饞哭了也忍住沒有下嘴。總有那麼點軟萌有餘,兇狠不足的意思。
湯老溼,你看我可愛嗎
這樣的形象轉變就好比,一個碾核樂隊的主唱突然宣布退隊搞起了流行,怪不得你的老夥計暴亂要來幹你呢。
除了低沉的嗓音和暴虐外形殘餘外,你演的到底是個啥,共生體列祖列宗的臉都快被你丟光了呀。
後代們的死亡凝視
說到這裡其實毒液本人也比較委屈,一部包含外星入侵、活吞人頭、人體實驗設定的劇本,最後愣是被拍成了殺人不見血的PG13級電影,憋屈。
然而毒液就是僅僅止步於此嗎?
並不盡然。
毒液在《致命守護者》中的表現
離開電影,漫畫裡的毒液作為一個極具性格的反英雄,其實是非常成功的。這就需要我們結合毒液誕生時期的美國歷史來看。
戰時美國萌生的超級英雄們其實都具備一個人造神的概念, 以DC旗下的大超以及漫威旗下的美國隊長為首。
他們的誕生中始終貫徹的是「高、大、全」的創作理念,他們即為美國精神、美好道德、美麗心靈、美妙肉體的化身。
你比一美多三美
可是十年之後,奉行一套與其父輩截然不同價值觀的新時代青年們橫空喊了一嗓子,
「老夥計們啊,你們真見過這樣完美的人嗎?」
人們面面相覷,卻很快反應過勁來了。
完美的超級英雄們終於被看破了其不完美之處,那就是人物脫離生活、遠離群眾的根本缺陷。借馬爾克斯的話來講,無限風光,不過是一場幻覺。
試問又有誰在生活中見過這位可以一拳打爆恆星的老哥呢
超級英雄面臨著重塑。
借著超級英雄們的日漸沉寂,反英雄們終於開始走上了歷史舞臺。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二戰過後不久,作為波普時代主角的年輕人掀起了席捲全球的反文化運動。正是在運動當中滋生了一批又一批勇於掉頭和主流幹仗的嬉皮青年。
反叛青年之一
伴隨這些反叛青年而來的,就是漫威中惡靈騎士、懲罰者、金剛狼、毒液、死侍這類反英雄人物的集中爆發。
漫威的經典反英雄角色
其中惡靈騎士誕生於1972年,刀鋒戰士誕生於1973年,緊接著次年又出現了懲罰者與金剛狼的角色。而這些角色無一例外都帶有時代賦予他們的反英雄主義內核。
人們發現他們大多擁有外貌缺陷、性格殘缺、道德欠缺、信仰缺失的特點。
他們非常規意義上的英雄,而是思想品德,行為作風上不端正的那種角色。
反英雄不需要全民愛戴,沒那麼多唧唧歪歪的精緻捲髮、外搭內褲,面具一戴,幹就完了。
但同時我們也逐漸發現,這些角色太真實了。
一方面是暴力、怯懦、極端利己、無視道德與強烈的反叛心理,另一方面則是堅忍、洞察力、同情之心這些正派的影子。
相比較超級英雄,他們有更接近於人類本身的想法,有對一切傳統證偽的深層次使命,偶爾還帶著點滿嘴跑火車的性格加成。
因此俘獲了大批人心。
光看面部構成和超英確實差點意思
大家都知道前兩年的反英雄電影《死侍》有多火。
16年剛剛看完死侍的我,第一時間打開網頁搜索了賤賤同款探險時光兒童手錶,發現海淘裡三百塊的兒童手錶已經炒到了一千三百四十塊。
後來我才知道電影裡這老哥的專屬兒童手錶還給戴反了
在這些超級英雄的身上,神性逐層剝離,人性借勢爬上了高地。
這些歷史背景已經為《毒液:致命守護者》電影的誕生創造出了極佳條件。
但這電影仍然讓人覺得不對勁。
毒液:really?
是少了血腥鏡頭而損失了大部分觀影刺激感嗎?
是帶有bug的不連貫劇情和過硬的中文植入嗎?
要說明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舉出來幾個隔壁DC的反例了。
其實提起「暗黑超級英雄」電影,很多影迷第一個想到的會是DC。
普遍認為,DC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通常包含更多的悲劇化描寫、感情戲份以及哲學意味。
怎麼覺得v看著還有點飛飛的意思
比如前些年的《V字仇殺隊》、《守望者》以及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這些講述暗黑超級英雄的電影包含著對社會歧視的諷刺、政治哲學以及人性的探討。
同樣是暗黑超級英雄電影,這些電影與毒液的不同點在於,基調嚴肅,內核深刻。豆瓣評分均高於8分,還有兩部分級在R。
本片主角湯老溼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也飾演了重要角色貝恩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發現到底是哪裡不對勁了。
是毒液的狀態不對了。
表面來看,電影中的毒液因為本身暴躁又不穩定的負面構成被淡化,陰鬱感被減少而顯得有些單薄無力。
稍深掘一下,那些帶有反英雄特質的隱喻也在電影當中也被迅速帶過,消失不見了。
反而電影上映時「暗黑」成了一個噱頭,像是一塊放久了的蛋糕,看上去甜甜蜜蜜的,一口咬下去卻泛起來變質的味道。
到底是誰擁有了重塑毒液的權利?
是索尼。
幹了這瓶美式84
最可靠的說法是索尼為了與蜘蛛俠系列電影順利銜接,方便日後聯動,而對這部漫改電影進行了大的改動。
再說了,全片R級了也就相當於主動把一大批喜愛蜘蛛俠的未成年粉絲拒之門外,再順便把金主騰訊的祖國也踢出了電影院。
那能行嗎?
再生猛的毒液碰上索尼這瓶84消毒液也得立馬歇了菜了。
1億美金投進去,打出了「首部暗黑英雄電影」的招牌,卻拍出了這麼個兒童片。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