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金屬3D列印零件變形與收縮難以控制?AI軟體或將解決這一難題

2020-12-24 騰訊網

在金屬3D列印領域,以粘結劑噴射和材料擠出工藝為代表的間接金屬3D列印技術獲得了業界的關注。這兩種間接金屬3D列印工藝都是首先列印出金屬零件生胚,然後再經過脫脂燒結過程製造成金屬零件。間接3D列印與粉末床直接金屬3D列印工藝的區別在於,3D列印過程中不存在高溫處理,熱過程被轉移到了燒結步驟,在燒結過程中如何控制熱梯度和應力導致的部件翹曲和損壞仍是間接金屬3D列印技術存在的挑戰之一。

2016年Markforged 公司推出了基於材料擠出工藝的金屬3D列印設備,不過這項技術用於列印金屬絲材的時候有一個業界公認的痛點那就是變形與收縮的控制挑戰。Markforged 針對這一痛點進行了研發投入。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Markforged 在年底前將要推出的人工智慧軟體-Blacksmith,是該公司在變形與收縮的控制領域所取得的新成果。本期,3D科學谷就與谷友共同了解一下這款軟體所起到的作用。

*點擊文中出現的紅色字體打開

「Blacksmith」軟體試圖通過將其印表機連接到計量設備(此處用來掃描12毫米扳手)來了解和糾正在燒結過程中經常發生的零件幾何形狀變化。

....

由算法驅動複雜迭代過程

/ 糾正燒結中發生的幾何形狀變化

Markforged 的「Blacksmith」軟體為自適應製造的人工智慧驅動軟體解決方案,該過程需要適應影響零件的設計、列印和後處理每個步驟中存在的多個變量,這些變量都會影響3D列印。

「Blacksmith」軟體通過將Markforged的3D印表機連接到計量設備(如上圖,掃描的是12毫米的扳手)來了解和糾正在燒結過程中經常發生的零件幾何形狀變化。

當3D掃描將數據點映射到零件的原始CAD或STL文件時,兩者之間的偏差通常需要返回到原始文件進行調整。如果這項工作由人工來完成,則是一項耗時且不精確的方式。而「Blacksmith」軟體的方式是在人工智慧算法、設計工具和3D掃描數據之間建立循環,隨著時間和列印量的增加,將增強公司整個印表機的基礎能力。也就是說,憑藉人工智慧強大的學習能力,當同樣的零件或類似幾何形狀的零件被列印上百次後,一次列印就成功的可能性會更高。

當3D列印設備出現偏差或者整個過程中出現變量,系統可以發出警告或實時進行自我糾正。Markforged 3D印表機使用連接到每臺機器的列印頭的雷射掃描儀來同時創建和檢查零件,然後將數據反饋到雲中。隨著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將反饋共享到雲中,這些數據將使自校正功能變得更快更準。

軟體中使用了預失真幾何的算法,考慮了預期的變形並抵消了變形,以產生預期的零件。

/ 學習零件基本幾何形狀

Markforged 的金屬3D列印技術為一種間接金屬增材製造工藝,即首先3D列印零件的生胚,生胚製造材料為一種將金屬顆粒與塑料基質混合在一起的金屬絲。列印完成後,零件被放入溶劑中,除去第一階段的粘結材料,然後再放入燒結爐將殘留粘結材料燒掉,並將金屬顆粒融合在一起。從最初的設計文件到最終的金屬零件,這一過程中零件有很多機會因變形而偏離其原始設計。材料、加工溫度和大氣成分以複雜的方式相互作用,Markforged試圖對此進行理解和控制。

「Blacksmith」軟體將設計文件上傳到雲中進行切片,然後,系統將文件發送到由一組連接的3D印表機共享的反饋循環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高每臺機器的零件精度。總體來說,該軟體是Markforged公司努力理解和控制其基於材料擠出工藝的間接金屬增材製造端到端過程的結果。

在以上扳手的案例中,掃描零件時,扳手孔的直徑可以完美地插入,但是可能會有一些輕微的變形,軟體可以識別這些特徵,將它們與點雲進行比較,並識別出任何差異。將生胚零件從燒結爐中取出後,用戶可以掃描這些零件的幾何形狀,並將其發送回「Blacksmith」軟體,並在輸入文件和點雲之間,比較掃描產生的結果。該軟體的目的是確定3D列印或燒結過程的哪些方面可能導致變形,然後創建一個糾正這些變形的新模型

「Blacksmith」軟體的成功將取決於其學習基本零件幾何形狀的能力。在這一軟體的邏輯中,每種設計都是幾何成分的非線性組合。還是以扳手為例,網格文件未描繪扳手,而是描繪了在較大幾何圖中彼此相對定位的一系列孔、邊、角和形狀。例如,一個簡單的零件由一個圓柱體和一個立方體組成,它們組合成一個新的形狀。「Blacksmith」軟體正在學習列印立方體的含義,列印圓柱體的含義以及這些形狀在上下文中的含義。總之,其目標是是利用從這些幾何學中學到的一切,使零件以及類似零件在首次列印時就獲得成功

3D科學谷Review

Markforged 針對間接金屬3D列印工藝中存在的變形與收縮挑戰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是軟體。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Markforged申請了專利,通過將粘結劑、陶瓷材料作為分離層與支撐層一起列印完成,使得金屬3D列印所獲得的生坯具有更好的防止變形與熱收縮控制能力。有關這一控制方式的研究請前往《減少3D列印後燒結變形, 看陶瓷材料如何應用於擠出式金屬列印》。

相關焦點

  • 2020年十大3D列印軟體新聞匯總
    今年夏天,SmarTech Analysis發布了一份新報告,名為《2020年增材製造軟體市場的機遇》,這是該公司自2017年發布首份報告以來對3D列印軟體領域的首次研究,報告中描述了一些有趣的內容。它預計3D列印軟體行業將實現快速增長,收入將從2020年的4.6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37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3D列印軟體在行業中不再不是一個小眾領域,而是一個重要領域。
  • 金屬3D列印技術可以改善石油、天然氣業零件性能
    中國3D列印網3月2日訊,加利福尼亞金屬3D印表機製造商VELO3D已宣布計劃與位於俄克拉荷馬州的精密加工公司Duncan Machine Products合作。作為石油,天然氣和航空航天工業的供應商,鄧肯機械產品(DMP)將使用金屬增材製造來改善零件性能並縮短交貨時間。
  • 金屬3D列印未來走向何方?
    3D列印技術在現代製造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將數位化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根據任意零件三維模型成形複雜形狀的零件,無需專用模具。這家研究公司預測,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1億美元,從2019年到2024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2.5%。推動這一增長的原因是國防、汽車終端、航空航天對3D列印金屬的需求不斷增長。
  • 安世亞太推出最新金屬3D列印解決方案,進軍航空航天領域
    隨著3D列印技術的不斷發展,金屬3D列印技術已逐漸成為該領域最具前途的先進位造技術之一,是航空航天、汽車、醫療等高端設備製造及修復領域的重要技術手段。安世亞太早已布局金屬3D列印領域,推出一系列單構、混構金屬列印設備,並通過不斷的更新迭代,從精度、效率、成型尺寸、控制系統、軟體等多個維度進行優化,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 吳敏:金屬3D列印異見者
    3D列印將顛覆製造業,曾成為很多重塑產業發展擁躉的共同信仰。但是國內發展近十年,3D列印依然存在工業製造上的成本、效率難題。升華三維在尋找3D列印出路的迷途中,堅定地選擇了有別於主流的間接3D列印,即將3D列印與粉末冶金相結合的路子。
  • 多雷射、超大型金屬3D列印的時代或已到來
    該項目於2017年11月推出,旨在將金屬部件的增材製造加速至少10倍,重點呈現從訂單到完成金屬3D列印組件的數字和物理增值的整體視圖,目標是向增材製造的新一代技術邁進。該項目截至本月結束,所有課題均取得了技術上的飛躍。
  • 中石油測井公司金屬3D列印規模化
    15631次閱讀 作者:王水航 李彥明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08月26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日前,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15塊微電阻率成像極板通過3D列印製造順利下線
  • ​當代馬良的神筆:金屬3D列印技術
    沒想到如今,3D列印技術的日漸成熟竟讓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有成為現實的可能。神話中,馬良的畫筆一揮,要啥就有啥,可終究只是神話。但3D列印技術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採用3D列印技術也能做出「立體的畫」,而這幅畫的品質則取決於其所使用的粉體原料。採用金屬粉體作為原料的金屬3D列印是3D列印技術體系中的一大重要分支,可以說是先進位造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 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監測系統
    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它是由湖南智慧農業聯盟聯合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藍州天生科技共同打造的三維創新型農業產業生產信息系統。通過3d列印的立體智慧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有效的預警農業問題,如病蟲害,營養消耗過快,農藥殘留超標,肥料使用過量等問題,從對接,代理商和經銷商對接,農業專業人員協助監督,品牌推廣,合作機構之間互聯互通,形成農業生產、農產品品牌的建設。
  • 3D列印,哪一款切片軟體好用?
    今天看到有人問3D列印,哪一款切片軟體好用?趁著這個機會再來梳理一下常見的切片軟體。-1-什麼是切片軟體?①通用的切片軟體常見的通用切片軟體現在常見的有cura、s3d、Repetier Host,這三個可以說是用的比較多的。各有各的優勢。
  • TCT亞洲展來襲3D列印新品預告連連看
    無需因為價格而再次妥協零件保真度,如此經濟的印表機唾手可得。 高級塑料和彈性材料:具有工業性能設計的VisiJet®M2材料可製作耐用的白色、黑色或透明塑料件,彈性體零件具有卓越的拉伸性能和完全得彈性回復。 專業級質量:確保您的原型外觀、觸感和性能如真正的成品一樣。辦公室專業級列印質量的不二選擇。
  • 神奇的3D列印-哆啦A夢不是幻想
    老師:3D列印學名叫快速成型,原理類似噴墨列印,只不過用的不是墨水,而是液體或粉末狀的金屬、塑料、陶瓷等原材料。在電腦上將物體三維模型分解成無數細小的薄片,這樣一來,3D印表機可以逐層列印,同時粘合就生成了立體實物。換句話說,這玩意兒跟神筆馬良的筆一樣,畫啥有啥。
  • 機器人3D列印 增減複合智造未來
    機器人3D列印是工業機器人通過編程,將複合材料通過噴頭加熱擠出成型,同時可實現減材加工,提高精度和表面效果,可完成複雜大型零件製作。複合材料強度完全滿足最終使用要求,通過焊接可實現80米,使用年限30年以上。
  • 從零開始了解3D列印
    先是一個個地捏,然而捏了很長時間後她發現這樣難以讓人類快速遍布世界。想想也是,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算術題,就算是5分鐘捏一個,要捏出當今世界的70億人的話,那得……6600多年,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也就是到今兒女媧還在捏呢。於是女媧很聰明地拿了條繩子(一說藤條),粘上黃泥一甩,譁!一下子就造出一大片人了。
  • 零件數量從61個減少到1個,案例領略3D列印微噴發動機前景
    通過使用製造商VELO3D的金屬增材製造(AM)技術,Sierra Turbines將關鍵組件的零件數量從61個減少到1個,並且還獲得了許多重要的性能提升。
  • 劇透:這些3D印表機將亮相2020日本3D列印展
    日本作為3D列印在亞洲的重要市場之一,其地位不容小覷,據統計2019年日本3D列印市場銷售額達到400多億日元(約26億人民幣),本次參展的3D列印企業將會展出哪些頂尖的3D列印設備呢?南極熊提前劇透一部分展商。
  • 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開發新金屬粉末有效提高3D列印航空零件強度
    在AM技術中特別關注的是金屬3D列印,它允許獲得具有增強的技術和操作性能的3D列印對象。用於3D列印最廣的金屬是鈦、銅、鎳、鋁及其合金的各種成分。 近來,含金屬的複合材料已被廣泛用於增材製造。由含金屬的複合材料生產增材製造的最常見方法是:熔融沉積建模(FDM),直接金屬沉積(DMD)和選擇性雷射熔化(SLM)。
  • 未來的通用汽車模型將使用更多的3D列印零件
    這並不意味著GM將列印您的下一個Chevrolet Traverse,但是可以想像,未來的GM汽車可能包含一些3D列印的組件,或者使用更多的3D列印的原型和工具進行設計和製造。當聽到「 3D列印」一詞時,我們往往會想到最後一個,它依賴於計算機控制的加熱噴嘴,一層又一層地鋪設熔化的長絲。通用汽車已經在機芯的最前沿,將更多的3D列印技術納入製造業。早在6月,就有消息稱GM3D列印了新款雪佛蘭Corvette C8的先進原型,以確保整車正確裝配在一起,並有足夠的空間進入某些關鍵區域。
  • 3d列印的主要缺點,是需要重新批量生產3d列印材料
    3d列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有許多優點:減少加工產品尺寸和數量;大大降低成本;大幅縮短生產周期。這些優點不但得到了大量支持,而且也使它成為許多用途的基礎。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快速成型技術常常使人覺得困難。另一方面,也會出現以下現象:準備不足將導致實際列印的較大尺寸會小於設計要求。
  •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一種新興的製造技術
    用增材製造技術處理大量零件,每塊零件的尺寸都可以按計劃生產或經濟能力或是在製造和運送過程中每種情況對組件的尺寸進行變化,使得可以不用製造模具或其他成型工具來製造設計完全相同的零件。適用於標準化材料、3d列印多功能複雜產品、高性能的物料構件、多功能關鍵部件、三維可視化零件、快速拼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