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軒的媽媽
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是每一位父母的心願,但又有哪些父母帶娃的方式是正確的呢?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來自於父母的教育,既然是教育,就應該關注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父母的言行舉止時時刻刻都會影響著孩子,他會模仿父母的動作和語言,如果父母不能很好的教育他們,並未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應該注意什麼呢?
3種「帶娃方式」,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其中隱藏的危險你知道嗎?
小林的孩子今年4歲了,因為家裡就這麼一個寶貝,所以平時孩子的飲食起居全家人一起照顧,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為他做好,時間久了,孩子也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
有一天小林自己在家,手裡忙著別的事,就讓孩子自己把衣服穿上,可是誰想到孩子根本就沒有聽進去,還大嚷著「你給我穿」,小林無奈之下只能放下手頭的事,趕緊幫孩子把衣服穿上,孩子這才停止了哭鬧。
其實生活中像小林這樣的父母還有很多,對孩子的飲食起居都用一個「包辦」的方式,父母都以為這樣就是給了孩子足夠的愛,但是這種方式正在悄悄毀掉孩子。
毀掉孩子的3種「帶娃方式」有哪些?其中的危害你知道嗎?
1、答應孩子無理要求
很多孩子想滿足自己的無理需求時,對著父母不是撒嬌賣萌,就是哭鬧耍賴,這時父母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順從孩子的心意。
但是作為父母,對一件事情是有一定的判斷能力的,這種行為可能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不管自己想要什麼,父母都會無條件地給自己買,最後只能讓孩子得寸進尺。
2、「包辦」式帶娃
就像上述小林那樣,對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包辦」,給孩子穿衣服,為孩子吃飯,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時間久了孩子就沒有了獨立意識。
一般來說,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吃飯了,也可以學著父母去給自己穿衣服,父母不要覺得什麼事都替他辦好就是愛他,更不要覺得孩子還小。
3、面對孩子哭鬧,父母「粗暴」式解決
其實一般人都會比較反感孩子哭鬧,覺得特別心煩,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哭鬧,火氣就止不住了,不是打就是罵。
父母要知道,孩子哭鬧也是對情緒的一種發洩,他們也需要通過一種法師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注意什麼?
1、要學會尊重和理解孩子
其實孩子的想法和大人是不同的,有些事情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才能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你只有尊重孩子,他才會學著尊重你。
2、多和孩子交心
交心指的是用心交流,父母不妨耐心一點,多和孩子溝通,學會走進孩子的心理,例如:你可以主動和孩子說一些你身邊發生的事,這樣孩子才會放下戒備,主動和你交流。
寄語: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但是父母要知道,孩子犯錯也是一種成長,父母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對待,不要讓不正確的「愛」毀掉孩子。
你家孩子平時都有哪些不好的習慣呢?你又是怎樣幫著改正的?歡迎大家在下方交流分享
我是小軒的媽媽,我每天將更新更多的育兒知識小文章,裡面有自己的育兒經驗和母嬰知識,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或者學到了知識,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