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刊雜劇三十種》是現存唯一一部元刻雜劇選本。全書收元人雜劇三十種,有十四種為孤本。先後由明代李開先、清代黃丕烈至民國羅振玉諸名家遞藏。1914 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請當時著名刻工陶子麟覆刻了這部,題作《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此為日本大正三年京都帝國大學朱印刊本(限量編號:四十一號)。
《元刊雜劇三十種》為李開先舊藏曲籍的一種。到清代,該書歷經何煌、元和顧氏等人,轉歸著名藏書家黃丕烈收藏。黃氏將其題名為《元刻古今雜劇》。光緒中,書為黃氏同裡一藏書家顧鱗士所有。至民國間,書為日本人購去,後又為羅振玉所得。當時王國維正研治戲曲,對此書十分重視,其《宋元戲曲史》曾加以採用,後略加整理,成《元刊雜劇三十種序錄》等文,進行介紹,」 元刊雜劇三十種」 之名也為學界廣泛採用。1914 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請著名湖北刻書人陶子麟加以覆刻,以《復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之名刊印出版。至此,《元刊雜劇三十種》才廣為學界所知。該書(元刊本)現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三十種元刊本中,除了十四種孤本外,其餘十六種都有明刻本或明抄本。元刊本科白極為簡略,甚至只存曲詞,全無科白,人們稱之為 「簡本」。明刻、明抄本都是曲白科齊全的,可稱為 「全本」。
序(狩野直喜撰)
古杭新刊關目的本李太白貶夜郎 :一卷(元)王伯成撰
新刊關目嚴子陵垂釣七裡灘 :一卷(元)宮天挺撰
大都新編楚昭王疏者下船 :一卷(元)鄭廷玉撰
古杭新刊的本蔚遲恭三奪搠 :一卷(元)尚仲賢撰
古杭新刊的本關目風月紫雲庭 :一卷(元)佚名撰
大都新編關張雙赴西蜀夢全 :一卷(元)關漢卿撰
新刊關目詐妮子調風月 :一卷(元)關漢卿撰
新刊的本泰華山陳摶高臥 :一卷(元)馬致遠撰
古杭新刊小張屠焚兒救母 :一卷(元)佚名撰
新刊的本散家財天賜老生兒 :一卷(元)武漢臣撰
新刊死生交範張雞黍 :一卷(元)宮天挺撰
新編嶽孔目借鐵拐李還魂 :一卷(元)嶽伯川撰
趙氏孤兒 :一卷(元)紀君詳撰
新刊的本薛仁貴衣錦還鄉關目 :一卷(元)張國賓撰
古杭新刊關目輔成王周公攝政 :一卷(元)鄭光祖撰
新刊關目好酒趙元遇上皇 :一卷(元)高文秀撰
新刊關目陳季卿悟道竹葉舟 :一卷(元)範康撰
新刊關目諸葛亮博望燒屯 :一卷(元)佚名撰
大都新刊關目的本東䆫事犯 :一卷(元)佚名撰
新刊關目全蕭何追韓信 :一卷(元)金仁傑撰
大都新編關目公孫汗衫記 :一卷(元)張國賓撰
新刊關目看錢奴買冤家債主 :一卷(元)鄭廷玉撰
新刊關目漢高皇濯足氣英布 :一卷(元)尚仲賢撰
新編足本關目張千替殺妻 :一卷(元)佚名撰
古杭新刊關目霍光鬼諫 :一卷(元)楊梓撰
新刊關目張鼎智勘魔合羅 :一卷(元)孟漢卿撰
古杭新刊的本關大王單刀會 :一卷(元)關漢卿撰
新編關目晉文公火燒介子推 :一卷(元)狄君厚撰
新刊關目閨怨佳人拜月亭 :一卷(元)關漢卿撰
新刊關目馬丹陽三度任風子 :一卷(元)馬致遠撰
書名頁題: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叢書第二、覆元槧古今雜劇三十種、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藏板
《元刊雜劇三十種》共收元雜劇三十種,但版式、字體並不統一,有四種大字本和二十六種小字本,劇名前稱」 大都新編」 者三種、」 大都新刊」 者一種,」 古杭新刊」 者七種。對於該書的成書目前研究者看法還不一致,王國維認為」 似元人集各處刊本為一帙者。然其紙墨與版式大小,大略相同,知仍是元季一處彙刊」,但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研究者認為這」 也許是收藏者把它們裝訂在一起的」。
古時刻書,書版刻成之後,通常會先用硃砂或洋紅刷印數部,稱為 「紅印本」,可作為校正用,也可用以贈送朋友,因為數量較少,表達特殊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