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世界首例「換頭術」的真真假假

2020-12-18 健康界

據媒體報導,一位義大利醫生宣布,人類歷史上首例「換頭術」將於2017年在中國進行,一位中國醫生將參與手術。消息還稱,此項科研經費達5億人民幣,動物實驗成功率達90%以上,為疑難雜症找到了最終解決方案。

「換頭」真能成功?這到底是重大科學進步還是空穴來風?新華網近日約請新聞中據稱將參與「換頭術」的中國醫生——哈爾濱醫科大學手顯微外科中心主任任曉平教授做客《新華訪談》,求證「換頭術」新聞裡的真真假假。

求證一:「換頭術」2017年在中國實施嗎?

[新華訪談]有媒體報導,首例「換頭術」將在2017年進行,這是真的麼?

任曉平:2017年這個時間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義大利醫生卡納維羅今年8月來哈爾濱醫科大學參加學術會議,在發言中他說,由於一直致力於臨床轉換這一領域,所以他設想做臨床頭移植之前,需要至少兩到三年的時間完成臨床前的實驗。媒體根據這句話進行推算,在消息中就表述為2017年。

從我個人角度講,沒有具體時間表,一切取決於臨床前的實驗進展情況。 偶然性、機遇性都是關鍵因素,它們都會導致最終自然過渡到臨床階段。

關於首例頭移植的地點,並沒有明確地點。目前來看,當前進展離實施頭移植還有很大的距離,臨床的實驗還沒有完成,談下一步為時過早。

求證二、中國醫生是參與「共同研究」還是「實施手術」?

[新華訪談]來自義大利的卡納維羅醫生宣布跟您共同合作實施「換頭術」,您要參加他的醫療團隊嗎?是共同研究還是參與手術?

任曉平:我當前進行的是臨床前實驗研究,會根據實驗結果再決定如何開展臨床應用。沒走完當前階段,我不會進入臨床應用。

求證三、「換頭術成功率90%」,真的嗎?

[新華訪談]我們看到網上流傳著這樣的新聞標題:「……首例換頭術成功率超過90%」。這個說法從何而來?

任曉平:我當然也希望動物實驗的成功率這麼高,那樣我就可以進行臨床應用了。但現實情況是我們大概做了1000小鼠的實驗,換頭後成活率也就是30-50%。小鼠存活時間也不一樣,有的幾個小時,最長的一天。雖然活得很少,但是驗證了一點,我們的設計是合理的,為下一步實驗打下了基礎。現在要研究攻克的就是要想辦法讓它長時間存活。

[新華訪談]也就是說您現在還處於動物實驗階段?

任曉平:科研計劃就是按照科學的方式往前走,我們是在集中做臨床前的動物實驗,完善動物模型。我們已經用小鼠做了實驗,下一步打算在其他動物身上做。應該是從小動物到大動物這麼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有必要,在臨床應用前要再非人靈長類動物身上完成。

求證四:從動物到人,「換頭術」有時間表嗎?

[新華訪談]有一些醫學倫理學家認為,只有在動物身上證明是科學安全有效的,才能用到臨床上,否則不能用到人身上。您認為什麼時候可以在人身上開展「換頭術」,有時間表嗎?

任曉平:從動物實驗到臨床應用沒有時間表。我們根據實驗的結果和流程不斷地進行調整,時間是無法預測的。

現在臨床前的實驗還沒有完成,肯定不適合做臨床病人,但是在未來科學有它的機遇性和偶然性,醫學發展到今天,我們來重新挑戰這樣一個課題,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當然這個課題難度大,也需要非常充裕的時間。

求證五:現有的手術方案可行嗎?

[新華訪談]您現在考慮的換頭方案由哪些步驟組成?您認為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任曉平:義大利醫生卡納維羅提出了一套方案。他借鑑了器官移植科常規的一些模式來設計,比如供體和受體分成兩個手術臺,由兩組人馬來做,大約需要150個醫生。

我不認為這套方案是最後的,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做頭移植這樣富有挑戰性的手術,第一面對的就是缺血,即如何預防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問題。上個世紀第一個做猴頭移植的美國懷特醫生,從動物實驗方面發表了一些很價值的文章。卡納維羅又提出了低溫方式。我們也在研究一些有效的策略去預防缺血再灌注損傷它。比如我們提出一個不中斷血液循環的方法,在移植過程中避免了缺血,我們還有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預處理。另外,術後的排斥反應液是需要有效的辦法來預防的。

求證六、誰願做志願者?

[新華訪談]媒體報導一位30歲的俄羅斯工程師成為首例「換頭術」志願者,您跟他有過接觸嗎?

任曉平:我在今年夏天美國的骨科年會上見過這個人。他是一位肌肉萎縮症的患者,是搞計算機的。從醫學上來講,他是由於脊髓萎縮造成的神經元性的肌肉廢用性萎縮。這種疾病是先天性、遺傳性,而且隨著時間推移,他的功能越來越差。這種病人往往壽命不長。在病痛的折磨下,他想做這樣一個嘗試。

[新華訪談]除了俄羅斯志願者,我們聽說還有三位志願者找到您。是什麼樣的疾病困擾讓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

任曉平:媒體曝光使我們這個多年從事的領域被社會認知,特別是頭移植。有的患者給我打電話,或者直接來找我,他們都是奔著求生的希望。他們都患有目前臨床不能治癒、未來生存很困難的疾病,比如高位脊髓截癱、骨科創傷、癌症晚期、中樞神經元性疾病、多臟器衰竭等。這類患者是頭移植手術的潛在候選人。

求證七:這類研究如何進行監管或保障?

[新華訪談]您目前所做的相關醫學需要得到政府的幫助嗎,有沒有必要的監管?您認為對這類研究是否需要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

任曉平:我們從事的這項研究是按照現有國家的法律法規操作和運行,我希望這項課題能夠引起國家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這樣我申請課題能得到更大力度的資助和支持,這是我課題長遠發展的必備條件。

美國和西方在100多年前就做了動物實驗,從狗做到猴子。只要我們符合科學的目標、按照科學的規律進行,在現有國家的法治框架下設計實驗,應該能夠得到國家和當地政府乃至國際社會的支持。

求證八:課題資金投入5個億?

[新華訪談]能否介紹一下課題立項的進展和資金投入情況?

任曉平:研究這個題目需要大量的資金。現在有哈爾濱醫科大學、哈醫大附屬二院投入的資金,我本人申請的課題資金,國家自研資金和哈爾濱市政府投入的資金,包括到位和沒到位的,共1000萬左右。

有的媒體臆斷出5億資金投入,事實上根本沒有5億,都是想像出來的。

求證九:「換頭術」這個名稱準確嗎?

[新華訪談]我們注意到「換頭術」實際上是媒體報導時一個通俗的說法,您從專業的角度怎麼定義「換頭術」?國際上是否還有其他專業的名稱?

任曉平:「換頭術」就是「頭移植」,不論民間還是科學界用幾百年,但它顯然是不科學的,是沿用器官移植的概念。到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的懷特醫生率先提出這個命名不科學,他用「身體移植」的概念代替「頭移植」。近期義大利的卡納維羅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叫「天堂計劃」,是幾個英文字母的縮寫。我在學術界幾年前給它命名為「異體頭身重建術」,英文首字母縮寫為AHBR。

關於命名,我同意懷特的說法,頭部不是一個器官,它是一個人的主體,它不能被移植,我們的心臟可以移植,任何器官都可以移植,但頭部不能移植,用身體移植的概念我認為也不是很恰當。那麼我把它作為一個新的領域,新的修復重建,用了「異體頭身重建」的概念,這個概念在定位上更準確一些。但是,如果隨著時間推移,你的命名沒有被廣泛採納,證明沒有被學術界接受。

求證十:如何看待爭議?

[新華訪談]「換頭術」這個話題拋出來後已不是一個單純的科學實驗,而是變成了一個公共話題,您也成為受人矚目的公眾人物。您是否感受到壓力,您怎麼看待這些爭議?

任曉平:媒體炒作把事情炒得比較複雜。因為老百姓、非專業人士一般缺少這些知識,炒作造成了誤導,比如說2017年要做這個手術等等這些說法,其實這些都是很遠的。人不能跨越時空,不能把眼前迷失掉。

我不知道這兩年會不會有效地完成前期實驗,這裡面取決的因素非常多。

(原文標題:[新華訪談]追問世界首例「換頭術」的真真假假)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換頭術」在中國完成,總共花費7000萬,結果怎樣?
    ——聶尚恆在科技飛速發展中,醫學的發展也同樣日新月異,而「換頭」作為曾經的醫學假設,更是如今醫學專家們渴望突破的盲區,要知道在如今的醫學上,對於人體中的很多器官都是可以做到替換或者修復的技術,即便是心臟這樣一個核心的區域,大多數的病症都是能夠治療或者緩解,但是頭顱在醫學中似乎一直沒有取得顯著性的突破,如今世界首例「換頭術」
  • 世界首例活人「換頭」手術,俄羅斯程式設計師自願報名,結果如何?
    而「換頭術」也在不斷嘗試中。「換頭術」,顧名思義,就是進行「頭顱移植」,風險難度都遠勝於其他移植手術。一百多年前,就有醫生選擇動物進行換頭實驗,將一隻小狗的頭移植到了一隻大狗的身上,從而得到了一隻雙頭狗,卻只維持了幾分鐘就僵化了。直到2017年11月17日,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手術在中國實施。
  • 世界首例「活人換頭」術,在手術前夕,志願者突然消失
    隨著如今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醫學科技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對於世界的變化和自然的發展規律也有了科學明確明認知。但在明知長生不老是有違自然發展規律的情況下,人類對於長生的痴迷卻依然未曾衰減,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傾向。這種傾向從某種程度來說,也促進了醫學科技的蓬勃發展,如器官移植的出現,成功實現了人類「續命」的願望。因為這一技術成熟,也誕生了一項更為大膽的研究:換頭。
  • 假如換頭術成功了,人民是不是都長生不老了?
    事實上全球首例「換頭」手術的確在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生任曉平牽頭實施的。當時任曉平團隊在零下15度的環境中為猴子進行換頭手術。手術非常的順利,這也是全球第一個換頭成功的猴子。它的成功,可以說是醫學史上巨大的進步。
  • 中國完成首例「換頭術」,卻受業內爭議,從技術到倫理可行嗎?
    換頭手術是人們討論多年的話題,人體換頭術受到大眾關注,有人稱希望能夠成功,這將開創一個嶄新的未來,也有人反對這一項研究,稱這種手術勞民傷財,且風險極高。那麼,這項極為困難的醫學手術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 「換頭術」靠譜不? 哈醫大二院專家:靠譜!成功是可預見的
    日前,俄病人計劃接受世界首例人體「換頭術」,而計劃實施手術的義大利神經學家賽吉爾·卡納維羅恰好與哈醫大二院顯微外科任曉平教授有著密切合作。15日,記者專門就此熱點問題採訪了任曉平教授。他表示,異體頭身重建的成功是可預見的。
  • 中國「換頭術」獲重大突破,已2次成功連接
    其實,中國成功實施了2次換頭術,皆由哈醫大的任曉平團隊操刀完成。只不過第一次是給一隻猴子換頭,據說耗資超過7000萬,但這隻猴子換頭後存活時間不到一天。而第一次在人類身上實施的換頭術則是在兩具遺體上進行的,18個小時的手術成功將兩者的神經、血管和脊椎連接起來。
  • 人類首例換頭術!不斷的換下去,是不是就可以長生不老?
    提到換頭術,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時候看的老版聊齋裡的一個故事。一個書生嫌自己老婆不漂亮,求閻王殿的陸判官給她醜女老婆換個美女頭。結果陸判果真找了一個死去的美女,把頭取下,也把醜女的頭切了,然後把美女頭按在了醜女的身上。
  • 這些「真真假假」,你信了嗎?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曹雪芹用他的虛虛實實,成就了《紅樓夢》的真真假假。現實生活中,真與假、有與無、虛與實的碰撞,也總是讓人心生慨嘆,不免深思。的確,網絡世界越是虛擬,人們越是渴望「貨真價實」。 一位網友說得好,「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博同情的騙子,也不能傷害一個真正病入膏肓的可憐人」。是真是假,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因為「反轉」,有時就在一瞬間。 前兩天,一個叫做#廣州某教師體罰哮喘學生致吐血#的話題衝上了熱搜。
  • 真真假假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真真假假,指真假難辨。出自: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這姓鐵的一個少年人,明明為貪色,卻真真假假,百般哄誘他不動。」近義詞有: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真假難辨。真真假假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真真假假(zhēn zhēn jiǎ jiǎ)成語釋義:指真假難辨成語出處: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這姓鐵的一個少年人,明明為貪色,卻真真假假,百般哄誘他不動。」近 義 詞:虛虛實實成語用法:可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真假難辨。
  • 世界首例頭部移植手術在中國成功實施!「換頭」真的有可能嗎?
    據多家西方媒體報導,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卡納韋羅17日宣布,世界首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完成,專家稱,這距離未來人類活體頭部移植手術又近了一步
  • 專家:換頭術短期內難實現 手術困難術後問題多
    據媒體日前報導,一位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宣布,人類歷史上首例「換頭術」將於2017年在中國進行,一位中國醫生將參與手術。不過,中國醫生向媒體聲稱:目前關於換頭手術的具體時間和地點等事宜還沒法確定,所謂2017年將在中國實施換頭術「是沒有的事情」。「復活」、「永生」的相關技術及倫理道德話題,一直是人們的爭論焦點。
  • 吉林省審結首例偽造販賣假文憑假證件案
    吉林省審結首例偽造販賣假文憑假證件案2001年9月4日17:22 新華網  新華網長春9月4日電(記者王強) 長春市南關區法院日前審理了一樁偽造販賣假文憑假證件案,依法判處7名被告有期徒刑2年至5年。這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有關偽造學歷將追究刑事責任的司法解釋並自7月5日施行以後,吉林省審結的首例此類案件。  據查,劉菊和、蔣正紅等7人通過從深圳採購原材料,加工製作並販賣各種偽造的高等院校畢業證、身份證並從中獲利,嚴重破壞了社會管理秩序,侵害了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和信譽,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已構成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和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2年至5年不等。
  • 黑皮玉器風雲錄-16黑皮玉器的真真假假
    黑皮玉器風雲錄-16、黑皮玉器的真真假假>陳逸民  陳鶯 黑皮玉器的真真假假,在紅山玉器甚至古玉的收藏中,很長時間成為民間收藏家十分熱門的一個話題,平面媒體的討論並不熱烈,網上最為熱鬧,意見是截然不同。
  • 世界首例「猴子換頭」手術,耗資7000萬,手術成功後它活了多久?
    首先是眾多肆虐多年的疾病被治癒,世界人口的平均壽命增長不知凡幾。隨後是各種高精尖生命領域的探索,其中最出名的,就是2016年在生命醫學領域最出名的「猴子換頭術」了。但是在猴子「換頭術」成功之後,瓦雷裡卻後悔了。因為他在等待的那幾年期間,與妻子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孩子。換頭術的風險實在太大,他不想要再試探風險。孩子的出生令他變得「貪生怕死」起來。最終這個撥款7000萬餘元的「換頭」手術,教授在兩位自願捐獻遺體的捐獻者身上完成。
  • 《吉祥如意》:真真假假與導演大鵬
    但影片本身也毫不掩飾造「假」,造「假」既是一種結構性操作,比如假麗麗的設置;也在某些時刻為生活製造詩意,比如真實柞樹村不可能出現的煙花。在這些真真假假之外,影片的確在情緒與情感層面喚起了一種真實,這也是「吉祥」與「如意」共享的線索。王吉祥雖患有精神問題,但家庭依舊是他口中的全部:「文武香貴」「明早找媽」「常回家看看……」,這些串聯起了全部的家庭關係。
  • 世界真真假假,你我皆是楚門
    最近看了一部特別經典的電影《楚門的世界》,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自己深受震撼。楚門從還在娘胎裡的時候,就被導演安排了自己的命運,他念書,交女朋友甚至結婚生子,都是導演一手安排的結果。他沒有選擇的權利,他也從來不知道,世上竟然有另一個人能夠操控他的命運。他生活在幸福的桃源島,正如這個島的名字,這裡是世外桃源,是人們理想中的住所。
  • 真真假假又來了
    先暫時不說這個爆料是真是假,娛樂圈的真真假假我等圈外人真是參不透啊!!!
  • 賞析 | 《博格對戰麥肯羅》換頭術及特效拆解
    Goodbye Kansas工作室公布了電影《博格對戰麥肯羅》換頭術及特效拆解視頻
  • 2018年最燒腦港片,真真假假,到死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死了
    ,到底哪句真哪句假真是讓各位看客心生疑惑。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被拋出來,故事也變得越來越有趣,讓我們一起來解析這部電影中的真真假假。李問和「畫家」警方一開始就確認了「畫家」的真實存在,但奇怪的是這位神秘大佬除了集團內部人員,似乎沒有任何人真正見過他,找到他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