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歷史;自由、枷鎖;絕望、成長|《馬粥街殘酷史》
不知何時起,很少有電影反覆多次看了,以前會多次看《這個殺手不太冷》、《海上鋼琴師》,每次看總能有些慰藉。最近一次有反覆多次看的衝動的電影是《馬粥街殘酷史》,算來從第一次看也有三四年過去了,近來又看了多次,每次看都有不同的發現和理解。從校園青春片到校園動作片;從看到韓國歷史到看到人類社會共有的悲劇;從男孩成長到渴望與意義的獲得......每次都有新細節,每次都有新觸動,這可能是觀影的另一種重要樂趣吧。
一 複雜細膩的故事
一向不喜歡影評中用很大的篇幅寫故事,因為總覺得故事層面的東西大家看過電影的自然會明了,但這次我想先用很大的篇幅寫故事。一來,自己實在太喜歡這個故事了,二來,這個故事複雜細膩,很多細節很是讓人回味。因為太過詳細,不喜歡劇透的影迷可以繞道了。
請忽視截圖中翻譯的錯別字
我沒有選擇為人津津樂道的李小龍電影的開場,因為我覺得相對於這個好故事而言,李小龍和成龍的致敬僅僅是錦上添花而已。我還是喜歡從故事本身開始,權相佑飾演的賢洙因為家裡搬到了江南地區(當時江南區還是新的開發區,和日後富人區有些區別),轉學來了馬粥街上的一所高中。故事開場,權相佑第一天上學,李鍾赫飾演的大反派在學校門口做學生督察,早上在學校門口檢查學生儀容儀表。我所上的中學也有這樣的制度,不同年級輪班檢查,不過自己當時埋怨的是自己沒有機會當學生督察。不過後來也帶過紅袖章去其他班級檢查過衛生紀律。
權相佑來到學校後,結識了自己的小團體,小團體的每個人都是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左起老小(名字我拼不出來了)是弱弱的搗蛋鬼,左二是將軍之子,左三漢堡是小團體的第三號人物。
女主韓佳人飾演的恩洙出場,對於韓佳人的喜歡是很晚的事,當初被我妹妹霸佔電視看《魔女幼熙》時,我一直在想多大了還看腦殘韓劇,結果自己被吸引,喜歡上了韓佳人。不過看她的作品不多,《建築學概論》中還是很好看。
權相佑在公車上第一次看到韓佳人就喜歡上了,當韓佳人轉過頭來時,他趕快轉頭避過目光。
回到家,由非常好的演員千浩振出演的權相佑的父親對權相佑說了這句話,從這句話和剛去到黑板上做題可以看出此時的權相佑成績應該很不錯。千浩振這句話想必很多年齡稍大些的人小時候都聽到過吧。
權相佑籃球打得不錯,受到男二李廷鎮的欣賞,兩人也成為朋友。裡面一段籃球賽,雖然場地簡陋,但真的讓人想起中學時的籃球賽,那時候還沒有體育特招生,那時候的籃球賽觀眾都是自發來的。
班上後進同學都陪男二玩扮李小龍遊戲,他在班上地位一定不低。
權相佑和韓佳人產生交集,在公車上,一夥流氓學長搶了韓佳人的書包,權相佑過來弱弱的請求把書包還給她。流氓學長肯定不答應,男二直接上手開打,接下來一場驚險有趣的追逐戲,不過這場戲也充分展現了男主與男二的區別。
追逐結束,轉危為安,韓佳人請男主、男二、漢堡三人吃飯。
流氓學長吃虧以後在學校找男主男二算帳,這也是電影中第一次出現群架的場景。
男主男二被圍攻,男主一直沒怎麼還手,男二大打出手,最後取下日光燈管,喝住了眾學長,自此更加出名,高年級也無人敢惹。
男二惹事以後,電影再次交待了男二的家庭背景,男二的目前是一名電視劇中的知名配角,總出演廚房女傭的角色。
學長尋釁事情結束以後,權相佑試探李廷鎮,問他有沒有追韓佳人,李廷鎮說追了,沒追上,此時看權相佑的表情,心裡實際上很高興。
權相佑其實很羨慕男二,男二高大帥氣,敢做敢為,不像自己怯怯諾諾,所以他一直沒有想過正面與男二競爭。在得知男二沒有追求成功時,他才敢去嘗試,當他在教室外面看著韓佳人上課時,他很開心。
權相佑決定要給韓佳人送傘,結果馬上要走到跟前時,卻失去勇氣,轉身往回走,心裡暗罵自己沒用。此時韓佳人卻突然出現在傘下,權相佑此時的表情幾乎驚恐,失魂落魄。不過好在韓佳人特別自然,然後兩人就有了第一次單獨約會。權相佑和她聊起了自己喜歡的音樂,兩人確實有很多共同話題,權相佑也無比開心,分別時,權相佑把傘留給了韓佳人,自己跑回去。想想自己當年也做過搶好哥們的傘,然後送給追的女生,自己頭也不回的跑了,還覺得好開心,哈哈~
男二出賣了漢堡的黃色書刊,兩個人從此交惡,也為後來的故事埋下伏筆。從這場戲開始,老師打學生的鏡頭不斷出現。
男二和漢堡交惡後,男主與女主的感情線情勢也急轉直下。男二把男主的傘交給男主,權相佑一下明白了,男二可能得手了,但他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是戰戰兢兢地問出來,男二向他講述了自己如何追的,如何下雨時在屋外等,如何用手砸牆,韓佳人如何心疼,自己又如何得手。男主聽完,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就這樣韓佳人和男二在一起了,男二還是一如既往的愛玩,當男兒生日,韓佳人送給男二自己精心錄製的磁帶時,男二問是不是舞曲,因為男二對音樂興趣寥寥,真感興趣的權相佑在一旁多希望收到禮物的是自己。
生日那天還是去跳迪斯科,男二和韓佳人快樂的跳著舞,男二還故意吻韓佳人,權相佑眼淚馬上就要出來了。
權相佑是個好人,當班上最壞的學生受到大反派李鍾赫的欺負時,他還是會站出來為他說話,即使自己以前被他欺負過。這也是男主第一次正面和大反派起衝突。
班上最壞的同學打傷了將軍的兒子,班主任很緊張,校長聽聞狠狠打班主任的耳光,自己背著將軍兒子去醫務室。
男二不愛學習,喜歡去跳迪斯科的習慣還是讓他和韓佳人產生了矛盾,這次吵的很兇。
男二和韓佳人應該分手了,韓佳人很傷心,權相佑來圖書館天台安慰她。
韓佳人和權相佑兩人表明心跡,韓佳人說喜歡權相佑,和權相佑在一起很舒服,權相佑卻依舊有些怯懦,因為上次送傘之後韓佳人和男二在一起,他真的很難過,憧憬的世界完全崩塌了,但我想心裡還是開心的,因為他又有了希望。
權相佑載著韓佳人,這個畫面真的很喜歡~
權相佑給他和韓佳人經常聽的音樂廣播寫了信,說明了他之前感到的痛苦,所以現在有遲疑。
韓佳人聽到廣播以後回信,說權相佑並非沒有機會。
韓佳人見權相佑時託權相佑把鋼筆還給男二,男二一聽,不以為然的以為自己不要的東西送給小兄弟權相佑,權相佑很生氣,兩個好友大打出手。
權相佑受到韓佳人廣播裡回信的鼓舞,鼓起勇氣約她去火車旅行,兩個人玩的很開心,權相佑終於給韓佳人彈了自己練了很久的吉他。此時感情線上一片光明,男主要和女主在一起了。怎料想另一條線索上故事大變。
和男二斷絕關係的漢堡投入了大反派的幫派,一天因為小事發生衝突,漢堡用硫酸潑男二,並用起子捅傷男二的退,此時大反派趁機挑事,屋頂決鬥。因為退已經有傷,加上對方不講道理,小弟總下黑手,最終被大反派打的很慘,加上男二本來成績不好,又剛分手,一時心理變化,不想讀了,提起書包走出教室。
沒想到男二不是自己離家出走的,還帶著一個女生,此時權相佑最擔心的事情是和男二走的是韓佳人嗎,所以除了和漢堡談起,還鼓起勇氣問了班主任。雖然影片始終沒有明確說明和男二走的是不是女主韓佳人,但根據故事,應該就是韓佳人,具體原因,故事最後在細分析。
得知韓佳人和男二走了以後,權相佑剛剛升起的所有希望和憧憬有被碾碎。回家後父親發現他的屋子裡全是音樂雜誌,成績單上的成績很差,這點其實從影片中的分班事件中就能看出,學校把學生分為優秀學生和後進學生,打亂重新分班,此時權相佑被分到了差班。本來權相佑已經很難過了,回來再看到父親這樣的指責,心裡的難過還有誰能理解,自己也絕望的喊著不想念了。
跑出家後,在圖書館天台上,在雨中,權相佑第一次感到毫無希望、毫無憧憬的生活,沒有要做和想做的事情,人生最難過的時候莫過如此。
男二走了以後,漢堡一位是大反派幫派的成員,成了班上的小頭目,大家陪他扮李小龍。
走在路上,大反派找茬,因為權相佑是男二的朋友,本來就看不順眼,因為權相佑打照面的時候沒有低頭,而是眼睛衝著他,所以要揍權相佑,多虧漢堡攔住。萬念俱灰的漢堡終於找到一種渴望,找到一種想做的事情。
權相佑苦練身體,學習截拳道和雙節棍。權相佑身體真的不錯,從訓練鏡頭看,動作都不輕鬆。
大反派因為以前的老小用牛奶扔他,來到權相佑的班上找茬,漢堡勸架被打,壓抑了許久的權相佑終於說出來了自己一直在心裡默念的話,「上屋頂單挑」。這場動作戲絕對可以載入韓國電影史,剪輯利落,動作真實。比《熱血高校》燃多了。一來權相佑的苦練有效果,二來他早就知道男二的教訓,知道小羅羅不會袖手旁觀的,於是先出手,直接把所有的人都打到了。這段戲不知看了多少遍了,每次看還會熱血沸騰。
大獲全勝後,權相佑走下屋頂,他知道把那麼多人打傷一定會退學,他也不想念了。此時他說出了全片最燃的一句話:「操他媽韓國所有的學校」。
說完他就哭了,所有的委屈,難過在這一霎釋然了。
權相佑將大反派打成重傷,父親帶著他去醫院看大反派,大反派父母應該是社會地位較高的人,說話不依不饒,千振浩跪地替兒子道歉。
從醫院出來,開跆拳道館,以前教育兒子總是拳打腳踢的父親突然很安靜,安慰兒子,退學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默默的一起走回去。這個場景真的很像我讀中學時,學校外面的那條路。
一年之後,權相佑在普通高中讀書準備考大學,又在電車上遇到了女主,權相佑感覺一下子成熟好多,頭髮也長了,韓佳人下車前想對他說些什麼,但是欲言又止。
故事到這裡基本結束了,多說一下關於韓佳人究竟有沒有和男二私奔,我想之所以會產生這個疑問,一來是導演故意沒有明說,二來是現在網上各個版本的翻譯有問題,無論是飛鳥字幕還是電影天堂的翻譯,都把漢堡這句重要的話翻譯成了「我就知道她不會那麼做」,好像韓佳人並未和男二出走。但實際上按照百度貼吧裡一隻千狼的分析,這句話翻譯錯了,應該理解為「我就知道她考不上」或者其他。因為漢堡向來對韓佳人說話很不敬,而且如果沒有私奔也解釋不了近一年來權相佑一直沒有見過韓佳人。而且從兩人結尾公車上相遇,韓佳人有什麼話欲言又止,也說明應該是私奔了,這樣故事更能理解通。
二 青春與回憶
我初中去了一所在當地小有名氣的私立學校,其實就是一所當地一個大企業的子弟學校。學校所在的地方治安很差,我上學的時候曾見過公安擊斃搶劫犯的時候現場。學校半封閉化管理,就像前面說的,總有學生督察查儀容儀表,有沒有帶胸牌。年級組長也定期在班上巡查,看誰男生誰的頭髮長就勒令去剪,剪完找他報導。學校裡的學生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講普通話的廠子弟,他們往往學習好,在重點班。一類是學校附近農村的學生,他們都是附近的,往往成群結隊,很多「壞」孩子都是第二類。第三類就是我們這種住校的從外面來的學生。第二類學生中很多壞孩子,經常尋釁滋事,欺負其他兩類,但第一類的子弟學生們很團結,加上學校領導也是廠裡的編制,因此第二類的也不敢過分的惹第一類的。相反第三類的因為都是外來的,很分散,外考進來的都是成績好的尖子生,裡面很多人都是又瘦又小,坐在前排,這類學生一般都比較安全。我屬於第三類中的少數,個子比較高,一直坐後排,也不喜歡和個子小的玩打鬧的遊戲,因此接觸了很多後面的壞學生。我這樣的人最危險,總被第二類人欺負。好幾次我真的想不管不顧好好打一架,誰怕誰啊,大不了怎麼怎麼地。但當時總擔心要是真的動手以後豈不更被騷擾滋事,每次都忍氣吞聲。現在想起一些人心中還有氣。高中以後在重點班認識一幫第一類的廠子弟,加上自己學會打籃球,也認識一幫球友,以後也沒有遇到被欺負的事情。不過想起來還會有想法,如果自己幾次沒有忍下來,也向權相佑一樣拼命打一架的話,會不會遺憾少一些。
電影中很多場景,很像我中學時的那個小鎮,那所學校。高一時學校組織籃球賽,那時候我還不會打。高二時,我打的挺不錯的了,但是卻沒有了比賽,沒有機會在當時心儀的女生面前打比賽,一直是自己心中很大的遺憾。但當時打了好多學生自己組織的班級間的籃球賽,當時沒有籃球特招生,大家水平都是正常野球場的水平,打起來分外激烈精彩,也有很多自發的觀眾。電影結尾時,男主和父親往回走的那條路很像我們學校外面的一條路,看起來分外親切。
三 歷史、自由與枷鎖
不少韓國學者都認為,韓國電影的崛起與韓國民族的苦難史是分不開的。很多韓國電影都會反映韓國歷史中的苦難,由此也拍出了許多精彩的電影。《馬粥街殘酷史》也是從一個側面對一個時代苦難的記錄。1978年是韓國維新末期,而「維新時代」指1972年樸正熙通過武力確定其永久執政的政治體系之後的一段軍政府統治下的韓國歷史。維新時代是所謂「父親」橫行的時代,國家元首被稱為「國父」,校長在學校裡扮演著「父親」的角色,在家裡父親更是絕對的權威。這一時期是韓國充滿暴力的時代。電影中的學校是準軍事化管理的(其實我國好多學校現在還宣傳自己軍事化管理),軍人在社會上具有特殊地位,從學校中所有領導對將軍的兒子的重視和特殊照顧可見一斑。軍人也直接參與學校管理,影片中那個類似與年級教導員的軍人,整天檢查紀律,肆意的打學生,邊打邊喊「你知道我在越南殺過多少人嗎」,而各個老師幾乎都對學生毫不客氣,隨意抽打耳光。老師的助手,那些所有的學生巡查也幾乎也都是掌握權力者,對一般普通學生,任意呵斥,讓他們立正,甚至拳打腳踢。學校把差生和優等生分成不同的班,針對那些差生,老師勸他們做個好人就行,沒必要上大學,講課的時候故意講些黃段子。所有一切,都是對韓國那段歷史的呈現,能呈現一個一個時代側面的電影,一定不會是一部差電影。
相信每個人都會因為權相佑那句「操他媽韓國所有的學校」而感觸他對那個時代韓國教育制度的反抗。可多次看過以後,自己卻感到一種深深地悲哀,權相佑說的那句話又豈是僅僅針對韓國那時候的教育制度,他說的那句話是針對人類社會所有的體制。如果說韓國當時的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對人壓抑的話,我們的學校不是嗎?我們的工作單位不是嗎?我們的整個社會結構不是嗎?我們整個知識結構不是嗎?人們總是希望獲得安全和效率,因此組織起各種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組織,而組織一旦建立,除了帶來安全和效率之外,又是對人無所不在的壓抑。因此盧梭才有那句「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權相佑可以縱情的釋放一下,在屋頂上打倒所有欺負同學的人,但是他面對的還是退學,還是父親要為地位更高的大反派的父母下跪道歉。權相佑自己也回歸平靜,開始準備高考,上大學,通過體制改變自己的人生。我總想著,人類所有人文社會科學和藝術可能都是指向一個方向的,就是人的解放,事實上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往往都會思考這個主題。無論是《肖申克的救贖》中反對以監獄為象徵的對人的體制化,還是更為振聾發聵的《飛越瘋人院》中,瘋人院為能指所象徵的社會對人的體制化,都是思考人如何在這個越發強調安全和效率的現代社會,如何擺脫體制,實現可能的自由。
從這個角度想自己也能理解當年受欺負時為什麼沒有像權相佑一樣狠狠打一場,但也遺憾自己沒有像權相佑一樣狠狠打一場。
四 絕望、渴望與成長
最近幾次看《馬粥街殘酷史》除了故事、回憶、對歷史與反體制的感悟之外,更多了對生活的態度的理解。「如果忘掉渴望,歲月長,衣裳薄」,電影中,權相佑兩次燃起希望,又兩次絕望,第二次更是完全被摧毀。第一次希望是在得知男二沒有成功,自己晚上去韓佳人學校找她,和她第一次約會。但很快因為男二給他傘,他知道韓佳人和男二在一起了,此時他所有的世界都崩塌了。第二次希望是當男二和韓佳人分手後,自己通過音樂電臺鼓起勇氣表白,兩人一起旅遊,幾乎已經確定在一起,但沒想到男二離家出走,韓佳人跟著一起私奔。加上父親對自己成績的失望,此時權相佑完全絕望,他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想幹什麼。記得自己也有過一次很像的經歷,高一時各種原因自己成績從年級前十落到年級近200名,父親也十分失望,自己在屋外的陽臺上淋了好長時間的雨。那時候真的不知道要幹什麼,也不知道想幹什麼。之後的日子裡,也有一次一樣的經歷吧,不過也都過去了。有時候人往往真的得到一種所有希望和渴望都被破壞和打消,陷入一種絕望,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想要什麼的時候,才會重新調整自己。當完全絕望時,你會發現當年完全絕望時是什麼樣子,你會過成什麼樣,在這樣的時候,會重新遇到新的渴望。
《無極》裡面的一段臺詞。臺詞如下:鬼狼(劉燁)對崑崙(張東健)說:渴望要你自己去找…….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見的,就像風起雲湧,日落月升,就像你不知道樹葉什麼時候變黃,嬰兒什麼時候長出第一顆牙來。就像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什麼時候會愛上一個人。英文版是這樣:As the law of nature, like the ascent and descent of the moon and the sun, the withering of a tree, the growth of a baby, and even the blink of time that you are bewitched by a girl, is always indiscernible.當你完全絕望時,你可能會發現,以前的希望破滅也沒有那麼可怕,生活還是會繼續,你會遇到新的渴望,即使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遇到。
如此說來,跟賽亞人一樣,每次瀕死都會極大提高戰鬥力,我們每次絕望的時候,都會重新發現自己,什麼是自己真正渴望的,如此來調解人生的節奏。
五 餘論
導演庾河的另一部我極為喜歡的作品是《卑劣的街頭》,他的電影故事和人物都很複雜,元素也很多,這讓他區別於像金基德、樸贊鬱那樣風格致的導演。比如《馬粥街殘酷史》就雜糅了好多類型,元素太多。不過好處就是可以多種角度解讀。我以前一直思考電影文本和解讀者的關係,過分解讀是否必要。現在我覺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電影作者的作品解讀的層次不一樣。對於金基德這樣的作者性質極為強烈的電影文本過分解讀可能不是什麼好事。它會讓你誤解作者想要傳遞的東西。但針對導演本身喜歡的比較雜,作品本身元素極為豐富,針對這種文本,可以做多重解讀,因為作者想要拍的就是複雜多面的現實,而對負責多面的現實,可以做不同維度,不同側面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