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墨爾本市中心出現了好幾片黃車共享單車,大有替代原先就已經在墨爾本穿行的小藍車(RACV共享單車)。《時代報》甚至以《藍替黃》(Yellow is the new Blue)為標題報導了新興的黃色單車現象。小黃車緣何一到澳洲就有具備了替代RACV的本錢呢?
試點亞洲,oBike大展拳腳
從新加坡開始,今年小黃車已經在馬來西亞、泰國、澳洲以及臺灣展開服務。在臺灣,一半以上的單車都是當地生產,連現在投放到澳洲的小黃車也是產自臺灣。目前臺灣共有12000輛單車,1300個調度點,臺灣oBike總經理王研婷表示oBike選擇臺灣為試點是因為該地人口密度大,基礎設施完備,民眾也較接受單車作為出行工具。
臺灣oBike總經理王研婷
在新加坡,由於oBike存取方便,設計理念先進,和當地政府互動成功,成功地頂住了來自摩拜和OFO的補貼攻勢,發展到了「千萬輛小黃車街上待客」的可關規模。
數據方面,自投放小黃車以來,oBike共享單車6個月內在新加坡為單車客提供了超過十萬次騎乘體驗。在2015年7月到2016年六月的一整年裡,墨爾本傳統共享單車解決方案RACV也就一共被市民使用了17萬次。
遙控解鎖,隨便亂扔也可以!
這個功能就很強大了,據悉,oBike家的小黃車和傳統定點歸還,付款解鎖的RACV小藍車非常不一樣:用戶通過下載oBike app,向app充值49澳元,然後掃描二維碼就可以遙控解鎖眼前的共享單車;使用完畢後,不需要驅車到指定的還車地點,原地手動鎖車即可。
App在鎖車後會自動計劃裡程和費用。 費用方面,oBike的起步費是1.99澳元,30分鐘騎乘時間,可以行駛的區域包括墨爾本CBD, Brunswick, South Yarra, Fitzroy, St Kilda, and Carlton等區域,甚至包括頭盔在內。
這樣的設定使得用戶不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來尋找像是RACV小藍車的歸還站,更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腳踏車之旅,達到隨處借,隨處還的境界。
有消息稱,儘管RSCV在許多人流量大的地點都會布設「小藍車」,但在像是South Yarra Station附近卻出於種種原因不見「藍」影。此次小黃車的出現將給予CBD及內城區居民一個節能環保,並且省錢的出行選擇。
面對oBike那麼多方便的優點,RACV的小藍車在未來的墨爾本還有立足之地嗎?
維州運輸業務主席Nicolas Frances Gilley對此表示樂觀,表示維州的RACV共享單車系統,正慢慢的改善,稱它已經努力適應其最大的缺點,包括頭盔租賃的問題。在四月份的國家財政預算案中,政府也承諾會給予490萬維持RACV共享單車系統。
維州運輸業務主席Nicolas Frances Gilley
RACV發言人也表示,小藍車不只是墨爾本最便宜也最容易使用的交通工具,它完美的融入墨爾本目前的運輸網路,同時也能夠代表墨爾本的文化,小藍車,不可亡。
技術投資者Richard Celm則樂觀的看待oBike的加入,他認為墨爾本需要引進新的技術,來保持自己作為世界上最宜居城市之一的地位。他更表示,現在墨爾本的人口也越來越多,公共腳踏車的數量增加一定是好事。
這股黃色旋風來勢洶湧,目前墨爾本市區已經投入數百輛黃色oBike進行測試,如果順利的話將正式營運。
面對這股藍色與黃色的交鋒對決,你又是如何看待呢?
www.OSIM.com.au
www.OSIMBLOG.com
(02) 9633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