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最近某國慶檔某電影放出的花絮,一下就吸引了人們的眼球。通過花絮能看到,徐崢11歲的女兒也在他導的電影中出現,並且還是和王俊凱搭戲!
徐崢11歲女兒欲出道?成功與王俊凱搭戲,陶虹卻評女兒不漂亮
如今有很多的星二代都接了父母的班,徐崢讓女兒拍自己的戲,不免也讓人猜測,莫非也有出道的想法?
從放出的預告片來看,徐崢對女兒確實很好,直接將女兒與王俊凱同框的正面鏡頭放了進去。
徐崢女兒是王俊凱粉絲,所以這次或許也只是導演父親,對女兒追星的一次硬核助攻,畢竟在這之前徐崢陶虹夫婦對女兒追星,也是出了很大力的。
比如徐崢曾在看tfboys的表演時,就不忘全程拍攝記錄,網友都調侃他是拍了要回家向女兒「邀功」的。
徐崢自己也曾爆料過,他曾與王俊凱在飛機上偶遇,就趁機幫女兒向王俊凱要了演唱會門票。
不僅徐崢全力幫助女兒追星,連媽媽陶虹對女兒也是支持的,還有過在女兒生日時,請王俊凱參加生日會的想法。
對於這樣開明的父母,想必大多數人都是羨慕的吧!
作為徐崢陶虹唯一的女兒,徐小寶自然是集萬千寵愛在一身,因著父母在娛樂圈的地位,追個星出個道其實也是手到拈來的事,若是她想,父母一定會幫其鋪好路。
但對陶虹來說,對女兒的寵與幫助也是有區分的。她會全力支持孩子的愛好,但是是建立在有正確引導的前提下。
她的確很愛女兒,女兒想要的都會儘量滿足,但那也並不是盲目的。
比如作為星二代,顏值問題一定會被大眾關注,雖然陶虹徐崢的顏值都不低,可女兒徐小寶卻並非高顏值。
陶虹並不會因是自己的女兒就偏袒,說什麼我女兒就是最美的話,而是在知道女兒被同學說長得醜時,坦然、客觀地跟女兒說:
「你長得不醜,但是你長得也並不漂亮。」
陶虹夫婦愛女兒,所以才會從各方面助攻女兒追星,但他們愛得又並不盲目,會客觀告知孩子她哪裡好哪裡不好。
其實在很多父母的眼裡,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在父母濾鏡的加持下,孩子的優點往往被放大,而缺點也就變得不需要在意,並且有不少父母,是從不吝嗇對孩子的讚美的。
在父母這般的誇讚中長大的孩子,一般都會很自信,但若這誇讚與實際是並不對等的,一旦孩子之前的認知被打破,很可能就會讓孩子陷入囹圄困頓。
比如明明就長得一般的孩子,家長卻非要把孩子誇成天仙般,久而久之孩子就真以為自己很美,變得驕傲自戀。
家長能保持住對孩子的濾鏡,但其他人對其卻是沒有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的,與實際不對等的認知與自信,可能會引來他人對孩子的嘲笑。
這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並對一直以來父母的讚美產生懷疑,雖說父母是好心,但最後反而給孩子招致了惡意。
所以作為父母,在鼓勵讚美孩子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對自己有個正確認知,俗稱有「自知之明」。
1. 為孩子樹立起學習的榜樣
要讓孩子有正確的自我認知,首先要給孩子一個實際的標準,告訴孩子什麼樣的行為是好的,什麼樣的表現是差的、自私的。
通過這些實際的行為例子,孩子才能分辨好壞善惡,從而能通過比照去反思自己的行為。
家長要約束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起榜樣,成為孩子自我認知的一個參照,這樣孩子才能進一步去學習好的東西。
2. 培養孩子的鑑賞能力
要想讓孩子形成正確認知,就要培養孩子的鑑賞能力。
除了要讓孩子明白何為美醜,何為善惡,還要讓孩子分清何為好壞以及該站在哪一邊,從而培養起孩子正確的是非觀。
當孩子心裡有了這麼一把尺子,就不必再參照外部標準,而是能自己獨立判斷是非,評價善惡。這樣孩子也就能進行自我評價,看到自己的優點與不足了。
同時,培養孩子的鑑賞能力,要讓孩子學會正確評價他人。正確評價他人,需要拋去主觀偏見,客觀地去評價。
家長要引導孩子通過觀察和思考,再對人的顏值、品性進行評價,對於認識上存在的片面性、表面性,要及時進行糾正。
3. 培養孩子的自我支配意識和能力
要想孩子有正確的自我認知,就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支配意識和能力,只有孩子有了獨立的自我意識,才不會過度依賴別人的評價去看自己。
當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時,會想要表現自己,並試圖自己做主不要父母幹涉,此時父母該給孩子一定空間,讓他們嘗試去獨立,並引導他們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
因為消極的自我意識會讓人變得「喪」,做事往往容易失敗,但積極的自我意識,卻是能激發人的潛力的。
4. 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
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往往更有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力。
家庭成員間可大膽進行互相評價,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更為全面地認識自己,並學會如何正確去評價他人。
家長在對孩子的評價時,要求拿事實說話,不要偏私,這樣才能讓孩子正確認識到自己。
萱爸有話說
在孩子未能形成自己獨立的認知能力之前,對自己的認知大多是來自於父母的,父母評價孩子的態度,幾乎就是孩子的自我認知。
父母打擊式評價,會讓孩子不自信;誇大的評價,會讓孩子自我認知不清;所以還是需要家長客觀評價。
對孩子好的地方進行表揚,不好的地方也要實話實話,鼓勵孩子改善進步,這樣才利於孩子形成一個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力。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