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川一些老人頭上愛纏白布,它有什麼來歷呢?

2021-01-18 江陽沽酒客

今天對於年輕的四川人來說,很多老舊的習俗已經不知所以了。其實今天有人說北方人的規矩,特別是老北京人對規矩更是一直很看重,比如對年長的人一定要說您,怹不能說你和他,比如桌子上吃飯的規矩,比如出門在外待人接物的規矩,有外地人看到了也說太矯情,但是他們也對南方人迷惑不解,為什麼對老人都不說您呢?

其實不要用地方的習俗要求南北大同。關於規矩南方不會比北方少,四川這個地方其實算是特殊的存在,可南可北,當然你也可以說是南方人。不過四川的規矩多起來一點不遜色於北方。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老一輩逐漸老去,中年人又不太愛傳承,到了年輕一輩就基本不知道了。

再加上普通話普及,整個文化體系逐步被北方體系替代,本土的規矩倒是不怎麼見到了。

你知道為什麼四川李伯清的評書那麼多人喜歡,就是因為他在用幽默的方式給我們傳承地方的民俗文化,就是我們老一輩沿襲下來的規矩,這些東西年輕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老土厭煩,但是隨著年齡增加,你會發覺它們其實很多是值得保留的。

今天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顯然是三種年代不同屬性的人,八零後開始越來越懷舊和遵循古老的規矩,而後者們還在覺得它不值一提。很多年輕人起碼的尊重都做不到,在外面無論是社會上和工作中,學習一些西方規矩,直呼其名就是沒有規矩。當然這個你也不能強求。

那麼今天說到關於這個四川老一輩的孝帕裹頭也是一種規矩,據說這個規矩一守就是上千年。有人說這是四川人記情念舊,為了懷念諸葛亮對巴蜀父老的功績,死後就一直為他戴孝形成了習慣。事實果真如此嗎?

著名畫家羅中立的油畫《父親》中的老人便是一個頭裹白帕子的老人,原型為大巴山地區的四川老人。包白帕的老人刻在了許多人記憶中,如今在許多老照片中還能見到老人包白帕這一民俗風情。

其實不僅是四川,南北方不少農村地區都有包帕子的習俗,只是雲貴川地區包帕子的包法有點特別而已,與陝北老百姓包白帕子造型不同,四川老人的頭上的白帕子可達兩米長,包裹得緊實。

在四川一些鄉下,上了年紀的四川男子裝扮極具特色,他們頭纏白布,身穿青布長衫,腳穿布鞋,腰間別著煙杆,有時則將煙杆插到頭上白帕子裡,與四川袍哥造型別無二致。裹頭的布有白色、黑色、青色、雜色和紅色,但以白布居多。據觀察,頭裹白帕的習俗多流行於老者。目前頭包白帕的習俗在改變,大部分老人已改戴帽子,只在偏遠農村偶爾也能碰到少數上了一定年紀的老人還在裹白帕子。

但是如果是為了紀念諸葛亮,顯然讓人不可理解,那麼劉備才是川主,這樣恐怕有點喧賓奪主了吧,再說,諸葛亮即便有功勞,四川也經歷了多次換血,千年下來還那麼念舊?

而且三星堆青銅像中就有纏頭的,但四川老者頭裹白帕的習俗從何時而興起,現已無從考證。江陽沽酒客個人考證和猜測大體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紀念諸葛亮說,雖然不能確定,但是很多老人都這樣說,武侯對四川人影響大,封建社會也推崇他的忠義楷模,跟關公有一比,這個說法有可能。

而且《笑傲江湖》第一回,金庸先生寫有這麼一段:「這兩人頭上都纏了白布,一身青袍,似是斯文打扮,卻光著兩條腿兒,腳下赤足,穿著無耳麻鞋。史鏢頭知道川人都是如此裝束,頭上所纏白布乃是當年諸葛亮逝世,川人為他戴孝,武侯遺愛甚深,是以千年之下,白布仍不去首。」看來他也認可這個說法。

第二個是功能性,在今天一些農村辦完喪事,主人家都會回贈客人孝帕,沒有人覺得晦氣不吉利,反而可以利用起來,以前務農經常幹體力活,孝布裹頭上既可吸汗,避免汗水流眼睛裡,還能別煙杆。到了晚上可當洗澡帕洗澡。也未嘗不可,這大概就是物盡其用吧。

第三治療作用,四川溼氣重,老人年級一大頭不禁風吹,戴帽子顯然沒有裹一塊布更有效果和方便,但是夏天也如此就有點站不住腳,而且很多頭頂露出來,也不知道什麼緣故。

最後可能藝人和古巴蜀巫術有關,古代藝人把錦帛纏在頭上作裝飾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有五陵年少爭纏頭的詩句,但是那是指藝人,顯然四川不可能人人都是那種,歌姬女藝人是吧。還有四川巴蜀古老的儺戲巫師們會纏頭,據說是保持精神氣不散,特別年級大了容易走神,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意思。

以上都只是揣測,因為習慣的東西,反而沒有人去刨根問底,但是說句老實話,恐怕再過一二十年,這個習慣習俗恐怕都看不見了,畢竟今天的老人可以戴帽子,條件也更好了,講究的東西也不同,不過它是民俗的一部分,還是值得去研究記錄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在手捻葫蘆的龍頭上纏紅繩?
    手捻葫蘆的龍頭被人為地纏上了紅繩,很多朋友對此表示好奇,這麼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本文就這個問題來總結手捻葫蘆品相好壞的判斷方法,解答在葫蘆龍頭上纏紅繩的具體含義。葫蘆的諧音是「福祿」,從古至今它都被作為一種吉祥物。
  • 民間流傳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些俗語是前人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農村裡的許多老人們會把這些俗語作為一種警示,來告誡自己的子孫。很久以前我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那時候我經常聽到村裡的老人們說一句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相信很多小夥伴看到這句話,都感到非常的不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恰好老人們解說這句俗語的時候我也在場,而且村裡的老人總是重複說起,久而久之,這句俗語的意思早已爛熟於心。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何意?古人生活趣談
    當然,和神話、傳說一起傳播到現代的,還有大量的俗語,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有這句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古人的俗語,被現代學者視為研究古代社會結構、古代鄉民生活的重要資料和依據。因為俗語的來歷,大多源自古人對日常生活的觀察,並且俗語裡有時候還蘊藏著古人的一些價值觀。比如上文提到的這句俗語就是例子。
  • 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 」到底啥意思?
    小時候奶奶最疼我了 ,爸爸媽媽總是出去幹活,把我放在奶奶那裡,奶奶讀過幾年書,認得一些字 ,奶奶你經常給我講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奶奶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這句俗語到底什麼意思呢 ?門前不栽耷拉樹,耷拉樹,就是一種橫向生長的樹木 ,有些樹木長著長著,橫向延伸 。
  • 抗戰時,為什麼日軍下半身都包著一塊白布?其實來源於中國
    日本受我國影響非常多,不論是文化上還是生活上都能看見中國的影子,有人發現在許多日劇和國產抗戰劇中,會出現一個令人好奇的地方,就是日本人的衣服好像和我們不一樣,以相撲選手和日本兵為例,他們的內衣不是我們常見的內褲,而是一塊白布,而且形狀還很多樣,有四角和三角兩種,是不是令人匪夷所思呢,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講的是啥?有何講究
    現在豬價上漲,能夠買得起豬肉的都是「有錢人」,事實上豬價在人們的口中從未消失過,以往農村家家戶戶必養豬,因而對待豬價這件事情是沒有多少概念的,非要說個概念,那就是能不能賣個好價錢,而且還有句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講的是啥?有哪些講究?
  • 什麼是「蛇纏腰」?真像老人說的,「纏一圈會死人」?醫生有話說
    有些患者在就診時,都會很緊張地問醫生,自己腰上的這個是什麼,是不是真的像家裡老人說的那樣,這是「腰纏蛇」,在纏繞了一圈之後,人就會死了?為什麼只是小小的皮疹,就能跟自己的性命有關?什麼是「蛇纏腰」?真像老人說的,「纏一圈會死人」?
  • 為什麼老人們常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
    那麼俗語中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豬來窮」「豬」是一種可食用的家畜,豬的特點是好吃懶做、吃吃睡睡。而在早些時候的民間,人們並不是很富裕,根本養不起豬。如果家裡跑來一頭流浪豬,對人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豬的食量是非常大的,而窮苦人家又沒有什麼閒糧。
  • 俗語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古人對動物上門的講究
    俗語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古人對動物上門的講究在古代,人們生產力低下,很多家庭最值錢的東西可能就是一頭豬一頭牛。所以人們就很看重這些家禽家畜,隨之也就有了很多關於家禽家畜的俗語,比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今天說的這個俗語也是和家禽家畜相關的,是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這句俗語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首先來看「豬來窮」,豬來窮的意思就是如果有豬來自己家裡,那麼自己就會變得貧窮,很多小夥伴不禁會有疑惑,豬來到家裡那豈不是白賺一頭豬,那為什麼會變得貧窮呢?
  • 【俗語】為什麼老人們常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
    既有讀之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真知灼見,亦有牽強附會、東拼西湊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說般雲山霧罩、故弄玄虛的。我輩習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雙慧眼,才能在眾多的文章中汲取營養。以我之見,通篇文章能夠有一句話對自己有用,能夠讓自己記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 原神七七頭上的符咒是什麼 符籙來歷分析
    七七是原神遊戲中的五星冰元素角色,是遊戲中恢復能力非常高的奶媽,也是一個掛冰元素非常好用的工具人,七七憑藉著可愛的外形和獨特的殭屍人設,收穫了很多玩家們的喜歡,但是看著七七頭上的符咒,不禁讓玩家產生聯想,這個浮渣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小編帶來了詳細的介紹。
  • 四川特色美食之「纏絲兔」
    纏絲兔簡介纏絲兔是南方地區著名的兔肉加工產品,尤以四川廣漢馳名,加工歷史悠久,製作精細,造型美觀,風味獨特。廣漢纏絲兔享譽海內外,是四川廣漢古蜀文化三星堆之外的又一張名片。廣漢纏絲兔,是四川省德陽廣漢市的著名特產,製作時採用麻繩纏繞的特殊加工方法,因此故名「廣漢纏絲兔」,色澤美觀,肉嫩味鮮,有特殊的煙香味,旅行野餐,尤為適宜。纏絲兔由來唐朝初年,一代名相房管被貶雒縣,任漢州刺史。
  • 為什麼老人們常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
    民間有「貓衰犬旺」的說法,人們對於不請自來的狗特別喜歡,會好吃好喝地供著,而貓來了則會立即攆走。比如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還有「狗來富,貓來窮」、「狗來進財,貓來帶孝」、「豬來窮來,狗來富來,貓來孝來」等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豬來窮」「豬」是一種可食用的家畜,豬的特點是好吃懶做、吃吃睡睡。
  • 日本兵胯下為什麼都包塊三角白布?可別小看了它的作用
    大家可能在抗日劇中見過這樣的場景,被打死的日本士兵,被扒掉軍服後,每人的襠部都有一塊白布,就像小孩子的尿片一樣,據說好像是日本人特有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獵奇一回,看看這個日本人獨有的"尿片"式的內褲,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有什麼講究,為什麼每個日兵都穿成這樣?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
    民間有「貓衰犬旺」的說法,人們對於不請自來的狗特別喜歡,會好吃好喝地供著,而貓來了則會立即攆走。比如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還有「狗來富,貓來窮」、「狗來進財,貓來帶孝」、「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家中頂白布」等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豬來窮」「豬」是一種可食用的家畜,豬的特點是好吃懶做、吃吃睡睡。
  • 孫悟空頭上戴的是緊箍咒,沙僧頭上是什麼?答案很難令人信服
    孫悟空頭上戴的是緊箍咒,沙僧頭上是什麼?答案很難令人信服《西遊記》這本書可能拜讀的人不多,可是沒有看過電視劇的估計沒有吧。《西遊記》簡直就是好幾代人的童年記憶,而小編就不止是看過一版的《西遊記》,而且總是百看不厭,對於這師徒四人的形象更是瞭然於心。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用黃紙或白布蒙臉?原來是有原因的
    人去世後,由於地方不同、風俗不同,送別逝者的方式,自然就存在很多差異,但有一點,在全國絕大多數範圍內,都驚人的相似,那就是:人過世後,不會讓其素麵朝天,生者在其臉上,都會就地取材蓋上衣服等東西,主要為黃紙或白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四川名字由何而來?為何不叫「一川」「二川」呢,有什麼意義嗎
    四川名字由何而來?為何不叫「一川」「二川」呢,有什麼意義嗎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好奇過自己家鄉名字的來歷呢,有些地名是從遠古時期就流傳下來的,有的卻是近代的產物,想要了解家鄉名字的來歷,還要翻開歷史書,找一找出現這一名字的年份以及發生的事件。
  • 農村老人常說得了「蛇纏腰」,長滿一圈就可能沒命,這是真的嗎?
    記得好多年以前,有一位高齡老人就跟我說過這麼一件事:要是得了「蛇纏腰」就麻煩了,等它長滿一圈以後就會傷及性命。這是不是真的?我從小就害怕蛇,聽到「蛇纏腰」就渾身起雞皮疙瘩,這也太恐怖了吧?但是聽到「長滿一圈」我就猜測這應該是一種疾病,問過村裡的其他老人,他們也是有點談虎色變的感覺。老人們告訴我,這個病真的厲害,以前村裡有人好像就是這樣不幸去世了。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只是迷信嗎?值得一看
    其中大多數直到現在也很有道理,今天,我要告訴您一句「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戴白布」。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中有什麼意義?  豬這種動物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是家裡的主要財產,別人家來到自己家,會引起產生誤會,鄰裡糾紛,帶來的不會是高興的事。二來就是豬每日吃了睡,睡了吃,基本上從生到死,就在圈裡邊度過。大家常說豬代表了好吃懶做。對於做人來說,絕對不能有豬的好吃懶做,不能像豬一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