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生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在臨產之前,孕媽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擔心,緊張甚至會對分娩產生恐懼。這時,身邊有家人的陪伴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在孕媽生寶寶時,有的心理素質不好的丈夫,甚至比產婦還要緊張,大腦一片空白,坐臥不安;
而有的丈夫卻是凌危不亂,在關鍵時刻的做法,保護了產婦和胎兒的平安。
孕媽在醫院走廊突然生娃,丈夫的做法醫生都誇讚。
國外有一位孕媽已經到了預產期了,但寶寶卻一直沒有發動,丈夫擔心出現意外情況,就帶著妻子來醫院待產。
醫生檢查之後,發現沒有什麼問題,就叮囑孕媽要多走動走動,多活動有助於寶寶順利出生。
這天,丈夫攙扶著孕媽在醫院的走廊裡散步,孕媽突然就覺得一陣肚子疼,然後就覺得有液體從腿上流下來,孕媽覺得不對勁,彎下腰檢查的時候,竟然發現寶寶的上半身已經快出來了。
這時一旁的丈夫來不及多想,看到孕媽突然生娃,趕忙伸手就接住了嬰兒,並同時大喊醫生護士。
這時,旁邊的醫生急忙趕過來,看到胎兒已經有大半個身子快出來了,想去產房已經來不及,就慢慢地讓孕媽躺在地上,立刻為孕媽接生。
而一旁的丈夫這時也不斷地為妻子鼓舞打氣,最後孕媽終於成功地把寶寶分娩出來。
寶寶被生出來後,被醫生抱去檢查,各項身體指標都非常正常。孕媽在高興的同時,心裡也是滿滿的感動。
丈夫的表現他都看在眼裡,妻子覺得丈夫是最棒的老公和爸爸。而醫生在事後也是對丈夫的表現感到佩服,稱讚他的臨危不亂,處事果斷。
對於上面這個孕媽的生產經歷,宮口開得特別快,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急產」。
所謂的急產,就是指總產程不超過3小時的異常分娩過程。一般情況下,初產婦從陣痛到分娩完成需要13-18小時,而經產婦也需要7-10小時。
對於孕媽媽來說,由於產程過快,宮頸、yd在短時間內沒有得到充分的擴張,可能導致軟產道裂傷。
如果在分娩在家中或者去醫院的途中,也可能造成產後大出血,或者因沒有消毒而傷口感染,甚至更嚴重的還會發生「羊水栓塞」。
而對於胎兒來說,最大的危害就是缺氧。由於急產時宮縮力度強、頻率過快,孕媽的子宮收張的間隔太短,容易發生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甚至死亡。
哪些準媽媽有可能發生急產?
(1)已經生過寶寶的準媽媽;
急產本身就是一個產程很短的一個過程,生過寶寶的媽媽,宮頸會相對更鬆弛,更容易生產,所以發生急產的機率會更高。
(2)年輕的準媽媽;
急產還比較容易發生在年輕的媽媽身上。有些準媽媽自己的身體條件比較好,肌肉也比較發達,再加上胎兒不大,所以生產會比較順利。
年輕的準媽媽在產程過程中遇到困難,遇阻的情況比較少,所以有可能發生急產的機率會更高。
Tips:第一胎急產,第二胎更容易急產!
生第一胎急產的媽媽,第二次懷孕時更要警惕。因為有可能在生第二胎的產程比第一胎產程更短。
所以經歷了急產,那麼第二次懷孕就要把第一次的情況如實告訴醫生,把風險降到最低。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