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全新4K修復3D版將在內地定檔上映,距離這部電影最初上映已經過去了十九年, 「哈利·波特」四十不惑,「羅恩」和「小魔女」也已經三十而立。
小魔女「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是現實中真正「乘風破浪」的姐姐。2020年,艾瑪正式成為法國開雲集團獨立董事,擔任永續發展委員會主席。
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法國開雲集團」,但他旗下的品牌,你一定耳熟能詳:古馳、聖羅蘭、葆蝶家、巴黎世家、寶詩龍、芝柏、雅典、尚維沙……開雲集團穩座世界奢侈品三巨頭之一,2019年收入高達158.8億歐元(約1300億人民幣)。
艾瑪出生於離異家庭,父母都是劍橋大學畢業的律師。她9歲出演《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一舉成名。19歲考上常春藤名校,獲得過「最佳奇幻類女演員」、「最佳劇情類女演員」。
艾瑪9歲時遇見了「赫敏」,從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開始,十年間,她連續拍攝了8部《哈利·波特》系列的影片。出演這部電影前,她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表演的訓練,通過自我學習,獲得了5項最佳提名。
《哈利·波特》成為她身上最深的烙印,但她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不斷挑戰各種新的可能。她接拍過不同類型的影片,其中還包括一部犯罪傳記。後來,她又出演迪士尼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成為「迪士尼公主」。
她在電影中是最聰明的女巫,門門功課都拿優,在現實中也不例外。據《哈利·波特》劇組工作人員透露,艾瑪經常利用拍戲的間隙溫習功課。她沒有被年少成名衝昏頭腦,而是始終熱愛學習。
在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的十項科目中,她獲得了8個A+和2個A的成績,同時收到三所常春藤名校: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布朗大學的OFFER。她最終選擇了瀰漫著「自由氣息」的布朗大學,後來又赴牛津大學深造,並成為牛津大學的研究學者。
畢業之後,艾瑪又成為了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2014年9月,她在聯合國促進性別平等的「He for She」活動上發表演說,表示「不只爭女權,而是兩性都能自由!」她號召男性也參與女性主義運動,因為只有男人們先意識到性別平等之於自己的重要性,女性才能從性別歧視中解放,男性也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人性自由。這一運動吸引了包括希拉蕊·柯林頓和哈裡王子等人的參與。
如今,她再一次華麗轉型,成為了商界女強人,站到了世界奢侈品行業的頂端。
這是一個王子愛上公主,卻被公主霸氣拒絕的故事。
2014年,艾瑪獲邀出席威廉王子在溫莎城堡舉行的募款晚會,與哈裡王子相識。哈裡王子對她一見傾心,想方設法拜託朋友聯絡艾瑪,獲得了她的手機號碼。之後便展開簡訊攻勢,又特意為她舉辦了派對,大讚艾瑪美貌與智慧兼備,開始了熱烈的追求。
與普通的王子追求女孩的戲碼不同,粉絲們沒有為艾瑪被王子追求而驕傲,反而展開了群嘲:「你以為你叫哈利(裡),就有資格追赫敏了嗎?!」
當時,哈裡王子的風評並不好,偏愛女明星,諸多負面新聞纏身。粉絲們都覺得,如果艾瑪嫁給哈裡,那就太委屈了。艾瑪大概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個讓人覺得「嫁給王子都委屈」的人了。
後來,艾瑪還是拒絕了哈裡王子,並在推特上發了條推文優雅地回應:嫁給王子不是唯一一個可以讓你變成公主的方法。
2016年,艾瑪選擇息影一年,專注於個人發展和推動由她發起的性別平權運動「He for She」。這一年裡,她東奔西走,做了很多與電影無關的事情:
她訪問了非洲國家馬拉威,呼喊平等女權主義;
她在加拿大議會現場與總理特魯多會面;
她在聯合國的講臺上做「大學性別平等報告」演講;
她參與了「地鐵站丟書」活動,還創辦了「Our Shared Self」女權讀書會,每周閱讀一本書;
她還利用這段時間學習了瑜珈,並拿到了導師證書。
艾瑪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跟著我的直覺走,因為我無法取悅每個人。」作為女性,很多人似乎天生就帶著「取悅他人」的本能,把「犧牲自己、成全他人」喻為美德。但是,她們往往又會陷入這樣一個怪圈:「我對你好,為什麼你不對我好?」一旦別人沒有給到同等的回報時,她們的內心就會覺得委屈。
我們需要認真地去思考,你是真心誠意想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為別人犧牲不求回報?還是把犧牲作為一種方式,去逃避問題,去換取你所想要得到的物質或者精神利益?
不要讓失敗的恐懼阻止你前進,更不要讓它阻撓你去做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情。「做自己的女王,不需要去偽裝,我選擇我的堅強。」
用艾瑪在聯合國演講的一段話作結尾:「女性主義不是憎恨男人,而是相信男性和女性應該擁有平等權利和機會。它是性別間政治、經濟和社會平等的理論。」
願每一個女孩都珍愛自己,做自己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