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經過一個月的院線公映,電影《氣球》獨家上線愛奇藝電影頻道。
(掃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觀看全片)
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杭州、西安、蘭州、太原、廈門等城市路演,到11月20日全國公映與更多觀眾見面,電影《氣球》帶著它的真摯在大銀幕等待影迷的到來,也受到了許多觀眾的愛護。
近日,在豆瓣公布的2020年度電影榜單中,《氣球》位居年度評分最高華語電影TOP3。作為工廠大門影業出品的第九部影片,我們也很榮幸能與萬瑪才旦導演合作,將這一部優秀的影片帶到2020年的電影市場。工廠大門影業創始人、CEO,《氣球》出品人、製片人黃旭峰曾分享,「我們的價值導向,是做有趣和有價值的電影,『能給人希望』的作品。」《氣球》如此,工廠大門此前出品、製作的《大三兒》《造訪》《春江水暖》等作品亦是如此。從線下公映到線上展播,從呼籲排片到感受到全國影迷的熱情,我們也想把這部優質的電影作品帶給更多觀眾。2020年就要過去了,祝福用心製作的電影,都能被看見、被光影銘記。電影《氣球》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電影延續了《塔洛》《撞死了一隻羊》臺前幕後的金牌陣容,更是邀請了行業頂級大咖傾情加盟。被評為「天才攝影師」的呂松野繼續與萬瑪才旦導演合作,擔任攝影指導,並憑藉《氣球》榮獲第14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提名。另外,本片還邀請了廖慶松、金鏑擔任剪輯指導,杜篤之、吳書瑤擔任聲音指導,其中廖慶松是聞名華語影壇的剪輯大師,因參與萬瑪才旦導演《塔洛》的剪輯工作,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剪輯獎提名。屢獲國際大獎的杜篤之也與導演曾經合作過電影《撞死了一隻羊》。電影更邀請已故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的御用作曲裴曼·雅茨達尼安(Peyman Yazdanian)擔綱影片配樂。作為一部文藝佳片,《氣球》曾受邀參加60多個國內外電影節,收穫11項專業電影大獎,包括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東京FILMeX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際國內權威電影節,多次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等獎項及提名。無論在藝術審美還是思想內涵上,《氣球》都是2020年一部高品質口碑佳片。
2019年,《氣球》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映
王家衛導演曾說:「萬瑪才旦電影的迷人之處,在於可以深看,也可以淺看。淺看,是宿命,深看,是解脫。」《氣球》用一個普通藏族家庭在經濟壓力下是否還要生孩子的現實命題,為觀眾展現出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這一人生的普遍困境,在電影中,普通藏族家庭的生活群像、女性意識的懵懂覺醒等,都能讓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在謝飛老師看來,要拍好藏族電影,一定要有藏族的編導。萬瑪才旦導演是很不容易才出現的電影作家。他是藏族出身,有獨立作家的能力,電影作家的作品有他自己的特色,我們應該愛護它、支持它。陳丹青此前在《氣球》映後對談表示,「我看過萬瑪才旦所有的電影,每一部都非常動人。在《氣球》裡,導演更老練了,永遠有分寸感。」陳丹青說,自己之所以格外喜歡萬瑪才旦的作品,就是因為每部電影都讓他感受到了慈悲的力量。《氣球》既是萬瑪才旦離大眾最近的作品,也是導演個人風格的強化與突破。為此,不少電影人、影評人等都在社交平臺大力推薦電影,推薦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支持《氣球》。傳統和現代的碰撞,幾乎是萬瑪才旦創作的母題。如果說在過去,萬瑪才旦的創作是在破除社會主流對於藏民族的刻板印象,為薩伊德所言「無法為自己發聲之人」發聲。那麼在《氣球》中,他所做的則是將這種破除和發聲帶入更深的程度。工廠大門影業於2017年創立,由熱愛電影的資深行業人士組成,以導演為核心創作主體,是專注電影質量與藝術獨特性的電影生產工廠。
工廠大門製作的影片包括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面向海內和海外觀眾。其合作的有經驗豐富的導演藝術家,也有初出茅廬的優秀導演新人。
公司出品製作了佟晟嘉導演電影《大三兒》、方亮導演電影《造訪》、張小鯊導演電影《我兒子去了外星球》、顧曉剛導演電影《春江水暖》,高鳴導演電影《回南天》,投資出品雎安奇導演電影《海面上漂過的獎盃》、萬瑪才旦導演電影《氣球》、張大磊導演電影《藍色列車》,製作或開發中的作品包括洪泠《創業狂潮》、佟晟嘉《城市猴子》、石桀銳《少年阿一》、禾家《赤兔》、韓帥《漢南夏日》、陳延企《一日遊》、方亮《去看大海》、劉工乙、彭晨《玩火》、小殘《鑽石少年》、陽子政《飛馳的一切必將匯合》、張家駿《所有憂傷的年輕人》等多部來自不同背景的傑出青年導演的電影計劃,以及著名作家雙雪濤原著《聾啞時代》改編劇集等。
支持青年導演短片創作的「大門短片創作計劃」正在籌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