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有《櫻花樹下》。十年後,有《百年樹木》。朋友,你還記得十年前的自己嗎?你記得第一次聽櫻花樹下這首歌是什麼時候呢?坦白講,十年前我還沒開始聽《櫻花樹下》,更加對張敬軒這個歌手不甚了解。我只記得幾年前,聽到《櫻花樹下》的時候就覺得好好聽,然後,再開始聽軒仔的《春秋》、《塵埃落定》等等歌曲,也開始留意作詞的林若寧,覺得林夕的徒弟林若寧寫這份歌詞寫得太好了,而櫻花樹下的由來,正是那時Eason的《富士山下》太成功了,在同屬環球唱片公司的有意打造的姊妹編,事實證明,櫻花樹下也很成功,也是因為這首歌,有更多人認識張敬軒,已成為張敬軒演唱會必唱曲目,爛大街曲目系列了,所以這首歌對軒仔來說意義非凡(雖然,他曾經說過唱《櫻花樹下》唱到想嘔)。
在十年前,亦即2008年的時候,軒仔在2007年憑藉一首《酷愛》橫掃年底樂壇頒獎禮,走向一線歌手的時候,乘勢推出了廣東大碟《Urban Emotions》,這張專輯裡除了有我們熟知的《櫻花樹下》之外,還有一首我非常喜歡的《不吐不快》。(《不吐不快》是我覺得軒仔前三的歌,而關於這首歌的喜愛,也許某天會將個中的緣由娓娓道來)
作曲:伍卓賢 作詞:林若寧
話說《櫻花樹下》份詞靈感來源於林若寧看新海誠動畫《秒速五釐米》的感悟。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為每秒五釐米,那麼兩顆相知的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
很喜歡詞中的「懷念美好高中兩年 你的青春不變 去到今天 還記得櫻花樹下 還未懂得跟你示愛」,這大概就是粵語版的《小幸運》吧?
在青蔥歲月裡,一起走過懵懂的時光,回首當初,後知後覺,原來愛情也有到來過,有惆悵有遺憾,最終學會淡然看開,我想這就是詞人和軒仔對這首歌的所表達的感情吧。
在十年後的今天,軒仔早已不是那個從廣州初來香港樂壇闖蕩的靦腆青年。在港樂日漸式微的時代裡,軒仔已成長為今時今日香港樂壇的中流砥柱。十年後,《櫻花樹下》來到了最終樂章:《百年樹木》,軒仔哽咽歲月記載。也是軒仔一路走來的音樂記載。
作曲:伍卓賢 作詞:林若寧 編曲:Mac Chew 監製:張敬軒/廖志華
這首《百年樹木》找來《櫻花樹下》的原班人馬再度合作,共同講述《櫻花樹下》未完的愛情。
當再遇十年前的摯愛,從初遇時的忐忑緊張再帶緬懷過去遺憾失落最後到釋然祝福,軒仔都將這一新路歷程演繹得淋漓盡致,沒有太多的炫技,只有那飽含深情的聲線,透露著無限惆悵時,卻又在最後極力高昂。十年了,我們都不是從前的我們了,既然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唯有帶著這份慶幸,繼續分道揚鑣的精彩。這是《櫻花樹下》的結局,亦是張敬軒的回答。
初聽這歌時,整體上都覺得OK,從9月公開正在製作這首歌的時候,就有了更多的期待。雖然,在歌曲旋律上沒有《櫻花樹下》的起起伏伏(或者,說它沒那麼容易讓人聽了印象深刻),更沒有太多技巧上的東西(櫻花樹下的高低音、假音等等),相反,它是一首慢板情歌,在配合林若寧的這份詞,再加上張敬軒這些年的經歷,已鍛鍊成熟的演唱技巧,讓這歌更加注入更多的感情。或許沒有林夕的妙筆生花,黃偉文的鬼馬搞怪,但林若寧已自成自己的風格,大家可以從中感受下。(印象深刻是他寫給Eason的《時代巨輪》、《七百年後》、《遠在咫尺》)
#在最燦爛時光交織美麗的錯愛
#若有無奈 只有用新的愛情來代替
#若看不開 只不過從此沒有那麼緊張一段愛
#未曾捉緊你那樣放開
作為歌曲的續寫的最終章,林若寧也有在詞中很多回應《櫻花樹下》的答案。如「秒速」一般愛,何必掛礙,分道揚鑣,放下執念,個各自精彩。
#樹萌看著人海悲歡愛恨都記載
#二百年後 所有的事物都種出青苔 墳墓見證花開
#又何必掛礙 秒速一段愛
或許,因為旋律是一個原因,這首歌可能並不會像《櫻花樹下》那樣有郎朗上口的歌詞,馬上從口中哼出,也就不會像《櫻花樹下》那樣在演唱會可以萬人大合唱。大部分歌迷希望,他聽到都是旋律簡單,歌詞朗朗上口的流行曲,但我決定又並不需要每首歌都要製作成《櫻花樹下》那樣,對吧?每首歌都有他的風格,有不同的感情表達,而這首《百年樹木》也很符合現在的軒仔心境和狀態來唱。而軒仔也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歌,不是嗎?
最後,我想說《櫻花樹下》雖然是爛大街歌曲之一,但是,真心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在KTV唱這首歌,不信?聽下周柏豪和張敬軒的演唱會版本,你就知道為什麼了(可以看下視頻,會體會更深的。)
#謝謝閱讀#